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秋】滦河的豆汁(征文·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秋】滦河的豆汁(征文·散文)


作者:李赫 白丁,5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10发表时间:2015-10-27 13:49:03

滦河边长大的人爱钓鱼,养鸟,捉蛐蛐,还有一样就是喝豆汁儿。老滦河街的人差不多都爱喝豆汁儿,站在大街上闲聊的几位,有一位说话提到豆汁儿,另几位就开始吸溜嘴,没吃呢,就开始酿酸水了。
   豆汁儿要说最有名的得说老北京豆汁儿了,说不定滦河的豆汁儿就是从北京传过来的。滦河的豆汁儿和北京的豆汁儿没什么两样,都是绿豆或杂豆所做,都是盛在碗里像是掉进了塔灰似的、灰不羁的浓汁,所不同的是滦河人喝豆汁儿时,有时要加上点小米熬成粥,还有一样,滦河人喝豆汁儿必吃馅饼、咸菜。馅饼必是韭菜馅的,不像北京人喝豆汁儿得吃焦圈、糖耳朵那么娇贵、讲究。吃的咸菜呢,滦河人常吃浇了辣椒油的咸菜丝,舍不得油的就着咸菜疙瘩也照样吃得津津有味。而北京人吃的咸菜的范围就广了,北京不是有“六必居”嘛!什么酱八宝、酱什香、酱萝卜、酱黄瓜、辣白菜,还有糖蒜,想吃哪样吃哪样。
   吃咸菜没别的是为了喝豆汁儿顺口,顺心!
   以我的估计,满人入关后,满人的饮食文化就一样一样地传到了滦河街,滦河人学习、继承、发展,因此有了喝豆汁儿这一口。
   滦河街“张伯年中医诊所”的老中医张伯年是滦河街上最爱喝豆汁一族中的杰出代表,从小喝到老。从记事起,到“文化大革命”,到学木匠搞副业,到改行跟老父学中医,一直喝到在街上开了药铺,到现在儿子娶了媳妇。你没见嘛,每天一到中午,儿媳妇无论是冷是热,还是刮风下雨,必用塑料袋兜个装满豆汁儿的大饭盔,饭盔的盒盖上放着两张油汪汪的馅饼,馅饼上有一小堆汪汪着红艳艳辣椒油的咸菜丝。
   甭管来看病的人多少,多急,饭一到,张伯年立码将号脉的手从病人的胳膊上拿开,慢条斯理地打开塑料袋,一样一样将馅饼、豆汁儿拿出,接着头也不抬,谁也不让,开吃。
   滦河街卖豆汁的地方如今已经不好找了,但老中医张伯年是如何天天吃上豆汁的呢?
   张伯年家住滦河酒店村,邻家姜老四的媳妇做咯嗻(一种用绿豆或杂豆制成的豆制品,呈方形,较厚),咯嗻也是正宗滦河特产,豆汁儿就是绿豆磨成末经发酵漂在淀粉上边撇去末的一层浓汁儿。姜老四的媳妇起早还是贪晚做咯嗻,都要给张伯年留出一盆豆汁儿,张伯年就能天天喝上啦。
   早几年滦河街上还有两家豆汁店,专卖豆汁儿,烙馅饼,生意不错,后来,快餐业迅猛发展,老麦(麦当劳)、老肯(肯德基)们的洋快餐打得中式快餐东倒西歪,在这“墙头草很容易随风倒”的年代,80后、90后、00后们怎会去理睬酸苷水一样、要样没样,要色没色的豆汁儿呢。
   豆汁店在滦河附近其它地方已经绝迹,像张伯年这样的铁杆豆汁儿爱好者都是从咯嗻摊贩手里买的,三块钱一桶,我说的是九几年的价,现在啥都涨,三块钱恐怕买不来了。
   滦河的豆汁儿挺有名的,常有承德、北京的人开着大奔、小奔的,不远几百里地,拎着塑料桶到滦河来求购豆汁儿。2008北京奥运会召开前的那阵,北京一老哥开车来滦河买豆汁儿,回去过检查站时,检查站的警察问这位老哥:“桶里装的是啥?”答曰:“豆汁儿”“那你喝一口!”“生的,不能喝。”“不能喝,那你买它干啥?”于是老哥被带到了局子里要说清楚,正巧局子里管事的那位是个老承德,也爱喝这口,懂行,盘问几句就放行了。老哥在这节骨眼上遇到了知几,甚是感动,就给这位知己倒出半捅以示感谢。从此豆汁儿又添一佳话。
   前几天去看父母,进门一股酸味扑鼻,原来老父正喝豆汁儿,见我来,他给我盛了一碗,我们两人踢里吐噜,一阵风卷残云,一小洋锅豆汁儿和炸了辣椒油的咸菜很快见底,老父还吃了一头青蒜,吃完喝完打着响嗝,躺床上,打开小收音机听单田芳的《白眉大侠》去了。
  
  

共 14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豆汁是老北京独特的汉族传统小吃,根据文字记载有300年的历史。豆汁是以绿豆为原料,将淀粉滤出制作粉条等食品后,剩余残渣进行发酵产生的,具有养胃、解毒、清火的功效。也是滦河人喜欢喝的。作者以娓娓道来的笔法讲述了滦河人喜欢喝豆汁的习俗,以及豆汁悠久的历史。可谓是一篇非常给赞的文章!本文语言质朴在人们面前呈现一些喝豆汁的故事,让人情不自禁引起共鸣。作者笔下的喝豆汁是有讲究的,如果再加上烙馅饼,老麦(麦当劳)、老肯(肯德基)这样的洋快餐,这样即廉价又可口,就是招待客人也并不逊色。然而,价格却在一年年见涨,从原来的一元一碗,到现在的3元多。可见豆汁确实是挺有名的。文章的选材好,没有华丽的语言,简单的文字却尽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特有的传统的饮食文化。欣赏佳作,倾情推荐。感谢赐稿,期待你更多的精彩。【编辑:你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你猜        2015-10-27 13:49:47
  学习老师佳作,感谢赐稿,期待你更多的精彩。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2 楼        文友:白甫        2015-10-27 15:21:25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
碎银得几两,多少会艰难
3 楼        文友:何叶        2015-10-27 15:42:16
  非常给赞的文!真棒。哪天咱也喝喝。
何叶
4 楼        文友:各人存在        2015-10-28 09:32:11
  作家写作,别有一番滋味。拜读李编大作,朴实有味。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