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每周一评】关于“光的书写”

编辑推荐 【每周一评】关于“光的书写”


作者:俺是王月 布衣,402.0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88发表时间:2015-12-17 16:49:20

上周三琴声悠扬老师评论了小说,严谨细腻准确,非常精彩。我今天评论的风格与之不同,按漫谈的笔锋走。一来是本人的性格散漫,做不到严谨;二来,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更自由空灵,逻辑跳跃。
   现代诗歌没有严谨的规范,阅读时需要捕获其中的精髓。作者的起笔,便如点燃了一根香,缕缕轻烟不受约束的弥散,在我们的眼睛随之自由的扩散后,鼻息里是浓浓的馨香,还有音乐在流淌,那是作者的心弦被我们捕捉到了。
   我竭力的捕捉这心香和心弦,有时会很困难,所以在我发言时,大家尽量不要打扰,发言完毕后大家再讨论,也别鼓掌和敬茶,我没时间上厕所。
   好,评论开始。
   其实我一直想找一首非经典的象征主义诗歌来评论,评论其风格和意义,因为我个人由衷的热爱,也可能因为没什么雄心壮志吧。象征主义从主观的、个体的心灵出发,脱离了最初浪漫主义的象征,不强求群体性意义,将现实或画面重新虚拟,化作情绪之花,自由生长,达到美和不自觉的共鸣。
   本次评论的诗歌不完全属于象征主义,但作者的灵气让作品吻合了部分,比如个体视角,画面的自由叠加,还有独特的修辞。
   题目就很美,《光的书写》,不要理解为关于光的书写,是光自身在书写。诗歌内容里“光”并不刻意出现,而是时隐时现,如一条光柱或柔波,照亮、激荡或抚平作者的心绪,充满了诗意。
   第一首首先是段画面,平庸的丝瓜花是生活,雀子(鸟)是西方象征主义(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经常使用的,因为小巧灵动,勾勒画面的动感,更达到动静结合的作用。
   下一句是我喜欢的修辞,长满苔藓的河流流向夏季。长满苔藓是拟人,河流流向夏季是悖论式的叠加,这是典型的诗歌语言,如果散文里用了河流流向季节,一定会被评论为:啊,借用了诗歌的语言。
   这一组画面是作者的视角,却用了个假设将这组画面变成了道具:如果你能看到。你如何能看到作者所看到的?那你一定要到我的心里来。意义明确了,我在平静的生活里,盼着你来到我的心里。
   这一组逻辑的完成像打开了一扇门,进到心里的不仅是“你”,还有读者,我们在作者的心里看到了什么?读者的情绪开始跟着作者走。看到了作者在宁静的生活里依然有一颗火热的心,她不要现在的色彩,哪怕爱人如十万大山那样蜿蜒,宏大,艰难,痛苦,我也要在你身边。
   假设完成后第一段结束,第二段是作者倒叙似的呈现,“刀片”和“牙齿”是曾经的伤害,灾难前我如羽毛般离开了,带着伤害漂泊。“农夫的田野“有些突兀,但和下边对比能理解象征的意义,农夫是平庸,田野是生活。在平庸的生活里,我思念和你一起的日子,谈论诗歌,在星云下幸福的放歌,好文雅浪漫的日子,文青的爱情。
   结尾是往事和情绪的总结,离开时的毁灭,又在思念里重生。湿土既是女人的潮湿,又是肥沃。我要你看到,我的思念和坚决。
   作者没有刻意追求音乐性,音乐却在流淌。一定要要求现代诗押韵的话,第一段沉郁的节奏恰好符合,第二段的第一句也缀上。但之后,就像是副歌部分,情绪飘零后不愿被束缚,于是换韵直至摆脱。
   诗眼是那句讨要:将光还与我吧。我失去的光明与温暖,请还给我。这是点题,也是点心。
   今天只评论这一组诗的第一首,后几首都是同样的情绪,作者试图拔高,但是徒劳,心情并没有改变,于是重复和讨要。便是摆脱,也是女人的不甘和任性,比如:我如夜莺将你呼唤,用尽平生力气…..再比如:人类是渺小的,思念也是。
   下面说缺点,作者的灵气很难得,但应该缺乏系统的学习,风格的统一在选择词汇时没有做好。灵气在于行文的自然,并且做到了独特,比如开篇完成一个假设的逻辑,让人忽略文字而震撼情绪的释放。可惜“十万大山”和“农夫的田野”这样的词汇有些突兀,虽然吻合情绪,但在风格上,如江南丝竹里掺进了重金属音,“农夫的田野”更像是杂音,不准确。
