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山水】黄河仙子传奇(小说)

编辑推荐 【山水】黄河仙子传奇(小说)


作者:980539319 秀才,1269.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20发表时间:2016-01-03 19:54:27

写在前面的话
  
   人类是怎么来的?对此有着多种多样的说法。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正宗的科学的解说,是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猿通过劳动逐步进化为人,而又逐步发展了人类的文化和文明。这在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的著作《从猿到人》中便阐述清楚了。虽然,随着科学和文明的发展,对人类来源的解说又有了众多的考证和阐释,但人类的进化,人类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毕竟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历史毕竟是历史,历史自有它真真实实发展的轨迹。但是,在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里程中,人类本身对自身由来发展这个神秘的课题总是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特别是在人民群众中,对这个神秘的课题在无法科学诠释的情况下,便不断地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和神话故事,中外皆如此。神话虽然有着难以解说的迷信色彩,但毕竟不是迷信。神话给人以善,给人以勇,给人以改天换地、创造未来的精神,让人有着一种美好的寄托和希望。这是有益的。迷信则是让人崇拜,让人沉沦,给人以枷锁,使人陷为鬼神的奴隶,致使成为历代统治阶级藉以愚弄和统治人民的工具。所以,我们反对迷信,赞美神话。关于人类来源和发展的传说,以及后期演绎出的一系列离奇古怪的故事,虽然有着科学的阐释,人们还是要追随着神话的脚步,走向那不可知的明知不是去处的去处。
   山西省吉县有人祖山。山上有人祖庙,庙门的门楣上有四个字:人文初祖。吉县县志记载:“人根之祖,出在吉州”。人祖即人类祖先,据考证此乃古冀州北屈地界,远古时候伏羲、女娲就生活在这里。伏羲、女娲不仅在这里生育和发展了人类,还组织人们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生产,伏羲还研究八卦,创制文字,发展人类文化。女娲更是一位杰出的女首领,她是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里惟一的一位女帝,聪慧过人,才能出众,炼石补天的美丽传说流传至今(实际可能是解决当时人们十分惧怕的地震问题)。
   那时,女娲部落依穴而居。吉县人祖山系的风山(俗称透窟窿山),大宁高山西部的的风山(俗称明窟窿山),都是女娲氏族繁衍人类、发展生产的居所。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先后记载了这两座山,说是“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当其冲飘也,而略无生草。”这一带古属北屈,因此,包括吉县、大宁等地在内的北屈地界就是黄河根祖文化的发祥地。1982年,在大宁县城西的昕水河至黄河入口处,多处发现旧石器时代人类遗留下来的石柱、石片、刮削器、砍砸器等石制器具,反映出远古人类在这一带的生产和生话的踪迹。除留有远古人类生产、生话的物件以外,至今在人们中间还流传着许多远古时代人类的离奇故事。特别是黄河仙子的故事和传说,几乎家喻户晓。
   黄河仙子是我们祖国母亲河——黄河惟一的一尊女神。传说她原是玉皇大帝身边的一位仙女,下界以后成了人祖伏羲、女娲的亲生女儿。她很爱黄河,帮助这里的人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做了很多事情,使人们能够平平安安、幸幸福福的生活。在那远古的时代,大自然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很多困难,她的努力确实不够容易。还传说她第二次下界以后,投胎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亲身体验了人世生活的酸甜苦辣,回归神坛以后,她惩恶扬善,为人间播撒幸福,在人们心中竖起了一块坚实的丰碑。
   黄河仙子的传说是黄河根祖文化的积淀,也是人民群众多年智慧的结晶。黄河仙子的故事应该更为广泛传播,黄河仙子的形象也应该更加高大。可要把这部神话故事写下来又总觉得笔下发虚,特别是人神交错,生活在现时代的人,有高科技发展,谁还会相信呢?可又想,神话多多,阅者多多,又有谁曾提出过信与否的问题呢?神话毕竟是神话而已。
   《黄河仙子传奇》意在让黄河仙子的美丽传说和故事更丰满、更圆润、更完美,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一为人类播撒幸福的曾经是人的神。她曾是人,成为神是人们对她的美化和纪念。
  
