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雀巢】情而外 (小说)

编辑推荐 【雀巢】情而外 (小说)


作者:涤尘 布衣,242.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51发表时间:2016-01-04 19:14:50

忠贞,这一甜美圣洁的情感,给世间多少情人带来过
   无限玩味而又难忘的销魂岁月……然而,却有那么一种莫名的诱惑在无情地拆解伉俪,剥掳初衷……
   ——篇中人物语言摘记
  
   【一】
  
   三十五岁,人生过半,我才有机会作为进修生来到省城这所综合性大学就读。
   学校对我们进修班的学生给予了特殊关照,每两人一间宿舍,舍内除了靠近窗口相对摆放了两张单人床外,还在门口两侧分别为每人备有一个书柜和一张自习用的书桌。
   我的同窗比我早来了一步,此刻正在他的床上整理东西。他告诉我说,他叫方明,今年正值而立之年,家住T市。我一边整理自己床位上的东西,一边也向他介绍了自己的有关情况。待我安顿下来时,看到他十分精心地拿出一个用红绸布包裹着的维纳斯雕塑,审视良久,而后放在自己书柜的一侧。
   “这是我老婆。”他放好那尊维纳斯,发现我在看他,便一本正经地对我说。
   “哈哈哈哈……”我看着我的这位同窗禁不住放声大笑,“你可这真够幽默的!”
   “你有老婆吧?”他问过我便又自责,“这话问的,这个年龄的人哪能没老婆呢!你老婆,不,你夫人,一定很漂亮!”
   “何以见得?”我接下来问。
   “你看,你这条件,长得满帅气,大高个,大眼睛,大鼻子……”
   “大胡子!”我接下来替他描述我自己。
   “真的,你这脸连鬓胡长得可挺带劲儿,最好把它留起来,十足的雄性,就凭你这脸胡子就能找一个美如西施的夫人!以后我就叫你胡兄吧,好不好……”
   “哎,可惜,你这位胡兄直今尚未有家室。”
   “没结过婚?没爱过?没交过女朋友?”
   “婚没结过,也许爱过……”
   “也许……”他重复着我的话,眼神中充满了疑问。
   我看了看他,没告诉他,来校前经人介绍认识了个姑娘,那姑娘长的还算可以,有几分柔情,又有几分狡鲒。相识尚短,说不清爱不爱,只是不能说没有好感,好感能算爱吗?
  
   【二】
  
   入睡前,我们侧卧在各自的床位上,相距不过两米远,面对面地谈了起来。大概是因为他看到我摆在书柜里的几本文艺理论丛刊,判定我是个文艺理论爱好者,与我讨论起了文学。
   “爱情是小说创作的永恒主题,可我觉得一些小说并没揭示出生活中的真实,往往是作者设置了一个陷阱或骗局……”见我对他的话很感兴趣,便谈兴大作,“作家们往往用一个假定的前提把读者引入他们的圈套,而读者一旦进入了他们的圈套,就必然会赞同他们,不再去考虑他们的前提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
   “什么前提?”我想搞清他所谓的前提是什么。
   “作家们的这个前提就是:爱的对象只能是唯一的。”
   “那么你认为不是?”
   “当然不是,比如斯巴达克思……
   他举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思》为例,说篇中写斯巴达克思爱上了贵妇人范莱丽雅,拒绝了追随他深入军营的妓女爱芙姬琵达,表现了斯巴达克思的忠贞不移,被拒绝的爱芙姬琵达反目成仇,对斯巴达克思领导的奴隶大起义进行了破坏,由此演绎出了斯巴达克思大起义的悲剧。
   “谁读完了这部小说都不会怀疑小说中生活的真实和细节的真实,可你细想,斯巴达克思就那样坐怀不乱?很难令人信服……”
   他接着说,“爱的对象是不是就是唯一的,这个问题在一些文学作品里也是自相矛盾。比如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要是不想起冬妮娅那不就和狱中的姑娘滚到了一块?还是曹雪芹写的真实,贾宝玉爱着林黛玉,但同时也爱晴雯,林黛玉和晴雯各有各的特点,不同特点存在在不同对象身上,就决定了爱的对象的不可唯一性。”
   “贾宝玉的爱我没研究过,但保尔和斯巴达克思的爱……”我说,“作家们在这里区分了了两个概念,其一是情,其二是欲,作品中情战胜了欲,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严肃和忠贞。”
   “那么你说,和欲连接着的,除了情以外,就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了吗?”
   方明提出这个问题后没再说下去,但一直看着我,期待着我的回答。我看着他呆了半晌,觉得他提出的问题想要回答的很清楚,真需要点专业水平。但我明白,他反问我的意思是:假如确实存在着和欲联结着的情而外的其它什么,那么欲的对象就未必唯一,爱的对象也未必唯一。
  
