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割柴记

编辑推荐 割柴记


作者:飞花似梦 布衣,385.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74发表时间:2015-10-25 11:06:43

几幅简单的画面,勾起太多的往事,光阴荏冉,弹指一挥间,漫不经心的过往,将年华的点滴,勾勒在皱纹与花发间,无法阻挡时光的脚步,更无法忘却那心底的记忆。
   ——题记
  
   那年在小学读五年级时,那个夏日的周末,几个要好的伙伴在校约定去山上割柴,虽然十二三岁了,可从未去过山上。倒是那山林中有人见过出没的狼群,而且山脚的村子有鸡或猪被狼叼去的传闻,自己的年纪小,大人也不愿意让去山上,结伙的目的,彼此壮壮胆。
   吃过午饭后,大家不约而同地来到村口池塘的岸边。只有我手中拿着—把镰刀和腰中缠着一根绳,他们肩上扛着小扁担,将镰捆在扁担上,一副大人的模样!家在池塘边的三叔看出我的心事,说了声:等等。当我从三叔的手中接过小扁担时,心里的高兴劲无以言表!
   三叔帮我捆好镰刀,那捆法很别致,打一个竹挑环,将镰插入其中,又结实又紧,我也扛着小扁担,跟着伙伴,向北面的山进发。
   沿途经过村北的小桥,过沟北的张家,越半山腰的十几户王家后,顺着斜陡的羊肠小道,脚下的小石子不断地滚落,很累人的,不断的汗水流过面颊,走一走,歇一歇,终于爬上了山顶,年纪大些的哥们说:“要看石炕,还得走半里路。”这会儿,谁还在乎这些呢!
   在一条仅一个人通过,忽无忽有的山路上,两旁是半人高的草,不时有酸枣树的刺挡住去路,须绕行而过,一路上,只顾及脚下的路径,当前面的一个人忽喊“到了”时,所有的人都停下脚步,凝视前方。
   长约八尺,宽五尺有余,高不到六尺,形似关中人家中常见的土炕,我绕着石炕转了两圈,没有一个文字,没有被凿过的痕迹,很普通的一块石头,心中有些遗憾!
   早就听过老人讲石炕的传说。唐高祖李渊在世时,想到自己驾鹤以后,葬于何处,于是,在朝野中举荐中,找了两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看风水的两位先生,从唐长安出发,一个往南,—个往北,踏遍全国的山山水水,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其中一位回长安后向朝廷禀报,他已将銅钱放在宝地处,上面作有印记。数日后,另一位也说自己已将一根特制的铁钉钉在宝地处。朝廷派人去查虚实,谁知,两人选的是同一个地方,就是五凤山石炕的这块,铁钉恰好从铜钱的眼中穿过,而两位风水先生都不知。此事,传到武则天的耳里,她心想:天下竞有这等奇事?又派人去探真假,这次派去的人,对朝廷不满,他就想将钉子与铜钱挪个位置,正往上拔时,从地面忽然升起一缕白烟,倾刻间,黄烟滚滚,尘土飞扬,那缕白烟化作五只美丽的凤凰,奸人一看,触了天意,仓促间,用这块石头去镇住钉子与铜钱,可无济于事了。
   只见那五只凤凰一路南下,看见下面的溪水时,它们停下来在杨家河上游饮水,停过的地方,至今还叫“凤凰台”。
   凤凰们从沟中的溪水边飞起后,有一只在途中落下一颗屎,“凤屎”即现在的“冯市”,南下的凤凰,在现在乾陵的上空盘旋,盘旋好几天,以后没人知道它们的去向。有人猜想,—定是落在这个地方的某处,这儿可是个风水宝地呀!
   当时的乾陵是丘陵上的一块夷地,李渊将自己的墓定在乾州这块以后的岁月里,无数的石匠,铁匠,苦力的人们,用一样大的石条砌成,石条之间注以铁水,外层覆一层厚厚的黄土……才有了这被称作“姑婆陵”,貌似女人形状的乾陵。
   传说是美丽的,至今无人考证,只有这石炕经历过,而它,像岁月一样苍老,沉默不语……
   从传说中移开联想的思绪,站在石炕上,向南可见乾陵的雄姿,向东仍能清晰地望见昭陵的山峰,近处,故乡那棋盘的田园里,有人还赶着老黄牛还在犁地,农舍里不时地冒出那袅袅的炊烟。
   同伴中,有人说:“去寺院看看吧。”从山顶上,通往寺院的这条路清晰可见,虽然弯弯曲曲,足以可见不断有拜访的人经常往返,这就是四洼沟。那寺院的后院有一股山泉,一年四季都有水从地下渗出,十几人生活在这里还是绰绰有余的。
   寺院不大,三间房的地盘,供佛像的正殿门锁着,门上结上了几张蜘蛛网,门前的院子好久没人打扫过。佛门净地,我们是天真的孩子,对佛还存一颗敬畏的心,不敢在此胡闹,都跟着那年龄大的同伴后面,跪在殿门口,叩了三个头,无声无息地离开。
   这时,夕阳已爬上山尖,在沟底的我们知道离天黑时间不多了。大家都匆匆地割起柴来。这是我的第一次割柴,不时有柴刺扎入手中,割得又慢。这时发现旁边的野葡萄藤,不扎手,割起来又方便,顺着那蔓延的藤,不一会儿就割了两梱。
   当同伴发现我割的柴时,生气地说,你像城里人,不知割柴要硬朗的,割草要鲜嫩的?眼看天要黑下来,他帮我梱好柴,上好了担子,一路上辛苦,打过柴的知道!
   第二天,家里人知道我割柴的事后,没有责备,当母亲发现我磨破的双肩时,只说一句:这就是男人的肩,要有所担当。
   故乡,就在五凤山山脚,溪水长年在沟底里活活地流,带着萌绿的涌动和秋收的喜悦,带着犁田人的歌和牧羊人在山洼吼出的秦腔,以及日头下的辛勤劳作和月光里的梦想,曲曲折折地流出沟去,汇入泾河里去了。
   因处山脚,每到日落黄昏后,山林秋风咋起,夜气便有些寒凉。
   夜渐渐深了,正是月白风清,秋声在树,远处,几声狗叫,几枚朦胧的灯火,点缀着这沟崖边还有人家,却是山遥,水远,路也遥远……
   月光依旧明亮,如同童年的—次割柴,清澈得如水也如霜!

