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此是良辰,好景在心中(散文·爱征文)

编辑推荐 【云水】此是良辰,好景在心中(散文·爱征文)


作者:清风一笑 童生,505.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44发表时间:2015-11-10 15:54:53
摘要: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一百岁人生感言。

【云水】此是良辰,好景在心中(散文·爱征文)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杨绛一百岁人生感言。
  
   (一)我的生日,也是结婚纪念日
   1972年农历十月初八半夜子时,在皖西一个贫穷的小村庄里,一个小男婴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乐。
   我的出身不好,祖上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我们这儿地名叫孙大楼即是明证。解放后历次运动,“孙大楼”荡然无存,留下的青砖灰瓦随处可见,似乎在证明什么,也在哀叹它旧时的沧桑。那些镌刻岁月痕迹的灰瓦碎片却成了我儿时最好的玩具:在水上打“漂漂游”的游戏,我可是拿手的。曾祖父年轻时躲避战乱,染病去世,丢下三岁的爷爷。在那个阶级斗争如火如荼的年代,我的差点儿没命的爷爷却为此背负了大半生的苦难,并直接影响了爸爸一生。爸爸总共只在学校待了不到两年,因成绩优异跳级上到四年级,后辍学了。
   在那个饥饿,贫寒甚至尊严、自由尽失的年代,我这个小男婴的出世,无疑为这个暗夜一般的家庭带来了一丝亮色,甚至可以说曙光。这个“小地主羔子”,因为他的聪明伶俐,也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我的童年是在田埂上爬大的。
   那时是集体制。村民叫社员,都在集体里干活儿。村一级组织叫大队,大队长是很威风的官儿,小队长也了不得。有民谣:老队长,半吊子,半夜起来吹哨子。是催促社员起床干活的意思。重活,脏活都被地主富农的后代包揽了,还常常拿他们出洋相。我呢,因为乖巧,可爱,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却成为叔叔阿姨们的开心果。
   记忆中,很多人在田间拔秧或薅秧,我就在田埂上爬啊爬,转圈儿。劳动结束,有一个叫郭萍的阿姨,下放知青,常常在老屋门前的一棵大梨树下,逗我玩儿,教我数数,背诗,还常常变戏法一样,手中扬着几颗糖豆豆,算是对我逗她开心的奖励吧。在我的脑海里郭萍阿姨是最美丽的,她的糖豆豆也成为我一生中最甜的记忆。
   1980年九岁(虚岁)的我背上了书包,开始了学习之旅。
   那时的学校,土墙,草房,窗户没有玻璃,用破塑料袋堵着。所谓的课桌,是用土坯垒起来的,上面也是泥巴。我就和小伙伴们到老屋后的河底挖河泥,黑色的那种。抹在课桌上,像水泥,我们很是自鸣得意。这样的环境,却是孩子们的天堂。冬天,我们玩一种“挤油”的游戏。十几个孩子,靠在墙壁上,身子挨着身子,用力地挤着,乐此不疲。现在想来,既是游戏,也是取暖吧。
   大约六七岁,我就会烧饭了。那时,闹钟还没买。我在院子里挖了个小洞,每天阳光射到那个地方,便淘米做饭了。主要怕贪玩,误了时间。这一细节,至今记忆犹新。一晃已过不惑,妈妈常说此事,还在夸我:“我家清子七岁就会烧饭了,看老兄老妹了……”笑容在褶皱里展开,幸福洋溢在满是沧桑的脸庞……
   小时什么样的活计没干过呢。烧饭、洗碗、洗衣、打猪草、放鹅、看鸭、放牛、上山打柴、逮蛇、捡知了壳、逮鱼、养鳝还和小叔学养一种好像叫“土鳖子”的小生物,可入药,换钱。这些属小儿科了。稍大些,栽秧、割稻、砍麻、除草、用脚wai藕(六安方言)、挖荸荠、砍竹、放树、卖稻……
   初中毕业,我考取了师范。别小瞧这个中师文凭,那时可是跳出农门端国家铁饭碗的事儿。我的分数也比当时的县一中高出了近四十分。虽然后来成绩稍差的同学考取了大学,也有了更好的平台,但当时他们是很羡慕我的。为此,老爸还在稻场上放了电影,这也是当时农村最时髦的事儿。
   师范三年,我也小小的“风光”了一把。当了学生会宣传部长,得了不大不小的几个奖,省刊上发了几篇散文、小诗、硬笔书法。零星的几元稿费换了好吃的鱼皮花生,稿件在哄闹中了无踪迹。毕业,混了个六安地区双优毕业生,在镇政府写了两年官样新闻稿,终于还是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蛊惑,当了二十年的臭老九。
   后来的后来,学会了打牌、喝酒、八卦、闲聊。用老爸的话说,“打牌废了清子一生”。“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写这些文字时,感觉老爸就站在我的面前,有点怨,又有点无奈的眼神望着我。内心翻涌一层悔意,愧对老爸的殷殷期望了。目前,我的生活比较清闲,就写写闲字,看看闲文,做一阵闲人吧。
   偶然的机会看到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90岁以后做了哪些事:写了两本书,翻译了一本书,口述了一本书。把丈夫钱钟书7万页的笔记,整理成178册英文笔记和2本中文笔记分别出版。她在人生一百岁时感言:“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人生淡定、优雅若此,夫复何求?
  
