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好老师窦新民(随笔)

编辑推荐 【流年】好老师窦新民(随笔)


作者:西藏老人 秀才,136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09发表时间:2015-11-29 10:45:36

过了几天,塔局长笑嘻嘻地对我说:“我明天就要去拉萨开会,现在我给你请到了一位好老师,他就是地区兽防总站的窦站长。你跟着他,再去红旗公社,你给他当翻译,他教给你畜牧生产和兽医技术。平时看到一些牧业生产方面的问题,听到群众有什么反映,还是像过去那样子详细记录下来,回到那曲,我俩一起再整理成文字报给曹书记,你看怎么样?”我高兴地点头答应了。
   接下来,塔局长就对我讲了窦老师的故事:
   窦新民,解放前毕业于西北农业专科学校畜牧兽医系,1950年人民解放军进藏时,他参了军,并且担任了西南军政委员会兽医处甲部主任。
   那时候,金沙江以西还没有修公路,进藏部队成千上万,需要大批军需物资,沿途的藏民群众也需要茶叶、布匹、医药等日常生活用品,全都要依靠牦牛和马匹从内地往高原驮运。可是也就在那时候,不少驮牛得了一种可怕的牛瘟病。上级立即指派老窦担任兽医大队长,来到千里牦牛运输线,为牦牛治病。但是那时候,藏族群众求神拜佛习以为常,根本就不相信这位汉族医生能够治好牛瘟病。来自山区的一位老阿妈益西卓玛,为了支援自己的救星解放军,将家里仅有的六头驮牛全都送到了运输队,可是牛瘟一来,一下子就死了三头。另外三头牛也躺在大金寺前面的公路南边等死。老窦就决心先治好这三头牛,用事实来教育群众。他三番五次地恳求老阿妈,恳求她同意他为那三头牛治病。老阿妈眼看着奄奄一息的三头病牛,又抬头看看眼前这位热情忠厚的汉族兽医,觉得可以信赖,终于点头答应了他的请求。老窦立即打开药箱,给三头病牛注射了血清,又喂了药。第二天,三头病牛的症状大大减轻,有两头牛还站起来开始吃草了。
   那时候整个藏区,虽说交通、通讯条件都十分闭塞,但是一旦有了什么新鲜事情,人们口头传播起来,却是异乎寻常地快。解放军医生治好了驮牛瘟病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遍了千里牦牛运输线,牧民们纷纷前来找门巴(医生)老窦。老窦也就身挎蓝十字药箱,背着疫苗冷藏瓶,马鞍子上再吊一个糌粑口袋,在气候恶劣的横断山脉中,匆忙地赶到这个驮运点,给牦牛打防疫针;接着又赶往另一个驮运点检查疫情。他还常常跟着驮队一起走,在山野间露宿餐风。
   高原强烈的紫外线、刺骨的风雪严寒、险恶的冰川激流,以及高山缺氧引起的生理反应,对初来高原的汉族人是一个严重的考验。但老窦全然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丝毫没有畏难却步。听说有一次,他困得在马背上睡着了,从马上摔了下来,连门牙都碰掉了。
   老窦就是这样,用自己高超的医疗技术,挽救了无数牦牛的生命,他的真情,也感动了藏族群众。老窦走到哪里,藏族人民都亲切地称他为“门巴扎西(吉祥医生)”。老窦成了牦牛的保护神。
   听到这里,我脑海中浮现出当年千里川藏驮运线上那动人心弦的情景:一大群高原牛,满负重载,不顾风吹雪打,忍受饥饿严寒,甚至还会挨到赶牛人的抽打。但是它们无怨无悔,驮着沉重的驮子,奋力地向着雪山挺进,只要没有倒下,它就总是坚持不懈地攀登,勇往直前。窦老师不就是这样的一头老驮牛吗?
   后来老窦同志跟随进藏的解放军先遣支队来到拉萨,后来又被派到西藏的主要牧区黑河。
   他一到黑河,就全心全意地投入了黑河地区的兽病防治工作,九个县也陆陆续续建立了兽防站。六十年代初,黑河不少地方绵羊得了一种怪病,先是发高烧,躺在羊圈里起不来,也不吃草,过不了几天,就身体弯曲如弓,不明不白地死掉了,牧民们形象地称它为“捏古(睡死病)”。干部群众都将希望寄托在了老窦身上。他去了好多牧场,经过细心观察,解剖死畜,取样带回兽医站进行细菌培养,总算初步查明了病因,原来是大肠杆菌在作怪。老窦立即用抗菌药物治愈了一批病羊。但他心里明白,只有研制出适宜于大规模预防“捏古”病的疫苗,才能够消灭这可恶的病菌。
   但是,研制疫苗,首先就需要确定致病大肠杆菌的属种,找到它的易感动物,再进行接种和试验。这在当时的黑河地区兽防总站,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老窦信心百倍地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土法上马的规划,送到了农牧局长塔玛的手里。可是还没有等他跨出第一步,1966年初,那曲地区就开展了“三大教育”的试点工作,老窦也因为个人的“历史问题”,成为了重点批斗对象。也就是在那时候,一种多年不见的牲畜怪病,又在申扎县蔓延开了。地区军管会只得决定还是由老窦担任队长,带队去申扎防疫。白天,老窦手把手地教队员们为牲畜治病;晚上,队员们再将他这个老师揪起来批斗……”
   塔局长的故事讲到这里,他的声音也由对老窦的由衷敬佩变成了深深的负疚。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只可惜,我这个地区农牧局长,眼看着老窦受到那么不公平的待遇,也只能够在心里难过,我不敢,也没有能力去帮帮他呀!”
