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礼仪都跑哪去了

精品 礼仪都跑哪去了


作者:云儿飘 秀才,209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89发表时间:2015-12-14 08:59:27

儒家所说的五常是:仁义礼智信。礼,排在第三位,则说明礼仪对人的行为规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是现在很多人,好像把礼丢到了垃圾桶里,满脸的鄙夷。我不禁想问,礼仪都跑哪去了?
   看过屠呦呦在诺贝尔颁奖典礼的人,或许知道,有一个温情的一幕让我们记忆深刻。屠呦呦今年八十多岁,一周的国外奔波劳顿,让这位高龄教授有点吃不消。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颁奖典礼上,她有点不适应。然后,诺贝尔基金会里的人及时搬出了一个椅子,算是对屠呦呦教授的理解和体谅吧。还有的是,在他身旁的人,拿着话筒一直放在教授的嘴边,然后人半蹲着在那里。外国的人对我们中国的科学家的尊敬,不仅是对屠呦呦的关心与爱护,还是对科学的崇高的敬意。要是在中国,我不敢想象办典礼的人会不会这样做,社会上有些人有时真的很不讲理。虽然不讲理的只是少数,但这确实存在着,是不可否认和不可抹杀的事实。中国虽然曾经是礼仪之邦,但是现在在国外的形象却有点不够完美。每一个人,走出国门,代表的是整个国家,而不是某个人。在国外的一言一行,都得认真,要对自己的形象负责,要对国家的形象负责。
   我曾无数次看到这样的新闻,说在外国的厕所、电影院等等场所,用中文清楚地写着,请别乱扔垃圾,请别随地吐痰等等字眼。我感觉,那每一个字都让国家的形象扫地。那字眼格外地刺眼,刺到每个人爱国人的心里,会疼到析出血来。我不知道随地吐痰的人,或者是随地乱扔垃圾的人看到那些文字后,心里作何感想,有没有面壁思过的心。“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好的形象维护了很久,却因为某个有钱的人出国旅游一次而破坏殆尽。坏的形象,不用到处摇旗宣传,全世界却很快就知晓了。你说,是不是每时每刻都得把个人形象维护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我想,每个人应该尽力做到人在礼就在。
   我记得我的大学教授在不久前说过,在某个国家要举行一个全球产品展销会。中国也有人去租摊位,去展销产品,可是“无功而返”,甚至是无人问津。而其他国家的产品展销,却热热闹闹的。在产品展销会上的国人,心里应该会感触良多,内心翻江倒海掀起层层巨浪吧。为什么中国的产品买家不愿前来多瞧几眼?礼的缺失啊!人家拿着钱高高兴兴地前来购买你的商品,而你作为店主却一脸的蛮横,粗声粗气地吆喝,或者是理都不想理人家。这是表面的礼的缺失。内在礼的缺失,是一个人表现出来的满口脏话,售卖的产品粗制滥造,以假售假,坑蒙拐骗。你看什么瘦肉精啊,大头婴儿什么的,还有地沟油,各种果蔬肉类不是那有毒就是这有毒,那些楼房不是这脆就是那脆的。这些是人心缺失礼仪,顾客彬彬有礼,店主良心却缺失。我觉得每个人企业家,每个个体经营户,每个老板,都应该去反思,应该去采取措施去把礼学得更好,让顾客放心安心。
   关于粗话,在这里我得多说一点。因为我有一次与好友聊天,聊到父亲说脏话的问题。特别是过年,父亲回家一大帮朋友聚在一起。父亲认为,都是农村汉子,讲话没那么讲究,和兄弟在一起,讲话也随意,什么文雅都一边去。反正又不是学生,又不是书生,不必那么讲究。我的好友也说,她的父亲也说,小孩子别管那么多,要是不说脏话怎么跟兄弟接话头,怎么和兄弟聊得嗨。在我身边的大学生,也是满口脏话,什么“我靠,草泥马”等等之类。我听着就觉得痛惜,身为大学生,读书读了不少,学礼学了不少,可惜学一套做一套,学做两张皮完全分开。纸上谈兵的悲剧不只是发生在古代,现代也天天在上演,为什么现代人就可以那么心安理得地假装看不到,假装自己双眼蒙起来了呢?心凉啊!爆粗口的人往往觉得很酷,可是听的人却觉得分外难受,也觉得羞愧。因为没家教,没家教就算了,就连老师教的也当作耳边风。老师教什么,一下课就还给老师。呵呵呵,真大方,真阔气,真豪爽,大方到把礼也扔掉,阔气到把礼踩在脚下,豪爽到不把礼放在眼里。我看着,可替当事人捏一把汗。特别是农村,爆粗口的现象还大量存在着,这种风气和陋习,应该早日改革。自心而改,而不是口头上高谈阔论,而不是夸夸其谈地到处炫耀,而是把礼落到生活的点滴,落实才是真本事,说再多也是废话,不顶事。
   有一次,我去上选修课。那天刚好是交作业的日期,因为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老师说作业要求,包括我在内。然后作业乱作一通,老师当堂宣读,然后叫我们按照格式用笔写一下。老师一说完,我就上去拿了。看到我上去,同学们一窝蜂地上去,不管三七二十一。那个场面很拥挤,可以想象得出。谁也不让谁,争先恐后的,虽然我是第一个上的,但是我下去得很晚,因为我都在一路让着上去拿自己作业的同学。再交上去的时候,比我先交的同学们随手一扔作业,不管作业乱不乱,整不整齐,无所谓的态度。到我的时候,我叠了一下所有的作业,弄得整整齐齐的。很凑巧,老师刚好转过身来,看到了就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用颤颤的声音说,“谢谢你!”虽然只有三个字,我却读出了暗含的力量是那么的大。你无法想象,一个学生一个小小的举动,却赢来老师那么大感动的愉悦。为什么老师会对我这个小小的举动反应那么强烈,我在想或许平时同学交给她的作业都是凌乱不堪。而老师习惯了这一切的不认真和散漫,随意当某个人表现得比一般同学更有礼貌的时候,老师觉得那是对她教育尊重,也是对她本人付出的尊重。我想,那是她那么激动拉着我的手连忙道谢的原因。孟子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我对老师表示出的尊重,老师也尊重我。为人处世,行为举止,都应该符合礼的要求,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以礼待人。而不是学众人的熟视无睹,忽视礼的存在。当大部分都不讲礼仪,你就应该有担当地站出来,做出表率和示范你把礼落到实处落到细节。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倘若你有礼你的形象就会好,倘若你无礼,你的形象也会糟糕。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需要礼做坚实后盾,需要用礼去规范。国家好的形象,从哪里来?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点滴来。日常生活的点滴,处处有礼,符合礼的要求,长年累月,形象就会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就会发生质的飞跃,向着好形象靠近。
   我想,有一天“礼仪跑哪里去了?”这个问题不再是问题,而是变为一种响亮的回答,“礼仪在我们每天生活的一点一滴实践中。”
   君子厚德载物,便能自强不息。倘若君子礼仪载物,我想他定会是个谈吐得当、举止文雅,时常表露着一副有教养的样子。彬彬有礼之君子,必赢得女子芳心!追求气质内涵的女性,其文雅其有礼貌的言语和行为,必赢得男性的垂慕。
   最后,希望每个人每个家庭,能够以礼待人,以礼服人,把礼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无论言谈还是举止,都要讲究。因为你以及你的家庭,有良好的形象,会一点一滴塑造国家的好形象。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在向好礼迈进,到那时,我相信外国人不再用醒目的中文写着“不要随地吐痰”之类的讽刺话,而是用竖起大拇指来代替,这就是礼仪化人心,如春风融化冰块让人心头暖那样;当不良勾当用良心作担保,用礼仪去润滑,市场会更干净,更加赢得顾客的心;当脏话粗口不再是我们的口头禅顺口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会更和谐,更少摩擦和矛盾。因为你我懂得使用礼仪去约束,让交流更加自然流畅。
   你我都是中国人,都该爱我们的祖国,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用礼仪为我们的国家代言!我们都如此,还愁礼仪丢到垃圾桶腐烂掉吗?还愁国家在国际上没好形象吗?
   礼仪都跑哪去了?跑在你我的脚边,寻地扎根!
  

