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杨德玉杯孝道征文】孝——人性与文化的标志(随笔)

编辑推荐 【杨德玉杯孝道征文】孝——人性与文化的标志(随笔)


作者:刘学铭 举人,385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14发表时间:2016-02-07 21:50:32
摘要:以“孝”为载体的“孝文化”,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注重情感的文化传统。因此,它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品牌,向全世界推广,这对于扭转西方世界过于高扬理性主义所导致的道德沦丧和人情冷漠的世风,是大有裨益的。这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的积极影响和巨大贡献。。


   孝——人性与文化的标志(随笔)
  
  
   一、
   在本人的家乡,有一种叫做"虎皮喇"的山雀。这种鸟体量比麻雀略大一些,黄羽毛儿,白眼圈儿,春天跳跃在绿树草丛之间,扑捉虫蝶喂养幼雏,个个都是悉心关照后代的好父母;可是,等到幼鸟长大,它们父母的厄运也就来临了。有人亲眼目睹虎皮喇啄食父母的情景,那场面近乎于野蛮宗教的仪式:只见两只父母鸟并排站在同一条树枝上,它们的嘴紧紧地叼住头顶上另一条树枝,它们就这样甘心受刑、闭目等死;这时,矫健的子女鸟,个个如狼似虎,上下翻飞,呱呱乱叫,争相啄食父母,每叨一口,引起一声惨叫……直到把受难者的皮肉全部啄光,把两颗牙关紧闭的鸟头,依然留在树枝上……
   这种惨不忍睹的悲剧,实乃生物的兽性所使然。那么,人类有没有类似的兽性呢?
   我忽然想到了,当今社会不乏其例的啃老族。他们的行经与虎皮喇啄食双亲的暴行,只有程度上的差别,并无性质上的不同。后者啄食双亲的皮肉,前者"啃"食父母的血汗钱,都是贪得无厌的兽行。
   其实,人类社会存在着这种徒具人形而乏人性的"畜生"并不奇怪,因为人原本就是生物群落中的一种。人之初也是充满兽性的“畜生”,只是在后天的学习中,使兽性衰减、使人性递增,最后演变成人兽两性混杂、人性比例略大的"人"。这个“驯兽过程”,就是人性化过程,也叫作文化过程。
   “孝”的本义是对血亲(父母)的崇敬、关爱与奉养。这种高尚的情感,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它属于文化的范畴,它是人所独有的特性,其它任何禽兽都没有孝心。尽管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等行为,与人的孝行有些类似,但那不是自觉的行为,而是一种无意识的本能。况且,“弱肉强食”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其中还不乏像虎皮喇那样的残害血亲的事例。
   人的“孝”与“不孝”,就是对人性与兽性的区分,就是对人性化程度的度量,自然也是对文化程度的测试。所以,“孝”是一种文化,可称之为“孝文化”。
   这里所说的文化程度,特指人性化的程度,是一把衡量被称为"人"者的尺子,量度他到底与禽兽拉开的距离有多大?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更像个“人”?
   所以,“孝”是一种文化,可称之为“孝文化”。一个“孝”字,便可成为量度人性和文化的一个重要判据。
  
