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老货郎

精品 老货郎


作者:清风一笑 童生,505.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53发表时间:2015-11-04 19:55:47
摘要:“ 咚咚咚——咚咚咚——乌龟壳、王八盖、鸡肫皮、牙膏袋,拿来换针换线喽……”清晨黄昏,老货郎豁了牙不关风灌满风尘的嗓音常常飘荡在缕缕炊烟中。那个油渍渍黑黢黢的“拨浪鼓”也把年轻阳光的小货郎摇成了皱纹深深的老货郎。

“咚咚咚——咚咚咚——乌龟壳、王八盖、鸡肫皮、牙膏袋,拿来换针换线喽……”
   小时候,最喜欢听到货郎这样的吆喝声。
   常常,夏日寂静的午后,“咚咚咚——咚咚咚——”,一阵鼓声之后,货郎的吆喝声远远而来,兴奋着一个个孩童的神经。等到货郎到了庄里,水塘边的老梨树下,早被圈在了孩儿们中间。
   那时,货郎很多,挑着一副担子,一头装着杂杂碎碎的货物,一头是箩筐。早晨出来时,箩筐填些货物,傍晚回去,已然是些换来的破破烂烂了。印象中有一个干瘦的老头儿,好像是个鳏汉条子①。脸瘦得瘪了形,头发稀而灰白,皱纹深,尖瘦的下巴上栽着几根典型的山羊胡子。豁了两颗牙,说话似乎不关风。为人倒是很和蔼,总是洋溢着笑意,老人孩子都热情地招呼着。因此我们庄里小户人家,有些不值钱的破破烂烂,总会特意留着,等老货郎来时换些针头线脑,随用东西。
   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是糖糖豆豆。最便宜的是那种一分钱八个的白色糖豆子,粒粒如黄豆般大小,却是我们向往的美味。那时庄里有个叫郭苹的阿姨,下放知青,忒喜欢我——或许是我的聪明伶俐吧。她常常教些古诗词,如果我能背上来,郭萍阿姨的手中会变戏法一样出现几个白白的糖豆豆。因为馋,我就会努力去背。现在想来,脑海里满满的温馨的画面。货郎挑的箱子里最好吃的当属那种彩色的水果糖,一分还是两分钱一个,记不清了,红蓝黄条纹状相间的诱惑至今清晰,如在眼前。胆大的孩子,会故意把鞋子弄烂,把还剩下一点点的牙膏挤掉,再找几双破鞋,一起换糖豆吃。
   儿时,我总觉得货郎挑里小东小西真是很多:各种型号的针、纽扣、白棉线、老鼠筋、顶顶②、鞋拔子、木梳子、篦子、簪子、发夹、铜耳环、花露水、雪花膏、冻疮膏、旱烟袋、洋火、洋油、肥皂、痱子粉,还有婴儿用的长命锁啦,本命年要系的红布带啦,农历万年历啦……当然也有些小孩子需要的学习用品。
   记忆里有一种叫毛镊子的东西,一般很难买到。姥姥的眼皮里常常长出一些细细的稻茬毛,一个星期不用毛镊子夹去,会难受得流眼泪。妈妈便买了这个。姥姥隔几日来一次,端坐在屋檐下廊檐的椅子上,妈妈迎着阳光,细细地小心翼翼地帮姥姥夹。
   我除了喜欢糖豆豆,花生糖,方片糕,白糖饼这些吃的东西,感兴趣的是那些花花绿绿的小人书。新的要一毛左右,旧的只要三四分,可是大人常常不给买。《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智取华山》、《四猛八大锤》、《杨排凤》、《七剑下天山》……这些小人书,羡煞了我。记忆中《岳飞传》里皇帝老儿被困牛头山,岳飞帐下第一勇将高宠,一杆长枪连挑金兀术十二辆铁滑车,活活累死,异常悲壮。我像个不中用的丫头,哭得稀里哗啦。
   老货郎为人和善,生意闲时喜欢与庄子里老头老太太拉家常,也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因此,他长相虽不咋的,人缘却好。每到午饭时,这家婆婆那家年轻的媳妇,也会喊他吃一口。不像打发要饭的那种,赏半碗,站在门外凑合,而是请他到屋里来,和一家人一样围着桌子吃。但老货郎很识相,常常端一碗饭,随便两筷头菜,并不围坐大桌,而是端一小椅,独坐大门旮旯,草草就两口。饭后还会帮着主人收拾碗筷,抓一把糖豆赏给孩子,递一棵“白纸包”(没包装的烟)给当家的。
