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正向音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正向】枝子(小说)

精品 【正向】枝子(小说)


作者:墨蕴花殇 布衣,472.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56发表时间:2015-11-05 21:36:08

(一)
  
   “枝子。”
   “哎!”
   枝子欢快地答应一声,依旧在低头侍弄小园,都没有抬头看,她知道那是前院的二嫚。这个小媳妇,整天无所事事,就泡在麻将桌上,烟卷叼在嘴上,右手抓牌,用手指肚使劲地捻牌,枝子就是佩服她这一点,一张牌从手里一过,就知道是什么。
   “枝子,走啊,牌桌上就缺你这个大美人了。”
   “我没空呢。”
   “这一小块破园子侍弄它有什么劲,赢几个钱买啥没有?”
   二嫚掏出香烟,抽出一支叼在嘴上,点着,深深吸一口,一张嘴吐出一连串的烟圈。
   二嫚今年二十八岁,个头不算很高,脸盘很周正,尤其是那一双大眼睛,要是给男人丢个眼色,一定会把男人的魂勾走,或许,赵志的魂就是这样被她勾走的。赵志在三湾村也算是俊俏的后生,一米八十多大个儿,白净的面庞,笔直的腰板,灵活的头脑,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个体干,一年差不多有一个月时间是在飞机上飘。赵志在秦皇岛有一所房子,一百二十多平米,二嫚在那里住了不到一年,又回到了三湾村。用二嫚的话说,在城市里呆着,谁都不认识,就像是蹲监狱,简直就是活受罪。在家里多好啊,接地气,接人气,在这个小山村生活了二十八年的二嫚,还真的过不惯那种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
   在三湾村和二嫚不相上下的小媳妇里,要数二嫚见过世面,坐过飞机、轮船,还有上百万的小车,也唯独她享不得清福,从城市又跑回了山村。
   枝子与二嫚不一样,她十八岁就嫁到了三湾村。丈夫戴致远其貌不扬,腿脚还有些不利索,村里人开玩笑说,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枝子自己倒是很满足。戴致远腿脚的残疾不大,要是不快走根本就看不出来,新婚的当年还不错,两个人一直守在家里,直到在枝子的肚子里打上他的烙印,就被同学一个电话叫走了,也是常年在外。枝子生产的时候,戴志远在家服侍枝子两个多月,又出去忙活了。
   枝子嫁过来的第三年,老公公就去世了,婆婆的身体也不太好,戴致远这一出去,家里就剩下祖孙三人了,因此,枝子很少和她们在一起胡扯。现在儿子在县城的学校里住校,半个月才回来一次,在家呆个两三天,又回学校去了。十三岁的男孩子,每次回来都是一大包脏衣服,枝子就洗洗涮涮,再给儿子做好吃的补养身体。在这几天,枝子哪儿都不会去,就在家里守着儿子。对枝子来讲,儿子就是她的一切。
   枝子就是一个乡下妇女,她最大的理想就是操持好这个家,老公和儿子就是她的一切。枝子家是三间大瓦房,在三湾村说不上数一数二,也是第一家安装的热水器。枝子倒不是爱慕虚荣的人,家里有热水器就是图个方便,站在自己的小屋里,就能洗上热水澡,这是枝子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情,当温暖的水流抚摸过身体的时候,枝子心里又是另一种满足。
   枝子是一个爱干净的女人,不但自己洗澡,每周还要给婆婆擦澡。婆婆虽然刚刚六十岁,站立时间长了也受不了。枝子就让婆婆坐在凳子上,前前后后给婆婆擦拭个遍。一开始的时候婆婆还不好意思,枝子就开导说:“妈,就拿我当亲闺女,咱们娘俩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看我,在你面前也是光着身子啊。”
   枝子捂住嘴,不好意思地笑了,老太太这才打消顾虑。“我也不是邋遢的女人,在咱们这里爱洗澡的男人女人都不多,在家里能洗上热水澡就是享福了。”所谓的知足者常乐,大体也就是这种状况吧。
   三湾村在外面“飘”的人很多,家里就那么一点地,更何况都是机械化作业,没有太多的活计,就守着那几亩地,全家人还怎么生活?外出务工也是理所当然的,枝子家就四口人的土地,儿子是没有的,老公公虽然去世了,那份土地还在,要五十年才能变,
   这年头是真是假谁说得准啊。枝子嫁过来的第二年,又一次重新划分土地,那个时候儿子还在枝子的肚子里,枝子也据理力争,还是没有如愿。像枝子这种情况的,在三湾村有六家,境况也都和枝子一样,只有等到五十年之后了。都说是五十年,这五十年之后到底是什么样子,谁都说不清楚。
   昨天,枝子的儿子刚刚去上学,老公戴致远又不在家,枝子闲来没事,就去小园里侍弄青苗,二嫚来的时候,枝子正给黄瓜搭架,黄瓜已经伸蔓子,有的已经开出了淡淡的黄花,再不搭架就要耽误了。这几天儿子回来,枝子的一颗心都系在儿子身上,几天没进小园,黄瓜蔓子就已经这样了,再不弄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我哪比得了你啊,赵志那钱海了去了。”枝子笑了一下,又说:“赵志那么标准,你可要小心啊。”
   二嫚不屑地说:“我也不在他身边,爱谁用就谁用吧,我也管不着。”二嫚换一个姿势,将两只胳膊肘拄在矮小的砖墙上,笑嘻嘻说道:“致远哥也是人中龙凤,枝子你就不怕?”
   枝子很平淡地说:“天要下雨娘要改嫁,谁都没有办法。”
   “你倒是能想得开。走吧,就差你了。”
   “今个真不想去,一屁眼子活都得干,哪里不伸手都不行,你们随意吧。”
  
