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再登西峰山

编辑推荐 再登西峰山


作者:紫气东方 探花,1396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52发表时间:2016-01-22 23:04:30

再登西峰山
   西峰山距离市区70余公里,是相邻的伊春市境内的一座山峰。近年被当地开发建设成一个旅游景区,山下新建了山门,山上修建了凉亭、栈道,为游人登山,营造了舒适环境和便利条件。
   作为热爱山水的人,我对西峰山是熟知的,曾经多次光顾这里,却只登上过一次。此次来这里登山,是第二次登山。
   西峰山算不上是名山,但它有着自己的美妙之处。远看西峰山,它不仅是一座山,而且很像山的象形字,高高的山峰矗立,两侧的山脊如同山的两翼,伴着山峰缓缓地向外伸展,让西峰山更加平稳和坚固。
   我们驱车来到汤旺河畔,河岸的堤坝上,覆盖着洁白的积雪。冬日的汤旺河水,早已结成厚厚的冰面,几十米宽的河面,如同宽敞而平坦的路面,几块凸出水面的大块石头,仍然矗立的冰面上,在白雪的覆盖下,接受着日月星辰的洗礼。
   冬季的大山是沉睡的,是寂静的。湛蓝的天空上,没有一丝云迹,蓝天下的青松、白桦、冬雪,衬托和装饰着冬天的世界,给人一种清新清爽、爽心悦目的感觉。
  
   二
   我们沿着新建成的金山大桥,来到了西峰山下,大家兴趣勃勃地走过山门,跨上台阶,沿着通向山顶的栈道,向着大山深处进发了。
   景区的变化是非常大的。两年前登山时候,这里正在修建登山的栈道。如今,这条栈道已经修建粉刷一新。脚下的栈道板,是仿木纹的水泥板,既防滑实用,又精美坚固,很方便游人登山。
   或许人们长时间生活在城市中,雾霾的天空,拥挤的楼房,大街小巷的车辆,加之工作生活的压力,让人们过着如“宅人”一般的生活,每天在单位与家的马路间往返,看到的是楼房,是车辆,感受到的是尾气,是雾霾,是平淡无奇的面孔,每天面对的,是永远也处理不完的琐事杂事。一旦走出生活和工作的小圈子,心情是放松的,是开阔的,更是愉悦的,是舒畅的。
   呼吸着山间的新鲜空气,看着栈道两侧沉睡的树木,以及树木间没有一丝尘埃的白雪,大家似乎都很兴奋,心中燃起了一股激情,促使身上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抬脚、上步、前行、转弯,爬上一段坡道,便是一个观景亭。站在亭下,整座金山小镇的全貌尽收眼底。一栋栋新建的楼房排列整齐,与楼房相邻的平房区,升起的缕缕炊烟,彰显着小镇的生机。弯曲的汤旺河,环绕着小镇,也滋润着小镇的居民。尽管此时是寒冷的冬季,河面已经封冻,但覆盖着积雪的汤旺河,就像一条银色的玉带,装饰着小镇的冬色。宽敞的公路,沿着汤旺河岸直通至小镇之中。远山在湛蓝的天空下,展露着起伏的轮廓。一条铁路线,经过小镇的边缘,在西峰山下的远处延伸而来,又向远处延伸而去。蓝天下的金山小镇,如一幅浓彩淡抹的水彩画,镶嵌在美丽的山水之间。
   人们赞叹着,赞美着,不时地欣赏和拍摄着远山近景。
   山间的冬雪是洁白的,没有丝毫的污染。它们静静地躺在树下,站在树上,点缀着浓浓的冬韵,让人享受着冬天的气息和别样的景致。
   山上的松树是深绿的,桦树是白色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株小草都是洁净的。尽管它们已经干枯了,都在沉睡着,却都是原生态的,
   登上一处山顶,在一段平缓的山脊处,有几块巨大的嶙峋怪石,无规则地坐落在树木间,凝视着冬日沉寂的山野。或许经过长年的风吹日晒,或许吸收了太多的天地之精华,巨石已经没有了棱角,周身显得很圆滑。抚摸着光滑的石面,心生感悟,人生也是如此,年轻时候,性情直率火爆,无所畏惧,初生牛犊不怕虎。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吃一堑长一智的历练,人生经验越来越丰富,遇事不再冲动,学会了冷静,学会了思考,为人处事也变得委婉平和了许多。如同这些裸露的巨石,经历了风雨,就失去了棱角,变得圆润而光滑了。
   走过一段小桥,眼前豁然开朗,几十棵深绿色的松树,矗立在巨石之间,洁白的积雪,沉睡在茂密的松树上。“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松树的挺拔和高傲,让人刮目相看了。在寒冷的冬季,其它的树种都变得枯萎了,或落叶了,只有松树,始终保持着绿色,昂首挺立在寒冬的风雪中,彰显着昂昂的生机和不屈的顽强。
   此时,路遇两位下山的登山者。聊上几句得知,他们是金山小镇的居民,每天都要登一次山,天天如此,时间久了,养成了习惯,也就没有累的感觉了。却是哪天有事没能登山,就会感觉浑身的不舒服。看着他们迈着平稳而有力的脚步,消失在视野中,佩服他们的毅力,也羡慕他们生活在有山有水的林区。
   在与他们地攀谈中得知,此处距离西峰山的最高处,还有十多分钟的路程。于是,我们振奋了精神,开足了马力,开始了最后阶段的攀登。
   转过一段幽长而平缓的小路,眼前闪现出两块,并排矗立在一起的巨石,相互间的距离不足半尺远,一线天的美景,展示在人们面前。尽管此景与许多名山上的一线天不可比拟,但此山此景也很是让人惊喜,让人赞叹。
   走过此处风景,抬头仰望,眼前就是西峰山的制高点了。而登上去,却有一程最陡最险的路段。
   上一次登西峰山,是两年前的夏季,而且是在一个细雨蒙蒙的雨天,那时候,这里还没有栈道,是踏着泥泞的山路,攀上山顶的。其实,那次的登山,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登山。雨水使脚下的山路变得泥泞不堪,而且没有如今栈道两侧可以把扶的护栏。只能抓着身边的小树,一步步艰难地向上攀爬,最终也只是几名男子汉们,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劲头和毅力,爬上了山顶。而眼前,尽管这段路程的坡度很陡峭,也是西峰山上最难攀爬的一段路程,尽管那些初次来西峰山的人,不停地喊着险,喊着累,但对于我而言,有了这条通天的栈道,与上次爬“野路”相比,却是容易了很多。只是在临近顶点的冲刺路段,有一处五六米高,近乎于悬崖峭壁般的路段,我们用攀岩的力气,借助坚实的岩壁,一鼓作气才攀爬而上。
   站在西峰山的最高峰,我们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胜利了!
   登高望远,站在此处俯看金山小镇,与在半山腰的观景台处,有着不同的意境。此时,位于湛蓝天空下的金山小镇是立体的,整个小镇如同一个大大的棋盘,平铺在四面环山的开阔处,星罗棋布的住房和这里的居民,一年四季享受着大山的灵气,接受着天地的精华,在这处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建设着自己的美丽家园,享受着美好的田园生活。我想,他们的生活是幸福的,他们的人生是快乐的。
   远处的崇山峻岭,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尽显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北方冬季特色。展现出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冬日风情。
   大家尽情而贪婪地欣赏着大自然的景色,当然也忘不了拍下这难得的登高望远的画面。
  
