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雀巢】千里相隔话诗情 (赏析)

编辑推荐 【雀巢】千里相隔话诗情 (赏析) ——读五色轩主诗词


作者:曲梁鲲鹏 童生,66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67发表时间:2015-11-02 13:58:26

【雀巢】千里相隔话诗情 (赏析) 近来与陕西省周至县文友“五色轩主”诗词唱和颇多。一唱一和之间,顿觉文友的文化底蕴深不可测。其文学功底非常深厚,且尤擅音律。出自他笔下的诗词,经得住格律检测和字词推敲。这几天认真品读了他的若干诗词,发现作者的作品亮点很多,很多诗词耐人寻味。今晚兴之所至,故通过本文赏析他的佳作。
   作者的诗词有这样一个特点:或用典颇多、古风十足、富有知识性,或活泼有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简而言之,就是善于学以致用,把历史掌故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正像他的笔名“五色轩主”一样,作品像“五色”一样丰富多彩。
   为研读方便,笔者把他的诗词简单分为如下几类:
   一、节日诗词。比如:
   【端午抒怀】
   端午天中艾叶香,粽包五黍彩绦扬。
   父兄共饮雄黄酒,母女同濯兰草汤。
   屈子卫国投楚水,曹娥救父溺舜江。
   忠孝节义威名远,人伦之光耀四方。
   这是一首七律。我们知道,七律的格律很严密:颔联(即第三、四句)和颈联(即第五、六句)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作者匠心独运,颔联、颈联做到了工整的对仗,而且颈联引经据典:用到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投江和东汉时期孝女曹娥救父的典故,与下文的“忠孝节义”、“人伦之光”相呼应。
   作者能于端午节与家人共度节日,在“饮雄黄酒”、“同濯兰草汤”这些平凡的生活片断中想及这些历史掌故,且运用得当,小中见大,提高了诗歌的格调。最后两句,升华了主题,且令人拍案,这样富有哲理的佳句应该存于心中。
   又如:
   【沁园春·党庆】
   桃李芬芳,百卉含香,勒荔杏黄。赏青山万仞,飘飘渺渺;渭河千丈,浩浩汤汤。天朗风清,骄阳腾空,燕燕莺莺鸣悦腔。歌声里,忆星星之火,光亮东方。
   沙俄十月投降,引马列主义入友邦。念瑞金遵义,南昌赤水;雪山草地,血染湘江。五岭乌蒙,忠诚信仰,旗帜锤镰华彩章。扬正气,续九十四载,灿烂辉煌。
   写作“沁园春”的要求是:双调,一百十四字,上片四平韵,下片五平韵,一韵到底。上片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下片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要求对仗。由此一词,更见作者匠心实非凡人所及。
   该词的背景是时值2015年第94个建党节之际,作者由桃李、花卉、勒荔(即荔枝别名)、青山、渭河、骄阳、燕莺等景物发散思维,想到了我党当年创业之艰。上片写景,下片则叙事,作者清洋洋洒洒地列举了我党光辉的奋斗历史中的大事件:“引马列主义入友邦”,南昌起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在瑞金)、长征途中的红军血染湘江、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等一系列壮举,足见作者广博的历史知识。在回忆了党的一系列辉煌历程后,作者在最后说:要“扬正气,续九十四载,灿烂辉煌”,这可以视作是对我们的一个鼓励、号召,非常有力度。
   二、相思诗。比如:
   【鹧鸪天】
   暑气炎炎熏路人,焦金流石炙微尘。东风簌簌惊雷震,靡靡霏霏泻水银。
   黄土润,翠山新,深闺新妇念郎君。杜鹃三泣香魂陨,咫尺天涯愁满樽。