   (二)
  
   枝子婉言谢绝了二嫚的邀请,继续干她手头上的活计。二嫚的话枝子也在心里过了一遍,这十二三年的婚姻生活,早已经没有了所谓的爱情,应该就是人们所说的亲情吧。这里有许多的关心、呵护,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浑然天成,没有任何刻意地去做。在枝子的信条里,夫妻本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间的关怀备至都是应该的。
   枝子直起身子,向远处眺望,其实,她什么都看不见,前街的屋顶早已经挡住了枝子的视线。枝子就是想看看,远方的人儿到底在干什么。枝子不但看不见,枝子还想象不出,茫茫的时空距离里,他是不是也在思念。
   “枝子。”
   枝子似乎听到婆婆在屋里喊她,她立刻撂下手里的活计,急急忙忙向屋里跑去。婆婆很安静地躺在炕头上,睡得很熟。苍老干瘪的脸被枕头挤压得有些变形,嘴角还有一点口水。枝子拿过一条毯子,给婆婆轻轻盖在身上,蹑手蹑脚退出婆婆的东屋,回到自己的西屋。想想自己还没有洗手,就来到外面,舀了一瓢凉水,倒在洗脸盆里,很认真的洗手。洗完手,枝子进屋,在东屋门口,手扶门框,伸头进去,看看熟睡中的婆婆,然后回到自己的屋里,坐在炕上,拿起十字绣。
   这是一幅不太大的十字绣,叫《家和万事兴》,已经绣好久了,就是没有完成。按理说,枝子的手法还是很快的,手艺也不错,在三湾村有好几家都是挂的枝子绣的十字绣。枝子属于那种面子矮的人,都是街坊邻居,谁还不求到谁啊,因此,但凡是枝子有时间都会帮忙。一幅十字绣要牺牲掉许多休息时间,去年致远回来的时候,枝子答应人家的十字绣还没有完成,致远就说:“给他们卖命干什么,眼睛累坏了咋整。”志远抢过十字绣,丢到一边,看见儿子不在屋里,就在枝子面前百抓挠心般难耐。
   枝子知道这个馋猫心里的那点鬼心思,就很温柔地说:“晚上好吗?”
   长时间的两地分居,谁的心里没有一份渴望?此刻的枝子也在渴望一份爱抚,渴望爱的回归。枝子放下手里的十字绣,她真的綉不下去了。平常的时候,枝子也想志远,那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假如枝子再找点活干,那份思念很快便会从心灵里溜走。今天的枝子就与往常不一样,为什么,枝子自己也说不清楚。就是二嫚不在枝子面前提到致远,枝子最近也时常会想起志远,心里还有一点隐隐的担心。
   像枝子这般年龄的妇女都和枝子的况境差不多,都在忍受着心灵与身体的双重煎熬。毕竟还要生活,而且还要更好的生活,或许,就是这些娘们应该付出的代价吧!单纯靠那几亩地,也就够年吃年用,孩子的一切费用也就没有着落了。为了孩子,为了更好地生活,能牺牲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枝子轻轻叹息一声,又拿起十字绣,心不在焉地绣起来。绣了大约有十来分钟,枝子“妈呀”一声,她发现自己绣错了,懊恼地拿起剪刀,一点一点剪掉。枝子就收起十字绣,穿上拖鞋,又到东屋看一眼婆婆,发觉这老太太真能睡,就没有惊动老太太,悄悄出屋,轻轻掩上屋门。枝子拿起扫帚,在院子里划拉几下,就把扫帚放在一边,站在庭院里发呆。枝子想老公了,而且很厉害。枝子在心里骂了一句:该死的二嫚。
