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渔舟唱晚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渔舟】勇夺鬼子军列(小说)

编辑推荐 【渔舟】勇夺鬼子军列(小说)


作者:鸿鸣 秀才,2231.8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55发表时间:2015-12-01 17:25:29
摘要:东北军特战大队战士,在铁路线上,勇夺鬼子军列的故事。

9月的黑龙江省,天高气爽,早晚已经有了寒意,整片的玉米叶逐渐变黄,偶尔在寒风下,有黄色的树叶落于地上,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已经进入了初秋。此时的东北军团长张岩,正在富拉尔基司令部作战室里,听参谋长刘业伟汇报敌情。
   在敌占区泰来火车站的东北军情报人员,送来消息,有一列鬼子货车将于晚上开往齐齐哈尔,一共有60节车箱,根据情报人员的侦察,怀疑车上是鬼子的军火。
   原来,泰来火车站的调度员老张是张岩部队安排在这里的情报人员,他发现这天上午,从辽宁方向开来一列货车,到泰来火车站以后,整个泰来全部戒严,不许任何人随意走动,而且所有的列车全部停开,给这趟列货车让路。老张根据以往经验,觉得可能是鬼子重要人物来到了泰来,可他发现,这不过是列普通的闷罐货车,不可能有鬼子重要人物在其中,后来听鬼子调度谈话,好象是什么重要军事物资。老张明白了,肯定是鬼子运往齐齐哈尔的军火,否则不会有这么大动静,于是马上发报,及时向张岩报告。
   团长张岩立即对情报进行了分析,也感到这是鬼子的军列,马上决定破坏它,于是找来特战队长赵大海。向他布置了任务,务必想办法炸掉鬼子的军列。
   性急的赵大海接受任务后,转身就要走,张岩叫住了他,自言自语地说:“如果我们要是把这些军火抢夺过来,对我们部队帮助可就大了。”赵大海一听乐了,说:“我也这么想的,我打算控制住火车,能抢多少就是多少,搬不了的就地炸掉。”
   张岩问,“你打算在什么地方动手?”赵大海说:“从泰来向北不远就是江桥,这里有鬼子重兵把守,在这之间动手,没有多少可以利用的时间,而且成功后不容易撤退,我选择在过江桥以后,向北的铁路线上动手,这一路只有几个小车站,不容易引起鬼子注意。而且往回搬运军火还方便。”
   张岩赞赏地点点头,“好,就这么干。”自从特战队抢夺鬼子炮兵阵地、金矿黄金和银行成功以后,张岩对赵大海的特战大队更加重视,一些重要的任务也放心地交给他们去实施。
   赵大海见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团长认可,心里也很高兴。张岩说:“这次任务很重要,你们千万不要轻敌。”赵大海笑道:“我们不过去前方取鬼子弹药,半夜就回来了,没什么关系,时间紧迫,我们马上出发。”
   参谋长刘业伟见特战大队去执行任务,急忙对沿线铁路各车站护路军谍报组织人员,进行了安排和部署,配合特战大队完成任务。
   特战大队在赵大海带领下,从富拉尔基骑马南行80余里,赶到了一个叫莫乎的小村。这是一个达斡尔族聚集的小鱼村,这些渔民都是从黑龙江边向南迁徙而来,当年他们曾经反对过沙俄侵略,所以对外族侵略极其痛恨。赵大海和特战大队来到村里时,和村长说明打鬼子的来意后,村长沃尔泰老人立即动员村里的渔民,在天黑前,用小船把100余人的特战队员送到了嫩江东岸,并把那些马匹安置好。
