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笔尖】美利坚诞生的摇篮——费城(散文)

编辑推荐 【笔尖】美利坚诞生的摇篮——费城(散文)


作者:疯妹 秀才,1025.4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783发表时间:2015-11-17 23:02:58
摘要:所谓历史,是由一系列选择所造就;所谓政治,其实是做出选择的智慧。

【笔尖】美利坚诞生的摇篮——费城(散文) 费城,全称费拉德尔菲亚,宾夕法尼亚州第一大城市。对于美国来说,费城有太多的第一次。这里不仅第一次在这里敲响的自由钟、有诞生《独立宣言》和《美国宪章》的独立宫,美国的国旗也是在这里制作完成的。它还是美国最早的首都,第一届总统乔治·华盛顿总统曾在这里宣誓就职。费城作为美利坚联邦诞生的摇篮已经成了美国的一张名片。这里还是美国海军的发源地,在独立宫旁,有号称美国“海军之父”的海军创始人约翰.巴里的塑像和墓地。在这里,还有全美最高的西方塔楼式的行政机构市政厅,美国第一家银行、第一个证券交易所都出自这里。当年的铸币厂还完整地保存着。所以讲美国的历史,要从费城讲起,要了解美国历史,最好到费城看一看。
   现在的费城还透着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到处是古堡、教堂等欧式西方建筑,它们巧妙地与现代化建筑相结合。络绎不绝的美国人来这里回顾历史,世界各地的人到这里来游览观光。所以费城的文化底蕴应该在全美是最深厚的。在费城最老的小街巷内走走,古典式的西方建筑让人有种时光在倒流的感觉。
   ——题记
   美利坚诞生的摇篮——费城
  
   一
   上次写了一篇《美国印象》,得到众多文友和朋友的支持和关注,这让我十分感动。我已把他们对我的点评一一收藏在我的文章后面作为对我今后的鞭策。其实对于美国的所见所感实在是太多,不是一篇文章能够承载得了的,所以今天再续一篇,作为对大家厚爱的回馈。
   我在上篇文章《美国印象》里说过,在美国要走出儿子住的小区必须要驾驶小车。这对我们前去探亲的中国人尤其是老人来说有点难。刚去又碰到儿子连着出差。我们只好整天在小区转悠。和大雁、山鹿、松鼠、野兔为伴,拍着北美的风光片,倒也像灰姑娘来到了童话世界。特别是不久我们惊喜地发现有一对大雁孵出了一窝小雁,这些新生命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无比的乐趣和新奇,于是就日日守在湖边看那些可爱的的小Baby,看它们的爸比和妈咪如何带着它们觅食,划水,享受那“母以子贵”的悠然与自得。也看大雁们之间平时怎样争风吃醋,遇到天敌时又如何一致对外。原来天下万物皆有灵性,人畜无不如此。大雁的警觉性非常之高令人惊叹,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快速作出反应。有一次,一群大雁正带着它们的孩子在草地上觅食,我正举着摄像机对着它们拍摄。突然一只大雁发出了一阵惊叫,接着所有的大雁都发出了惊天动地的警报声。它们一边叫一边赶紧带着小雏雁朝水中奔去,离水远一点的立马腾空而起甚是壮观。原来是一只脱离了主人管束的大黄狗正在像箭一样朝这边扑来,可大雁的动作比它还要快,已经全部迁移到了湖的中央。扑了个空的大黄狗依着惯性掠过湖边的芦苇划过一段很长的距离才停了下来。我把这惊险的一幕摄进了我的镜头。
