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读《水浒传》之王婆

编辑推荐 读《水浒传》之王婆


作者:李运昌 进士,6797.4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283发表时间:2015-12-21 19:46:04

昨夜读《水浒转》,看西门庆调戏潘金莲,王婆拿了西门庆的银子,从中精心谋划,设下圈套,成全西门庆和潘金莲偷情。甚是赏识王婆之才华。
   书中说,王婆“开言欺陆贾,出口胜隋何”,她曾对西门庆自夸:“老身为头是做媒,又会做牙婆,也会抱腰,也会收小,也会说风情,也会做马泊六。”用现代话说,王婆不但会卖酸梅汤,开一个小茶馆,而且是一个会做生意的经纪人,又是一个接生婆,还能为搞不正当关系的男女牵线搭桥,是当今社会中严重稀缺之人。
   其实潘金莲在北宋末年可以纳妾时代,干这般勾当,也许算不得什么。北宋末年时代,妓院、纳妾盛行,女人的地位低,像潘金莲长相这般出众的女子,却在清河县一个大户人家做使女,而且受主人调情不从,主动告知女主婆,之后是被迫下嫁武大郎,媒妁之言都谈不上。且看大郎长相极其丑陋:“这武大郎身高不过五尺,面目生得狰狞,头脑可笑,……”清河县的人给他起一个诨名“三寸丁谷树皮”。潘金莲嫁给武大郎,能不委屈吗?她自己内心不够舒畅,而且被人戏称:“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
   武大朗没有多大本事,时常挑担闹市中,依赖卖炊饼度日,而且娶一位容貌娇美的潘金莲。虽然武大郎和武松一母同胞,二人生性、相貌,恰恰相反,他们一个人长相丑陋,软弱无能,小鸟笼养不得金凤凰,在清河县时常遭受浮浪子弟骚扰,无法清净生活,就搬到阳谷县石街租房,依然卖炊饼度日,家里却养着一位如花似玉的潘金,遭人妒忌。武松人才出众,生性刚直,性情暴戾,是打虎英雄,人人敬仰,却不曾婚娶,在衙门做差。兄弟二人,差异很大。武大郎和武松兄弟二人,虽然一母同胞,却长相迥异。
   潘金莲骨子里水性杨花,天生丽质,勾魂摄魄,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女性,书中说潘金莲:“眉似初春柳叶,长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春风月意。”潘金莲也耐不得寂寞,曾经勾引武松不成,为此懊恼,天天和武大郎吵架怄气。武大郎,憨态可掬,不与潘金莲一般见识,逆来顺受卖炊饼。潘金莲有的是条件卖弄风情,她虽然这般:“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可是刚性脾气的武松,不为她轻佻行为所动。
   潘金莲曾在大户人家做使女,受主人调情,却不顺从,依然做到守身如玉,洁身自好。后来受主人作弄,才屈驾武大郎。武大郎就会卖炊饼,不懂男女浪漫之事,满足不了风情万种的潘金莲。西门庆的出现是偶然,但是类似西门大官人这样的人,恰遇久有淫妇荡心的潘金莲,似乎是要必然发生。西门庆本是破落户,生性浪荡,行为不羁。后来人生发迹,开生药铺,见到美女思淫欲。潘金莲厌倦武大郎,一天到晚魂不守舍。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偶遇,恰是“风日清和漫出游,偶从帘下识娇羞”,就像书中说的,无巧不成书。成书的原因是开茶馆的王婆,她人老珠黄,却为老不尊,缺乏最基本的做人修养。人老不做善事,为了西门大官人的银两,不惜卖弄手段,给西门庆和潘金莲设圈套,牵线搭桥,促使西门庆偷情。王婆的言行举止,恰似自揭短处,卖弄缺德之心计。
   王婆私心严重,为了西门庆绸缎银两,卖弄陈腐偷情之计,引导西门庆:但凡偷情,要有闲工夫,且五件事俱全。王婆对西门庆说,第一要有潘安的容貌,长相要差不多。第二是驴大的行货,就是身体要强健。第三要像邓通有钱,想偷情要舍得花钱,不惜重金为女人施舍。第四是小,要绵里藏针,凡事不要和女的计较,连哄带骗的挑逗女人,就可以得逞。第五件事,就是要有泡妞的扯淡功夫。王婆说:“此五件,唤做潘、驴、邓、小、闲。”西门庆只要这五件事情具备,想勾引潘金莲,足以好事成双结对。