   特战大队向东南急行军,在一个叫汤池的地方停了下来。汤池是江桥北边不远的一个小车站,在汤池到昂昂溪之间,有60多里的距离,中间除了依里巴和三间房两个小村外,没有任何火车站,这里正是伏击日寇列车的好地方。张岩看了一下手表,是晚上7点。根据情报,鬼子的列车是7点30分经过这里。赵大海让大家抓紧吃些随身带的干粮,作为晚饭,然后在汤池火车站北的铁路两旁杂草中隐蔽起来,战士们那些迷彩服似的军装,在初秋草丛中,不注意还真看不出来。
   这个季节正是初秋,在北方晚上7点多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到7点30分的时候,只听一声声长鸣,鬼子的列车冲了过来,一共60节的车厢,好象一条黑色的长龙,赵大海用望远镜看去,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每隔几节车厢,在车顶就有一个鬼子,手持一挺机关枪,趴在那里,在列车中部,有一节车厢亮着灯光,赵大海明白了,那是押运军火的鬼子乘坐的车厢。按照事先安排,赵大海一挥手,命令战士做好攀登列车的准备。在火车冲过来的时候,车灯刚一晃过,就有3个战士攀上了火车头,然后紧靠列车向驾驶室移动,这个三个战士原来是火车司机,对火车很熟悉,所以赵大海就叫他们三人先控制火车头,进而控制整列火车。其他战士也悄俏地登上列车,慢慢爬上车顶。车顶上的鬼子眼睛一直看向前方,战士们的服装,几乎和车顶颜色一样,在夜晚根本看不清楚,加之战士们都受过特战训练,所以车顶的鬼子,谁也没有发现危险已经来到了跟前。
   赵大海带领部分战士,从最后几节车厢攀登上来,受过训练的战士紧紧抓住车厢侧面的扶手,身体紧贴着车厢,不让车顶上的鬼子发现。
   赵大海冲李铁一挥手,李铁马上快速爬上了车厢顶,向前面一看,那个手持机关枪的鬼子,趴在车厢顶向前张望,头还不住地晃动,不知道是车顶风太大,小鬼子有点冷,还是鬼子害怕掉下来,这个鬼子除了头不晃动以外,身体却一动不动。李铁一看,暗骂,“妈的,这小鬼子还真挺敬业。”随手一个石头子扔了过去,正打在这个鬼子身上。这个鬼子一愣,怎么?天上掉了什么东西,砸在我身上,不好,是不是后面有人,出于本能,他用一支胳膊拄着车厢顶,回头一看,还没看清楚身后是怎么回事,就觉得额头一痛,随后失去了知觉。原来,李铁利用这个鬼子回头的时候,带有麻醉药的驽箭已经射了出去,正中鬼子面部。李铁几个箭步冲了上去,手起刀落,鬼子的脑袋就和身体分了家,旋既被推到车下,列车“隆隆”的声音和黑色的夜幕,掩盖了刚才发生的一切。
   最后几节车厢被控制以后,战士们马上登上了车顶,李铁和几个战士向前爬行,如法炮制,又杀死了几个车顶上的鬼子,后面的十几节车厢,完全被特战队员控制住。每控制一节车厢,赵大海马上安排一个战士装扮成鬼子,趴那车顶,向前方了望。
   从前面登上列车的小分队战士,基本是两人一组,在鬼子毫不防备的情况下,很轻松地解决了车顶上的鬼子。
   外号叫“大胡子”的胡铁牛,原来是满洲里铁路司机,在满洲里抵抗俄国人失利以后,随同张岩的部队一直东撤,由于他力大无穷,曾用两条胳膊夹死过两条恶狼,而且有一手好枪法,对列车又非常熟悉,在赵大海动员下,留在了特战大队,专门教战士如何攀登火车,以后再也没有回到满洲里。这次抢夺鬼子军火列车,赵大海专门安排他带领两个火车司机出身的战士,负责夺取鬼子列车的车头。
   “大胡子”胡铁牛他们登上火车头才发现,在火车头后面的第一节车厢顶上,正趴着一个鬼子,如果从接头处进入车头,正好在这个鬼子的眼皮底下,很容易被发现,可要是从火车头的窗户砸玻璃硬冲进去,容易惊动鬼子,而且里面的鬼子司机一旦发现,做好准备,将前功尽弃,影响整个行动计划,想到这里,胡铁牛顿时一身冷汗,心里焦急起来。