   还有一次我们又到湖边去了,这时已经有好几个雁家庭都有小宝贝了。它们在水中排成一个“一”字,每对大雁夫妇都是一个在前一个断后,中间夹着它们的宝贝在练习划水。我发现最早孵出的那窝小雏雁四只里面少了一只,心里正掠过一阵不祥之感,却意外地发现就在离我站的草地不远处竟有一小家伙正在独自行动。我很奇怪:它怎么不跟着自己的爸妈呢?难道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让它感到了不愉快吗?但这搞得不好可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啊。我试着用手去摸它看看老的大雁会不会过来护佑它,可是那边无动于衷。倒是这只幼崽自己立即煽动着两只还没长出羽毛的翅膀根飞快地跑了起来。然而它只跑了一点点路就不跑了。我又试着去接近它,它居然接受了我,我可以抚摸到它的绒毛了,它的绒毛其实是很硬的。这时如果把它抱回家也许都不会遭到反抗。但我没有那样做,在这里没有谁会去碰这些动物的,在小区中心地带的超市房子边上经常会看到几十只上百只大雁在那里觅食、栖息,没有谁会去扰乱它们的平静生活。虽然现在周围并没有人,不会受到惩罚。但这是一个诚信社会万一被发现,人们那种鄙视的眼光会让你无地自容,我是作为中国人的形象站在这里的,我不能让人瞧不起。我只有一直等在那里想看它最后怎么办。这时一只身着华丽羽毛的小鸟飞进了我的镜头,把我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等我拍好了,再来找那只小雏雁,哪里还有?搜寻了好一会儿都没有结果,这让我懊悔不已,因为自那以后就再也没看到这个有点叛逆的小家伙了。
   虽然日日如醉如痴地在这一片山水间晃荡,但有一次我们还是有点慌了,家里突然没米了。这在国内不成问题的事在这里可是一个大问题。再浪漫空着肚子总是不行的吧。因儿子在外出差于是赶紧和在宾大读书的媳妇联系,要她回来时带点米来。媳妇答应了,回家时开着车在附近一家超市买了一小袋米。这以后就使我们有了强烈的要依靠自己能力走出去的愿望。有一天我们把这个愿望付诸了行动。
   那天天吃完中饭,老公说:“走,我们去试试,我就不相信走不到(车站)。”是啊,在我们那有人的地方就有路,有路的地方就有车,只要有人民币没有哪里去不了的。可是这里,就是这样为难人。儿子住的位置在小区中间。南北两头各有一个火车站。南面那个Exton站路要好走一点,但走到尽头一条高速路横在我们和对面的车站之间,川流不息的车辆几乎是连起了长龙。更何况中间还有隔离带,因此要走此路,两个字:很难。但在小区住的人很喜欢有这些天然屏障,他们觉得这样更安全。我们只有把目光转向北面的Whitford车站,这里虽然没有高速但路旁边就是森林,公路是沿着这片森林带铺就的。树木还没有发芽,地面还显得空阔。我们可以沿着路边的草丛走。草丛里荆棘丛生,我们往前赶的时候,时不时有荆条勾住我们的皮肉和衣服,把我们的手和脚划出一道道血痕。但我们顾不了许多。我们像两只逃出樊笼的鸟儿,脚步匆匆。就在快要走出这片森林的时候突然没有路了,前面是一座不知哪个年代留下的小桥,小桥已经被青苔覆盖,周围都是淤泥积水和枯萎的枝桠。我用脚试试,也有可落脚的地方。于是我们又小心翼翼地跨过这个小桥。过了桥隔着一条不宽的马路就可以看见对面的车站了。
   当我们站在站台上的时候,一种征服感油然而生。火车是一个小时一班,因为来乘车的都是开车来的所以可以把时间掐得很准。现在正好是个空档,所以车站上显得异常安静。只有两条铁轨无声地伸向远方:伸向费城,伸向纽约……。可我们脑子里现在对这些还是一片茫然,但不管怎么样,今天起码迈出了自行解决出行的第一步,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
   我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车站,除了一个站名外右边还有个关着门的小木屋,后来才知道这还是个候车室,其旧的程度估计连我们的小县城里都难以找到。铁轨的枕木还是木头的,电线杆也是木头的。特别是头顶上还有一个一百多年前留下的巨大的钢梁框架横在那里,已经锈迹斑斑。对于这个有碍观瞻的东东,老美好像也没有拆除的意思。我在想,当我们急着要把一切代表贫穷的标记扫进历史垃圾堆的时候,在这个最发达的国家却又见到了我们曾经的过去。是偶然还是必然?
