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传奇小说 >> 【轻舞】庄稼汉(小说)

编辑推荐 【轻舞】庄稼汉(小说)


作者:徐家堡 秀才,1114.3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66发表时间:2015-12-29 08:12:49

三合村的刘铁柱,进省城到他儿子的家属院,还没住上半年,天天给他的哥们打电话。他打电话人家羡慕他进城享福,他开口第一句话,“哥们,你们莫损我了,享个屁福。”这是为咋子呢?儿子和儿媳妇不孝顺?不是的。这不庄稼汉就是庄稼汉的命。说什么也无法讲个清楚。原因很简单,几天不扶犁尾巴,不亲近土地,浑身就散了劲,今天不是腿疼就是脚疼,明天还胳膊疼,后来全身疼。除了吃药打针外,身上到处是膏药贴着。他实在是到城里呆不住,干脆跟儿子,儿媳妇摊牌,哭着说:“感谢你们有良心,我在这城住不惯,我还得乡下去。”他老婆陈秀英说:“儿子,你老爸回去,我也去。”刘铁柱望了他老婆几眼,心里真是什么都不想说了,那眼眶里的泪水,就是对老婆的一种感激和爱恋。儿子刘全发见二老把话说到这份上,也只好无奈地求全。孙子禾苗却离不开爷爷和奶奶,听说他们要回家,哭着,闹着……
   一
   刘铁柱说回就回到自已的老家一一三合村。等待他们把家里收拾好,半年不见的花猫跑回家,还有阿黄一一黄狗也回家了。花猫见了主人不停地叫,黄狗围着主人欢喜得摇头摆尾。都有些久别重逢的味道。
   刘铁柱忙完了活,找了一条木凳坐下来,他习惯地从腰里摸烟杆,却不知在城里要禁烟,烟杆也丟了。他老婆陈秀英看他个熊样,忙从桌柜子里找出一根旧日用过的烟杆,帮他擦拭之后才递到他手上。刘铁柱深情地看了老婆一眼,舒心地笑了。
   刘铁柱好久没抽烟了,他起身在家里翻箱倒柜的找出一袋大烟叶,这好比他的命,脱口而出:“还是家好。”老婆看他脸上笑开了花,补充道:“金窝银窝不如自已的穷窝。”他从口袋里摸出一个打火机,对着长烟杆点着烟,叭嗒,叭叭叭嗒地用力吸着。烟烧了,他吸的是了那样香,满屋子的烟雾飘。现在再也不见儿媳妇被烟气呛得咳嗽,也不见孙子流眼泪,更不见儿子那一脸的无奈。刘铁柱抽着烟,眯着眼笑着,他陶醉在无比的兴奋和舒服中。抽烟是他人生中的一大快乐事,一日不抽烟,他好象没了生命力,缺少了记忆,缺少了活灵活现的语言,缺少了朋友,没有了生活韵味。他拼命地吸着,拼命地享受烟的味道。他吸着,吸着想他的事。因为去城里前,所有的责任田都转交给乡亲们在种,现在回家了还是没田种。在他眼里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有了地,就有了粮,心里就不慌。现在他想着自家的自留地还荒着,屋后那片树长大了也该卖了。卖了树是再植树还是种粮,他在脑海里反复考虑着。现在他必须考虑周全。自留地应该是自家的菜篮子,他想到今后的生活,他停下了抽烟,把烟杆习惯地在鞋底下叩了几下,便麻利地插在裤腰处。起身找邻居借耕牛去自留地犁地。牛喘着粗气犁出乌黑的泥浪,黄狗跟着撒欢,田头田尾不住地跑。刘铁柱一边叱牛,一边哼着小曲,那精神与住在省城就像换了人似的。
   二
   时间已过了寒露,这农谚说得好,霜降籽,寒露麦。这责任地里的庄稼要换茬了,所以他跟那些种他责任地的乡亲们好说歹说要回了田。这下他心里才踏实了。
   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人家答应把刘铁柱的责任田愿意还给他,但心中还是有些不情不愿,因为人家对田里的投资下了本钱的,或许是在接受责任田时签订了什么合同,这合同口头公约也叫合同。人家是看在同在一个村子的份上,答应退田,那田里的庄稼就是不肯收割。刘铁柱是庄稼人,他知道人家也舍不得地,现在种田取消了农业税,种粮还有粮补款,是农民该珍惜土地,让土地生金时候。刘铁柱这时才又后悔不该进城,享那龟孙子福,害得自已种田的丧失了地。刘铁柱心里不是那个滋味。每天坐在家里不是转悠,就是骂娘,再则抽烟,一抽就是那个大半天。他老婆陈秀英看着那抽烟的样子,一幅皱眉头,叭一叭,又吐一吐,抽的是苦烟,抽的是闷心烟。陈秀英跟着刘铁柱大半辈子,他的那点脾气,他的那个个性是最了解不过了。陈秀英看他闷得慌,一边劝他没地就别种,一边给省城的儿子打电话,找到了一份看守门的工作,人家包吃包住一个月还给二千元的工资。刘铁柱就是不肯再去城里,一提省城就是脾气,他说我刘铁柱一生的只会种地,我是标本的庄稼汉。种地是我本领,种地是我的荣耀。我一日不种地心里慌,我浑身的骨节发胀,胀得咕咕响。