   二
   “孝”文化,不仅可以提升人的道德品质,而且还可以延展人的生命价值。
   人的生命价值,可粗略地理解为,人对家庭、社会和事业的贡献。
   这种贡献可以体现在物质、制度和精神等层面,它是通过人的文化来实现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文化行为,人的一切贡献,都是文化贡献。因此,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便是:人的生命价值,就是人的文化价值。
   人的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生前,而且还延续到死后,甚至有些名人巨匠的文化影响,与山河同在,与日月争辉。社会名流如此,那么,名不见经传的平民百姓,是不是就“人死如灯灭”了呢?不是的!人的生命价值(文化价值)往往在孝顺子女那里得到了传承和拓展。社会上广为流传的“"继承遗志”、“发扬传统”|“子承父业”和“光宗耀祖”等成语,都表明后人从敬重长辈出发,在先人文化的基础上,再创辉煌的孝心和壮志。
   中国历史上许多名牌小商品,如天津狗不理包子、四平李连贵大饼、王麻子剪刀和董氏药膏等,所以常胜不衰,就是以孝敬的行为来传承和发扬的。
   个人的“孝”不仅能在家庭内部,传承和拓展父母双亲的生命价值,而且还能把个人的“孝”扩大到社会,使它具有群体的集合效应,从而导致整个民族对先民的敬重。中华民族素有尊祖和法祖的传统,正是这种牢不可破的"祖宗"情结,把海内外的炎黄子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维系着祖国的完整统一,延续着五千年传统文化表里如一,使华夏的文明连绵不断、源远流长。
   这种全民族世代相传的孝敬先民的品行,可称为民族的"大孝"。正是这种“大孝”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独具文化特色,建构了和谐统一的"儒雅之国"和"礼仪之邦"。
   如果说民族的"大孝",在时间维度的纵向作用,是书写着一部国家统一、传统绵延的文明史的话;那么,它在空间维度的横向作用,则构建一个把祖国视为母亲、把国梦视为理想、团结奋进的和谐社会。
   个人的"孝"扩展成民族的"大孝",存在着一脉相承的递续关系。这可用爱国与爱乡作类比。长期旅居外海的游子,他们一向把思乡与怀国联系在一起。
   童年时,房前一片杨柳林,屋后一段竹篱笆,都可能成为他们魂牵梦绕思乡怀旧的对象,并由此联想到祖国的名山大川,由乡愁扩大到忧国,由爱家乡拓展到爱祖国。
   由个人对自家父母之"孝",发展成民族的"大孝",大体也经历着同样的由近及远的情感放大的过程。这对孝敬父母、心地善良的后生来说,是一件顺章成理的事情。他们由自家父母的可亲、可爱和可敬,联想到"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博爱和大爱,进而推及到普天下谁人不是父母所生?谁人不是父母所养?于是孝心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和放大。
   三
   文化是人的灵魂。人所以有多重特性,是因为文化具有多重特性。由大文化派生出来的“孝”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继承性
   从古至今,“孝”文化有许多固定不变的内容,世代相继、辈辈传承,体现了文化的继承性,比如,对丧失劳动能力老人的赡养,对体弱多病父母的看护,对过世双亲的安葬和祭奠,等等。
   2、流变性
   作为传统文化一个组成部分的“孝”文化,也像总体传统文化一样,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今人对"孝"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不能骸骨迷恋全盘接受,比如,在子女婚姻大事上,应该彻底废除父母之命的包办陋习;应该铲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陈腐观念;应该克服"父母在不远游"的没出息思想,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孝”的内容也要不断地更新,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流变性。
   3、阶段性
   在人的一生中,“孝”的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的行孝内容,比如,青少年时期,人生阅历较浅,知识经验不多,应该虚心听从父母的教导,做个顺从听话的好孩子;成年时期,经营小家,打拼事业,工作繁忙,但不要“娶了老婆忘了娘”,要常“回家看看”,主动与父母亲近;初老时期,正处于事业颠峰期,为人处世和事业成就,往往都超过父母当年,呈现出"青出于蓝"的优势,而此时的父母(如果还存活于世的话),正处于人生的衰老期,一些老年人心理病也不期而至:任性、不听话,耍"老小孩"脾气等,这些与老俱增的毛病,起初使子女失望,继而使子女厌恶,此时,亲子关系进入了很难相处的危险期,需格外小心,不要对“老朽”的双亲,有丝毫不敬的言行;再往后,就要进入耐心赡养老人的反哺期,此时离父母大去已为期不远,一定要耐心再耐心,万不可在尽孝问题上,做出老人死后追悔不及的错事。
   归纳人生行孝的四个阶段,可概括为四个字,即:顺、亲、敬、养,也就是孝顺、孝亲、孝敬和孝养。
   4、互动性
   不言而渝,子女是行孝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是被动的接受孝道的客体。常言道“父慈子孝”,这说明对长辈表示敬爱的“孝”,它是以父母对晚辈的慈爱为前提的,真心实意的“孝”,一定是亲子双方情感互动的效应。对“棍棒下出孝子”的教育理论,我一向是不敢苟同的,贾政与贾宝玉式的父子关系,绝对不利于培养自觉地遵从父命的孝子,这种令晚辈胆战心惊的猫鼠关系,只能培养出阳奉阴违的“逆子”。
  