   那天我们回到家里异常地兴奋,因为心里藏着一个只有我们两人知道的快乐秘密。但须知老人和孩子一样是守不住秘密的,在儿子出差回来聊天时,儿子还是从我们含糊其词话语里洞悉了一切。他一脸严肃地教训了我们一顿。最后说,要知道,在这种路上出了事司机是一点责任都没有的,一切后果必须自负。然后一再叮嘱我们不能再这样了。是啊,在这里,自由的概念不是随心所欲的放任,而是以束缚自己遵守共同的守则为前提的。也许不设人行道正是根据小区住户们的要求这样规划的,因为这样就可以阻止很多身份不明的外人进入小区,影响小区的安全。好在儿子以后几个月都没出差,只要想去哪里玩,搭乘儿子上班的小车,到火车站将我们放下,我们就可以自寻其乐了。
  
   二
   有一天,双休日儿子宣布说,今天到费城去。这是第一次正式出门,我们在心里雀跃欢呼,手上也加紧了各项必要的准备。说实话对于费城我们知之不多,毕竟它的名字没有纽约、华盛顿那么响亮。不过我们对纽约、华盛顿也是仅能叫出它们的名字而已至于其他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们兴奋是因为终于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哪怕是去触摸到美国的一只手一只脚也不枉来一趟呀。
   头天,儿子带我们去到一个什么机构给已满六十五岁的老公办了一张老年卡。儿子夫妇告诉我们,有了这张卡车票就会从六美元降到一美元。哦,这对我们太重要了,它可以大大降低我们游玩的成本。当工作人员把这张办好的老年卡交到我们手里时,发现这样一个重要的身份证明的东东做得却是极其简单。它的长度比我们普通名片还要短但稍宽一些。纸质还没名片挺括。上面除印了几行大小不一的英文外,就是办事员用水笔在上面写了几个不那么端正的字母和持证人在上面签的名字,既没有公章也没有照片就OK了也不需要任何费用。搞得我们自己还得用一个塑料膜把它好好地保护起来,免得一旦弄到汗和水后就会报废。以我的小人之心,我想,这么简单又这么会给人带来好处的东西难道它就不怕工作人员会徇私舞弊吗?或者是被利欲熏心的人非法仿冒制作?但人家是一个君子国度,老美办事的理念是,首先将对方看成是一个人给你以充分的信任,一旦被查出有假,那就要叫你吃不了兜着走,付出的是终生不被信任的代价。还是那句话:这里犯错误的成本太高,没有人会为贪这点小利而失去大节。
   一个月后我也办了一张。凭着这样一张小小的卡片坐一个名叫Septa公司运营的火车往返费城,每次只需一美元,并且再在市里坐标有Septa字样的公交车和地铁也是免费的。即使这样,我觉得老美的票价也已经是够高的了。如果从儿子的住处坐城际火车到费城一个小时的车程,平时普通票价是六美元,双休日则少一元。如果没坐这趟火车在市内乘车每票是二元七毛五,相当于我们人民币十七元多。
   再说那天去费城。我们一共四个人,老公可以凭老年证在车上买票,媳妇是包的年票。儿子和我是他们事先在费城售票点买好的票,每张六元。如果在车上临时买则要八元。和我们不同的是,这火车票上面没有具体日期,如果没有被验票的话是不会作废的下次还可以用。
   那天儿子用小车把我们几个带到我和老公上次曾偷偷来过的火车站,站上已有很多人在等候。儿子刚把车子存放好火车就来了。我们看到整列火车只有七八节的样子,儿子说这是因为星期天,乘车的人少,平时节数要多些。其实这天的人还是蛮多的,每节车厢都坐得满满的。
   虽然儿子早就跟我们说过“美国的车站破破烂烂,列车也破破烂烂”的话,但我还是觉得这列车的运营成本也太低了点。你看,车站既无自动验票装置又没有工作人员和保安举着个牌子提示大家注意安全什么的,前边又无遮无挡不设个安全门,难道它就不怕有人卧轨自杀么?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决意要死的人不是缺少死的地方而是缺乏生的勇气。与其花那么多成本去阻止这些人死还不如想办法多给他们一些生的希望。
