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现代诗歌 >> 西安,一条街的风情 (散文诗)

精品 西安,一条街的风情 (散文诗)


作者:古月黎明 举人,496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16发表时间:2015-11-10 10:38:35

鼓楼,像一位沧桑的老人,推开北院门。
   古城的风情:安塞的窗花、华县的皮影、户县农民画、临潼的兵马俑。
   凤翔的彩绘泥塑,还有花格衣服的老外,为古老的街巷图绘一抹神韵。
   他们,洁白的牙齿,啃不动东方人艺术的精深。
   他们,惊异的目光,总有看不完的新奇。
   他们,憧憬美丽,一块巴掌大的红纸,一场文武剧。
   如同跋涉山水而来的,非洲黑人,欧洲白人。
   像一面旗帜,吸引着众人的眼睛。
   我们还以,一尘不染的微笑,记住这份亲切与美好。
  
   高家的墙,马家的房,米家的金子,至今还被人们念叨着。
   如同他们曾经的庭院,明清时的雕梁与画柱。
   飞檐上的鸟兽,檐下的招牌,被灯照得火栩栩如生。
   凝固在老外们拍照的镜头里,美得别致。
   就像从一棵棵挂着鸟笼的槐树上,传出的一声声鸟鸣。
   呼朋引伴似的,招来一群又一群拍照的游人。
   熙熙攘攘,漫着阳光,漫过初春的绿。
   偶尔,还会有喝彩的声吼,穿过清晨的人流。
   穿过灯光琉璃的黄昏,把古街的夜色抱紧。
  
   牵挂,是老米家的羊肉泡馍,是贾三的灌汤包子。
   是隔着千重山,万重水,嗅着满街飘香而来国外游客。
   是中国穆斯林风土人情,是招牌上迎接你的暖语。
   是蒸、煎、炸、煮、炖,数不清烹饪手法,是食欲与想象的膨胀。
   让我回想到这条街的八九十年代,川流不息的文人墨客。
   青石地面,青灰砖墙,把一种民族古韵味儿铺开。
   砚台,笔墨,字画,一条街民俗风情的变迁。
   就像一个人走进新时代,内心揣着让人自豪的炎黄血脉……

共 6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诗人这首诗写用极其华美的语句将一幅幅流动的西安风物图境展示在读者面前,意蕴酣畅超旷,语意超绝,感慨深沉,心情激荡。诗文由景渐至入情,情景对比,互相衬托。情与景的融合自然舒畅,妍丽之语涂抹出一幅清晰美妙之画卷,画中之人,人之内心,与整体俨然相符。景物描写与内心世界的超脱、淡然高度统一,互为铺垫。境界宏大壮阔,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荡人心魄,怡人情性。意脉千回百转而又纵横排摹,笔触细腻有致、婉转跌宕、摇曳起伏,一篇成功之作!倾情推出,力荐赏阅!【编辑:文阁书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1111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阁书痴        2015-11-10 10:50:07
  全诗不仅无限旖旎,还十分色香味,语言风格质朴无华,句句都似平铺直说,却又将一个个的场景自如地驱赶到读者眼前,构成的场面声色兼备,热烈壮观!
指下生花,心上无痕!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