   (二)结婚纪念日的事儿
   1994年秋,工作两年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老爸老妈认为这是一生中的大事儿,于是请了个先生,摇头晃脑了一阵,掐指一算:良辰吉日,农历十月初八。我一旁窃喜,后来一路飞跑火速报告媳妇,她自然也是喜不自禁。那时的我,骨瘦伶仃,但在媳妇眼中,玉树临风,估计用“亭亭玉立”她也不反对,又满腹诗书,俨然是一名诗人(倘若她当时严加管教,说不定一不小心真成为半个文人、学者了)。我家的老屋破败不堪,墙角的裂缝一个拳头握紧了也能放进去。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真切的感受竟是,他老人家这篇大作似乎专为一千两百年后的我的老屋而歌。
   媳妇迷了心窍,一脸仰慕,欢欢喜喜跟在我的后面,和稀泥,堵墙缝。又去挑来白石灰,她递刷子我抹墙,终于在四间摇摇欲倒的黑屋子里整饬出一间白屋子来,喜滋滋的算作婚房了。
   那时的恋爱是个慢活儿,是熬出来的。我们初中前后届,她和我弟一届。我认识她,她不认识我。她读书当然也是个厉害角儿,不然以我当时的脾气,看不上她。师范读书时,偶然想起一件小事儿,就写信给她,这一写就是三四年。搞笑的是,写了一年多,开头还是:某某某同学,你好!再用一年时间,把同学二字才去掉。再后来的称呼好像用她名字最后一个字加个“子”。后来的后来,称呼我就不说了。
   想到现在的年轻人谈恋爱,电话、短信、微信、飞信、云聊,好像还有什么陌陌,相思之情互通有无。我们那时的相思在云端之上,要用心去捞。一封信要等一个星期,估计四十左右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望眼欲穿,翘首以盼!那一份“慢”、“熬”,盼出来的喜悦,今天的年轻人是无法体会到的。
   忽然想到一个故事,讲的是张中行和他妻子几十年相濡以沫的事儿。张老把婚姻分为四个等级:可意,可过,可忍,不可忍。先生曾说:“添衣问老妻。”并解释道:“吃饭我不知饥饱,老妻不给盛饭,必是饱了。穿衣不知冷暖,老妻不让添衣,必是暖了。”这样的信任与默契,想必已是婚姻生活的最高境界。但他自己说只是大部分“可过”加一点点“可忍”。
   怎样的婚姻才算“可意”的呢?我想大约《浮生六记》里的沈复和芸娘算一对吧。芸娘通文墨,和丈夫游山玩水,吟诗作对,还欲为丈夫物色一个美而有韵味的小妾。这样的女人可能是天下男人的梦想了,却不幸早早离开人世。
   又想到元代江南大才子、书法家赵孟頫欲纳妾的事儿。当时名士纳妾成风,赵大才子便作首曲子暗示妻子: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也想娶几个吴姬、越女。他妻子管道升厉害啊,不动声色写了首《我侬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赵孟頫一看,那个感动啊,打消了纳妾的念头。此成佳话。
   这几年,看了不少婚宴现场,那叫一个排场!感动之余,告诫身边的年轻朋友:婚姻,是由一个个平凡的日子组成。奢华的婚礼落幕,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岁月的河流将要洗濯、打磨粗糙的婚姻卵石,直至圆润,玲珑剔透。
   现在,我们的婚姻生活也算一半“可忍”一半“可过”吧。爱人脾气有点躁(印象中似乎很少见她温柔过),具男人敢闯敢拼的性格。2001年政府机构改革,她不幸下岗。她做窗帘,弄小吃,干缝纫,跑商场业务,搞婚纱加工……我笑说:你老了我可以给你写回忆录了。
   爱人黑白分明,眼里揉不得沙子,同情弱者,如有相遇,总要相助。她的两个弟弟,也是我的学生,母亲早逝,父亲坐牢,我们给了他们许多无私的帮助。她真诚善良,贤良淑德。娘婆二家,总是照顾得妥妥帖帖。双方老人的生日,弟妹孩子的生日,栽秧割稻,逢年过节,都要表示一番心意。心思细腻,不厌其烦。即使寻常日子,也总是抽出时间或嘱咐我回去看看。她对身边人要求极严。女儿上大学了,生活自理井井有条,根本不用操心,还反过来操心我们,这与她的日常教育是分不开的。
   但爱人的洁癖也让人受不了。这一年,我工作清闲,做菜烧饭洗衣刷碗,总不称她意:地板砖要照出影子来,不留一根头发;厨房墙面要光洁如新;灶头抽油烟机没油污;冬天也要一日一洗澡……如此等等,烦透了。磕磕碰碰中快到二十年了,忍吧。
   一篇生日随想,絮絮叨叨了这么多,目的还是要重复那句话:感恩生活。
   我喜欢龚玥那首《感恩的心》,喜欢歌曲优美的旋律: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
   想起了泰戈尔的一句话:“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我想,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像这活泼灵动的水一样,在生活的海洋中载歌载舞,游刃有余,舞出自己的丰富、精彩、美丽!
  