   他打着手势,让那两个战士别动,然后慢慢向后移动,偷看第一节车厢顶上的鬼子。这个鬼子本来手持机枪向前观望,可前面是火车头,高出车厢很高,什么也看不见,所以他把机关枪放在旁边,没事就伸出头,向下观望,好象是看热闹似的,有时候还向车厢两侧爬行,看看车厢两侧有什么动静。
   胡铁牛观察了这个鬼子好一会,见他不老实趴在那里,而是在车厢顶乱动,就觉得这是个坐不住板凳的人,趴在车厢顶还那么好动,得了多动症似的。胡铁牛知道,要想冲进火车头,必须干掉这个小鬼子。于是冷静下来,开始寻找下手机会,
   在这个鬼子从车厢顶伸头看完回去的一刹那时间,胡铁牛看准第一节车厢的侧面一个扶手,一下子跃了过去,抓住了那个扶手,身子也悬了起来,那两个战士一见,心一下子悬了起来。只见胡铁牛手没动,脚在下面划拉一下,立即踩住了一个角铁,将自己稳定住,开始向上移动。快到车顶时,胡铁牛将自己身形稳定住,一手抓住一个扶手,脚下登住另一个扶手,空出一只手,想一跃而上,登上车厢顶部。可一想,不知道这个好动的鬼子在上面做什么,可别我一上去,他正对着我,那不把我发现了吗?想到这里,胡铁牛停了下来。也是活该这个鬼子倒霉,他在车顶上,没个老实时候,这时从车顶右面向下看了一会,又爬到左侧,准备再往下看,那个位置,正好在胡铁牛的上方。
   胡铁牛是火车司机出身,练就了听声辩音的本领,虽然耳朵里听到的都是“轰隆隆”的列车声,但一些细小的声音,他还是一下子能听出来,这时他感觉到头上的鬼子开始向他这侧爬行,他紧靠车厢,稳定好自己。这时,那个鬼子已经爬到了车厢边,伸出头来向下看,突然,他感到车厢侧有个黑糊糊的影子,大吃一惊,还没等喊出声音,就感到一只大手抓住了他的头,一下子把他从车厢顶部拽了下来。
   胡铁牛并没有把这个鬼子直接拽到地上,因为后面车顶上还有许多鬼子,很容易被发现,所以在这个鬼子头朝下掉下来的时候,他一下子夹住了鬼子的脖子。这个鬼子哪肯轻易就范,急忙用双手反抗,双腿也是急蹬,可遗憾的是,他遇到的是力大无比的胡铁牛,胳膊曾经夹死过野狼,何况是个鬼子了,只见小鬼子蹬了几下腿儿,渐渐地不动。
   其他两个战士见胡铁牛制服了鬼子,也急忙向车厢连接处移动。胡铁牛手里夹着死鬼子,也来到了车厢和车头连接处,一个战士急忙掏出火车专用钥匙,打开了车门。胡铁牛一只手把鬼子立在自己面前,另一只手掏出匕首,向车头里面走去,两个战士也抽出匕首,紧随其后。
   车头里一共有三个人,一个司机和两个司炉,平时列车多数是中国人开车,有日本兵监视,可这次是运输军火,任务保密还很重要,司机和司炉用的都是日本人。胡铁牛一进驾驶室,看见里面三人都是日本鬼子装束,而且还肌理哇啦说着日语,就断定这些人都是鬼子。
   这时,鬼子司炉扔了一锹煤,抬起头来,正看见胡铁牛进来,他没看见胡铁牛,只看见了胡铁牛前面的鬼子兵,于是骂了一句。“八嘎,你的偷懒的干活。”原来,他还以为这个在车顶放哨的鬼子偷懒,自己跑到了车头里,所以瞪着眼睛大声训斥。正说着,这个鬼子司炉发现了不对劲,这个放哨的大帝国士兵一句话不说,象个死人似的,后面好象还有个人,他暗吃一惊,感到不妙,刚要喊出“不好”。只见胡铁牛从鬼子身后快速闪出,挥手一匕首,把这个鬼子司炉刺倒在地。后面的两个战士马上冲了上来,一个战士把另一个鬼子司炉一脚踹倒,手起刀落,结果了性命,另一个战士也冲上来,将被胡铁牛刺倒在地,还在挣扎的那个鬼子司炉,对着胸部,狠狠就是一脚,“喀嚓”一声,那个鬼子司炉顿时没了动静。
