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从纯文学谈起:诗歌(散文)

编辑推荐 【梧桐】从纯文学谈起:诗歌(散文)


作者:白枫静宇 白丁,6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09发表时间:2015-12-21 23:18:24
摘要:说的还很浅,如果真要细细掰开,三天三夜估计也说不完,得好几本书的量。所以只是把我能说的一些诗歌方面的感官分享一下。至于写得怎么样,共别人论说了。

纯文学,在当代这个社会,像是越来越被边缘化,也变得如此隔色矫情,被当做附庸风雅诗书才情显摆了。以至,对于纯文学的概念,很多人只停留在那些唯美的诗歌散文中,把杂文和有内容的小说已排斥在外。也许,在我们偶尔将那些杂文小说列进来的时候,却终不愿正眼瞧他。纯文学,如果只是追求华丽空洞唯美的浪漫大话,那么和那些只顾商业的小说又有什么区别呢。我记得看“铁嘴铜牙纪晓岚”的时候,其中剧里有这样一句话。纪晓岚评价乾隆诗文说:大而无当,离假话不远了。我心中震惊,我们何尝不是在写散文、写诗词的时候,穷尽辞藻,想要把那些文章变得华丽。可再是那些悠悠荡荡的话,看着是如此的美,却也是如此的空。
   那些文字里埋下的文学,我们并没有真的用心,只是穷极无聊的时候,随意的拿来消解一下情绪,各种吐槽显摆矫情大话里的文章,最终变成了一篇篇泛滥在网络里的学问。让纯文学走进心灵吗,可我们又有什么样好的东西,可以让别人觉得已经在靠近他的心了。说自己的话,爱听不听,在要么,就找一个争议点劲爆点的话题,满口‘基’‘屌’把性器官挂在嘴边,这似乎成了我们这一代一行行书写在文字的意趣。纯文学普遍的品差,意差,内容差,更何谈心灵,也谈得上什么纯文学学兴旺,迟早沦落只是命运。纯文学,在我的眼里,不应该只是追求表面如何的醒目,而应该真是发至内心有质地,有内容,有生活,有情绪,有文学的表达和分享,这绝不是拿出来的显眼和泼出来的鲜艳。你究竟带给文字些什么,而又带给读者些什么,这像是我们每个想要让文学变好的人,都应该经常思考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对于今天,我想说说关于文学里最重要的那一环:诗歌。
  