   注:文题化用柳永《雨霖铃》中的句子: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图片采用清风手书管道升《我侬词》。

共 38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是良辰,好景在心中》这篇散文,记录了过往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而得到人生的感悟,杨绛先生的百岁感言或许也就是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悟吧,每个人最初所期许的被认可,随着时间的流水,阅历的加深,才渐渐懂得,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那最美的风景其实一直在自己的心中。出生在皖西一个贫穷山村的作者,因为祖上的成分比较高,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可想而知会遇到怎样的困难。记忆里,自己的待遇还不错,因为乖巧、可爱、懂事,所以大家都会喜欢,成为大家的开心果。六、七岁开始烧饭,九岁开始上学,初中毕业后考取了师范,那个年代里,做一名老师应该是很多学子的梦想,因为这个父亲还在稻场上请乡亲们看过电影,师范毕业后,一直从教二十余年。后来因为清闲开始学会了打牌、喝酒、八卦,偶然的机会看到杨绛先生百岁时的感悟:“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深有感悟。结婚纪念日的事儿,那个时代的恋爱,和如今无法比,一封信要等上一个星期。于是那份欣喜要在“慢”与“熬”中期许着。婚姻是由一个个平凡的日子组成,作者与妻子也是如此,磕磕碰碰二十年,成为了彼此的一部分,忍,一种爱与幸福的形态。感恩生活,让自己拥有了一份平淡而充实的婚姻;感谢人生,让自己知道了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一篇给人以启迪的文字,朴实的语言,自然流畅!值得细细品茗!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雨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雨墨        2015-11-10 15:58:01
  问好清风老师:)感谢赐稿云水支持本次征文活动~!祝写作愉快!
雨墨
回复1 楼        文友:清风一笑        2015-11-10 16:14:23
  谢谢编辑精心书写的编者按!我的文题“时”有笔误,烦请为我改正:《此是良辰,好景在心中》。
2 楼        文友:梅雪有梦        2015-11-10 16:14:07
  感谢清风一笑老师温暖人心的文字,质朴的语言娓娓道来,令平淡生活的记录多了一种温馨的感觉。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回复2 楼        文友:清风一笑        2015-11-11 07:32:02
  谢谢梅雪总编。读了雨墨及你们一些文字,感受到其中的姐妹情谊。清风问好,冬安。
3 楼        文友:梅雪有梦        2015-11-10 16:14:57
  问候清风一笑老师,感谢对云水征文的支持,期待着您的精彩!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4 楼        文友:霍相静        2015-11-10 16:59:49
  奋斗的历史,感恩的意识。
信笔走天下,甘苦两由之。
回复4 楼        文友:清风一笑        2015-11-11 07:32:42
  问好,冬安。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