   【三】
  
   紧张的学习生活开始了,同窗方明很是勤奋。他天资好,才思敏捷,理解能力很强,阅读量也很大,不需要很多精力去消化课程。自习时间一般不在宿舍,总是带上笔记和书刊摘记卡片去学校图书馆,广泛涉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及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新兴理论学科;对于当代文学发展动态也十分关注,每每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每晚,我都可以从他那里接收点新鲜信息。我真的感到,有这样一个生机勃勃好学上进的同窗是一大幸事。
   但我又逐渐发现自己和方明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他十分喜欢亲近异性。如果他同我一样尚无家室,倒还可以理解,可他毕竟是个有妻室的人,又偏偏是一些女中风流热衷于和他周旋。其中,不但有我们进修班的少妇们,也有普通班的女孩子们,甚至连第二世界里的金发女郎也时时给他以青睐。食堂里,影院里,去教室的路上,到处可见随时都可听到,她与女性热烈的谈笑和亲切的招呼声。就是走进图书馆的瞬间,也能看到几个女性相继从报刊上抬起头,对他含情脉脉,频频颌首。
   “方明啊,你看你情妇那么多,可我连老婆都没混上。”我们相处长了,关系不错,玩笑开得很随便。”
   “你太清高了,胡兄!你为什么不去接触接触她们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斥责我,说我是伪君子,想找女人又不敢和女人接触,接着又告诉我说,如果你能屈身和那些女孩子们接触接触,就会感到她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只要自身纯正无邪,就受不到什么污染,并说这种接触就是不谈对象也十分要得,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比在官场上周旋好受得多。
   “……再说,你没老婆你怕什么,我有老婆都不怕他们说三道四……”说着说着他停下了话头,看我笑了接着说,“哎,我说,你看好她们之中的哪一个说一声,我让给你,你可千万别嫉妒啊!”
   “我哪个也没看好,你要是大方点,就把你的夫人让给我好了,我相信尊夫人一定是经过精心筛选出来的,我也就省了功夫。”
   “哦,你想夺人之爱?你同歌德差不多,专门以爱朋友的妻子为快……不过,假如有一天我那位真的爱你胜过爱我,我愿忍痛割爱!”
   他把话说完,看了一眼放置在书柜里的他“老婆”——那尊维纳斯雕塑,脸上尽失了先前的欢快。那样子好像他的夫人真的爱上了我,并且胜过了爱他,一副怅然若失郁郁不欢的表情告诉我,此刻,他已进入了角色,我看着他暗自发笑。
  
   【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觉方明对他的“情妇”们也不是没有偏爱的。看得出,他最喜欢的是本班最风流最摩登的林萍。两人接触愈发频繁,一起去图书馆,一起看电视,听课时也经常坐在一起。因为都是已婚者,便少不了人前人后的议论。但是两人仍是堂堂正正,绝不回避任何人。
   已婚男女间不怕广泛接触,最怕有选择有重点。作为兄长和同窗我为此深感不安,怕他真的闹出些笑话来。这天晚睡前,我们又像每天一样躺在床上闲唠,我禁不住想劝上几句。
   “你真的认为爱的对象不是唯一的,在事实上存在多重爱情吗?”我问他。
   “有句话你知道不?”他没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却反问我说,“有句话,——女人们都是忠贞不贰的,即使不忠贞于她们的丈夫,至少也忠贞于她们的情人,她们最忠于她们的不贞……”
   “哈哈哈哈……”我被他的奇谈怪论引逗的笑出了眼泪,“这就是你的观察?”
   “你别笑,这话不是我说的,来自于一部名著,好像是《基督山伯爵》,反正是描写那些阔太太们私生活的……我说的是那些达官显贵的老婆……”
   “写他们荒淫无度?”
   “如果只讲她们荒淫无度,我觉得还概括不了另一层潜在的道理。”
   “潜在……潜在哪一层?”
   “你说不贞说明什么?”他设问后自己回答,“这里内涵一种执着的追求,这种追求是难能泯灭的,在这一追求面前,丈夫和情人都已黯然失色,他们不过是这种追求的载体而已!”
   “载体?你讲的也太抽象了!”
   “抽象?那你说不是载体又是什么?就是载体!”
   我瞅着他,好一阵没说话,琢磨了一阵他的载体论。他也一直在瞅着我,他在等着我对他的理解和赞同。月光下,他的面庞是那样年轻清秀,且充满着自信。这副面庞确实招人喜爱,牵动着多少少妇和少女们的心,在情场上他注定是个幸运儿。
   “好,你说是载体就是载体,我问你……”我觉得到了该切入正题的时候了,便说,“当有人和你同时成为你妻子追求的载体怎么办?”
   “哈哈哈,哈……”他听了我的问话。一声高过一声地大笑起来,笑过之后又看着我,“看来,这就是你今天谈话的终极目的了,你是想将我一军是不是?那么我告诉你……”
   他心有城府地同我讲到,谁都很难断言自己在夫妻生活中得到了对方的全部真情;如果真遇到我说的情况,他会采取积极的对策的;他认为期待用既定的家庭和婚姻去框定对方的感情是自欺欺人,是可悲的,是无能的表现。
  