   故事的由来和传说
  
   人总是创造着神。为什么?因为大自然总是制约着人,人却又无能为力。特别在远古的时候,大自然更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伤害着愚昧的人类。在无可奈何中,人们便幻想着有一种能够战胜大自然、赐人类以幸福的神。所以,人把神描绘成万能的,这是人对自己的能力不满也是将自己的能力加以理想化的结果。“神——这只是人所‘虚构’出来的东西,这是由于‘苦恼的贫困生活’和想用自己的力量把生活弄得更丰富、更轻快、更公平、更美丽的人类蒙然的愿望所产生出来的东西。”(高尔基:《我是怎样写作的》)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在他的散文《人病》中虽然是很幽默地借题发挥,但对神的产生也有这么一段话说得十分明白:“人怕什么,又奈何不了,人就想着法儿去讨好、去供奉,这就是世上神的产生。”
   远古时代,人类一方面在大自然面前感到恐惧,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又力求认识自然法则,以便征服大自然。但由于当时的生产水平和认识能力都处于低级阶段,人还不可能对大自然作足够的科学的认识和解说;同时,在当时人的观念中,自然物是作为人的敌对物而存在的,人们在幻想中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并赋予自然力以人的性格,以这种幻想作为对自然的解释,对自然的补充,这就形成了原始人观念中的神灵。有神灵自然就有了神话,所以,“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即使到人类文明发展了的后期,人们仍然借助想象,用神力来解决人们难以克服的种种困难,比如,唐玄奘去印度取佛经以后,明人吴承恩写出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由此,也就不难想象,在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也就产生了如下的故事和传说。
  
