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风中落叶(散文)

精品 【流年】风中落叶(散文)


作者:指尖 举人,4158.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56发表时间:2016-01-24 10:31:49

【流年】风中落叶(散文)
   我们闻讯赶到。六娃大爷的尸体,已被人从厨房的水瓮边抬回到炕上去了。
   六娃大大正在翻箱倒柜找寿衣,她好不容易将探到柜子里的上身抽出来的时候,手里便多了一个包袱。
   院子里乱糟糟的,大人们正在拆门板。有人已经调好面糊,将白纸裁开,往一截柳木棒上一层一层地裹。有人开始和泥,有人在扎草,砌灶火用的石头已从外面的河沟里搬回来了。
   六娃大爷临死前吃了四个炒鸡蛋,喝了一盅烧酒,吃了一袋烟,把小凳子放到水缸前,站上去,将头和上身塞到水缸里,就被水淹死了。趁大人们忙碌,我们悄悄进了厨房。水缸边的凳子还在,但已被掀翻,仿佛能看见六娃大爷曾有过的一番挣扎。二林胆大,把头探到水缸里,水满满的晃荡,二林说,里面有金黄的炒鸡蛋。
   死去的六娃大爷的身体还是软的,人们给他已穿戴整齐,抬到门板上,他的双手用麻缠着,抱在胸前,仿佛在作揖。他的脸上盖了一张黄裱,有点小,将他腮边那个巨大的肉瘤孤零零地留在了外面。那个肉瘤曾作为他的标志,被村里人喊来叫去过,现在,他死了,好像那个肉瘤还不想死,大人们每次将它藏到六娃大爷的衣领下,那个肉瘤还是会晃晃游游地掉出来。
   来妮大爷过来跟六娃大大说,嫂子,都安顿好了,你哭吧。
   六娃大大停下忙碌,抬起头文,给闺女们捎话了?
   来妮大爷说,捎了。
   六娃大大的身子转了转,说米面都在厨房瓮子里,白洋布和红只在炕上包袱里,都交给你了。
   来妮大爷点点头,放心吧,嫂子。
   六娃大大从小布衫的斜襟里抽出一块手巾,坐在炕沿边上,把腿盘起来,闭上眼,声腔长长地哭起来。她平日里做针线靠着的那个柏木棺材此时已被抬到院子里,村里的海槐正在拿笔在上面描画。六娃大大的背后空荡荡的。
   六娃大爷虽是寻短见死的,但他毕竟也六十多了,算喜丧,所以来祭悼的人也不少。家里放了五天,热热闹闹送出村去,埋到干草坡的蒿草里了。他的两个闺女披麻戴孝,哭得比六娃大大痛,六娃大大脸色平寡地对闺女们说,你们该哭,他是为你们死的。两个闺女更卖力地哭。
   据说六娃大爷死的那天,跟六娃大大说,趁现在还能动弹,想个法子死吧,要是不能动了,咱连个儿子也没有,谁伺候呀?六娃大大还对他翻白眼,说,我现在就伺候你呢,你怎不死?说完就下炕到外面去了。在外面她跟人说东家道西家瞎叨歇,等天渐暗下来,地里的人陆陆续续回村,才往家走。她不大愿意呆在家里,人家都是人欢马叫的,只有她,回了家面对一个惊天动地咳嗽、面色通红喘气的人。六娃大爷更多的时候都在埋怨六娃大大,说她上辈子没做好事,这辈子叫自己绝后。六娃大大心里虽然气得生疼,但也不敢反驳。这话题从年轻时候就被六娃大爷反反复复念叨,像一个伤口,结了痂又撕开,流了一辈子血了,最后就绾成六娃大爷腮边的肉瘤,全村人都看到了。在外面跟人说话,六娃大大心里还好受些,一回家,她又觉得胸口堵了块石头,她叹口气,迈进厨房准备捅火做饭。当然,邻家听到了她震耳欲聋的惊诧的喊声,直戳上空,又四处扩散。
   二
   在村里,死亡并不令人害怕。人们也不把死亡当作忌讳去遮掩和逃避,即便七、八岁的孩子,都敢拿性命来打赌。差不多每个人都知道,死亡就跟每日面对的白天、黑夜般寻常,人生下,会长大;人长大,会老;人老了,会死;人死了,会转世投身。这种生生不息的循环反复,造就了人世的长久。当然,有些人并不老也会死。就像人活着,需要选择走路的姿势、端坐的姿势、待人接物的姿势一样,当更多的人,在时光中挥发自己的微笑和泪水,并用难以承受的痛苦和煎熬等待死亡到来的时候,有些人会勇敢地选择一种自己设计好的、独特的姿势,来表明自己的立场,仿佛风中树叶,不待风来,就要提前进入死的洞穴。他们会在冗长的时间里,思忖确定自己死去的时间、地点、方法。来妮大爷他爹很早就跟来妮大爷说过,他要死在秋天,最好是八九月里,那时庄稼也熟透了,人们也闲在,地刨起来是喧的,雨也少。