   三
   我们是沿着西峰山南侧的山脊走下山的。下山的路途中,随着栈道的走向,目光所到之处,处处都是不同的风景。在这里用导游常说的移步换景非常贴切。远处的山,近处的岭,纵横交错、绵延起伏。换一个角度观看,就是一处不同的风景;转换一个方向,又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大自然就是这样千变万化,蕴含着无限的魅力。
   尽管游山玩水时人们常说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行路。但西峰山上的栈道直通山顶,又从山的另一侧脊背上直通山下,尽管栈道也是时陡时缓,时弯时转,但我们的行进速度是平稳的,心情也是平静的,不同于导游计算着时间赶行程那样匆忙。
   忽闻一声鸟鸣传来,我惊喜。抬头看见辽阔的天空中,有一只大鸟飞过,是喜鹊,或是老鹰,我不能确定,但这只飞鸟,是我们在西峰山上看到的,唯一的有生命的飞禽。或许它是大山的使者,是来与我们约见,抑或为我们送别。我们挥手与它招呼,它似乎回应着鸣叫了几声,便飞向了山的后面。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而我们在一路欣赏风景与说笑中,便返回到了山下,却也没感到下山的难度。
   山下封冻的汤旺河冰面上,一些人开心地在打雪仗,也有一群人在踢雪地足球。他们奔跑着,追逐着,嬉笑着。看着停放在岸边的车辆,猜想他们也是来到户外放松心情,享受北国冬季大自然美丽风光的游客吧。
   他们快乐着他们的快乐,我们也快乐着我们的快乐。

共 31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好一幅北国风光图!雪、山、树木、怪石和人,是画面上的主要元素,而且和谐地分布着。这幅画动静结合,彰显着北国的风光和神韵,画面上不仅有着上上下下的旅客,还有天空中鸣叫的飞鸟,以及踢雪球人的欢笑声,使画面有了生机和韵律。作者很像是一个修为很深的国画大师,把西峰山和汤旺河描绘得纤毫毕现,给人以唯美的艺术享受。文章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作者走出了流水帐式的游记模式,集中笔墨地描绘了北国风光中最美的风景,并且带着读者一起,身临其境地领略了北国风光,将游人与北国风光融为一体,令远观者分不清哪是实景哪是画面。先为作者点赞,然后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1-22 23:11:00
  风景优美西峰山,如诗如画降人间,若非积雪透寒意,疑是国画壁上现。欣赏东方老师美文,顺祝佳作连连!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1-22 23:18:31
  第一次编辑东方老师美文,如有不到之处,还望老师海涵!(抱拳)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3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6-01-23 07:44:23
  登山的心情是快乐的,赏美景的心情是惬意的。登山的过程又是艰辛而美好的。一直都喜欢置身在山中成为画中画的感觉,欣赏着老师的文章,心随着山中美景而动,仿佛置身在如画的景致中,有着心旷神怡之感,想起了第一次登山迷失在山中的情景,想起了登上泰山时的惬意,游骊山的美丽心情。只是我不会写游记,欣赏登山者的游记便成了我的一大乐事,赏文赏景,乐在其中。欣赏佳作,祝老师写作愉快!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3 楼        文友:紫气东方        2016-01-23 09:33:25
  感谢秋风光临家园,倍感温暖。敬茶。
4 楼        文友:紫气东方        2016-01-23 09:31:44
  武兄辛苦,感谢精彩按语和诗一样的评论。问好武兄。
紫</span>
      </div>
      
       <!--回复评论-->
      	      
         <div class=
5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1-24 11:38:12
  这篇好文章,居然没给精品,郁闷!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