   枝子回到屋里,又一次看看婆婆,见婆婆还在酣睡,就觉得很不正常,于是,枝子进屋,来到婆婆面前,低头看看婆婆,只见婆婆躺在枕头上,口水流出很多,枝子轻轻呼唤一声:“妈,该起来了,总躺着也不好。”
   没有得到回应,枝子有些慌了,使劲推了一下婆婆,还是那样,枝子立刻出门,站在院子里喊道:“来人啊,快帮帮我。”
   枝子的话音刚落,东院的二愣子也没走大门,就从院墙跳过来,二愣子媳妇也从大门跑过来,前后脚跑来五六个人。二愣子用手指在老太太的鼻子下一试,说道:“老太太病得不轻,赶紧送县里吧。”
   枝子哪见过这样的阵仗,听见二愣子这么一说,枝子的腿一软,就要跌坐在地上,二愣子媳妇手疾眼快,一下子就抓住枝子的胳膊,把枝子像拎小鸡一样拎起来,说道:“致远不在家,你就是主心骨,挺直腰杆,有我们呢,怕什么!”
   二愣子媳妇的话,给了枝子无限的温暖,枝子赶紧打开柜子,找出自己的小包,那里面有五千块钱现金,还有银行卡。枝子拿出这些的时候,二愣子指挥几个人往出租车上抬老太太,二愣子在打电话:“对,……是县城南面,对……就是那条道……我们是黑色捷达,好,我们去迎你。”撂下电话,二愣子对枝子说:“嫂子,给大姐二姐都打电话了,在县医院见。一会你给致远打电话吧,告诉家里的一切。”
   枝子“嗯”了一声,首先钻进小车,二愣子几个人也分别钻进两台小车,就向县城方向驶去。在半路上,把老太太抬上救护车,一台小车掉头回家,另一台小车紧紧跟在后面,还有几个人就坐在小车里。
   将老太太送入病房,二愣子就拿起枝子交给他的五千元钱,去住院处办手续,住院处值班人员告诉二愣子,押金要一万元。二愣子拽了一下媳妇的手,离开了窗口,坐车去银行取了一万元钱,又返回住院处。办好手续,二愣子夫妻二人来到病房,此时,大姐二姐都已经到了。二愣子打过招呼,说:“押金要一万元,我已经交上了,这是你的五千元,留在你手里吧,临时急用什么的,没钱的话和我说,我来想办法。”
   枝子很感激地说:“二愣子,真的要谢谢你们夫妻,我都麻爪了。钱的事你放心,一会我就去取出来。”
   “这个不急。”二愣子抬头看一眼吊瓶,问道:“医生怎么说?”
   “脑血栓,说是很厉害,到底能怎样现在还不知道,看看效果吧。”枝子看了一眼众位高邻,真诚地说道:“感谢的话我就不说了,都这个时候了,你们还没吃饭,二愣子你带他们去吃饭呗,大姐二姐都在,一会二姐夫也来,没啥事了,接下来就看老太太自己的造化了。”
   “姐,嫂子,我先领他们去吃饭。”
   “二愣子,嫂子这里有事去不了,想吃什么自己点,你帮忙张罗,有帐咱们一起算。”
   送走了二愣子等人,枝子看一眼老太太,就对两个大姑姐说:“姐,我去给致远打个电话,看他什么时候能到家。”
   枝子走出病房,在楼梯口碰见二姐夫韩志学,枝子喊一声:“二姐夫。”
   韩志学喊住枝子,问道:“枝子,咱妈咋样?”
   “情况不是很好,大夫说,就看老太太自己恢复了,药物治疗只是一个方面。这些事我也不懂,大姐和二姐都在病房,二姐夫,你先去吧,我去给志远打个电话,问问致远啥时候能到家。”
  
   (三)
  