   明显的纰漏个人就发现了这两处,下边所说的可能有点强人所难,是我个人意志的强迫,但我确实不吐不快。
   如果作者懂得象征主义的精髓,全文的走向当更高明。不要以讨要的方式点题,试想,象征主义的具象显现正是出场的时候啊。那一束光柱,温暖而捉摸不定,透明又满是尘埃,和飘零的羽毛叠合在一起,会组成什么样美丽的景象?
   不做两个人的对话,而是两组具象的纠缠叠合,何况你二段的开始已经表明了伤害,这两组具象表现的基础是这种伤害,作者退出去,让羽毛在光线里舞蹈,光影无处不在又躲避,羽毛失落着又追逐,多美的双人舞啊。
   我总是往象征主义方向去引,是我看出了本组诗歌的修辞,随着心的方向自然形成的修辞,和象征主义殊途同归。如物人转换,刀片、牙齿、雷雨、羽毛这些物象的自由叠合。
   我喜欢斑美茜的这一组诗歌,当然她只是个体,只做个体的表达,便是有些女人的别扭和矫情,贵在真实和灵气。我希望她把灵气发挥的更好些,那些修辞真的可以帮助进步的,以意取像,意像结合,画面感推进,本篇在几个画面里进进出出,可惜浅尝辄止,叙述部分造成了直白甚至是唠叨。
   关于诗歌的意义,中国人总习惯性的以高大上为美,豪情壮志,指点江山,或是领悟了真谛等等。便是爱情,也总是喜欢总结和说教,谆谆教导我们要坚强,我们要忠贞,我们要自尊云云。
   很多作者把自己放在高于常人的位置,或我比你们清醒的位置,却不知早已经失去了真实。象征主义强调个体心灵的感悟,哪怕是迷茫,是悲哀,是局部,但一定是从真实出发的。
   我说的不是西方象征主义,中国有最早的象征主义,《诗经》里的“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狐绥绥,在彼淇梁….”这些或真切或迷茫或悲哀的表述早就让我们感受到了象征的魅力。
   中国现代朦胧诗,被西方文学界评为:象形字的基础上完成了自身的跳跃,和西方现代诗歌走到同一条起跑线上。这是新象征主义,却曾被错误的批判为西方象征主义,而北岛明确指出:五千年的象形文字,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现在的百度词条依然语焉不详,不过结尾处的评价很有意思:朦胧诗的源头性意义有待进一步挖掘。
   象征主义在中国,这是我们应该继承的精髓,不要虚假,不要浮躁,不要没有积累就疯狂的追求名利,这不是民族的气质。而斑美茜这样的作者,我这几天刚听说她工作繁忙到很少有上网的时间,却坚持默默的写作,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才是诗歌的基础,乃至民族气质的基础。
   虽然斑美茜的诗歌有缺点,但路子是我欣赏的,我写不出那样好的诗歌来,她的这首诗歌在江山被评为精品,名至实归,向她致敬。
   关于阅读和理解,象征主义的修辞的确艰深了些,但是是有章法的。学习并理解这些章法,对自身是极大的提高。不要顽固的守着自己的阅读习惯,并认为这样才是继承,须知,继承的过程中因为很多干扰,我们的无知恰是失去了继承,却还在坚守自己的无知。
   我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时,陈凯歌,张艺谋等有一个探索电影时代,在国际上获奖却遭到国人的批判,说看不懂,不好好拍电乱显摆,更有甚者说故意揭穿国人的弊端去讨好外国人。现在看来这些电影只是改变了之前的程式化、脸谱化、说教化表达,用画面和色彩推进,内容上直视人性,仅此而已。
   现在陈凯歌张艺谋只拍商业片了,祸兮福兮?如果连斑美茜的诗歌也看不懂,祸兮福兮?
   我不是说要将诗歌写的晦涩难懂,但我们的阅读水平一定要提高。网络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连咀嚼都是仓促的,大部分文艺形式还处在急切中的呓语,积累没有被消化,就急切地表达?
   要求群体性意义,不如回到个体的表达,而个体表达的向真,向善,向美,恰恰就是群体性意义。
   向真向善是为人,而向美,是诗歌的精髓。如何表达的更美,更哲学,更音乐,这才是诗歌。
   斑美茜写你的个体诗歌吧,我等着阅读,这样的作者多了,诗歌会越来越真实,越来越美,而我们读者,也越来越善良。
   附原诗:光的书写(作者:斑美茜)
  