   我看《水浒传》,无论是电视剧,或者是作品原著,感觉最可恨的人物,不是潘金莲,也不是西门庆。男女私情,人之所欲,在北宋时代无可厚非。我最可恨的是这个搬弄是非的王婆。在现实的生活中,所谓的老人,一定是受人尊敬,受人爱戴,是年轻人做人的榜样。王婆倒好,西门庆这个年轻人心动邪念,问王婆道:“隔壁这个雌儿是谁的小?”王婆不但没有劝说阻拦,反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挖苦武大郎和潘金莲道:“他是阎罗大王的妹子,五道将军的女儿,武大官人的妻!问他咋地?”王婆明知故问,冷嘲热讽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者,居心不良,不善为人。王婆让西门大官人猜来猜去,最后猜到是诨号“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之妻,让西门庆叫苦不迭,痛骂一句:“好块羊肉,怎地落在狗口里!”王婆在一旁附和道:“便是这般苦事。自古道: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月下老偏生要是这般配合。”王婆之心肠不善,正应古人语:最狠还是妇人心。西门庆这般闻言,按照王婆出的四五项抢答考题,结合自身各种条件,自我感觉良好:“西门浪子意猖狂,死下功夫戏女娘。”他为了女色疯狂,不知廉耻为何物的往女色圈套里钻。
   从古至今,搬弄是非的女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演绎。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女性像王婆一样贪得无厌,为金钱名利,甘心沉沦,干一些缺德勾当,不是少数。但是像王婆一样神通广大,道德败坏之事的女性,并不常见。王婆勾结西门庆给潘金莲设圈套的智谋,步步惊魂,环环相扣,把一个西门大官人说的团团乱转,心服口服,亦步亦趋,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实现自己勾引潘金莲的愿望。我们不说潘金莲如何的淫荡,如何的经不起西门庆玩弄手段,但见王婆用心之良苦,足见她如何蛇蝎心肠,不顾及街坊邻居是多么需要友好相处,而且是千方百计地欺辱武大郎,协助他人偷情武大郎之妻,这是人间最缺德的行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婆虽然聪明智慧,久经社会的磨砺,但是她十分冷血无情。俗话说,良人择邻而居。这样的老女人形象,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与她为邻,会搅扰得邻居的家庭生活无法安宁,让人唯恐避之不及。
   “从来男女不同筵,卖俏迎奸最可怜;半晌风流有何益,一般滋味不需夸。”王婆不是好人,是坏人群体的老女人,感觉无趣,就不多写了。我读这二十四回《水浒传》,最大的收获是王婆说过的一句话:“他家卖拖蒸河漏子,热荡温和大辣酥。”我曾写过一篇饸饹面的文章,从网络引用这句话,“热荡”二字,写作“热汤”了。由此可见,引用网文容易出错,太不靠谱。我们还是多读书,写作多引用原著,避免出现幼稚错误。由此想起,女人早年见我阅读《水浒传》,问我说,你看的《水许传》,和电视上演的一样吗?我说不一样,你看的是《水许传》,我看的书是《水浒传》,然后呢?她就傻笑!

共 25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通过作者细腻的解读,让读者看到了一个让人恨之入骨的王婆,这样的小人物的可恨之处不在她的能言善辩,在于她的诡计多端,为了一己私利,推波助澜演绎出让世人不齿的苟且之事。文笔顺畅,欣赏!【编辑:阳媚】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