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初中生活

编辑推荐 初中生活 ——献给我的老师和同学们


作者:鄱湖小草 布衣,242.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77发表时间:2016-01-19 10:20:17

一九六三年秋考入大港初级中学。
   学校傍武山而建,条件仅次县中。有教学大楼,有大礼堂。厨房、餐厅、小卖部、杂屋占一个小区;宿舍、教室是一排排一片片的;三个篮球场外加两个田径场所,是个像模像样的正规学校。
   这里组织健全,有书记、校长、教导。这里的老师多数受过高等教育,专业全面,堪称一流。
   一年级有四个班,我在一(三)班。班主任是冯市义老师,是本地口音,可能是附近盐田乡吧。较高的个子,瓜子脸,眉目清秀,且温文儒雅从不怒颜厉色。虽不胖但也不算廋,真是个美男子。这位老师钢笔字非常秀丽,其文学更见功底,作文课时,他总要耐心地指导几下,如果是写景,更要介绍一大溜优美的词汇。他也可能当过几年兵吧,冬天戴一顶好看的军绒帽。爱好文艺,会拉二胡,编导节目很有一套。我是文体委员,他手把手教我指挥大合唱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吴冬阳老师是专业体育老师。他上课才叫上体育课,有教案,目的明确,步骤不乱。讲义夹随身带,课前课后都必须点名。有准备活动,有分组活动,形式多样。如果是雨天,就在室内上理论课,学生还必须有记录。活动课里,还组织各类球代表队,进行技术培训,我还是班级篮球队长呢。他的教学方法,对我以后的工作都有一定的影响。
   欧阳老师很年轻,一副近视眼镜更显帅气、风度。教过我的美术,虽不是他的专业,却很见功底。有预先画好的样本画,也有现场具体指导的描画。大家很有兴趣。课余时常见他悠闲地拉二胡,什么《林中鸟语》、《赛马》呀,拉得非常好听。
   还有威严的张汝瑞书记,江北口音的汤涛校长,不修边幅的桂光炎主任;还有谢文、吴德满等老师,还有年轻的高个儿林老师夫妇。总之三十来个老师,都有绝活,够重量级的。可惜我只在这学校读了一年就转学了,不然其他副课都很好,特别是美术也一定很好,美术我也很感兴趣,欧阳老师教画时还夸过我呢。
   我怀念大港中学生活。学生吃公菜,国家有补贴,每周吃两次肉,大豆、豆腐、海带、白菜总是有新鲜的。有趣的是我们学生轮流磨豆腐,都喜欢磨磨,觉得好玩。每周能看上一次电影(县放映队送上门)。
   一个学期上山砍一到两次柴。武山是延伸都、湖、鄱、彭四县的大山,有的是柴火。靠自觉量力而行,一小捆十来根寸丁杂木,在二十斤左右,这对十五六岁的小子也算不了什么,真的是一种很好的锻炼。砍柴用不了半个钟头,大伙儿喜欢在山上玩会儿。武山是一山连一山,连绵的山脉,深深的峡谷,繁茂的林木,各色的野果,都有无穷的魅力,特别是初夏那诱人的杨梅,见到一丛,我们是欣喜雀跃。
   清晨,我们在小鸟的欢唱声中醒来。乳白色的薄雾笼罩着群峰,隐隐约约,好似身处仙境,一天的好心情也由此而生。
   傍晚,我们在清澈的溪水边洗澡,洗衣服,戏嬉。
   这里的生活丰富多彩。活动课时常常进行班级之间团体友谊赛,有篮球赛,有兵兵球赛;一学期要搞一次大型体育运动会,要进行一次各科知识竞赛;啊,记得全校还搞了一次登山比赛,那场面太壮观了,四百多人,同时排开在山脚下,我登上那个山头时,膝关节已无力支撑,自动屈膝跪地,老师连说不能蹲,大家只好相互搀扶着走,感受很好玩。
   在大港虽一年,但那里值得留恋的东西太多了。
   张岭中学没有二年级,于是按地区从大港中学拨去一班学生,共四十人的二年级到张岭中学读书,我在其中。唉,这学校,条件差远了。
   张岭坐落在武山西边山脚下,属山外,是一个小镇。因处在都、湖交界上,自古就是个小闹市,有一条老街,有饭店,有旅馆,有粮站,有商场,都湖公路穿街而过,在当时也属开放乡镇。
   张岭中学单独坐落在小镇南边,也确实是闹中有静。学校靠东的地势要高出一米,这片地方有宿舍、厨房、教学大楼;西头是一排三间教室一个篮球场,最西端是音乐室、仪器室横锁西边,与小学部连接,形成半封闭式。操场南边是一个田径场,有跳远的沙坑,有单双杠。再南边是农田。