   天降洪荒世逢劫难
  
   远古的时候。
   这个“远古”有着多种多样的说法。不过,有一种传说一直在人们中间流传着,据说:在非常非常远古的时候,宇宙是个硕大的浑圆物体,天地还没有形成,到处混沌一片,既分不清上下左右,也弄不清东西南北,简直就像是一个浑圆的巨大的蛋形物体。这个浑圆物体也不知经历了多少个年头,在它的中心逐渐孕育出一个后人为他起名叫盘古氏的人类始祖。盘古氏在这个浑圆的物体中心被孕育了一万八千年,终于成为人形,有了人的思想,有了人的活气,有了人的灵性。忽然有一天,他如梦乍醒般地睁开了圆圆的如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可是,四周一片漆黑,他感到憋闷,觉着压抑,他实在不能忍受这与生俱来的黑暗与憋闷,一时气得毛发都倒竖了起来。这怎么能够生存呢?于是,为了为下一步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他使出浑身的解数,竭尽全身的力气,脚蹬手撑,一时这浑圆的物体便发出一声山崩地裂的轰然巨响,随即劈劈啦啦地破裂开来。这就是天地初分。
   盘古氏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身体更加硬板,精神更加充沛。这时,天空豁然开朗,澄彻透明,盘古氏心里十分舒畅。天高地远、辽阔空旷的新天地使得盘古氏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与愉快。可是他转念一想,又觉着恐怖起来:要是这天和地再次合拢在一起,我不是又要重新生活在一片黑暗、混沌之中了吗?想到这里,盘古氏急忙端端地站了起来,双脚牢牢地踩着大地,双手上去紧紧托起天宇。盘古氏站在天地之间,屏住气息,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增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氏也每天随着长出一丈。他总是顶天立地,像一根撑开天地的巨形柱子。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极高,地极厚,盘古氏也极长。盘古氏开劈了天地,他是宇宙的唯一主宰,所以,天地也就随着他的喜怒哀乐而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有一天,他忽然痛哭起来,他流下的泪水顿时变作长江大河,滚滚滔滔地在大地上肆意奔流;有一天,他从憋闷的胸中呼出一口气来,立时这气就成了一阵阵狂飚巨风,呼呼啦啦地刮得地动山摇;有一天,他张开口朝天空喊了一声,那天上便劈劈啦啦地掠过一声声的惊雷;有一天,他把眼睛上下眨动了几下,大地上随即出现了一道一道雪白耀眼的电光。他的喜怒哀乐变成了声色雷电,他高兴时就是天晴,他生气了就是阴雨。后来,不知又经历了多长时间,天地基本定型,盘古氏也到了风烛残年,终于有一天,他倒下来死了。盘古氏为开创天地献出毕生精力,最后仍然将他伟岸的身躯奉献给世界:他的头变成山岳,眼睛变成日月,毛发变成草木,脂膏变成江海。盘古氏将自己的躯体变成了世界上的物质,为生命的生存创造了环境和条件,使地球上不仅有了各种生命,并且逐步孕育出了人类。他就是传说中的最早的人类祖先。
   盘古氏开天劈地,有了世界。可是,也不知又是多少万万年的中间,地球一直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大自然造成的劫难。一直到了近生代初期,地球上才有了适宜于人类和生物生长与生活的气候。有了森林,有了江河,有了各类动物、植物,当然也就有了人类了。
   可是,那时地球这个人类和万物赖以生存的载体并不让人类安生,它依然经历着一场又一场巨大的毁灭和劫难。这不,眼前又是一场几近毁灭的大灾难:
   天空像倒扣着一口巨大无比的铁锅,乌黑的云层厚厚的密扎扎的堆积得像一块无垠的冰冷铁块,一条条扭曲的挟裹着可怕夺目闪光的银蛇用尖长的利爪在撕裂着云层,轰轰隆隆的炸雷真如擂响了天鼓,此起彼伏,一声高过一声。倾盆般的大雨如注,哗哗地直倒个不停。洪水四起,蛟龙腾跃,滔滔巨浪吞没山巅,泱泱洪流漫上天际,大有洪水泡天之势。
   为什么这场大雨一直下个不停呢?这也有个传说:
   盘古氏开天劈地以后,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大自然已经为人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条件,人类世界已经逐渐繁荣。那时人们没有纷争,天又风调雨顺,这地上的庄稼就长得十分繁茂,生产的粮食吃也吃不完。传说,那时上苍也十分垂怜刚刚发展起来的人类,玉皇大帝害怕冬天庄稼收过以后,大雪盖地,人们没有粮食吃,还降旨让冰神将下雪直接下成白面,以供人们食用。可是,粮食多了,人们却不知道爱惜,随意用粮食喂猪、喂狗、喂牲口,甚至拿粮食去做家具,有的家里没有顶门棍,就拿面粉捏上一个,还有的竟然用面做成大饼形状为孩子当尿布屎布。土地爷看见人们把粮食糟践得实在不像话,气得胡子直翘,他找到灶君爷,要他管管这事,可灶君爷也十分为难,他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事他这一家之主是应该管管,可要管又管不了。两人合议了一番,便一起上了天宫,把这个情况汇报给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一听十分生气:“上苍垂念,本是好意,怎能如此糟践天物?”于是,随即便发下一道圣旨,要人间大旱三年,颗粒不收,看他们还敢不敢再糟蹋粮食。
   三年过后,人间粮食大缺,从此,人们也就爱惜起粮食来了。玉皇大帝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龙王快给人间降雨。可这龙王嗜酒,这天正喝得酩酊大醉,他接旨以后,仍然酒醉不醒,仰天躺在龙床上呼呼大睡,结果就把下雨的事给耽搁了。他这一耽搁不打紧,人间可就受不了啦,一连三年天天都是红通通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旱得遍地寸草不生,断了河流枯了井,地里干裂得张开一道道长长的大口子。人们没有了一点粮食吃,开始杀家里的牲畜吃,后来连牲畜也吃完了,就到野地里捕抓小动物来充饥。最后,连河沟里的蛤蟆、土缝里的蚂蚁也都给吃光了,就发生了人吃人的事情。灶君爷看到人间的这种悲惨景象,他这一家之主十分着急,于是又急忙上得天宫,先是一五一十地汇报了一番,然后便求告玉皇大帝赶紧降雨,为人间解除这场大灾难。玉皇一听这么严重的问题,立时雷霆大发:
   “三年前,朕就降旨给人间降雨,怎么能遭这么大的旱灾呢?”随即让侍立座前的太白金星去查明原因,然后按律严加惩处。
   对龙王如何惩治处罚,是为后话。只说这龙王一听玉皇大帝龙颜大怒,十分着急,知道是自己惹下了麻烦,赶紧拿起了降水瓶,对着人间一连洒了三下,人间就接连落下了三场大暴雨。但龙王还不放心,人间大旱了三年,这三场大雨能解决得了问题吗?万一旱情不减,地里长不出庄稼,人们依然挨饿,玉帝如何能够轻饶得了他?于是,他就急忙去找孙悟空,要他到人间察看一下这雨下得到底怎么样了?谁知,孙悟空这时正在和别的仙猴玩闹到了高兴处,见着龙王只是打了一声招呼,就仍自顾自地在那里不停地玩耍。
   “大圣,俺惹下大祸了!”龙王说。
   “你惹下大祸你自己兜着,与俺老孙有什么干系?”孙悟空嬉皮笑脸地随意回说了一句,就仍兀自在那里嘻嘻哈哈地玩耍。
   “大圣,你可不能不顾情义呀!想当初你在花果山水帘洞,咱们是近邻,常来常往,俺待你不薄呀;如今俺大难临头,求到你的名下,你可不能坐视不管呀!”龙王祈求着。
   老龙王可怜巴巴地说到这里,孙悟空心动了,转念一想,也是,咱老孙的金箍棒还是拿的人家龙王的镇海神针哩,不去走上这一趟,还真是有点不够交情,于是随口应承一句:“俺老孙替你去走一趟就是了!”