   听了这个既让人感动,又让人伤悲的故事,我又联想到了自己,1953年,就是因为没有当上兵,我就想着要去跳蒸水河。而窦老师,白天手把手地教队员们为牲畜治病;到了晚上,队员们又将他这个老师揪出来狠狠批斗。我在心里对自己说:窦老师真正是99·99999%的一块金子!而我,却只是一块虚有金光闪闪外表的“愚人金”——黄铁矿呀!我真的感到羞愧难当哟。
   但同时,我也为自己庆幸,我又有了一位好老师。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当好窦老师的“拐杖”,更要努力向他学习畜牧兽医知识。
   塔局长临去拉萨之前,又一次对窦老师和我说,一定要记住“草畜矛盾”这四个字。
   送走了局长,窦老师对我说:“你别看只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就靠我们俩,要写好这一篇‘文章’,需要调查的内容实在是多得很哟。”
   接着他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万事开头难。我们现在就开始着手收集一些基本的资料吧。”
   这时候的窦老师,好像已经由兽医转换成了一位教授,用在课堂讲课的语气对我说:“这畜草矛盾,需要调查的问题很多。我们先要调查草场的载畜量。这载畜量,指的就是:在一定的放牧时期内,在一定的草原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原生产力及保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时,所能够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
   课讲到这里,老师停顿了下来,问我:“我刚才讲的内容,你可都听明白了?”听他那口气,就像是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
   我回答说:“窦老师您刚才讲的,我觉得就好比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七个坑里栽不下八个萝卜。我说的没错吧?”
   窦老师听了我的回答,先是一愣,接着就哈哈哈地笑了起来。他点着头说:“难怪局长说,你只上过一年学,这文化知识都是参加工作后,自己慢慢学来的。你的反应很快。不错,真不错!”
   窦老师接着又讲课了。他说:“说得具体一点,那就是要调查影响载畜量的主要因素,比如:牧草的种类、覆盖率、产量、质量、利用方式等等。还有:在一定时期内,草场上适宜放养牲畜的头数,也就是草场合理的载畜量。实际放养的牲畜头数如果超过了合理载畜量时,就是超载放养或超饱和放养。还有调查影响草原载畜量的主要因素,如:草场的品质和产量,以及牧草的利用方式等。而要解决畜草矛盾,也就是要以草定畜,合理安排载畜量。这也是防止草场退化,保证草场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窦老师一口气就讲了这么多的内容,接着又问我:“刚才我讲的你可都听明白了吗?”见我点了头,窦老师又说:“在内地,牲畜单位数的换算方法一般是:1头黄牛=1个牛单位。1匹马=0.8个牛单位。1头水牛=1.3个牛单位。1匹骡=1个牛单位。1只山羊=0.2个牛单位。1头驴=0.6个牛单位。1只绵羊=0.25个牛单位。1只兔=0.025个牛单位。1头猪=0.3个牛单位。1只鸡=0.01个牛单位。这个标准能不能适合于那曲,我们也需要与牧民群众商量,定出一个适合于那曲牧区的换算标准来。”
   我就跟着窦老师,在红旗公社,按照那个年代的老办法——走村串户,访贫问苦,请教老牧民,收集有关的资料。一次,我与窦老师骑马去一个生产队,一路走着一路聊天。我说现在党的政策好,草原上真正是人畜两旺。但是老鼠与牛羊争草吃也是一个大问题。接着我就自鸣得意地,将自己在高口区工作时,如何组织群众修水渠,又如何引水灌老鼠洞灭鼠的事情告诉了他。
   老师听完后,好久好久都没有开口说话。后来在我俩下马“方便”时,他从自己那一只大大的挎包里面,翻出一本封面已经发黄的小书,翻到了一页,递到我手里,嘴里说着:“你刚才说的这个问题,我也思考了很久。但是我觉得,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还是要对大自然食物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我在牧区工作也有十来年了,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基层,我还自以为学会了巴青口语,有时候听到人称我是“牧区通”,我不知天高地厚,竟然默认了。可是,今天窦老师说的这个“食物链”,我就从来也没有听到过。我老老实实地问老师:“食物链是什么意思?”