   【五】
  
   一个周末的晚上,当我溜了一遍省城,带着几分疲倦推开宿舍门的时候,见到屋里坐了一席人。林萍和方明都在,还有一个年龄与林萍相仿的女同志坐在方明的床上,身边坐着一个吃糖果的小女孩。见我进来,林萍便代替方明为我介绍,是方明的爱妻小苏和他们的千金。
   林萍随后向小苏介绍我这位胡兄,小苏也就十分礼貌地站了起来。站在面前的小苏,看去不如林萍开朗奔放,衣着也不如林萍那么入时,特别是林萍那周身充满着颇有几分迷人的线条更是小苏不具备的。但也许正是因为林萍的陪衬,身着劳动布西服套装的小苏显得格外典雅端庄。她的一束扎在脑后微呈黄色的长发在起坐间轻柔飘逸,两颗幽深清澄的眸子转动着悠忽即逝的蓝宝石般的光艳,给人留下不绝的恋顾。坐下后我不禁又一次打量起这位入室者,而她也同样回顾了我一眼。当我们目光再次相遇时,一种似曾相识又奇异难诉的感觉掠过心头。
   “是专程来看方明的?”我问。
   “来省城办事,顺便也把孩子带出来玩玩。”她回答我时,那对蓝宝石般的眸子频频闪动。
   “那就多住几天。”我转向方明说,“晚上我住到隔壁祝平那屋去,小苏和孩子就不要去住旅馆了。”祝平的同窗家在省城,晚上可以让他回去住。
   “不麻烦了。”小苏显出几分腼腆几分羞涩。
   “你就不用和胡兄客气了,新婚不如远别”林萍朝小苏诡秘地一笑,回头又命令方明,“还不谢谢你的同窗成全你们!”说着在方明身上亲昵地推了一把,那样子倒好像我成全了方明和她似的。
  
   【六】
  
   小苏来后的第三天正值仲秋,班里组织个晚会,晚会就定在我们三楼宿舍的顶层四楼教室里。
   晚会开始后我看到了方明,却没看到小苏,这小子有多粗心,怎么不把小苏领来?我一边从心里责怪方明,一边下到三楼我们的宿舍去找小苏。
   走近我和方明的宿舍,一阵童声版《舒柏特小夜曲》从宿舍里轻轻飘荡出来
   …………
   我的歌声穿过深夜,向你轻轻飞去
   在这幽静的小树林里,爱人我等待你
   皎洁月光照耀大地,树梢在耳语
   没有人打扰我们,亲爱的别顾虑
   …………
   听得出,那是小苏随身携带的收录机播放出来的。站在半开着的宿舍门前我迟疑了一阵,还是敲门走了进去。
   小苏正侧坐在我那张床上,一手拍着为《小夜曲》陪伴入睡的女儿,一手拿着我从学校图书室借来摆放在书柜里的参考书——《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正在翻读。
   见我进来小苏无声地笑了笑。
   “在研究凯恩斯(注:英国扩张主义经济学家,主张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一个经济理论流派)?”我问她。
   “我在企业做会计,正函授《国民经济管理》,看你这本儿,挺开眼界。”
   听到小苏的回话,我在内心感叹:把哄女儿睡觉的时间都用的淋漓尽致,一边放着经典音乐对女儿进行潜意识的文化熏陶,一边忙着自己的课程。
   “过节了还用功,我们开晚会,你也跟着热闹热闹,了解了解成人大学生生活。”我说。
   见我执意邀请,小苏便不再推辞,之后看了看已经熟睡了的孩子,带上门,随同我走上四楼我们的晚会现场。进屋后我给她指了指方明的位置,小苏没有过去,就坐在我旁边。之后,我发现林萍坐在方明身边,两人谈的很忘情。
   晚会满够热闹的,除诗词朗诵和男女声独唱、小合唱外,还有相声和哑剧小品,时时逗得满场捧腹大笑。但最令人叫绝的是方明和林萍两人的男女声二重唱《天仙配》。那一段夫唱妇随被他们表演得绘声绘色,绝不逊色于电视里原版《天仙配》二重唱,又因为是同学们现场表演,让大家感到比电视里的更细腻逼真,赢得了全场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试想,要达到这样的演出效果,得经过多少次的精心排练才成。我一边想着,手上也跟着鼓了两下,但发觉坐在身边的小苏并没鼓,也就没再鼓下去。