   枝子走下楼梯,在住院处门前给致远打的电话,致远告诉枝子,马上就要登机了,下午五点多一点就到哈尔滨,估计八九点钟就会到县医院。撂下电话,枝子在住院处门前站了一会,就转身走进住院处。
   枝子走进病房的时候,好几个医生在这里会诊,其中的周医生问道:“打不打溶栓针?”
   枝子没有说话,用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看着周医生,意思是你说,周医生说道:“溶栓针有一定的风险,而且都是进口药,价格很贵。”
   “大夫,价格不是问题,只要对老人有好处就行。”
   “那你们谁签字?”
   枝子看看两位姐姐,对周医生说:“我家老公还没回来,婆婆的病也不能耽误,这个字我来签吧。”
   两位姐姐虽然是戴家的人,现在已经出嫁了,自己虽然是戴家的儿媳妇,这个责任就应该自己承担。枝子签完字,护士立刻给老太太用了溶栓针,姐三个不错眼珠看着老太太,渡过难熬的两个小时。
   看看天色已晚,韩志学就到外面买回饭菜,又从病床下面拽出整理箱,将一张报纸放在整理箱上面,四个人就围坐在整理箱四周吃了简单的晚餐。枝子看一下手表,已经六点多了,知道致远已经下飞机一个多小时了,但是,枝子不知道这一段距离志远该如何走。
   枝子也是一个很要强的女人,志远不在家,家里家外都是她一个人操持,也没觉得什么,婆婆这一病,枝子这才感觉到,一个家庭里还是要有一个男人,有他在,就像有了主心骨,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现在的枝子就是渴望致远回来,和她一起承担这副担子。人生都会面临生老病死,这是一个人从生下来就要走的路,无论是谁,都躲不过这个结局。这一个简单的道理枝子明白,让她独自去面对的时候,枝子就感觉还是有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心里才会踏实。枝子没有告诉儿子奶奶有病住院,孩子正在学习,就是告诉儿子,儿子也帮不上忙,徒增烦恼。

共 1471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一篇反映农村留守女性婚姻生活状况的小说。小说采用顺叙,结合插叙的记叙方法,包括人物对白和情节安排,成功地塑造了留守农妇枝子的鲜明形象。通过丈夫致远,邻里街坊,包括婆家亲戚等对她的尊敬,体谅及仗义,从侧面彰显出女主角枝子善良孝顺,坚强能干且不失温柔的可贵品质。枝子的丈夫致远为生活所迫,长期在外打工,枝子一方面独自承担着本该由夫妻共同操持的生产劳作与家庭赡养,一方面不得不忍受着成年女性身心需要的双重煎熬,她的青春韶华,均奉献在劳作的田间,婆婆的病塌旁以及儿子的童真世界里。然而,事业略有成就的丈夫却经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背叛了她,就在她最担心他,思念他,且需要他分担事务的节骨眼上!心机暗藏的风情少妇蓄意勾引,出轨的前因后果戏剧化般地一一上演,并最终以短信这暧昧俗套的方式,给了这无辜妻子突兀而残酷的一击!面对尚蒙在鼓里不自知的丈夫,心爱的幼子以及依赖她的病中婆母,枝子颇觉沉重,难以释怀——这个素来爽朗,想法单纯的农家女子,她该是继续佯装糊涂还是向丈夫摊牌挑明?女主角枝子的婚姻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小说文笔通俗流畅、干练又不失深远意蕴,它促使我们思索留守妇女这个既普遍又特殊的群体,呼吁社会关注她们的婚姻生活和身心需求。小说结局布下耐人寻味的悬念,这是留给我们读者的问题,亦是留给了现实中千千万个“枝子”——站在人世纷繁的命运广场,我们的脚步究竟该何去何从?结尾的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倾情力荐此佳作!【编辑:夏以沫】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111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以沫        2015-11-05 21:42:33
  小说中女主角的枝子是一位顾家,识大体的好女人,她视婆母为亲母,照顾儿子,料理家务,让丈夫致远一心在外打拼,无后顾之忧。但是,生活不会因为她的心血付出而保持和美平静,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解决掉永远是生活的主题。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2 楼        文友:夏以沫        2015-11-05 23:52:12
  如何取舍,广大留守妇女如何在照顾一家子长幼之余,维护自身权益?俗话说糟糠之妻不可弃,外出的农民工又如何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值得人们思索!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3 楼        文友:夏以沫        2015-11-05 23:53:40
  非常喜欢老师的小说,拜读欣赏了,感谢赐稿正向,期待老师更多佳作!问好,祝秋安!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4 楼        文友:夏以沫        2015-11-11 11:40:10
  祝贺老师的佳作再斩精品!
   通俗、接地气又耐人寻味的文字,经得起推敲和咀嚼,问好,祝您创作愉快!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