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海放牧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墨海】听雪(散文)

编辑推荐 【墨海】听雪(散文)


作者:雨春 进士,11483.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87发表时间:2015-12-02 09:12:36

今年的小雪节气一到,忙忙碌碌的人们还来不及脱下身上的秋装,一场雪就亟不可待地飞舞在我国的好多地方,并久别重逢般地缠绵了二三天。
   “下雪了!”“你那里下雪了吗?”微信和扣扣群中一片问候和欢喜之声,并时有好友上传自己用各种工具秒杀定格的雪景图片。特别是那些文学群里,古韵吟哦,诗歌溢美,散文抒情,无不给雪一个纯洁、妖娆、晶莹、静雅的定性,似一曲曲旋律飘扬着。
   雪舞,不仅有着优美的舞步,还拥有着让人沉迷的旋律,有着独特的韵味。喜欢听雨的人一直认为:雨声是一种时而悠扬时而低沉的天籁之音,而我则一直认为雪花飘落的旋律更是一种独具风骚的曼妙之声。听雪,是一种恬静淡然的享受,也是禅悟人生的极佳选择。
   落雪的夜晚,氤氲着沉思的氛围,雪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将夜拉长了许多。洁白的雪似从广寒宫采集了无数的月华,将夜往往点缀成为月色。独坐窗前,捧上一杯春日香茗,在茶那袅袅升腾的气息里,去隔窗听雪,既可以净化心灵,又可以领略雪的神韵。
   雪小婵曾经笔舞道:“听雪,也是听心,听雪的刹那心里定会开出一朵静雅的莲花。”在洋洋洒洒的雪落之夜,在洁白的圣洁世界里,用宁静的心去凝听,去品茗,去禅悟,去凝视那绝世的天地之恋,心田定然回归本真,回归静雅,回归恬淡。
   人们之所以喜爱将雪称为雪花,那是因为雪不仅具有花一般的外貌,更因为它具有纯洁温润的特性。雪花是一种无叶无茎,无干无根的花朵,它虽然没有花香,却可以与梅花相抗衡,一直与梅花争奇斗艳,不仅飘香在自然界的大地山川,更香溢中国的文化中。记得岑参曾经这样笔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既道出了雪的灵性,也写出了雪舞的姿态,更道出了雪的动感和圣洁。
   喜欢听雪,喜欢在絮舞羽飞的满天风雪中,去品茗那玉树琼枝的景象,更喜欢雪舞苍穹时去领略梅花的风骨和风韵,静心地聆听雪落梅开的声音。梅香伴雪魂,雪素增梅傲,是一种清雅与浓香的纷争,又是花与非花的对抗。这种灵与神的匹敌,无不撩拨着文人墨客的那根灵感的弦,吟哦出无数的千古绝唱,使得雪梅共奏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交响乐。
   喜欢听雪,喜欢在雪舞的足音里,去回味萦绕心海的那些关于雪的唐诗宋词,去玩味那些灵动而优美的诗中画面。唐代的柳宗元曾经在《江雪》中,只用了二十个字,就勾勒出一幅只有黑白相映的水墨画卷:空旷的原野山川,天地间一抹白茫茫的元素。昔日的鸟语欢唱消失在洁白的世界的尽头,纵横交错的大大小小的道路上不见一行足迹。只有一叶扁舟飘摇在一江乳白的水中,一位穿蓑戴笠的老翁,独坐在寒江正雪舞的船头,手执一柄鱼竿,在垂钓的同时,凝听着雪语。表面上的境界是及其孤独与寂寥,但让人们品读到的并非生命的渺小与哀苦,而是坦荡无垠的胸怀与宁折不弯的傲骨。恰恰是雪的舞动,雪的旋律,使得死寂的画面在留白中灵动起来,给人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这种只有东方丝竹才能够恰如其分表达的画面音乐,充满着诗歌文化的魅力。于是,每一次听到雪落的声音,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的诗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听雪,不光是严寒的冬季,在乍暖还寒的春天,雪的羽翼同样会在苍穹下飞韵,只不过那雪是纷纷扬扬在苍青黛绿之间。韩愈,可以说是一个听赏春雪的代表:“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花作飞花。”这一场春雪自从落到韩愈的庭院后,就携带芬芳,携带古韵,一直溢美至今,成为了一场文坛上永不停歇的雪舞之声。
   如果说冬夜雪落的旋律过于恬静,适合沉思,那么你不妨在白天走进雪野,去尽情享受雪落的特有风情。不用打伞,听任那圣洁的雪一片一片地飘落,飘舞在你眼前世界,也飘上你的发间、眉梢、面颊,甚至是你的双唇,一番惊悸后,定然感知那恰如红颜知己的一个个梦中之吻,些许激情,些许凉意,些许羞涩,些许眷念,些许牵挂……
   听雪,需要用恬淡的心去聆听。无论是否有风的踪迹,雪总是划着优美的弧线,飞舞在各自的五线谱上。恰似一个大手笔的丹青妙手,不需任何调色板,只用一种素白的颜色,一种最朴素的颜色,便将世界雕镂得千姿百态。晶莹剔透的雪,是需要纯净的去品茗,才能够感知静雅的氛围。没有花香的雪花,却得到无数双明眸去追逐,无数双慧耳去凝听,试问天下有什么花朵能有这种与生俱来的魅力?!