   1.
   如果你能看到丝瓜花开满门前
   槐树上蹲着灰色的雀子
   长满苔藓的河流,流向夏天
   那么你就可能看到
   我的一颗火热的心穿过世界这色彩的图案
   蜿蜒穿过你的十万大山
  
   我会忘记一些锋利的刀片
   忘记锋利的牙齿
   在雷雨前
   我如一枚轻飞的羽毛
   落在农夫的田野里等你
   把手伸向你
   将光还与我吧
   我们谈论诗歌的气息
   我们安排天空的星云
  
   我啊,像一粒种子撒在湿土
   你看到我,再一次复活了吗
  
   2.
   不要再说镜子,镜子是用来看清自己
   或者确认自己的
  
   有一次我在镜子前发现我是铁丝制成的人
   身背的骷髅里装着魔鬼的大地
   那里有我存满写给日子的信
   好多的风雨啊
   各式的花园不见果实
   绝望的手指抓着死去的蝴蝶
  
   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会喜欢
   热爱赞美白昼的人
  
   3.
   那些语言是闪电来到我心头,同时
   也带着乌云
   诗人啊,无论你如何疯狂
   都不足以改变这个世界
  
   你说,诗歌是你的天堂,使你欢愉
   我看到有人从高高的窗口跳下自杀
   你呢,是坠落中
   还是在飞翔中
  
   我常常醒来的时候
   看到你的脚步,还是在尘土上急行
  
   4.
   远远地
   你将一轮惶惑地明月举过头顶
   你轻声嘟囔着:生命
   庄稼
   亲情
   牛羊……
  
   我装作又聋又哑从你面前经过,你大声说
   不许过。我说这是我的路呀
   你软软地说,前面很黑
   明月是假的
  
   5.
   夜里,我抛弃了面具
   唤醒水和镜子
   循着一条河流去寻觅昨天
  
   树木在两旁奔跑
   每一棵枝桠都是我额头的火焰
   我把火焰交给深渊
   任它在黑暗里起起伏伏
  
   我的道路好远啊
   一路上风把我的衣服吹得像落叶
   落于河中
   我看到了一些幻象:乡民们
   黎明时分,已在手持镰刀收割田野
   日落时,我家门口
   夕阳用光的手在给村庄洗脸
   一个孩子突然从床上爬起来
   对着门窗的蜘蛛网,痴痴发问:
   “告诉我,现在是黎明,还是夜晚?”
  
   6.
   在夜晚
   夜莺的歌唱带来长短不同的句子
   照亮我的黑夜
   它代我向村庄讲述
   这个世界的阴晴圆缺,总是让人无法逃遁
  
   啊,村庄,说出你的名字
   我怎能不渴望永恒之光呢
   我如夜莺将你呼唤,用尽毕生气力
   我也画过你的面孔,微笑的
   是以公开的形式
  
   现在,在一片音乐中
   我与一片喘息的村庄对坐
   我爱那月光下的树,果子一颗一颗都大于人
   在自然面前,我们不得不承认
   人类是渺小的,思念也是
  
   7.
   黑暗本来是个瞎子
   白昼才是我们需要的降生
   而星子,一颗照亮一颗
   这小小的光,巡行在我的头顶
   在心里可以和乌云作战
   以此我可以在黑夜里不眠,甚至肆无忌惮地行走
  
   我爱,这星群之光,大爱的风骨啊
   恰到好处地陪着我,走出莫大无边的空寂
  
  

共 44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通过精心阅读、用心领会,用专业的角度,分别从诗歌的画面、修辞、逻辑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和剖析,让读者对诗稿的写作特色和艺术性有了一些了解。文章客观地对一首诗歌进行了细致的点评,点明了创作的主题,也指出了诗歌的不足。用象征主义的思路和精髓审视作品,让大家在本文的讲解中领略虚实结合的诗歌艺术,也了解了象征主义的实质和内涵。关于诗歌的评论一般都比较枯燥,本文的点评理论与实体结合,语言生动自如,评论客观大方,内容丰富。向甘于奉献的评论老师致敬!推荐朋友们阅读学习。【编辑:琴声悠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琴声悠扬        2015-12-17 16:56:12
  文章是写给人看的。一篇作品饱含作者的艰辛劳动,一篇真诚的评论,是对作者心血的尊重和汇报。让我们在评论中成长!感谢无私的评论老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诗歌点评!
   关注江山,关注评论,让评论温暖江山!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2 楼        文友:琴声悠扬        2015-12-17 16:57:09
  打错一个字:“汇报”改为“回报”!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3 楼        文友:江山评论部        2015-12-17 21:41:35
  象征主义是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文学表现手法。百度中定义:所谓的象征主义就是运用暧昧、隐讳的暗示来替代精确的陈述,以言语和格律的巧妙搭配来唤醒人们灵魂深处的情感。《关于“光的书写”》,运用象征主义的观点剖析了诗歌《光的书写》,在展示了象征主义手法的精美之外,还展示了《光的书写》的朦胧之美,富有价值的赏析,推荐广大朋友们欣赏阅读。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