   我们一家随着其他旅客上了车,车厢很旧。里面既没有我们习惯看到的站名显示列表,也没有广播。只有等列车停靠站时才能看到窗外的站名。我想坐这样的车子是不能打瞌睡的,而且还一定要坐在靠窗口的位置否则列车走到什么地方就会一无所知。后来来回的趟数多了才知道这车厢也有新旧之分,新的车厢里面的设施就会好很多。
   全车只有一名列车员,既要招呼人们上下车又要验票和售票,而且站与站之间距离又短,所以看到列车员总是忙前又忙后的样子。老美一般体格硕大,但还算灵活。
   根据事先拿到的列车运行时刻表,了解到此去费城有二十多个站,我们因初次出门,为了熟悉沿途的站名,只有采取最原始的办法:每到了一个站就勾掉一个,虽然有点笨但却是熟悉各站站名最好的途径。算算列车都行进有一半的路程了,列车员还没到我们这里来查票,有时刚要过来那边到了站又跑去开门了。儿子根据经验说今天大概不会验票了。啊,难道老美也有这样马虎的时候?但确确实实那天没有来检票,不仅去的时候没有就是回来也没有。像是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让我们全家免费乘车到市区观光游览似的。更奇怪的是,在我没有办到老年证之前,我们去了很多次费城都没有验票。连儿子都说,像这样连续碰到不查票的情况是很少的。等到我办了老年证之后,就极少碰到这样的优待了。这让我觉得费城真够哥们的。嘿嘿,咱咋就是脱离不了喜欢沾点小便宜的思想呢,有时自己都很瞧不起自己。因为媳妇说,美国人上车没花钱买票会有种犯罪感不知是真是假。但有一件事却是真的。儿子所在的公司每年在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都要请全体员工的家属到公司会餐。那天儿子把这个消息告诉我们,我想,按照一般的做法肯定是先要统计人数,然后多少人一桌。在开席之前老总讲讲话,看大家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谁知到了那里才知道就是一个吃喝玩乐的游戏场。公司里请了很多商家在那里支起了锅灶,有三明治、汉堡包、烤牛排、猪排、点心、饮料、水果等等。你想吃什么随便领就是。除此以外,小孩玩得东西真不少,有空中飞人、骑马、射击、足球、充气式溜溜板等等。给成人则准备了很多各式中世纪的服饰,你换上这些后立马就穿越了很搞笑。以我小民的心理,我对儿子说:“像这样放鸭子似的又不限制人数,那这些员工完全可以做好人,把自己所有的亲戚朋友或邻居都请来不是也可以吗?”儿子说:“一般不会。因为公司的开支多少直接和员工的利益挂钩的。”“哦,是这样。”我想,当所有的成员都把这个集体当成自己的家的时候,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现场既没有保安,更没看到什么领导。只看到有一个直升机停机场。上次到华盛顿,亲眼看到一架直升机从白宫的屋顶上冲天而起,带给我们多少震撼。想不到一个公司的老总上下班也是直升机飞来飞去的,这也算是平等吧。

共 19004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费城,美利坚合众国的摇篮。这里的野生动物是自由自在的,他们不会遭遇人类的袭击。我和老公也寻着自由,来到了这看起来陈旧的车站。美国虽然富裕发达,但他们没有遗弃历史的习惯。人们首先对于别人是完全信任的,但是如果做出损害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事情,要付出的代价是终身不被信任。独立战争,《独立宣言》带着美国人走向了独立自主的道路,也带领他们向着伟大前行。先行者华盛顿,不为权力,一心只想着国人利益,虽疾病缠身却不忘使命。富兰克林,这个印刷工却是智慧的象征,为了这颗即将耀眼的明星,虽垂垂老矣却依然奋斗不息。林肯,给人的印象一生伴着失败而来,但那颗善良的心却让这个国家没有了优劣之分,同时又以他的智慧使得国家重新团结。勤劳的麦迪逊将美国最伟大的创造《美国宪法》制定的全过一一记录,虽然这部宪法耗时一百二十七天,却带领着美国人走向了世界之巅。