共 21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记,写了作者小时和伙伴上山砍柴的山野背景,记叙了砍柴的经过情况,这些都是略写,写出了孩子时代的童真可爱。文章重点是写砍柴地点的传说故事,突出了这里的神奇;写了这里的寺庙见闻……这些内容,把一个山野的旅游价值揭示了出来,如果地方政府适当开发,也是地方一经济和精神的资源。【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10-25 21:21:23
  文章不只是写出了割柴劳动的艰辛,而且写了隐藏在山中的,在今天看来值得开发的旅游景点。作者去砍柴的地方,有寺庙,有那么美丽的传说,真是一个好地方。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飞花似梦        2015-10-26 11:32:59
  乾陵是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而李渊未葬乾陵,还有一个传闻,我写的这个民间传说而未被录入县编的民间故事与传说一书,传说与真实的历史之间,有时是天壤之别,这其中的缘由不得而知,今我讲出来,但愿能像阳光老师所说,加以开放,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谢谢春雨阳光老师,敬茶,遥祝编安!-
2 楼        文友:飞花似梦        2015-11-18 21:35:11
  记得一首写乾陵的古诗
   《乾陵登临之晚景》清
   杨秀芝
   西风翁仲对斜阳,
   百丈乾陵接渺茫。
   凤子飞来秋色至,
   双双犹恋野花香。
   诗中的凤子,就是传说中的五凤。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