   陈秀英说不过刘铁柱,只好背着他与乡亲们商讨,每亩地赔偿一千元,把地赎回来。乡亲们觉得这还有得商量,于是赶紧把前茬的农作物收割之后,把刘铁柱的责任田还给他。
   刘铁柱终于获得了种田的权力,端着饭碗也去看自家的责任地。他好象地里又长出了茂盛的庄稼。麦子熟了,黄灿灿的麦子,变成了白面,变成了香馍馍。真是一粒麦子一粒金啦。高梁熟了,红高酒养了身子,换了筋骨,壮了庄稼汉与天斗与地斗的胆气。玉米熟了,辣椒也红了。屋檐下一条条金黄的玉米棒,一串串火红的辣椒把农舍装扮得金玉满堂,红红火火。他的心是那么的甜,又是那么的爽,他看到了自家的土地,满是希望,满眼的金光大道。
   三
   眼看寒露都快过了,他每天站在田头,用嘴哈口气,对着手掌吹,看着冒热气,他说麦子要快下地了,再不要迟了会误茬。
   在他的责任地里,除了犁铧就是牛。他吃饭在田地,老婆见他辛苦了,给他提着好酒好菜让他吃喝,他说别只顾着我,牛才是我们的宝贝,吩咐老婆去给牛割点好草,越新鲜越好。老婆去割草,他吃着饭,喝着酒和牛对话,不住地叫着,“老伙计,这世上除了老婆就是你。”老似乎听懂了他的话,边在路边啃草,放着屁,拉着屎,望着他。
   老婆的草割来了,他吃得酒醉饭饱,打着酒嗝,连忙起身,抓起一把一把的草往牛嘴里送。牛为了答谢他,有时用舌头舔他的手背,让他好痒痒的。他此时感觉牛和人通性,只是不会说。他爱护地摸着它脑袋,嘱咐它吃饱有力气拉犁。
   他老婆看着故意逗弄他,“与它亲一个。”“当真不敢亲?”他说着就抱住牛头去亲,逗得老婆哈哈大笑。那刚犁翻过来的土地也冒着热气与他们的挑逗接气。
   刘铁柱种地有个习惯,他必须将土地进行深层耕耘,然后晒他两三天,然后用耙把土耙碎,疏通沟道后,把种子均匀地撒在一厢一厢里。他常自豪地说,什么叫庄稼汉,要会种地,种出一块漂亮的的庄稼。
   刘铁柱也不愧为是一个真正的庄稼汉,他种的地平如镜,沟渠如线,看上去就象工匠们做的工艺,漂亮的很。他最不喜欢省城的人小瞧他种田的,他常在心里骂城里人,种田人咋地?种田应称种田匠,那也要力气,也要技术,一个农民会熟练地使用他十八般武艺也是很不简单。他有时想骂那些看不起他的城里人,但进了省城要讲文呀,只得在心里打抱不平。如今好了,咱就在责任地干出个样来,当出一个好农民来,显一显农民的威。
   四
   人言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一些农民因负担太重,造成土地面积抛荒。一些真正的庄稼汉,看着田无人种,心中不是个味,心中那个痛,那个可惜无法形容,他们从心底地迸发出一句话:“今后想种田没有田,想当个农民都难。”这话刘铁柱说过。现在都验正了。正当刘铁柱和村民们种田在兴致上,也可以说是上了瘾吧,秋天里,三合村民迎来丰收喜悦,他们按照秋收,冬藏的道理,把一切准备做好,准备开始种植小麦。村召开了一次群众大会。
   那天村主任赵国庆,宣读了镇政府关于三合村纳入城市建设轨道的通告。内容是将三合村全部拆迁,土地卖给开发商开发。时间是今冬明春。这通告对于三合村来说,种了一辈子田的农民,是喜是忧这里面各种参差都有,喜忧具备。有人在外经商或打工的喜得眉开眼笑,在外发发外财,在家发土地财,感谢政府招商引资,让自已走运发大财。而在家通过种田勤劳致富的绝大多数人来,没田没地今后子子孙孙怎么过?这是人们头脑中考虑的头等大事。自已的田地都卖了,房子也卖了,虽然得到了钱,这钱值钱吗?毛泽东时代,一毛钱可买两个肉包子,比现在的大得多,而现在两个小肉包,还卖上一元钱。这话怎么说,真的是说不出来。三合村也有消极人说,管他三七二十一,老子顾老子,儿子顾儿子,孙子顾孙子。今天不知明天的事,顺水行舟。还有一部分人属于刘铁柱之类,死守土地和家园,不要钱,我要地。