   来妮大爷三岁上没了娘,是爹将他带大了。他腿瘸,他爹从不让他担水。年轻时,他爹用五斗粮食给他说过个媳妇,但后来那五斗粮食给退回来了,来妮大爷便一辈子没成家。他爹是瘦黑脸,山羊胡子,成天穿着油光光的黑衣黑裤,拄着拐杖跨过我家的门槛,站在地上叫我祖母嫂子。来妮大爷偶尔也会在我祖母面前抱怨他爹,说那个老不死的,早先也不接济给我找个媳妇,等他死了,我可怎么办呀。祖母就安慰说不要急,你还年轻呢。
   来妮大爷他爹先上了回洞顶,洞顶上的草长得高,他用拐杖拔开它们,深一脚浅一脚才走到洞顶边上,他探头看看自家的院子,安安静静的,平平展展的,角门里面的那些果树上结满红的、青的果子,他看到扁担挂在角门旁边,看见砸炭的锤子待在煤场边的石头上。那时,我们一群小孩正好跳墙从学校后面进到他家的院子里,他在洞顶上看到我们摘果子,哼也没哼。倒是禾苗偶尔抬头,吓得拉上我们就跑。他不知道我们看到他在洞顶上的样子是多么高大,多么遥远,寡蓝寡蓝的天幕下,一个凝固的黑身子,仿佛树上一片孤零零的叶子,微风摇摆着他。
   他跟我祖母说起过这回事,说那时他看到自家的院子舍不得跳下去。祖母并不相信他会真的去寻死,常下里,老点的人总喜欢说起死的话题,大家也为自己怎样死而预设过无数次,所以她笑呵呵的说,跳什么呀,等着闫王爷来叫吧。他说,我现在老透了,做什么都力不从心了,再过一半年,就得让人伺候,嫂子你也看见了,来妮是个瘸子,他自己也照顾不了自己,还得照顾我。祖母说,你要死了,来妮谁管呀。他说,我也顾不上他了,不拖累他就得了。
   后来他又拄着拐杖去过泉子沟,他在泉边坐了好几个时辰才回来。他说他看到水那么清,他一跳下去,就毁了全村人的水了,是要遭人骂的。他说他看见狼了,一只母狼带着一群小狼,那些小狼可亲勒,毛突突的,肉旦旦的。他说这些的时候,祖母递给他一袋烟,他压了压火星。人老了,就不怕疼了。祖母压了压烟锅里的火星,说,你不要想这些了,到之处说之处吧。他说,到哪里也是祸害。
   第二年秋天,来妮大爷在饲养处喂牲口,晚上就不回来住了。有一天早上回家,看到门框上打着个绳结,推门,门里似乎有个东西抵着呢,就喊,爹,给我开门。没人应。又喊,连喊了六、七声,他觉得有些诡异,心跳得厉害,似乎要蹦出来了。他用力推开门,先看到他爹的脚和脚下的凳子,然后,看见他爹吊在门框上,垂着头,舌头长长地伸着,已经咽气多时了。炕上,摆放着他死后要穿的衣物,还有打发他需要的一切,白布,纸帛,香烛,棺木里的也干干净净的。来妮大爷嚎啕大哭。
   打发完他爹,来妮大爷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的,说,我爹是念着家的。他把所有自己和爹的衣服都洗了,水淋淋地挂在树杈上,端着碗到我家,跟我祖母说,婶子,我爹怎么不把我生成个女的呢,那样,我也就不惧这做饭洗衣的罪了。
   三
   还有人用毫无防备的死,来达到某种目的。这种视死如归的死的姿态,不达目得不罢休的死的姿态,一般人并不能做到。
   禾苗家屋后的空地让蛋蛋爹给耕种了。
   这块地并不大,一直是禾苗家放柴禾、煤和喂猪的地方。
   禾苗爹看着自家的地被人家犁锄,只是可劲地吃烟,烟锅磕在炕沿上叭叭地响,里面有气愤和无奈。
   禾苗妈恨恨地剜了禾苗爹一眼,拿了把铁锹,就把蛋蛋家刚栽下的秧苗铲了。
   蛋蛋爹看见,过来试图打禾苗妈,禾苗妈一头就往蛋蛋爹的怀里撞,蛋蛋爹拉着禾苗妈的头发往外推。禾苗爹在一边瞭着,就是不吱声,也不动弹。
   后来禾苗妈扯襟袒怀狼狈不堪地回家了,进门劈头就骂禾苗爹。禾苗爹呐呐地说,种就种了吧,你生什么气。禾苗妈一口唾沫就唾到她爹脸上了。
   禾苗妈气不过,家人外人一起欺负自己,这过得什么光景,干脆,死一回给他们看看。哭了大半天,后来不哭了。把看笑话的人都打发出去了,把家里人也打发出去,拿起一瓶敌敌畏就喝下去了。