共 12035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具有现代生活信息的关于当代爱情的深层次探讨的小说。小说通过两个参加成人进修学习的知识分子对爱情观的不同认识,导演了一幕让人匪夷所思的爱情结局。主人公“我”和同窗方明因为进修进入了省城一所综合性大学成为两年的同寝室学友,然而方明已婚,确认为爱的对象不可能是唯一的,这给“我”这个未曾有过婚姻经历的人一个很沉重的思考和话题,然而接着发生的事实却证实了方明的话已经成为现实。中秋时节,方明的妻子小苏到学校里来看望方明,在晚会上,方明却抛开自己的妻子与同窗的已婚女学友林萍激情地热舞,而“我”处于对小苏的心理上的安抚,从来不跳舞的“我”即兴邀请小苏也走入了舞池,想不到是,“我”与小苏的舞蹈却意外地压倒群芳,胜过了方明与林萍,却受到了全场的喝彩。这似乎暗示着“我”与小苏却真的是上天的绝配。毕业前夕,小苏再一次来到省城,她没有约自己的丈夫方明,却在一家高级宾馆里特约了“我”,从小苏的表情神态和举止中,“我”真实地感觉到小苏已经爱上了“我”,处于一种莫名的同情和爱怜,“我”真实地吻了小苏,并内心愧疚地把这件事告诉了方明,然而方明确毫不在意,临毕业的时候,方明把自己的那个象征着自己妻子的维纳斯雕像送给了“我”,并给“我”留下了一张纸条“希望你不失去她!希望她永远属于你!”,看上去,这篇小说好像方明把自己已经不爱了的妻子转让给了自己的同窗,“我”作为一个同学又是一个未婚的男人似乎有了夺人之妻之嫌。细细想来,在爱情的生活中,真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随着时间、环境、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爱情也在发生着变化,那种“忠贞不渝”是否有点封建主义的味道,是否有些对爱情的残酷?小说大胆地向社会提出了这样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至于如何在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中对待爱情,需要更多的读者参与讨论。故此文大有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深层次地阅读的必要。热烈推荐阅读。编辑:苏庸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苏庸平        2016-01-04 19:17:13
  情而外,爱情而外是否还会有爱情,爱情是否要坚守不渝,什么样的爱情才叫真的爱情,这篇小说提出了让那个人思考的问题。
用一颗真诚的心交天下真诚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复1 楼        文友:涤尘        2016-01-05 08:11:21
  谢谢苏编的精心编辑,谢谢您编者按语对拙文给予的高度首肯,让您太费心了。
   顺致新年的问候!
2 楼        文友:小泥儿        2016-01-04 20:28:39
  五千年的同一首歌——爱情,可是不知道会不会有五千个版本?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回复2 楼        文友:涤尘        2016-01-05 08:14:09
  几乎每次,都是您最早来到我的帖子上,感谢您的赏读,致新年的问候!
3 楼        文友:蒺藜秧子        2016-01-04 21:03:15
  真棒,赞一个!
回复3 楼        文友:涤尘        2016-01-05 08:15:50
  感谢您的高度评价和鼓励,谢谢!
4 楼        文友:闲妹        2016-01-04 21:55:17
  爱情古老的话题,不同的人不同的解。作者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无法做的选择题。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回复4 楼        文友:涤尘        2016-01-05 08:17:19
  谢谢您的赏读,致新年的问候!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