   现在诗在评价起来很难,好像在文学简练的语言体系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一块属于自己诗歌的地方。那种评价并不好全部否定,只要不是那种已经脱离了诗歌叙述形式的文体,都不应谈上坏。它不像是古体诗,规矩在那摆着,好就是好,不好一眼就能看到。它的好坏,界定起来是非常模糊的,你可以不喜欢他写的句子,但它未必就是那样的糟糕。可是,一首好诗和一首平庸的诗,我们又能一眼就看出来,但在众多平庸的诗文里面,你也未必能比较得出哪个更平庸一些。诗歌,像是哲学和文学统一在一起的一种语言。他的外表是文学,而内心却是哲学的。它的外表让你经常模糊,而内心也只有等到让你体会深刻的时候,你才会发觉这是一首真正好的诗。
   其实每个好的诗人,背后都是一个哲学家,泰戈尔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所以想要把诗歌学好,而不会用哲学思考世界的人,很难把一首诗写得深入人心,因为你写的诗歌永远只停在表面上,变不成融化在别人心里的雪。什么样的思想背后,就有什么样的情怀,也就有什么样的诗歌。其实不管是诗歌这种载体,还是散文杂文,直到文学,没有去思考人生、思考世界的宏大眼光,那些出来的东西都是短浅的。哲学思维,有时候覆盖了所有领域,从科学到文学,从生物到科技,从人文到社会。所以适当去认知一些哲学,对于很多领域都会有好的帮助。哲学打开了智慧的大门,而智慧打开了看待世界的眼光。
   说到这里,我们最后来谈谈古诗词。
   可能对于诗词,去看一篇诗文,很多人会把格仗放在首位,并且在评价一篇诗词的好坏往往会更看重辞藻和声律。可能对于我而言,这并不是最重要的。看一首诗或是词,首先我会看他的立意,看他要写些什么,如果他的文字华丽,却无十分的立意,我便很快会看不下去了。而至于立意?其实就是写诗文时,描述出的意象中想象力,也就是像一篇文章一样,你究竟要写些什么,表达什么。这种充分想象的立意,是给整篇文字带来的一个最大的境味,这是诗的灵魂,也是诗的根本。一直认为,一首诗词写得要好,应是让别人读懂,并且能够感受到,像是将自己带入到的另一种空间的境地里,体会出的情意情怀,发至内心的感受都应该是明确的,而不只是飘飘乎。
   现在人写诗,特别是古诗,很容易掉进追求辞藻华丽的所谓有的看似意境,而又追求那些古怪新奇的语句。可是,有些叙事铺垫的句子,并不是用华丽的表象去描述就是好的,看看古人的很多诗文,很多句子其实很普通,甚至很平白的直铺和叙述的。那些句子就像是溪水边的一粒粒石子,看似无趣,却是断断缺少不得的,那样真实,也因为朴实而才那样动人。写诗,像是古人在画的一幅山水,起先的着笔必然是谋篇布局,润笔着色,而不仅仅只是用惨淡的意象描绘出的拼凑感官。古人写诗和现在人写诗并不一样,古人写诗更多的时候是表达,而我们更多的时候是抒发,甚至是为了表现得情怀。表达是要有内容的,而抒发更多的只是情绪。
   有了好的立意想象,我通常会看他句子里描述出来的意象如何,看看他所要表达的感官究竟在哪。那种句子里的情绪,是否能够通过文字描述让我感受到,并且身临其境的有画面感。在铺下立意,有了好的想象,而整个句子的流畅韵律婉转,是否能够起承转合的一气呵成得优美,便是一整首诗的气脉了。那种整个贯穿在诗里面的气息,是引导读者的语感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一首诗读得舒不舒服,也直接影响到诗的美和别人对于一首诗的深入程度。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首诗写的磕磕绊绊,不通顺不连贯,别人就没有多少耐心和情绪继续读下去了。在这两者铺好的时候,辞藻造句的华丽美观,甚至精辟和新颖,便是让别人读出的最好滋味。直到最后,才是对仗的好坏。若又通读几遍,这诗文还有那些很出彩很让我一眼难忘的句子,那么也许我会很欣喜的久久不忍离去,满口余香,滋味不绝。这是一整首诗,最好的呈现。
   在这所有中,我最不看重的就是对仗和格式,也许这和我生性追求自由洒脱有关,也可能是因为我认同很多伟大诗人说的,不要因为格式辞藻而废置了韵律,如果真有好的句子,其实辞藻对仗并不是那么重要。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林黛玉口,也说过“不要以词废言”的话,而曹老喜欢李贺这种立意深远,想象力丰富的诗人,正和我是一样的。
   说了许多闲话,也许多空洞的大活,是应该有所表出的。我可不想我纸上谈兵的,让别人如何觉得我只会说,但我又觉得,评价是每个人的权利,而不是因为需要变得权威,才有权说出自己想法。
   这词,算词吧,因为没有写词牌,也没有按格式填词,所以是不太合规矩的。把诗词列出来,说说我自己对于写的时候的一些想法,可能对于很多人写会有一点帮助。
   诗文情绪表达,不用规拟律色,应该是以表达情感心声为主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对仗工整,而是敢于抒发情感,表达情境思绪。如果规矩多了,想象力就差了,而情感也就差了。情到深处,自然字字都是真,也字字都是韵。
   化蝶中的二阕,
  