   刘铁柱和他要地的庄稼汉,不管你镇里什么政策和通告,他们看季节不等人,所以拖着犁耙,我行我素,照旧去犁地,照旧去耙田,照旧去下肥,照旧去下种子,把小麦播撒在田里。他们也知道这是他们一生中在三合村这块地方,最后的一次种地,也不知政策怎么变,反正抱着认真的态度种地。有的人在自已的土地上还上起了香,希望菩萨保佑,一是度过难关,尽量不弃田,保住地;二是菩萨保佑让三合村农民种地保丰收。
   这年的春节过的特别的热闹,在外的打工或做生意的全回来了。因为有好多事都牵扯到千家万户在合同上签字画押。
   春节过后,三合村这地方,不住地下雨,人们根本上不怨雨下多久,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正是麦苗发旺时节,希望把雨留住。在三合村北面有一个蚌埠潭,这个潭传说有一个千年修道成精的蚌埠,它为了保地方五谷丰登,必须经过土地公公允许出现曝一次光,让周围的农民收入是缽满盆满,它不这样,否则修道只能成精妖,不能成正果。所以这年在春雨绵绵之时,人们常看到蚌埠潭里的蚌埠在翩翩起舞。
   三合村人坚信,蚌埠精的出现,一定又是个好丰年的兆头。这年人们都把握时机种好田,认认真真的种田。在庄稼汉的眼里,不可信,也不可全信,但人们固有的头脑里,如果蚌埠精不显神灵,我们的电视里也播放蚌埠舞。象征性的东西不能不相信。一场雨,一个晴天,真是风调雨顺,麦子夜间拨节声声响。微风吹动,田野里麦浪翻滚,好一幅丰收好景象。
   五
   刘铁柱常常跑到自已的麦地里,嗅着麦香,看到正在抽穗的麦子,好象文人墨客在欣赏自己的锦绣文章,观赏自己的墨宝,不尽自言自语赞赏,“好麦子。”
   刘铁柱进入自己的回忆中,当年实现科学种田,自己带头换优良麦种,一亩地满幅收千斤麦子,市镇村级干部到自已责任地开现场会,村民们用两斤麦子向他换一斤种子,那一年,一亩地多赚人家两千元,随着科学的普及,人们都知道种子最关键。他粮越打越多,收入越来越大。
   他在银行的存款越来越多,人家背地里叫他“土财主"。儿子考上大学,他没向亲友借一分钱,人们都真羡慕的不得了。后来儿子在省城购房娶老婆,他从口袋里掏出大把大把的钱。连儿媳妇都不解地问:“你爸是做啥生意的?”儿子得意地说:“咱爸是做田生意的。”后来他听了儿子与儿媳妇的对话,做梦都在笑,我这个庄稼汉让儿子,儿媳妇都刮目相看。刘铁柱种田很有一套,他每年种田都是赢家。
   刘铁柱把种田当作一种精神支柱。有时腰酸腿痛,甚至连感冒发烧,他习惯看庄稼,那庄稼长得挺精神,病很快消失。他与老婆吵架,好气好气,心中想不开,一到田里静静地守望田里的庄稼,气就消了,心里突然间开朗起来,他还哼起时常的歌曲,快乐起来。
   好多事是事与愿违,正当小麦扬花进米时,村委会突然广播通知:“全体村民请注意,城市开发商明天进驻我们村,房屋从通知之日起,一律拆迁到新地址田里的青苗费一律由开发商统一赔款到户。”这通知犹如晴天劈厉,好多村民听后都呆住了。“这么好的庄稼,先让我们收起来吧!”村民们都愤怒起来。
   入夜,村民们自发组织商讨对策,首先联名上访,接着静坐镇政府。刘铁柱带上三合村一千多名农民,和镇领导谈话,我们不是不让出土地,现在我们不要青苗费,,我们要到手的庄稼。三合村的事闹到市里,市镇村三级领导与开发商协商。才同意让三合村农民收割最后一季麦子。人们带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收割完丰收的麦子后,他们都各自打算着。
   都说城市如狼似虎,呑掉了三合村,呑掉了三合村的土地。
   刘铁柱拿着开发商给他应得的土地和房屋款,远走他乡,他学会了农田耕作的各种机械,承包了百亩粮田,成为三合村走出去的第一个种粮专业户。这就是庄稼汉的实力。
  
