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天涯散文】父亲,父亲......

精品 【天涯散文】父亲,父亲...... ——父亲节献礼


作者:鹤鸣九皋 白丁,4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07发表时间:2009-07-22 20:19:35

想写父亲,总觉得语言太苍白,无关朴实与华丽,无关厚重与沧桑,其实,父亲很平凡也很乐观,这好像成为了我一直没有为他写下只字片语的理由。再过两年,父亲生活在这个世间就将年满整整一甲子。六十岁,这是一个死之将至的年龄,我想我不能再等。如果我的文字能够表达我的心情于万一,我想我终究也为它找到了一个宣泄的泉眼。
  
   父亲生于建国的第三个年头,在祖父母的七个子女中排行老五,被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和两个弟弟夹在中间,一个不尴不尬容易被忽视的位置。父亲在兄弟姐妹中个子是最小的,每当我看着父亲瘦弱的身躯,一副从小营养不良的样子,我常想,祖父和祖母一生如此艰难,这七个孩子仅仅就是养大了而已罢!两位老人给予我父辈的爱,一定是极其有限的,尤其是对父亲这样一个不大不小的瘦弱的老三(家乡习俗,排行只计男丁)。要知道那时候,每个家庭都会有十来个孩子,哪家的孩子夭折了,如同我们现在某些人家里烂了个西瓜一般。活着的人,能够吃上一顿饱饭,成了最大的奢望。邻居家的一位长者曾经告诉我,他那时在学校里念高中,回家一趟,四十里远,在路边看见七具饿殍,还有两具正在抽搐的垂死的躯体。
  
   我已经无法想象父亲在那个岁月中是如何存活下来的,就好比现在很多年轻人无法理解我所写的文字一样。只听父亲说,自他降生以来,这个国家总是运动不断。什么“土改”、“三反五反”、“四清运动”、“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等等。对于我来说,名称很抽象,无法按照正确的时序一一排列。可是这些运动,留给父亲的,除了深重的记忆,还有一脸的菜色,至今尚未消褪。
  
   人民公社开始的时候,父亲不到八岁,全国人民都砸烂了自己家的锅灶,聚到一起吃起了大锅饭。祖父母每天跟着大部队到十里开外的地里干活,收工回到家总是星斗满天。父亲们吃不饱也跑不动,每天就像兀鹫一般,蹲在地里,贪婪地寻找一切可以下肚的东西。那时候的中国大地,千村薜荔,万户萧疏,父亲蹒跚在原野里的身影,成为我对那个时代最为精确的想象。
  
   十一岁的时候,父亲开始进入小学念书,年纪比同班的孩子大,个子却是最小。每学期的学杂费是一块八毛钱,可是家里总是拿不出,拖到期末,老师只好申请给作了减免。每天早上不到六点起床,赶着自家的牲口到山上,将畜生们喂饱了,他才能回家吃饭。揭开冰冷的锅盖,匆匆扒几口别人吃剩的饭,再赶到学校,就是上午十点多。即便如此,父亲的功课却从来不曾落下。下课以后,别人到操场上玩耍,他则在教室里练字。同学们扔掉的废纸,他捡回来,在上面练习毛笔字,直到纸上再也分不出墨色和底色。父亲写得一手好字,梓里乡间,但逢刊碑立石,婚丧嫁娶等盛事,多半请父亲前去执笔或做账房先生,在当地甚有文名,而很少有人知道,父亲童年只念了三年半小学。十四岁多一点,比以往所有运动都更加令人心惊胆寒的那场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父亲成了一名红卫兵,每日跟着疯狂的人群,搞串联,张贴大字报,开批斗大会,学业就此终止。
  
   但是父亲却没有像我这样的心思,盘算着父母给予自己的有多少。在我五岁那年,祖母突然离世,享年六十三岁。那天清早,母亲一早便给我穿衣起床,我看见我那倔强的父亲,老是爱逼着我回家练字的父亲,从来绝少对我露出笑容的父亲,坐在昏黄的灯光下嚎啕大哭。他说,他的妈妈,把他养大,很不容易,却一天好日子也没有享受过,就这样走了,他心里难受。祖父晚年,最为依恋的,也是这个最不起眼的老三。老人家喜欢怀旧,一直跟我讲父亲小时候的点点滴滴,一遍又一遍。如今,祖父走了,父亲也终有一天会离我而去,这些,也将成为我对父亲永远的记忆。
  