   一会她难受得开始呻吟,禾苗爹从外面回来,一看这架势,拿起脸盆就往禾苗妈嘴里灌水,有人说,喝大粪管用,又从茅厕里舀来灌她,她吐得昏天黑地的,直吐到金黄的胆汁出来。人们都说她侥幸拣了一条命回来。
   蛋蛋爹一看,这女人真是拿命来换那块地的,不声不响把地里的秧苗起了个干净。
   那以后,村里再没有人敢惹禾苗家的人。禾苗妈的身体后来一直不好,再不能下地劳动了,她用死来捍卫的尊严到底还是管用的。
   祖母有一次在跟我母亲的争执中,因为回来探亲的父亲的未应和而大发雷霆。她拿了一把刀,放在门槛上,说要将我父亲千刀万剮,边骂边哭诉。
   她像村里那些女人一样,有在嚎淘大哭时,还能明明白白把事件的前因后果说出来的能力,她们口齿伶俐,思维清晰,每句话,句句似针,直戳要害,每件事都因哀哭的背景而更加生动感人。
   这种情况下,我母亲首先瑟瑟发抖了,她央求父亲去求求祖母,让她停止这样的闹腾。但我的父亲不以为然,他觉得这不过祖母的一种发泄方式,不会怎样的。
   或许祖母对父亲的心事是了如指掌的,当她等不来想要的哀求的时候,从瓮子后面拿出一根绳子,并熟练地将绳子挂在门框上,另一头打了个结,将头伸进去。吓得我哇哇直哭。这时候父亲才着了急。
   当然,我相信祖母的初衷并非是向死的,但她用死这种姿态要挟到的一种尊重,还是令她感觉到了自己的胜利。
   四
   也有纯属意外的死亡,没有提前备好,预先设计,绿耸耸在树上,突然就被风吹下,定格在某种略带别扭的姿态上。哑巴小海并不傻,他的目光清澄澄的。看见小孩去学校,他也想去,在家里跟他爹闹腾,躺在地上不起来,滚得院里的土突突地向上翻,他爹用蒲扇大的手刮他,他也不起来,后来他爹跟他比划说去学校说说试试,他腾地一下站起来。
   当然,老师并没要他。
   他成天蹲在学校的老柏树下,等着下课。
   他最高兴的是学生们去劳动,去河边地里抬石头,或者去砖场搬砖,每次他都干得很卖力,老师朝他竖起大拇指,他会脸红。
   有次学生们去泉子沟抬水,他也担了个水筒跟上去了,他身体强壮,做事有巧头,所以老师就让他给学生们从井里吊水。井口是个长方形,宽里刚好放个扁担长短,有人起哄让哑巴把扁担放在井口上,从扁担上走过来。哑巴觉得自己受了器重,脸色通红,就答应了。他看了看周围,撮撮手,脱掉鞋,就侧着身子站到扁担上去了,他慢慢地往前蹭,蹭来蹭去就蹭到井里去了,扑通一声,吓坏了看着的这些小孩。
   隔年南沟建了水库,全村人都去看。临村的人胆大,跳进去就游泳。哑巴看见了,也脱衣服要下去,周围的人拉着他不让下,他脸一红就生气了,呜哇呜哇地叫唤,抗拒着拉他的人。人们不就不管他了,他坐在水库边上,看着下面游泳的人,眼里满是羡慕。后来人们都回去了,就剩些小孩子踩在稀泥里玩,他站在水库边上,脱得光溜溜的,奋力一跳就下去了。
   哑巴并没有做好死的准备,他以为这样的经历会跟生命中曾经的经历相似,但他还是想错了。或许他还幻想着那天开口说话了呢。当然,没人再去猜测。村里曾经和正在死去的东西太多了,在四季轮回中,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灭。村里人说,他是水命,所以注定要归回到水里去的。
   来年,河里灰色的小鱼欢快地游来游去时,我们都希望那是哑巴小海。
   比起有预谋的死亡,或许这种意外的结束生命的姿势,更令人悲痛。
   五
   但有弟又让死亡通向了另外的可能。有弟是因为喜欢上一个人,刚开始没人知道。后来那个人在五道庙说有弟私处有颗痣。按说,风言风语也传不回有弟耳朵里。虽然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但有比墙还厚的时间挡着,大家也以为有弟暂时听不到。