共 66740 字 14 页 首页1234...14
转到
【编者按】【黄河仙子传奇】这篇中篇小说,试图通过神话传说,塑造一个美的、良善的、正义的、大爱的光辉形象,并传达着予人以善,予人以勇,予人以改天换地、创造未来的精神,让人有着一种美好的寄托和希望。小说的结构,粗看之下,似乎只有时间这一条若有若无的线索,但仔细审读,便会发现其内在结构。首先,神女下凡,且为女娲之女的他,出身高贵,所作所为似乎都理所当然,且处在别人的光环之下,颇有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味。然而,不可回避的是,这种神是“高层”的神。于是,在机缘巧合之下,仙子有了“再下人间初尝温暖”的经历,通过一个浪漫而凄美的故事,叙写仙子作为底层人物辛酸苦辣,将神话人物与人民底层的距离拉近,同时也为了下面的故事与人物的变化埋下伏笔。最后,顺着生产关系的发展需求,顺应民心,惩恶扬善。这一内在结构,其实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底层人民的需求而推进的,这也是作者在后记里说“如黄河仙子真是在天有灵的话,应会再次恳请玉帝让她下界,和这里的人民一起战斗,一起载歌载舞,共庆天下升平!”的根源所在。再有,小说的场面描写,也是很有想象力的,种种人物性格,在情节中,都予以了释放,有了其立足于文的支撑点。最后,小说的语言,大抵上是质朴平顺的,纵有些许波澜,也在笔者的叙述角度中自有转换。推荐欣赏,问好文友!【山水神韵:清华晚照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万少枫        2016-01-03 19:57:44
  问好文友,建议文友在结构上加油收束,圆润一些,通畅一些,再有,小说的细节,还是有些许不足,人物性格过于单一化,可适当调整。
只是晚唐秋
2 楼        文友:宏声        2016-07-16 06:05:48
  虽然没有“精”的标志,但是我看到了作品的亮点,看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该文虽没有红豆闪光,并不影响作者的荣誉,相信远方的文友不为红豆去恢心,我读了该作为你赞一个,这部作品是我心中的“精”。我们携手前进在江山文学大道上。问好!握手!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