   童年的父亲在地里发现了几颗小萝卜,准确的说是萝卜苗,有手指一般粗细。可是他已经虚弱得连这几颗萝卜苗也无法拔起来,只能用鸡爪一样的小手指一点一点把它们抠了起来,拿回家,用火烤熟了,放在身边,用饥渴的眼神守护着它们。不知道过了多久,父亲的眼神渐渐迷离,他抵挡不住浓烈的困倦,睡了过去。当祖父母回到家,叫醒他的时候,父亲睡眼惺忪地到处摸索:“妈妈,我给你烤的萝卜……”
  
   人民公社给每个成人定的口粮是每日半斤粗粮,这中间,可能还会受到克扣。“饭”熟了,端到全家人面前的是一碗能够照见人影的“粥”,所有人都靠着这碗粥,维系着生命,吃完了,还要把碗舔得干干净净。瘦小的父亲在碗里仔细地搜寻,终于,他发现了一个比指头还小的还没搅散的面疙瘩,小心翼翼地夹到祖母的碗里:“妈妈,这里有个面疙瘩……”
  
   父亲把对祖母的歉疚全部回报给了他的父亲。在儿女的精心奉养之下,祖父活到九十岁,了无遗憾地去了。去世前,他不再接受治疗,神志一直很清醒,但是失去了行动能力。是父亲,每日将他背进抱出,日夜守护着他。半月以后,祖父溘然长逝,父亲打电话告诉我:“今天早上,我们把爷爷送上了山。”说这话的时候,父亲的口吻一如我意料之中的平静,我知道,父亲面对着于他有着生养之恩的祖父,他已经无所亏欠。
  
   父亲十六岁就远离父母,到几百里以外的湖北神龙架林场当学徒,每年回家一次,三年后帮家里还清了所有的债帐。那时候没有代步的工具,去来都靠步行,每次回来,还担着许多帮家里做的桌椅板凳家具之类的东西。我经常梦见月色之下,深山老林之中,父亲肩负着重担,披星戴月在羊肠小路上穿行。在这个历代王公大臣遭受贬谪的流放之地,父亲学会了这辈子赖以为生的手艺,靠着这门手艺,在母亲的帮助下,父亲养活了我和弟弟,并让我们学到知识,让我们可以找到轻松的工作,让我们的人生,不必再像他那般受苦。我们的一切,都是父亲赐予的,而父亲的一切,都是他自己挣来的。这是我们之间不一样的地方。
  
   两年前,弟弟将父亲接到自己在外的家中,想让他享受一下城市的生活,可是到了春节前,父亲不顾回乡人流的拥挤,执意让弟弟把自己送回了老家。我知道,父亲再也离不开那片生他养他的贫瘠的土地。在家里,父亲依然耕种着他的一亩三分地,逗弄着我两岁的儿子。大半生的劳作,让他提前苍老,他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肠胃不好,每逢下雨全身关节都会剧烈的疼痛。我知道,就算是一部机器,在从不停息地运转六十年以后,一定会严重的磨损甚至报废;我不知道,父亲如果不劳动,会不会走得更快;我不知道,什么时候,父亲会手扶着锄头,倒在地里,再也起不来。我想尽我所能,告诉所有人,告诉他,我爱他,我崇拜他,这个瘦小的老农民,趁着他的耳目尚未昏聩。
  
   父亲,父亲……

共 25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眼噙热泪,读罢此文,深受教育。借此感恩节,为人子女迅速行动起来感激父亲,回报父爱,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文笔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杂谈性质的叙述,更显父爱深深!强烈推荐精华!编辑:冰涟雾语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724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村雪        2009-07-22 20:31:18
  亲情,永恒的话题!欣赏!问候!欢迎再次投稿!社长推荐精品
用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奥妙无穷!
2 楼        文友:村雪        2009-07-22 20:31:27
   亲情,永恒的话题!欣赏!问候!欢迎再次投稿!社长推荐精品
用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奥妙无穷!
3 楼        文友:一缕清风.        2011-07-07 07:44:45
  欣赏朋友的大作,受益匪浅,希望朋友回访,一起探讨进步。另,我的文集论坛里还整理很多写作方面的资料。欢迎来看看。
中国武协、河南作协会员。民权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最新文学、影视、武术作品集请关注公众号qingfengzuopin 微信yilvqingfengz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