  
   西苑穗草沁芸香,一梦溪草方青古,
  
   白蝶化草鹄,幽幽草香,白灵霖绕,
  
   绿碧池丛翻草波,滴沥一阵稀落。
  
   春朝几度,风里乍看,
   花晔水浓郁,纵有西风烈,
  
   鹄稚难飞,秋霜到死。
  
   紫黛溪雨着颜色,青幕靖霖泪潸然,
  
   紧下着。
  
  
   云阁山中楼外楼,不知花枝头,
  
   紫蝶何故坠秀楼,恒垣通透,一处颜色精巧。
  
   淡艳系小庭中挂,折来几只研细茶。
   花缘水解配何味,觉饮花茶落末香。
   滋洛深杯,埋落一片,愿无。
  
  
   写这首‘化蝶’开始,我是把她当作小说故事里拟人用的,整体构思和脉络是关系到故事,所以立意方向也考虑了很久。第一阕里的立意,整个上是‘白碟飞进草丛’这么一个简单的场景,而把鹄比作白色蝴蝶,是想更深刻的靠近人对于美丽的更直观感觉。像鹄一样美丽的白蝶,在遭遇一场极寒的秋雨后,死去。前面最开始‘西苑’的描写,把即将逝去的东西尽可能美化,而最后的结束带来的感官便会有更强烈的冲击。在词语上,为了靠近白色的感官,我尽可能用一些淡化的词去描写整个场景,让整诗看上去不会显得颜色很重,很突兀,更靠近自然正常的颜色。以至于在最后转的部分,让‘紫黛’这种视觉感官,也因为整个清淡的基调,开始发生了转变,变成了‘青幕’,既有一种对简单淡雅的表达,也可能在色彩上有了多重,不会显得十分苍白。整个词,从开始平诉写实的场景描写,在到后面情绪上升,情景事件整个变化,最后完成了主题。
   整词,完全是靠立意来带动的,而不仅仅只是因为情绪而激发的某些想象。用这种写文的方式来把一首词的所有情绪调出来,更加能够有想象的空间。立意的主旨对于整词的构想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在韵方面,‘西苑穗草沁芸香,一梦溪草方青古,’平写,‘白蝶化草鹄’,轻转一下,‘幽幽草香,白灵霖绕’,在铺一句,接‘绿碧池丛翻草波’,落‘滴沥一阵稀落’。‘春朝几度’平述,‘风里乍看’又起,‘花晔水浓郁’,又铺一句,‘纵有西风烈’转调,接‘鹄稚难飞’,落‘秋霜到死’。结尾,‘紫黛溪雨着颜色,青幕靖霖泪潸然’,结束,‘紧下着’,雨还在下,已然不知道是雨还是泪了。整个韵的基调,也不是那种十分亢奋,猛烈的要把所有情绪一口气爆发的样子,有了情绪和变化的时候,又被铺的句子拉下来了。这是因为在整个词的机构上,本来就是那种清淡的口吻,如果非要用那种激昂的方式,会一下破坏这个词的气,这是很糟糕的。就像是别人在调侃的那样,哦,咖啡我喝不惯的,另一人就要推说,你可以加大蒜啊。这是在整体结构上非常别扭的。不想说什么中西合璧的话,中西方在很多艺术领域感官上都是不一样的。虽然两者都有淡和明的表现,但是中方文化里素雅的东西居多,而西方夸张放大明丽的东西居多,这是文化上的巨大差别。就算是北方园林式的,讲宽大,讲布局,讲工整,那还是要在这种大中融进很多南方式的小巧,而西方的那种夸大的柱子,未必是中国人受得了的。所以说,整个布局的基调,考虑对于读者的感官表现,这非常重要,不得不去关心。
   第二首阕里面,同样是蝴蝶的主题,紫色的蝴蝶偏偏飞进了云阁里面,紫色色彩艳丽,云阁的基调又是‘云阁山中楼外楼’,像是与世隔绝的,这楼看似是紫蝶暗示的秀楼,其实云雾飘渺的感觉就注定是不安全的,这种反差一下就起来了,所以才有了‘淡艳系小’的那四句诗,花色被水解的味道是什么。‘一处颜色精巧’的色彩突兀,导致了紫蝶飞入的窘境。总之,这种感觉就是不适合,不合适,总在别扭的强解中。整个辞藻,除了应有了一些色彩上,基本也是配合‘云阁’的一种味道上的感官。
   在韵方面,‘云阁山中楼外楼’平写,‘不知花枝头’转起,‘紫蝶何故坠秀楼’再起,‘恒垣通透’,铺一句,结‘一处颜色精巧’。启‘淡艳系小庭中挂’,承‘折来几只研细茶’,转‘花缘水解配何味’,合‘觉饮花茶落末香’。接‘滋洛深杯’,‘埋落一片’再铺一句,落‘愿无’。整个诗的情绪都在这转折中表达了很多感受,而有些接和落的句子,是前面出现在句子里面一些概念和描述,后作的一些总结解答和结语。这就像是一篇文章提供一个概念一个观点埋下一个情节,你最后一定是要告诉读者这句是从哪出来的,又为什么出来的,你才好自圆其说吧。不然像很多人写诗,突然蹦出一个场景或是一个新词,究竟是干嘛用的也没有说,句子前后衔接也没交代,就囫囵的进了来,别人在读得时候就很奇怪。虽然不一定诗词都是以故事带出来的话,但至少在表达情绪和感官,描绘场景意象的时候,整一个语言应该是完整的,而不是单单的零碎。
   这词描绘的一些感受和情景,其实是我小说中关系到主角的一位女子的故事,我把这两者关系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脉络。这女子的商人父亲因为经营不善,又遭人陷害而被迫举债,要把她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看似锦绣的闺阁绣楼其实是摇摇欲坠。女子的命运,特别是一些古代女子的命运,像是蔡文姬似的,真是太多也太伤感了,这可能都是旁外话。我只是想说明,有时候写诗,特别是写悲情,写伤,并不一定非得弄得很痛苦,很忧愁的,为赋新词强说愁,有时候这种暗暗淡淡的把许多东西摆出来放着,反而那种经久的味道是会更浓的。这两首词,我也删改,修正了多次。很多诗词,不是一下出来就是写得绝美的,而是在删删改改中慢慢的把她变得漂亮,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完好的去认真修改一首诗词的习惯,这对于很多可以写得很好的诗词,其实是很遗憾的。我很同意词人李清照说的,不要用写诗的方式去写词,其实那种语境和感官上都是不一样的,词的语境讲求流畅通顺情绪的连续性,而诗的语境更要求婉转起合,转点较多。如果词像是一条曲线的话,那么诗就像是一个圆,画出去,最后落在的还会是在里面。
   写词里面我最喜欢李清照了,一个女人的情怀和细腻,可不是苏轼、柳永、辛弃疾、晏几道、范成大、李煜这些男性词人所能比拟的,可能人生命运角度时代不同,所显的诗意并不是一样的,但李清照词里面,那种连绵不断涌在纸章上的情绪,让人感怀。看似那些经常拿在手里的常用字,经她的手,变得的却是这样的情意。她的诗未必是那种一下子情绪流畅出来铺满的,而总在不经意的时候,落下的句子是这么贴切妥帖,不会让你感受很不舒服。修到那种境界,真是用多少情绪才能换来的,每次读到她的词,句子里面落到的那个点,我总是会很兴奋的敲着桌子赞叹。这是我看苏轼那些词人从来没有过的。吃透了李清照的词,也就吃透了词意的大半了。然后在看苏轼其他一些词人的词,长进的题材就会铺满了。很多词人,其实词里面是含了很多诗意的,而李清照的词只有词意,可能这方面唯一能和她比较的,也只有李煜了。把词去掉诗意,只留词意,是件非常难得事情。那种对于词的把握非常要精准,否则一转就到诗上面去了。