   “鹧鸪天“词牌为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前后阕各三平韵(指诗词曲的押韵字为平声),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作者做到了这几点,格律无误,保证了作品的音乐美。
   据作者在原作中所说,这是他“偶观一女子于风雨中和远在异乡的男友通电话叮嘱其少喝酒,多穿衣,少生气,多调理”这样一个温馨的场景后,“顿觉二人如夏雨般热烈,情之切,爱之真,别之怨,恨之深”,于是“遂作此作,以抒发胸臆”。足见作者是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很常见的一个场景,就能引发作者的诗意——这是没有足够文学积累的人所做不到的。另外,善于给自己作品加注解或序的作法,减少了读者阅读与理解的障碍。
   从内容上看,上片写景,一、二句写天气炎热,三、四句写天气由睛转雨。下片中,“深闺新妇念郎君”一句表达了新妇思念郎君之情,思念之情已到了“咫尺天涯愁满樽”的程度,令人动容。
   又如:
   【长相思·七夕】
   长相思,常相思,懒画娥眉罢锦织。愀然裙袂湿。
   重逢迟,重逢迟,银汉遥迢恨别时。七夕话怨词。
   “长相思”词牌为双调,共八句,上下阕各四句,句式为“句式:3375;3375”,上下阕各十八字,押四平。共36字。作者的这首《长相思》是他“观街上情侣双双,卿卿我我,浪漫和谐”时有感而作,给这个多情的节日增添了唯美的情怀。
   该词描写了一个思念情人的女子在七夕来到之际,“懒画娥眉罢锦织”,因为相思之情让她愀然流泪,湿了裙袂。作者熟悉南宋词人秦观《鹊桥仙》一词,化用“银汉迢迢暗度”一句,感叹重逢之难,抒情女主人公只能无奈地“七夕话怨词”。愁苦之情,令人唏嘘不已。动人之处,便在这里。
   三、批判性诗词。比如:
   【夏至见闻】
   夏至云极白昼长,吴牛喘月畏骄阳。
   纱袍绸履餐红荔,麻氅芒鞋啖墨桑。
   枕稳裘温投箭戟,汗流浃背葺粮仓。
   蝉鸣柳下镪镰刃,夜袭南风麦穗黄。
   这是作者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后有感而作,视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农民工在夏至的烈日下辛勤劳作,旁边一位领导坐在豪车里手拿水果边吃边骂农民工嫌其工作没做好,最后农民工一气之下辞工返乡。作者“观后愤怒又同情,遂作此诗,以抒胸臆”。
   首联中有一个成语“吴牛喘月”是说产于江淮间的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出自《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作者引此典故以用来说明夏至日的炎热。颔联是说这位领导穿着“纱袍绸履”、“麻氅芒鞋”,“餐红荔”、“啖墨桑”,而无视农民工师傅“汗流浃背葺粮仓”(葺,修葺,修建)。于是,他一气之下辞工返乡、回家收麦子。末句“夜袭南风麦穗黄”化用了白居易《观刈麦》“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两句,化用无形,可见运用之妙。
   从内容来看,这首诗反映了普遍的劳资矛盾,批判了那种为富不仁、不尊重工人的甲方,具有批判现实的意义,值得深思。
   作者的诗词还有很多,比如一些充满深厚生活气息的:
   【观夏日广场】
   羽扇簟席藤椅悠,裸身青菜就稀粥。
   炫舞绣裙呈百褶,曲终人散月如钩。
   这是写夏季的“广场舞”情景,读罢令人会心一笑。
   又如咏物诗:
   【咏刺猬】
   动如田陌苫针毡,卧若毛丹滚地圆
   童稚屏声疑硕鼠,触渠竖棘弋双拳。
   这首诗富有野趣和童趣,非常活泼。
   作者文化视野非常开阔,而且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所以他的诗词内容丰富,涵盖面很广。在赏析他作品的同时也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我们不但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而且要广泛阅读、善于联系实际、并学以致用。激扬文字,装点生活,会让我们的心情更美好!