   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却问我:“现在人们开会时,常常会说,大鱼吃小鱼,那指的是什么?”我笑着回答他:“那不是讲鱼,只是将人比喻成了鱼。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意思就是说三大领主压迫、剥削农奴。老师您那么大的知识分子,进藏也比我早,您这是在明知故问呀。”
   他说:“我不是明知故问。我只是觉得,现在人们天天喊改天换地,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却忘记了在大自然里面,还有一条与我们生命攸关的食物链。”
   接着老师就给我讲课了:“这条食物链子,要是追根溯源,就要从细菌、真菌、微生物讲起了。我今天只能简单地告诉你,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一种植物摄入了某一种物质之后,制造出另一种营养物质,又被另一种生物吃掉了。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植物与动物、捕食者与被食者的依次连锁转移关系,从而形成了一条食物营养纽带。也有的生物,未必只是依赖一种食物为生,人类的食物种类更是万万千。有些动物还有互为食物的关系,比如内地民间就有‘夏天蛇吞鼠,冬天鼠吃蛇’的说法。在人们的心里,毒蛇算得上是一种可怕的杀手了,但它又是一种冷血动物,到了冬季,它就要冬眠。这时候,平时被它吞食的可怜老鼠,就会掘开蛇洞,食蛇肉齕蛇骨,就像报仇雪恨一样,而蛇也只能任凭老鼠齕咬,无力反抗了。这些犬牙交错的复杂关系,又不是一根链条所能够包括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无边无际的‘食物网’。”
   听着窦老师一席话,让我记起了在巴青工作时,给牧民群众发放的那些灭害奖金。我对窦老师说:“1960年三反两利开展以后,巴青县就有规定,打到一只狼,奖励6元钱(那时候刚好可以买到一只成年绵羊),打到一头狗熊,按四只羊计算,奖励24元。如今听了老师您的一番话,那个杀狼保羊的奖励,也是在破坏食物链子了。”老师笑了笑,没有说话。
   一天我陪窦老师去另一个生产队。队里正在安排草场,几个组长为了一处好草场,正争得脸红脖子粗。见窦老师去了,队长像是见到了救兵,连忙说:“感谢党的好政策,如今草原上真正是人畜两旺。牲畜比过去多了,可是草场还是那么大,有的地方连草根根都快被啃光了,草场年年在退化。老师请您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办?”
   窦老师说:“队长同志说得很对,现在草原上真正是人畜两旺,可是草场却还是和过去一样大,又不断在退化。我们只有在提高草原单位面积的载畜量上下工夫了。但是那曲的气候特点,概括成为两个字,就是高与寒,这就造成了牧草生长稀疏、低矮,生物产量也偏低。虽说草原改良的空间还是有,但那就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办成的事情了。我个人觉得,当务之急首先是要合理配置畜群,尽力保持畜草平衡。另外,另外……”
   窦老师“另外,另外”了两次,最后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后来窦老师对我说:“提高草原单位面积的载畜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除了坚持做下去,那就只有想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了。”
   “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到底是个什么办法?窦老师当时没有说,我也没有问。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将目光瞄准了那曲西部那一片辽阔的无人区……
   我将窦老师的想法汇报给塔局长,他不断地点着头,说:“这个想法很好。你写一个详细的报告,立即送给曹书记。

共 47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这样的文字真是让人揪心,又一个典型的范例,又一场无聊的批斗,又一次特殊时期的特殊决定。汉族人窦新民老师为了医治疫区的牦牛,不辞辛劳,不管个人得失,不顾长途跋涉,不在乎冰雪严寒和折磨人的高原反应,一心一意为人民解决困难,为了治疗得病的牲畜,忍饥挨饿,餐风露宿,到最后却成了被批斗的对象!这是对谁的讽刺与嘲笑呢?尤其是白天教人为牲畜治病,晚上又被这些人批斗,但他依然考虑如何平衡草原的食物链,为了合理安排草原的载畜量献计献策,不喊冤不叫苦。我想,这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人性的悲哀!好在,那个时代早已成为了过去,好在,那样的时代一去不再复返,也许这,才是读者掩卷后惟一感到欣慰的地方,想到这个,才能松一口气,心,才能轻松下来。作者虽然写的是窦老师的为人处事,但从侧面,让读者看到作者自己也是一位值得敬重的人,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而公开说出来,这样的人,定是善良的,受人爱戴尊崇的,文中字字句句都透着诚实与真情。一篇感人至深的随笔,推荐欣赏。【编辑:红袖留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5-11-29 10:53:33
  老人您好,好久不见,甚是想念惦记。祝您扎西德勒!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2 楼        文友:红袖留香        2015-11-29 11:29:43
  老人,冬天来了,这一年又要过去,想来与您相识已经时日不短,很是敬重您的为人,也很是想念惦记您。老人,祝您扎西德勒!
有个性的人不需要签名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