共 29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身边亲身经历的例子论述礼貌的重要性和很多国人包括大学生礼仪的缺失现象,确实令人感同身受。毋庸讳言,现在确实有不少国人不讲礼貌,其实礼貌是对人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满口脏话的人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礼仪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方面,体现在细节方面,我去爬山和登长城时,去和外教打交道时,经常很受感动,人家总是对我友好地鞠躬,很讲究礼节。中国是礼仪之邦,曾经非常重视礼仪,现在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人不讲礼貌,不讲道德(很多人公德和私德都不讲),导致自己的修养不断下降,导致自己和代表的单位和国家的形象受损,导致自己与很多成功的机会失之交臂擦肩而过,这是值得重视的。作者的佳作极有教益,推荐阅读![编辑 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1215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5-12-14 09:06:05
  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我们处世为人的金玉良言和重要原则。遗憾的是很多人忘记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作者之佳作重提礼仪之重要性,有的放矢,极有教益。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回复1 楼        文友:云儿飘        2015-12-14 11:58:55
  编辑辛苦了,问好祝安。已加为好友,有空多交流。感恩,祝吉祥如意
2 楼        文友:铁禾        2015-12-15 18:59:42
  说穿了,还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学校就应该开设这方面的课程。
铁禾
回复2 楼        文友:云儿飘        2015-12-15 23:20:28
  开设了这样的课没什么用处,同学仍是我行我素。关键是问题出在人的心。一个人若想把礼仪落到实处,会主动去学的。谢谢铁禾老师到访,祝吉祥如意
3 楼        文友:秋水翁        2016-03-01 10:50:25
  我想我读过,我得留下痕迹。谢谢,写得真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