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真正的考验

编辑推荐 真正的考验


作者:一品谋士 秀才,1080.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23发表时间:2016-01-17 23:16:35

真正的考验 新年过后上班没几天,公司发生了一件大事。公司内部通知栏目张贴了一张布告。布告是上写着:各位非生产人员,由于公司去年扩大,购买了数幢标准厂房,资金周转困难,公司决定,全体非生产人员工,包括组长级以上干部、办公人员、后勤人员,停发两个月的奖金。给大家造成的不便,请谅解!谢谢大家!落款是公司的全称。
   这是一家成立了十多年,拥有数千员工,且素以业文化而闻名的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这一消息贴出后,在广大员工中引发很大的反响。不少员工议论纷纷,“公司不是时常标榜‘以人为本,以诚待人’吗?怎么会……”有的员工不可理解,公司去年年底不是说,经营情况良好,赢利多少多少吗,怎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呢?简直骗人!
   公司新招的一大批储备干部(大学实习生)中许多人首先坐不住了,他们刚进公司时,几乎没有经过任何的面试,直接揣着大学文凭进了公司,并得到了他们在简历写明的想要去的岗位。他们来本就心存疑惑,他们认为,在职场竞争十分强烈的今天,在许多求职人员挤破头都想进的一家颇有影响力的企业,似乎容易了。况且公司招聘简单讲得清清楚楚,试用期过后,每月可享受数百元奖金,刚来没几天,公司就连奖金都发不出来了,他们中多数人认为公司可能是期诈,认为这样的公司不会有什么前途。所以,有的人恍然大悟,遂以各种理由提出了辞职,并打起包裹头也不回地奔前程去了。
   留下来的少数储干,有的向老员工们打探消息,但没有得到任何答案。有的相信公司在他们入厂时宣讲的“欲做事,先做人”的企业文化,相信公司只是一时的困难,公司二话不说,聘用了我们,做人要讲良心,知恩图报,何况还有工资可领,温饱不会成问题。
   公司内部非生产人员大多数来公司都有一段时间,尽管没有像众多老员工一样与公司一起经历过创业初期的种种磨难,几乎都工作在公司辉煌的时期,有点积蓄,而且他们大多受过公司的企业文化教育,认为也许公司只是暂时的困难,便不为所动。但大多数人,包括一些基层干部都盼着这场新年刮来的阴云能在两个月后早点过去。
   时间在等待中度过。两个月后,人们盼来是又通知栏中另一张布告。布告上写着:各位非生产人员,因公司因下月要归还银行贷款,故下月停发全月工资。谨向大家表示歉意。希望大家坚守岗位,与公司一起渡过难关。谢谢大家!落款是公司的全称。
   如果说,两个月前公司宣布停发奖金只是一个插曲的话,那么这则通知便如一枚重型炸弹,在非产人员中炸开了锅。
   失去生活费的储干们是“重灾区”,他们大多都相信公司没有什么希望了,再呆下去,温饱都无法保障,且不知公司还会出什么样让人愤怒的通知。与其这样,不如趁年初之机,赶紧找工作。
   办公室、非生产性部门的一些职员也坐不住了,诸多工龄短的相信公司可能确实遇到了大危机,因为过去年终奖都发不完,效益好得很,就算去年公司扩大,购买了几千万的厂房,公司凭过去的资本积累也不至于连都几百号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看来公司确实遇到了致命的困难,下一步可能是裁员。而裁员素来从非生产人员开刀。有几名做企业网站、搞后勤管理的职员认为,幸好几年来在公司学到了点本领,找工作不难,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也辞职了。
   连不在停发工资之列的部分生产线员工有的也开始动摇,他们认为,在公司工作工资本就不高,除了每月的生活费,剩余的钱并就不多,还要寄部分给家里,若下一步,公司停发自己的工资,怎么办?于是又有一部分生产线员工前往人资部提前办理离职手续。
   非生产性人员中,留下来的是一部分曾与公司一起经历过困难时期,对公司有着深厚感情的老职员,一些保洁员,以及从事企业文化工作的职员,还有几名不愿放弃自己岗位的储备干部。他们决心与公司荣誉与共,帮助公司渡过难关。有的职员主动拿出自己的仅有的积蓄,通过公司交给企业老总,希望能帮公司还贷款。
   又一月过去了。在第四个月初,人们每天都去看通知栏,等消息,可是没有。一天、两天……在煎熬中,人们等待着。也没有等来裁员的消息。公司统计了一下,非生产人员只剩下了30%,其中储备干部只有5名。
   第十天,公司召集全体员工开大会。
   老总怀着沉得的心情在大家不安的眼神中走上讲台。他巡视了一下台下的员工。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刚刚经历的几个月是一场在绝密中进行的对职员们的初步的考验。为了不影响我们的生产,我们没有将之再扩大化,但已经能说明问题了。我想说的是,我们是遇到了一点困难,但还没有到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的地步。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我想告诉大家。真实的原因是,我们在新一年准备进军国际市场,在五个国家分别成立分公司,把企业对企业忠诚的最优秀的人才派出去长年驻外工作,这才是一场真正的大考验。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国内走得很顺,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大危机,这也得益于政府政策,得益于我们建立起来的“以人为本,以诚待人”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但我们不可能一直走得这么顺,尤其是在市场竞争如此残酷的当前,我们企业想永续经营,做大做强,就必须走出去。但我一直下不了这个决心。人心就是战斗力,我们不要忘了,二战后日本经济奇迹般的崛起,我们的企业站起来,其中的奥秘不仅是靠几个好产品,靠几个有决心的人,靠的是一大批人,一大批人在创业初期九个月发不出工资,仍与企业同生死,共存亡的那种奉献与执着的精神。我们企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在一步步扩大中,我们的员工换了一代又一代,也流失了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才,我也不知道跟随我这么多年的干部、员工,我们新加入不久的新员工朋友们有没有一如当初创业的勇气,当企业发不出工资时,还愿不愿意留下来干,我们的优秀的文化还有没有战斗力。如果我们没有这种随时面对强大的风险与危机的心理准备,如果我们没有超强的凝聚力,我们的人才可能会被人“挖走”,我们的企业可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一败涂地。我们遗憾地看到,我们不少在这场考验中被淘汰出局,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在场的员工坚守岗位,有的还拿出积蓄渴望帮助公司度过难关,一如当初一样,这让我十分感动。我现在宣布,考验结束。我们将从留下来的职员中选拔首批前往国外工作,其中包括在这场考验中通过面试的储备干部们,你们将在国外开始你们真正的职业生涯,并获得广阔的发展前途,恭喜你们。同时,将对全体停发工资与奖金的人员发给两倍的报酬。语毕,老总走下台与经受考验的职员们一一握手致谢。

共 25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企业老总设了一个局,想用一批经得住考验,可靠敬业的员工到国外为公司工作。在每一个局中,都有禁不住考验的人而辞职走掉,最后的一个局坚持下来的人,便都成了公司的骨干力量,真正的职业生涯,并获得广阔的发展前途,考研中挺发达工资也得到了两倍的回报。通过这个故事,启迪着求职中的人们,不要只看眼前的利益,有些事你禁得困难侵蚀肉体的疼痛与寂寞,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秋天的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6-01-17 23:23:41
  读罢文章,受益匪浅。那些禁不住考验的人一一走掉,能与公司同甘共苦的人禁得住了考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佩服作者的文笔。老总最后讲的一番话,实在令人感动,很喜欢那段话,会收藏。读着就像演电视剧一样,在我的眼前出现了很强的画面感,出现了说话的声音、场景。问候,祝写作愉快。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