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海放牧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墨海】鸿雁(散文)

精品 【墨海】鸿雁(散文)


作者:雨春 进士,11483.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76发表时间:2016-01-11 22:50:31

闲来无事,泡上一杯春茗,一边嗅着茶香,一边在网海里漂游,随性地在网上打开一首《鸿雁》的歌曲,还没有茗上一口那春天的味道,心就被低沉悠远的歌声揪住:“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天苍茫,雁何往……”
   这首《鸿雁》原是流传在内蒙古乌拉特地区的民歌,后被改编为《东归英雄传》的主题歌。虽然歌声携带着凄婉苍凉的旋律,也氤氲着离情别意,却具有着画意的诗情,或者说是涂抹着诗意的画面。让我想起隋代薛道衡那“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的韵味的同时,也将我思绪顺着时光的河流,漂泊到了那时家乡之秋的码头上,去仰望那南归的雁阵,似乎还听到了坠落云天的雁叫声声。
   鸿雁,家乡的人都叫它为大雁,也有人直接亲昵地叫它雁子。我的家乡处在黄海之滨的沿海滩涂地区,地,曾经是盐碱之地,水,也是那种咸淡混合的水,根本不适合鸿雁的栖息,也从没有发现鸿雁落下的痕迹。
   尽管如此,南迁的鸿雁还是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倩影。每一次看到雁行苍穹,都会情不自禁地抬头观望,望着望着又会不经意地发出一声声哀叹,“唉”的一声后,多少留下了些许凄凉。即便如此,一旦雁阵南飞,人们还会去观望,直至它们消失在视线的尽头。
   “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曾经的我,一直认为南下的鸿雁是一种彻底的离乡背井的行动,在我的心灵深处留下许多伤感,也使得鸿雁北上成为了谜。事实上,鸿雁回归北疆时,归心似箭,选择了最佳的捷径,没有取道我们沿海地区的上空。而实际上,鸿雁不仅在秋风劲舞时南迁过冬,它还要跟随春姑娘的裙裾香风北上回归。春色铺到哪里,它的倩影就点缀在哪里的绿色画面中,直至它们回归故里,繁衍生息。
   在我记忆的褶皱里,印迹最深的画面是雁行秋月图。每年的秋风都会摘走家乡树上的叶片,留下光秃秃的枝条梳理着秋日的时光。初升的月亮还携带着泛黄的光晕悬挂在稀疏的树梢时,眨眼的星星烘托得天空一片瓦蓝,几丝白云悠闲地漂浮着,也勾勒着秋的清凉。一阵“呀、呀、呀……”的由远及近地从北方而来,随着声音的越来越近,那些墨点渐渐地变大,最后在月色中呈现出一个人字形的方阵,并渐行渐远,消失在荻花舞白的芦苇梢头。
   鸿雁的飞翔姿态优美而清雅,伸直的头颈一直向南,略红的双爪紧紧地贴在腹部,双翅节奏而悠闲地一上一下扇动着……每每遇到雁阵南飞的时候,少年不知愁何味的孩童,经不住地欢呼:“雁、雁、雁,回来给我带来大米饭。”总希望那些鸿雁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生活。在孩童心中是一种风景的雁阵,却在成年人心目中有着截然不同的感悟,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记得杜甫在表达对李白的思念之情时曾经写到:“鸿雁几字到,江湖多秋水。”到了杜牧的心中就更为蚀骨:“万里衔芦别故乡,雪飞雨宿向潇湘。数声孤枕堪重旧,几处高楼欲断肠。”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经历了几多风雨后,才能够感悟出杜牧的真情实感。
   鸿雁,是一种特别恩爱的候鸟,不仅平素形影不离,就是飞翔时在雁阵中也对对成双,特别是在雌雁孵化幼雏时,雄性的鸿雁总是不离不弃,警觉地站立在附近的高处,关注着四方的风吹草动,一旦遇到惊扰或者危险时,它就会立即佯装折翼或者跛足的样子,把“敌人”引开。而当自己脱身后,又立即转回,继续站岗放哨,直到幼雏孵化出壳。另外,在民间一直传颂鸿雁有着对伴侣从一而终的习性,倘若有一方不幸夭折,另一方则孤苦一生。也许就是鸿雁的这个难能可贵的秉性,在中国的第一部诗歌集《诗经》中,就留下了它的声音:“鸿雁于飞,其声嗷嗷……”
   鸿雁的生活和繁殖主要在北方的草原地区,那里有着它丰美的食物,只有到北方秋语强硬——霜飞雪舞时,为了躲避严寒,它们才依依不惜、成群结队地南飞潇湘,去度过寒冬。春回大地时,鸿雁又跟随春天的脚步,再次结伴而行,飞回故里。这种去也离别、回也离别,无法不让人们慨叹,也让好多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的千古绝唱。记得李益曾经在他的《归雁衡阳》中这样吟哦到:“寒山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不仅叙述了春雁北上的习性,也展示了人们的心情。
   但是,对于鸿雁的南迁北归,自古被人们定义上了一份牵挂、一份眷念、一份离别、一份凄美的内涵。勿用打开唐诗宋词的扉页,就可以领略到雁叫声声、声声凄婉的氛围。之所以让大多的文豪巨匠为鸿雁而抒情慨叹,与曾经的一个鸿雁传书的典故无法分开。
   鸿雁传书的故事发生在西汉年代。为了缓解边境的狼烟四起,苏武挺身而出,出使匈奴却被单于扣留在匈奴,并强迫苏武在草原上放羊,让苏武受尽了折磨。七年后,西汉为了安抚匈奴,就采用了和亲的手段,再次派使臣出使匈奴。一位得知消息的苏武手下暗中设计,要汉室使节对单于说:汉皇在前不久的一次围猎时捕捉一只鸿雁,发现鸿雁的腿上捆绑着一封信笺,说:苏武在北方牧羊。单于听后,迫于形势,就迅速地放苏武回归汉朝。
   这个鸿雁传书的典故,使得鸿雁成为书信的象征,也成为了传递书信的信使的代名词。在千百年的鸿雁去途归程中,不知传递了多少人间故事,承载了多么厚重的文化,也寄托无数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以及他们的羁旅伤感。恰如易安居士曾经写到那样:“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无独有偶,范成大也曾经泼墨到:“碧云日落天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
  

