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奶奶讲的故事

编辑推荐 奶奶讲的故事


作者:虎哥 白丁,9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26发表时间:2016-01-13 22:15:53

奶奶是一个寡妇,教书先生的太太。爷爷在民国的时候在深冲峒被害了,爷爷被害时还不到三十岁。我记事的时候奶奶经常坐在房子后面的屋檐下纺纱。奶奶纺纱的技术,虽不说在五里八乡有名,按现在的里程来讲的话,起码周边十来里的人家的纱是送给奶奶纺的。每次别人送来粗麻,奶奶在一定的时间里用她的纺车,把这些粗麻纺成一个个鹅蛋羊的线团,然后送到人家。我小时家里穷,奶奶是一个妇道人家,没什么力气干活,奶奶纺纱倒是贴补了一些家用。
   奶奶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她纺纱,而是她会讲故事。小时候我总是缠着她给我讲白话。“嗲嗲,港杂白话来听下杂。”她总来一句“白话白话,三日六夜”,然后开始港,用她缀满沧桑的声音,给我讲:
   “古时候有两兄弟,老大家富,但是看不起养大他的母亲,有什么吃的不给父母吃,对父母经常呼来喝去,很粗鲁,稍有不顺,还打父母,父母看老大就怕。老二家里穷,但对母亲好,宁肯自己与媳妇不吃,也要给母亲吃。几十年如一日,有一天老二去山上砍些箭杆(湖南新宁人懂的,就是一种竹子),回来编了一个鸡笼,第二天起来打算拿去卖,谁知道,老二早上起来,正打算去卖鸡笼的时候,看到的不是鸡笼,而是整整一鸡笼的金子。老二用这些金子建了房子,置了些田地,把母亲接了过来,好好服侍,一家人过得很快乐。久而久之,这个消息被老大知道了,老大也上山去砍了些箭杆,回来也编了一些鸡笼。第二天早上,他怀着满心的希望去看鸡笼的时候,鸡笼里全部是毒蛇,老大一打开鸡笼,蛇全都出来了,把老大吓得逃走了。”
   奶奶讲的故事就像我写的这样,简单明了,没有更多华丽的词语去点缀修饰故事的每一个细节。所以,我听完后很不过瘾,于是,有缠着奶奶:“嗲嗲,再港一杂。”奶奶就边摇纺车,然后继续来一个:
   “古时候有一家人,家里很有钱(富有),吃饺子只吃馅,不吃皮,把皮都吐掉了。家里的长工看见了,经常把他吃剩的皮捡起来。这个富人不会打理自己的生意,又不知道节俭过日子,日子一长,他家就慢慢地败落了,后来做了乞丐。有天,这个曾经的富翁要饭到了一家人门口,这家人给了他一餐很好吃的饺子,他要感谢人家。他走进给他饺子的人家里,一看,是原来他家的长工。长工告诉他,这些饺子就是他自己吃剩的,被长工捡起来晒干留着的。富人听到后很受感悟,最后奋发图强,在之后的几年里,家又在他手上发了起来。然后这个饺子皮的故事也被他拿来教育他的后人。”
   奶奶去世了很多年,我也没有机会再听她讲故事了,但是我一直记得她讲的故事。后来读书了,在《山海经》里看到类似的故事,文字更美,故事更完整吸引人,但是我仍然认为奶奶讲得好听,她用自己朴实的语言告诫自己的后人,要遵从孝道,要懂得节俭。

共 11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写奶奶的身世,实际上揭示了奶奶品德和性格形成的原因,揭示了奶奶记忆这些故事的原因。写奶奶的纺纱,写出了奶奶的勤劳。奶奶讲述的两个故事,不仅写出了故事主人公的品德,实际上也写出了奶奶对孝道和节俭的重视,这正是普通人持家的法宝。故事流畅,构思有新颖性,主题明确。【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1-13 22:52:53
  文章的构思是巧妙的,借助奶奶讲述的故事,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借助故事写出了该文的主题,又侧面表现了奶奶的美德。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是每个年代都得思考的话题。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双头狼        2016-01-15 00:34:26
  写得不错!!!文笔朴实!!!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