  
  
  
  
  
  
  

共 47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国之根本。作为农民,都是热爱自己的土地,文章里面的刘老汉也是这样。他不愿意在城里享清福,领着老伴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重操旧业,把责任田收回来,深耕细作,种上了麦子,。刘老汉把种田当作一种精神支柱。有时腰酸腿痛,甚至连感冒发烧,他习惯看庄稼,那庄稼长得挺精神,病很快消失。他与老婆吵架,好气好气,心中想不开,一到田里静静地守望田里的庄稼,气就消了,心里突然间开朗起来,他还哼起时常的歌曲,快乐起来,这些就是朴实的农民感情。后来开发商来了,如狼似虎地呑掉了三合村,呑掉了三合村的土地。刘老汉又远走他乡,继续他的农民之梦。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叙述了当代农民的生活和心中的梦想,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值得推荐赏阅,期待作者的下一篇文章。【轻舞编辑:山村野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村野叟        2015-12-29 08:16:31
  刘老汉是庄稼汉,把田地种的有模有样,开发商一来,就一切都化为乌有,现在的农村就是这样,说不上什么时候,土地说没就没了。
2 楼        文友:徐家堡        2015-12-29 11:11:26
  谢老师辛苦编辑。
3 楼        文友:玉美人        2015-12-31 19:47:45
  老师的文章总是那么接地气,期待更多佳作问世啦!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如此安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