   老货郎会一些手艺,锔碗,锔盆,补锅,磨刀磨剪子之类。饭后作为回报吧,老人常常也会主动帮主人做一些,从不收钱。
   孩子们缠着讲故事,老货郎会搜肠刮肚,尽心尽力。穆桂英大战洪州,张飞喝断当阳桥,林冲雪夜上梁山,诸葛亮唱空城计,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这样一些老故事,听得小伙伴们支起下巴,瞪圆了双眼。那是一段轻松快乐的时光。
   爸爸妈妈知道出门在外人的不容易,就不金贵那一碗茶水。每次老货郎来时,我会以最快的速度殷勤地端茶递板凳,故事也听得最认真。因此,他来我家歇息的时间最多。
   “老哥呀,你家这位大少爷聪明伶俐,鼻挺口方,前额宽广,是福相啊。长大了能当官,最起码也是个教书先生,是吃官饭的人。”
   “大少爷忒认真,记忆力又好,是个读书料呢。好好培养,有大前途,你们老孙家坟头要冒青烟啦!”
   老货郎常常摸着我的圆圆的地主盖儿头,浑浊的老眼泛着慈善的光,夸我长大会有出息。这时候爸爸会眯着眼,妈妈也偷着笑。或许,老货郎是我人生中第一位文字老师。
   每当老货郎出现在村头老榆树下,老太太和年轻的媳妇儿会找出烂鞋、猪鬃、玻璃瓶、废铜断铁、破塑料盆之类旧什物件,孩子们会找出知了壳、乌龟王八盖、鸭毛、土鳖子,也有柴胡花子头一类的中草药,在欢快的气氛中,老货郎和主人含着笑,完成了最公平的交易。
   “咚咚咚——咚咚咚——乌龟壳、王八盖、鸡肫皮、牙膏袋,拿来换针换线喽……”
   清晨黄昏,老货郎豁了牙不关风灌满风尘的嗓音常常飘荡在缕缕炊烟中。老人的挑子走村串户了多少年,行了多远的路,大约他自己也弄不清了。箱盖暗红的土油漆已经斑斑驳驳,脱落了不少,像极了阅尽沧桑的老货郎,感觉他和货郎挑已融为一体。那个油渍渍黑黢黢的“拨浪鼓”③也把年轻阳光的小货郎摇成了皱纹深深的老货郎。
   注①鳏汉条子:六安方言,鳏夫单身汉的意思。
   ②顶顶:也叫顶针。方言,纳鞋底用的套在中指上的铜顶圈。
   ③“拨浪鼓”:方言,提醒行人注意的绑在杆子上的小槌鼓。
  
   2014.1.9于皋城

共 21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今天的经济市场太发达了,像这样的老货郎已经不能见了。正因为不能见了,该文才有了民间历史再现的价值意义。作者在文章中,具体地给我们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与老货郎的故事,老货郎的糖,老货郎嘴里的故事,这些都是童年作者和小伙伴们最为喜爱的。文章也写了老货郎和乡亲们的关系,那一顿饭,老货郎用货或者劳动回报,都写出了农村那份亲切感人的人际关系。整篇文章围绕老货郎的描写,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具有强烈的年代特征,使该文具有了厚重的历史感。好文章!【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1105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11-04 20:51:38
  读着文章,我想到了我老家曾经非常著名的“谢偏货”,用方言读更贴切。他也是一个老货郎,现在都还能回忆起他的样子,针线、糖果、火柴……那份亲切,只有在记忆中品味了。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清风一笑        2015-11-04 22:18:55
  谢谢春雨阳光的用心编辑。本文写作,我想有别于一般的抒情或者写实散文。老货郎,他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书写老货郎,我意在勾勒历史、还原历史,力图恢复一个时代的记忆。
   回忆过去,是为了更好地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