共 914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纯文学承脉着传统文学的血液,原谅我用传统一词,因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严肃的文学渐渐掉入死胡同,变得期期艾艾起来。而诗歌作为当下文学毒药和出版毒药的双重身份,越来越不受人待见。其一是它的隔色矫情,阳春白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寓意,让读者很难愿意多费一点精力去揣度它。其二,诗歌跟小说相比,太没有市场阅读力。在全民阅读的时代,手机掌上阅读,平板刷量,多半不会去青睐诗歌。几年前,自莫言得了诺奖之后,纯文学大有锐起之势,然而诺奖的热度之后,什么都未曾改变。按理说,文学之间是没有体裁划等的,但从莫言和贾平凹一开始写诗到写小说的转型,不外乎是因为诗歌的文学市场太过狭窄。从古至今,诗歌都是通俗的艺术,它是从民歌小曲中演化过来,慢慢形成格律和词牌。也就是说,诗歌本就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表达。从《诗经》来看,其风雅各具的爱情诗,即有高雅的美婉,也有通俗的诗意。而从唐一代,诗词歌赋又发展了一个高度。期间最喜李杜,词作最爱后主。有唐宋一代,渊源流长,方兴未艾。此文,作者用韵律,对仗,对偶之间作分析,同时借诗词言表明志。诗歌是创造力的象征,作者提到了这一点。诗歌也是民族的艺术,丘吉尔曾说自己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的言论。而英国也是一个诗性璀璨的国度,不乏拜伦,雪莱,济慈这样的诗人。诗的美,从文字内外散发,启迪着心志。从启蒙时代,我们念诗;谈论爱情,我们诵诗;执手往昔,依然看诗。诗是感官,如作者所言——诗的语言只属于人最深处的心灵。欣赏佳作,再次品读。【编辑:甲申之变】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甲申之变        2015-12-22 19:15:44
  欣赏白枫的诗歌浅析。纯文学有纯正而别样的美,单把诗歌择出来,就能体味出一种简洁而内秀的力量。诗歌是凝练的艺术,个人以为,写诗的人都是情感丰富而细腻的人,因为他们在感知生活和生命……
文盲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