走在费城的大街小巷,我们更多的是体会艺术的神奇,这个“艺术之都”带人走进了艺术的殿堂。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细心认真的记述着所见所闻,于此同时向读者讲述着属于美国的那些伟大而辉煌的历史。提取了美国历史的精华,为读者献上一份历史大餐。轻灵的文字,简洁的话语,使读者回味无穷。拜读佳作,问好作者!感谢赐稿笔尖,愿佳作不断!推荐共赏!【编辑:是晨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是晨风        2015-11-18 10:21:28
  感谢作者为我们带来了关于美利坚的历史和如今人们的生活,美国人自由而不任性的生活让人向往。拜读佳作,问好!
是晨风
2 楼        文友:疯妹        2015-11-18 13:07:20
  谢谢晨风老师的辛苦编辑和敬业精神。顺祝冬安!遥握。
回复2 楼        文友:疯妹        2016-01-11 20:03:11
  谢谢汉水银湖老师的鼓励。
3 楼        文友:汉水银湖        2015-11-18 13:37:18
  疯妹老师老师的文章情真意切,但是触及到了人性深处。尤其谈到对待鸟的态度上,互不干扰是相互尊重的底线,这也是美国精神的精粹。再者,老小老小,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叙写得亲切自然,让人有身历其境的感觉。“当我们急着要把一切代表贫穷的标记扫进历史垃圾堆的时候,在这个最发达的国家却又见到了我们曾经的过去。是偶然还是必然?”----让历史在岁月中安静流淌,不是什么东西都是新的好!给人一种深刻启迪。欣赏老师的探索精神,感谢您的分享。
汉水银湖
4 楼        文友:汉水银湖        2015-11-18 13:50:58
  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给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经典!!期待中的精品!
汉水银湖
5 楼        文友:疯妹        2015-11-18 14:52:31
  谢谢各位文友老师的鼓励。
6 楼        文友:疯妹        2015-11-20 15:10:36
  谢谢银湖老师的精到点评,让我受益匪浅。
7 楼        文友:疯妹        2015-11-23 12:10:58
  文友蒙蒙:一篇洋洋洒洒文章写出了在美国的所见所闻,让我们了解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感受美国的人文风貌,以及美国历届总统为争取民主自由的权利而斗争的故事。在美国科学受到很大的重视,城市以一个人的名字命名,见证了历史。
8 楼        文友:疯妹        2015-11-23 17:20:55
  一中学姐桃桃:@珠珠:好文章!您是个性情中人,感情细腻、文如其人!语言丰富,词藻华丽,不愧是同学中的才女!桃桃姐佩服![强][强][强]
9 楼        文友:疯妹        2015-11-23 17:23:55
  一中校友王怀建:@珠珠?????文章!疯妹是你的笔名吗?转了![微笑]
10 楼        文友:疯妹        2015-11-23 17:26:09
  一中学长王怀建:@珠珠?好文章发我另一个学友群中分享后,引起赞美与共震,也发来一篇美国朋友女儿的文章,与校友分享美国印象。[微笑]
回复10 楼        文友:疯妹        2016-01-11 20:06:48
  谢谢王怀建老师敢当伯乐,但我不是千里马。哈哈!
共 20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