   另外,由于与作者“五色轩主”诗词唱和颇多,作者兴之所致,为笔者也写了一首七绝:
   【赠曲梁鲲鹏】
   人言燕赵遍悲殇,我谓邯郸尽栋梁。
   考古绘图通音律,鲲鳍鹏翼赫喧郎。
   (注释:赫喧即赫咺(xuān),形容男性相貌俊朗,知书明德。语出:《诗经·卫风·淇奥》:“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读来令人感动不已。所谓“投我以木桃,报以之琼瑶”,于是笔者也搜肠刮肚,草就了一首七律与作者遥相唱和:
   【七律·赠五色轩主】
   自古名篇出陕原,而今当属五色轩。
   巧甄平仄通音律,擅使修辞书雅言。
   汉赋秦风扬异域,宋词元曲慰京番。
   留心处处皆诗意,千里迢迢话野村。
   五色轩主学识渊博,出口成章,笔者“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虽然不能比肩诗人,但能常与诗人交流,也是一大幸事!
   在平淡的日子里,我们也可以这样诗意地生活。愿所有喜欢文学的文友能通过“以文会友”的方式,提升文化修养,共同进步。

共 32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赏析类文章。作者对他的朋友“五色轩主”的八首诗词逐一作了赏析。既然是赏析,那么就应该对赏析对像做到了然于胸,同时也要求自己具备赏析的能力。在赏析的过程中,既不脱离作品的内容和形象的框架,又能根据自己的对古诗词的理解,把个人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形象地加以补充和完善。在【端午抒怀】中,作者着重指出了赏析对像写作的"工整的对仗,而且颈联引经据典"和对历史掌故的运用; 在【夏至见闻】中,作者也指出了末句“夜袭南风麦穗黄”化用了白居易《观刈麦》“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两句,化用无形,可见运用之妙。无对古诗词涉猎广泛,是找不岀这句子的出处的。又如最后的两人酬唱之作,更是情深意切,显示出两人精神上的契合认合,文学志趣上的相投呼应,以及彼此之间文采诗艺上的赏识推重。高拔脱俗的赏析文章,推荐阅读。编辑:老树老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树老树        2015-11-02 14:02:16
  千秋酬唱人有几,落花墙隔笑言时。问好,作者。
男人的力量原夲就不是来自肉体,而是他的精神和思想的外化与延伸而已。
回复1 楼        文友:曲梁鲲鹏        2015-11-02 16:26:17
  文友虽千里相隔,然文气相通。以文会友,乐趣倍增。感谢树老师辛苦点评!晚生倍受鼓舞,!
2 楼        文友:邵魁先生        2015-11-02 14:13:34
  诗词往来,一唱一和,其乐无穷!
回复2 楼        文友:曲梁鲲鹏        2015-11-02 16:12:06
  以文会友,快乐永久!问好邵老师!
3 楼        文友:浪子冰凌        2015-11-02 14:55:22
  巧,刚编发了五色轩主的一组诗词,的确如你所言,他对古韵有很深的研究,值得我们学习。吟诗作赋,以文会友,同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传承。让佳话继续!
在文字世界里,在自由与孤独之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国王。
回复3 楼        文友:曲梁鲲鹏        2015-11-02 16:10:52
  浪子哥,咱们组个团,唱和唱和,都能成为“文学佳话”了,哈哈哈哈哈哈……感谢您的点评,遥祝秋安!
4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11-02 19:17:49
  不懂古诗词,向老师们学习!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5 楼        文友:却上心头亦萱        2015-11-02 19:40:09
  我晕诗,得向你们学习!
6 楼        文友:含笑花        2015-11-03 10:22:01
  从作者与文友遥相唱和的七律中,足可以看出作者古诗词的文化底蕴也是如此深厚。不懂律诗但爱读。
位卑言轻布衣身,我以我笔写我心。
7 楼        文友:成都梦儿        2015-11-03 20:14:52
  不懂古诗词,向老师学习。问好。
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处净地、属真的、属灵的、更是属纯的。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