   有一天村里放电影,有弟跟一伙大闺女照例站在后面看,她们其实是在招惹身后觑觎她们的后生,那些目光,都带着贼心,像箭一样,似要从她们的后背穿过前胸的。有弟那天照例是等着那个人的,可是后来身边的女伴都快走光了,那个人也没出现。这时,东头的文化蹭过来说,有弟,我们到大场里吧。有弟瞪了他一样,低声说一边去。文化说,去吧,他早跟人走了。有弟惊异地看着文化。文化又说,他说让我来找你的。黑天里看不见有弟的脸由红到青,由青到黑的变化,但有弟眼里的恨意却像小火苗。她甩甩手,说,不。文化说,别装了,现在村里谁不知道你,连你那里长着的那个痣都知道。有弟一愣,正好电影里炮火连天的,她就流出泪来。她也不敢大哭,边向着家门跑,边抽泣,差一点儿跌到河沟里。
   第二天她就去找那个人了,那个人刚开始信誓旦旦,后来有心甩掉有弟,就承认他把他们的事跟村里好多人都说了。有弟问,你什么意思?他说,没什么意思,就是说说大伙高兴高兴呗。有弟又问,你把我当玩艺儿了?那人说,倒不是玩艺儿,但说说都高兴哩。有弟说,我将来是要做你老婆的,你就这样把你老婆跟人说了?那人嘻笑着说,你看你,咱也是玩玩,谁应许谁了?

共 684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整篇文章都在叙写村里故去人的故事,腮边长有肉瘤的六娃大爷寻短而亡;来妮爷爷亦是寻短故去;禾苗妈为了捍卫自家空地喝敌敌畏,为死却落得体弱;因为赌气吊死的祖母;哑巴小海溺水;有弟因情而疯,她虽活着却没了生气,惹得一家子长吁短叹,很是难受。这一个个故事令人慨叹不已。但文中大多逝者的命运是那样的凄惨,常因受不了心里、情感,外界等打击,走了不该走的路,读来令人心下颇有些不忍。最后祖母去世送葬的路上出现了酸枣树下新鲜的落叶,预示着众人的生命都像这落叶一般,都会走到劲头,虽然人们活在世上犹如片片树叶,曾经青翠,但都会落叶归根,所以我们不应该被人间琐事打败,而应该积极向上的生活。问好作者老师,感谢赐稿流年,推荐赏读。期待精彩继续。【编辑:宇蓝】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125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宇蓝        2016-01-24 10:35:40
  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就是精气神。但愿人人都有精气神,打败纷扰,努力生活,活得精彩。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精彩继续。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6-01-25 06:53:3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3 楼        文友:也许有来生        2016-01-25 17:52:15
  这是一篇奇文!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专门写死的文章呢!六节文字,写了六个人的死。有的是以死来维系自己的物质尊严;有的是以死来捍卫自己的精神尊严;有的是以死来证明自己是有着与常人无二能力的,比如哑巴;有的是以死来守护自己的钟情。等等。人的死亡,犹如一片树叶的落下。怎么落,落到什么位置,为什么落,似乎都有着冥冥中的定数。有人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何时生,但不知自己何时死。但文中有的人物却不是如此,他或她知道自己何时死,为什么而死。这种死,是有准备的死,似乎也是从容的死,有目的的死。似乎只有死,才能把欲于证明的元素矗立起来,展示在世人面前。一个物种如此,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难道不也如此吗?
我来过,我很棒!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