   而在此时,那个鬼子司机正在座位上开车,他把头伸出去向外了望,当他正把头从窗外缩回来的时候,听到身后一阵好象是打斗的声音,回头一看,正是那两个战士杀死两个鬼子司炉的时候,他急忙伸手,去拿放在车窗前的手枪。说时迟,那时快,胡铁牛把手中的鬼子尸体向那个司机砸去,也是力气太大,一下子把那个鬼子司机从座位上给砸了下来,眼看就要拿在手里的手枪,也被砸出很远,掉了下来。还没等这个鬼子司机从座位下爬起来,就被胡铁牛一脚把脑袋踹碎了。
   这时火车还在继续前行,胡铁牛马上坐在司机位置上,控制了火车,他及时减速,让火车慢行,随后拉起了汽笛,两个长音,中间一个短音,随后将车头前面的车灯调暗,这是他和特战队战士规定的信号,表明火车头已经被控制住。突然,胡铁牛闻到了一股刺鼻的焦臭味,等看见车炉里露出半截人大腿,才明白怎么回事,对那两个战士说了一句,“你两个小子,真有你们的。”原来,那两个战士看见车头里这四具鬼子尸体,想扔到地上,又怕被后面车厢顶上的鬼子发现,可不处理,这里本来不大,还真没地方放这些鬼子尸体,一个战士把鬼子身上的武器弹药取下后,搬起鬼子尸体,一下子投进了车炉中,另一个战士一看,这个办法不错。也如法炮制,不断把其他的鬼子尸体扔进了车炉,等胡铁牛发现时,最后一个鬼子尸体已经烧的只剩下一条腿儿了。
   赵大海和特战队的其他战士已经把车厢顶上的鬼子哨兵全部解决掉,看见车头发出的信号,知道胡铁牛他们已经控制了火车车头。马上让李铁带二十几个战士,向那节鬼子乘坐的、亮着灯的车厢奔去。
   战士们到了这节车厢顶部后,慢慢爬行,逐步分散在车顶各个部位。李铁打了个手势,战士们立即拿起枪托,向向下方的车窗玻璃砸去,一阵哗啦声,车厢的很多玻璃被砸出个大窟窿,里面的鬼子吃了一惊,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
   二十几个手榴弹同时丢进了鬼子车厢,这些手榴弹刚刚爆炸,又有20多个手榴弹扔了进去,车厢内顿时浓烟滚滚。
   原来,这些手榴弹是博克图兵工厂,由宁匡烈他们特制的,外型和手榴弹一样,但里面只有少许炸药,爆炸的声音极小,对人根本没有威胁,主要是里面放入了制作催泪弹的原料和让人迷晕的原料,经过和学化学的宁匡烈一起研究,给特战队制作了一批特殊的手榴弹。这次抢夺鬼子军列,如果用平常的手榴弹,容易引爆鬼子军火,所以这次出来执行任务,特战队战士专门带了一些催泪手榴弹和防毒面具。

共 802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东北特战队智斗日本鬼子,成功地破坏掉了军火列车的故事。小说整体构思巧妙,把一场实地战,写得细致入微,合情合理,而且有着一种抗战的精神一直贯穿全文。特战队在赵大海的带领下,穿过小渔村,沿着铁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细节处理得很是到位,人物刻画得饱满清晰,就像看铁道游击队一样的过瘾,当看到日本的军火列车被成功消灭时,一种民族荣誉感油然而生。感谢作者给我们带来的这篇精彩的小说,推荐共赏!【编辑:回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回味        2015-12-01 17:26:02
  问好,鸿鸣!感谢赐稿渔舟!
回味
2 楼        文友:回味        2015-12-01 17:27:09
  我读完就想是看了铁道游击队的电影一样,很过瘾。
回味
回复2 楼        文友:鸿鸣        2015-12-02 08:20:05
  谢谢社长鼓励,小说中的地点是真实的,但故事都是虚构的,一种抗日情结的表达吧。问好回味。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