共 21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美文,说的是鸿雁的故事。鸿雁是一种候鸟,它的一生都在追逐着温暖,从南到北,从北到南。作者用优美的笔触,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向我们介绍了鸿雁的种种趣闻,以及历史上那些名人雅士赋予它的美好的情感。那些绝美的诗句让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作品是优美及灵动的,围绕着这种神奇的动物,作者调动了许多的元素,抒发了内心的情感,成就了一篇美丽的散文。“鸿雁的飞翔姿态优美而清雅,伸直的头颈一直向南,略红的双爪紧紧地贴在腹部,双翅节奏而悠闲地一上一下扇动着……”这是多么生动和隽永的描写呀。看完全篇,感动在其中,倾情推荐!【编辑:透明秋语】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113003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6-01-11 22:52:58
  一篇值得品好作品,大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6-01-11 22:53:54
  “雁、雁、雁,回来给我带来大米饭。”还有这样的儿歌呀,真是十分有趣。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6-01-11 22:54:30
  问候雨社创作丰收!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4 楼        文友:镜师        2016-01-12 12:14:48
  很喜欢《鸿雁》这首歌,总觉得那歌旋律悠扬,思绪飘远,听着《鸿雁》让人心旷神怡,久远宁静。看了美文,心情一爽,文章跟歌声一样美,一样的空旷,一样沉静,一样的随风飘远。
5 楼        文友:紫气微扬        2016-01-12 14:58:55
  一首歌引出了雨社关于鸿雁的描写,从家乡关于鸿雁的儿歌,到鸿雁的生活习性,文人墨客的诗行,渊博的知识,真情的描写,令人佩服,大赞!
6 楼        文友:软浪细沙        2016-01-12 17:55:37
  感谢赐稿墨海,放牧心情!
7 楼        文友:太阳爱光明        2016-01-14 21:27:11
  鸿雁翱翔 抒情感人 墨海翻花 流连忘返 学习佳酿 赞雅墨香
8 楼        文友:太阳爱光明        2016-01-14 21:28:03
  问候老师 安祺笔丰 好心情伴随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