   学生是吃私菜,也没补贴。十来个老师,只有一个教导主任。老师一半是院校毕业的“洋”老师,小半是乡间土老师。别看土老师,都有绝活,很有名气。语文老师王学明,旧政府国立中学的拔尖学子,古典文学见长,现代文学也不错。数学老师袁培彦,教了几十年的数学,发表过学术论文(珠算解方程)。教导主任曹越,写一手漂亮的好字,记忆力特强,几十人的大班,只要点上一两次名,就能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院校出身的老师有:李福康、蔡锦琨、周祥英、黄松庆、曹步青五位,都是教学多年的好老师。
   遗憾的是,学校没设美术课,我这方面的潜质没挖出,致使后来我只能给低年级照葫芦画样上点课。美术能陶冶情操,让兴趣广泛的学生多学点,那该多好啊!现在的学校还是不重视副科,整天只盯着参考的几门课打疲劳战。读书真有那么难?我的数学在全县可称得上学得最好的一个吧,但时间花得最少。我只看些例题,记住公式(小括号的特定条件也要弄懂、记住),这是本钱,以不变应万变,就是不花时间在题海里,复习时照样玩。每次考试我好像总是在第二个交卷。我好仔细哟,可以这么说吧,任何考试都难不住我,但容易的也不掉以轻心,绝对很少失分。我说这些绝无夸耀之意,只是介绍我的一些学习方法。我还有一个绝招,就是喜欢解难题,经常动脑,以后难题也就不难了。真的,同学们都知道我特别喜欢解难题。我还是这么说,语文、数理化固然重要,但音体美决不可少。我是这么认为的。素质教育最重要,应试教育真的不可取啊!
   张岭中学生活两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朝夕相处的同学更难忘。
   我们曾一起上雷公岭砍柴,那深深的幽谷,清脆的鸟鸣,空山的奇妙回音,还久久地烙印在脑海里;我们曾三三两两逛大街、进餐馆、遛马路;也曾漫步田间阡陌,感受禾苗的迎鼻清香;也曾与朋友抵足溪边,静听溪水轻歌细语;更不忘夏天游泳打水仗。
   我常常想起篮球搭档冯小仂、杨振达,大个子后卫彭平华,爱撞篮框的夏元庆,也记得爱发撞板旋球的彭江龙,象棋新秀杨如愿,班里漂亮女生曹苏、王维霞,还有忠实的朋友谢金泉、石仁元,临铺的曹细苟、万灯春,学习委员石开仂。
   那时的老师也爱活动,饭后,常和同学一起打球、玩牌。李老师的三步跨篮、蔡老师的远投篮、袁老师的牌技,那是堪称一绝。啊,我们师生呀,真的是教的精,学得活,玩得都开心。现在我们想起那时的学校生活,心里总是甜甜的,美滋滋的。
   二0一0年九月
  

共 25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学生时代的生活是让人难忘的。作者讲述了在大港初级中学和张岭中学读书时候的经历,描述了当时老师的敬业、学生的爱学习、热爱劳动以及因地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的和谐快乐生活。虽然那时候的学校条件有限,但师生之间相处的却非常融洽,那时候的学习生活很是让人难忘,让人记忆深刻。欣赏。【编辑:紫气东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气东方        2016-01-19 10:54:21
  我们总会想起快乐的学生时代生活,老师的辛勤付出,同学的努力学习和娱乐活动,总会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紫</span>
      </div>
      
       <!--回复评论-->
      	      
         <div class=
2 楼        文友:鄱湖小草        2016-01-19 11:35:25
  谢谢紫气东方编辑的点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