   也许你会情不自禁地伸出自己的双手,去揽住一片片雪花,想仔细去观摩它的体态以及外形,再去聆听其花开的声音。可,无论你是多么细腻嫩白的手,它都不会怒放,因为它是开也如初、谢也如初的花,对于你的热情,它只会在瞬间化为纤细的水珠,同时告诉你它与雨、露、霜、冰一样,都是水的精灵,都来源于水的蝶变。所以,雪舞的旋律里,也蕴藏着一次次阵痛的经历。液体水在阳光的爱抚下,激情地汽化,袅袅升腾,轻盈升空,遇到冷气流再魂化为固体,随着云层飘荡,也拥有了冰晶玉洁的外貌,在某一天突然思念原乡,天女散花般舞向人间。雪如此精美绝伦,如同梅香苦寒一样,要经历磨练。
   听雪,固然是一种天籁的享受,但不同的人会有着不同的禅悟或者说是感受。雪中有金人刘著的惆怅离恨:“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雪中还有宋人卢梅坡的精美诗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苏东坡还预言家般在听雪后写到:“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大文豪鲁迅大概也是及喜欢听雪的,要不怎么会有这样的描写:“江南的雪,可是美艳滋润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健壮的处子的皮肤。”一代伟人毛泽东则气势滂沱道:“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听雪,不仅要领略雪舞长空时的妙曼之音,更须欣赏雪落大地后的余音袅袅。每一次与雪重逢的日子里,不管是大江南北,也无论是沿海还是高原,作为冬季主要植物的三麦,此时已经将青绿像地毯般地覆盖大地,给冬天以生命的迹象。雪一旦飘落,就像洁白的棉絮一般笼罩上去。别去说三麦那快乐生长的姿态,就是生根抛须的节奏就会让人充满希望——来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无论雪落多久,雪舞多久,只要雪一收起弦孔的乐器,阳光就会再次斜铺下来,用激情缓缓地融化了雪的冰凉,将琼浆般的雪水浸润大地,去孕育新春的青波绿浪。当你在雪落或者雪后的时候走进雪原雪野,勿用侧耳,就可以听到那些种子在温暖中酣然如睡有之,醒来的正舒展着自己的身姿的有之,更有打哈欠的在悄声细语,讨论着是穿绿色的短裙呢还是穿黄色的披风,去撑破土层,去欣赏蓝天白云。总之,雪融的乐章以及雪下的清梦,都是一场天籁,演奏着生命的交响乐。
   在雪的乐章中,都有一个童年的章节,其中定然少不了你我他的身影。从古到今,每一场雪中都会有手被冻得彤红的孩童,在白茫茫的世界中,你一把我一把地堆砌着喜爱的雪人,男孩拿来了墨笔,女孩则掏出了口红,争先恐后地为雪人画上了五官,然后欢天喜地的雀跃着,俨然融入了童话的世界。
   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有一行字是用树枝写在茫茫雪原的大地上,不,准确地说,应该是写在每一个爱国人士的胸襟上:“恨不抗日死,留着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它是爱国英雄吉鸿昌在英勇就义前留下的最后绝唱。
   雪,是纯白的,恰若国画中留白一般,给岁月的四季中留下白,充满着无限的想象空间。在它那银装素裹的圣洁世界里,随便你触动任何一个地方,就会撩拨起串串音符,飘扬出独有妙曼之音。

共 29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笔力遒劲,语言优美的散文,一篇灵动的文字。这次作家给我们带来的是雪,一种飞舞着的小精灵。雪是看的,也是听的。作家在这篇作品中详细地叙述了雪所发出的声音,那声音是那么的美妙,那般的动听,就像是一首美妙的乐曲,回响在冬日寒冷的旷野上空。抒情散文,是散文一个大类,但却要求把握得好,作者是散文的大家,自然深知个中三味,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旁征博引,牵动着我们的思路,让我们跟随着作家的文字,一路走来,去看雪,去听雪,去听雪所发出的那天赖之音,于是,我们的心也就纯化了。作品语言优美流畅,紧紧围绕着一个雪,一个听,营造出了一种别样的风景,把我们带到了童话般的境界中。好作品,力荐。【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5-12-02 09:13:14
  一个“听”字将雪景写活了。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5-12-02 09:13:41
  拜读雨春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美文。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5-12-02 09:14:04
  恭祝冬日安康,创作愉快!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4 楼        文友:软浪细沙        2015-12-02 17:31:03
   感谢赐稿墨海,放牧心情!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