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晓荷】长门赋(微小说)

编辑推荐 【晓荷】长门赋(微小说)


作者:秋叶未央 布衣,130.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82发表时间:2015-11-29 11:40:43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题记
   残月,鸟啼,蝉鸣。
   夜晚总是出奇的静谧,在这寂静的深宫里,一个女子,正在弹琴歌唱。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声音哀婉动听。
   深庭院幽冷,她坐在殿前的石阶上,翘首企盼,望穿秋水。她在等一个男子。
   而她知,那个男子,也许,永远不会来。
   那时,他们还都年幼。
   还记得,他稚嫩的声音,笃定的眼神。
   他信誓旦旦的对她说:“阿娇,我若能够娶到你,必定造一个金屋,来给你住。”
   这金屋藏娇的誓言还在耳边萦绕,却已物是人非。
   终究还是太年轻,幼时的感情,经不起时光的磨砺,随着时光变迁,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那时的她,太傻,听信了他的话,一直以为,他此生都会爱她,只会爱她。
   直到那个人的出现,她才发现,她错得有多离谱。
   那名女子是平阳公主府上的一名歌姬,名唤,卫子夫。
   在偶然的时候,被刘彻看中,纳入宫中。
   她以为,这名女子,不过是一名闲时供人玩乐的歌姬,而她,是一国之后,母仪天下,所以,对这名小小的歌姬并未在意。
   阿娇无疑是骄傲的,自小的教育,显赫的身世,和刘彻自小的情谊,使她太过自信。
   她不知,刘彻早就厌烦了她陈阿娇的性格,她,太过强势。
   她不知,刘彻心中的天平早已倾向卫子夫那边,只因卫子夫,柔媚温顺。
   她不知,她的母亲一次次的开口邀功,早就使这位大汉天子心存芥蒂。
   那年,巫蛊之术盛行,宫中屡禁不止,很多宫人因此而丧命。
   还记得,那一天,天阴沉沉的,似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征兆。
   椒房殿内外,乌泱泱一群人围在那里,像是在找些什么东西。
   能在皇后居住的寝殿大肆搜捕,必是刘彻亲自颁发的命令,她想。
   终于,一个太监在她的枕头底下发现了这个,布偶。
   那不是她的,她向来不信巫蛊之术,又怎么会私藏布偶。
   看着布偶上的字条和细针,她脸色惨白,这必是有人栽赃陷害。
   她百口莫辩,而他,已认定是她所为。
   三天后。
   “皇后失德,私藏巫蛊,即日起,废除封号,罢黜长门。”一道圣旨打得她手足无措。
   她不在乎皇后的宝座,不在乎权势地位,她在乎的只是刘彻这个人,而这个人,现在也要不属于她了呢。她苦笑,她的彻儿,就要是别人的了,她心中没有恨,只是觉得无尽的悲凉,从心底散发出的寒意,冷得她发抖。那一天,卫子夫被册封为皇后,在她最无助的时候。卫子夫在经过她身旁时,她看到卫子夫胜利的笑容,卫子夫在她耳边轻声说:“那个布偶是我派人放在你枕头下的。”
   元光五年,乍暖还寒。
   长门宫冷冷清清,从前的椒房殿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只是现在,人走茶凉。
   人,就是这样,在你得势时百般巴结,看你失势,便不再来往。
   住在长门宫的这几年,她看惯了世态炎凉。
   又五个月,大雪
   长门宫,是冷宫,没有太监,婢女的料理,积雪越来越多,她身上只穿一个薄衫,站在长门宫外,她在遥望着他,她在想象此时的刘彻正在干什么。是不是也会寒冷?是不是也会想她?
   她还是忘不了她的彻儿,即使他那样待她。
   她始终是爱着他的,所以,她不甘愿就这样被遗弃、被忘记。
   她花重金请司马相如为她作赋,散尽细软。
   此赋,极尽华美之词,诉说着她的愁苦与思念,为的就是再见他一面。
   可怜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都不曾实现,她在长门宫外等了三天三夜,不吃不睡。
   他,没有来。
   听说,是因为卫子夫的孩子生了病,他去陪她。
   呵!看吧,这就是她深爱的他,是她太天真,竟然会希冀一国之君的情有独钟,最后,输得只剩她自己。

共 14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则微小,篇幅极短,但文字内涵丰富。题记以稼轩词《摸鱼儿》,点开这段鲜为人知,但迷雾重重的汉家宫事。历史几无多少史料可考,然作者不去深究是非,单从陈皇后作为一个女人,深爱着她的男人刘彻为轴,铺开这爱的长门宫怨。爱是没有对错的,真爱是值得世世代代赞美和传颂的,可那时一个女人的真爱,却又是那么不堪一击,那么脆弱,那么独自薄凉,那么积重难返,那么不能自已!是那个帝制时代,封建腐朽的王朝男女不平等,是几千年历史的痛,是一个弱女子对真爱无着的无声控诉。欣赏作者的文笔,文采,和深厚的文学底蕴。好文倾情推荐!感谢赐稿晓荷,期待您更多佳作。【编辑:老弋刀】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弋刀        2015-11-29 11:42:35
  一篇短小精致的微小,很喜欢,拜读。期待老师更多佳作!
刀即笔,笔生刀
回复1 楼        文友:秋叶未央        2015-11-30 15:56:50
  谢谢
2 楼        文友:白甫        2015-11-29 12:17:50
  好美的文啊![色][色]
碎银得几两,多少会艰难
回复2 楼        文友:秋叶未央        2015-11-30 15:57:02
  谢谢
3 楼        文友:清弦        2015-11-29 14:20:48
  “自古最是薄情帝王家”,这句话果真不假。从帝王身上渴求爱情,本身就是一种奢望。一个心怀天下的人,怎能奢求他一生专情于一人呢?欣赏作者笔下痴情的阿娇。
回复3 楼        文友:秋叶未央        2015-11-29 14:53:35
  是啊,“世间男儿皆薄幸,最是无情是帝室”,帝王之爱,本就薄凉,“笼中金丝雀,生死由他人,红颜及妖娆,望断深宫门。”一如李白的金屋恨,“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只是,爱情的保鲜期能有多久?最后还是逃脱不了“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的命运。原来什么都抵不过时间啊,青梅竹马到底比不过舞衣欢颜,只是卫子夫……又能风光多久呢?终归是“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4 楼        文友:何叶        2015-11-30 06:26:47
  真好!精彩。
何叶
回复4 楼        文友:秋叶未央        2015-11-30 15:57:12
  谢谢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