   四
   文化既有种类之分,又有优劣之别。那么,什么样的文化,才算得上优秀的文化呢?文化的优劣取决于两个要素:这就是“情”与“理”。
   所谓“情”,就是通常所说的情感,这里指的是物情与人情。物情是对自然造物和人工造物的情感,包括对大自然的生态系统,日月星辰,山川大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的情感,也包括对人工自然城市、乡村、工厂、矿山的建筑、设备以及人工产品的情感。人情是对人类的情感,既包括熟人(亲友)和陌生人(社会人群)的情感。情感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具有悲天悯人的菩萨情怀。
   所谓“理”,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这里指天道和公理。天道也称天理,就是大自然的规律,是数理化、天地生研究的对象;公理也称社会公法,即社会每个成员人人都应该恪守的法律、法规和道德。理性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具有高度的科学精神,遵守自然规律和社会章法,不循私情,求真务实,讲究效率。
   现在,该回答什么是优秀文化的命题了,可以这么说,凡是既合情又合理的文化,就是优秀的文化。综观文化发展史,古今中外几乎没有一种情理兼备、又恰倒好处的优质文化。东、西方文化,都是偏执一端的畸形文化。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重理性轻感情的文化,这种文化虽然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是,却造成了人际关系的冷漠和亲情的缺失;而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又是一种重情感轻理性的文化;这种文化有利于强化社会道德,密切亲属关系,但却阻挠了科技的进步和物质文化的发展。文化中"情"与"理"的比例关系,除了东、西方大区域间的巨大差别外,就是在同一个国家内,城乡之间也有明显的不同。一般说来,城市文化更趋于理性,而乡村文化更重视情感。
   “孝”文化的优化,自然也离不开"情"与"理"二字。正如前面所说,"孝"文化的本质,就是基于人情和事理,对双亲态度和行为的人性化,其表现就是敬爱父母,其内因就是一颗感恩之心。中国式的以“孝”字当先的亲子关系,有时过分偏重于情感,显得情感过剩,使人感到有些"腻味",甚至使人招架不起,影响了学习、工作和事业。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情轻理密切相关,在文化成分中理性不足(缺乏科学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致命的弱点。中国的"孝"文化,自然也存在着这种弱点。
   因此,今后优化“孝”文化的途径就是,适当地将科学精神熔铸在亲子关系中,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情理兼备的优秀“孝”文化,并使之成为中华儿女人伦情感的载体,传承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火炬,维系家庭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祖国统一的纽带,美化人类心灵、装点精神家园的一块瑰宝。
   不言而喻,中国式的重情感的孝道,正是高扬理性的西方文化所缺欠的,也许西方根本就不知“孝”为何物。不过,不管西方到底有没有“孝”的概念,但是,肯定存在着对父母双亲的情感和态度的文化,那种文化自然也难脱西方理性文化的情感匮乏的窠臼。
   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家庭的亲子关系,也打上了理性的烙印,抚养子女也被规范成律条,子女年满十八岁那天,父母立即终止抚养义务,让其走向社会自谋生路。所以,总统的子女与失业大军站在一起去领社会救济款,在西方并不是令人惊讶的怪事。既然父母无情,也就难怪子女无义。在西方子女似乎只有法定的继承权,而几乎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一般说来,走上独立生活的子女,对父母是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的,甚至有的年老多病的父母孤独地死在自己寓所里,子女们竟全然不晓,最后只好让警察来收尸。
   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整个社会虽然法度严整、纲纪有序,但是,人际关系淡薄,人情冷漠,在人如潮涌、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中,依然使人有一种如旅荒漠、举目无亲的孤独,有一种精神无依无靠、情感无家可归的落寞。这是一种讲公理而不近人情的糟糕文化。
   如前所述,以“孝”为载体的“孝文化”,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注重情感的文化传统。因此,它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品牌,向全世界推广,这对于扭转西方世界过于高扬理性主义所导致的道德沦丧和人情冷漠的世风,是大有裨益的。
   这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的积极影响和巨大贡献。

共 49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1.孝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传承。2.孝文化可以提升人的道德品质,提高生命的价值。3.文化是人的灵魂,而孝道则是灵魂深处最纯美的一种情感。4.茫茫人海中,滚滚商潮里,如何发扬孝文化成为国人面对的严峻考验。文字精炼,富含哲理,令人深思!推荐赏读!【编辑:回眸一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回眸一笑        2016-02-07 21:54:06
  感谢赐稿杨柳!杨柳因您的文字而精彩!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
回复1 楼        文友:刘学铭        2016-02-08 00:06:41
  以文会友,其乐悠悠,不必言谢,艺海同游!
2 楼        文友:回眸一笑        2016-02-07 21:55:33
  很荣幸在除夕夜赏读这篇文字,祝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
回复2 楼        文友:刘学铭        2016-02-08 00:11:52
  除夕之夜,
   幸会回眸,
   遥遥祝愿,
   交运金猴,
   大圣赐福,
   心想事酬。
3 楼        文友:回眸一笑        2016-02-07 21:57:55
  第一小节里面关于山雀的描绘,真的很残忍。愿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悲剧不会重演。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
4 楼        文友:幸福小草        2016-02-07 22:48:23
  刘教授:今天我才发现您老已经在江山是举人级别,来的好早啊!感谢老师参与杨柳征文,这除夕了还赐稿,让原本冷清的杨柳版面有了温度。钦佩之情油热人生。
   这一断时间瞎忙,刚以上来就看见名字熟悉,一个激灵就想起老网的刘教授!是不是重名了,打开江山文集一看跟那面发表的东西一样,这才确信真的是您老人家。我有点激动了!刘老师我是归路,就是您一直问的小路,你应该有记忆知道。
   借助文章评论,遥祝老师春节快乐!健康长寿!吉祥如意!
   问好刘老师:期待您老继续展示风采!小草给您拜年了!
总有一份感动来源与文字,总有一份执着诱惑着人生
回复4 楼        文友:刘学铭        2016-02-08 00:19:35
  你好,小草!
   不过,我还是喜欢称你为小路,除夕之夜,再次见到你,我感到十分高兴!这是一个好兆头,预示我今年定交好运!
   遥遥祝愿你:
   金猴开好运,
   大圣伴华年!
5 楼        文友:刘学铭        2016-02-08 00:02:20
  多谢回眸一笑文友,在除夕之夜,阖家欢聚的时候,抽出时间编辑拙作,这种敬业精神令人赞佩,这种情谊令人感激!
   你精辟、扼要的编者按语,令人折服,谢谢你!
学理爱文,旷达乐观,交友坦诚,不设防线。 抨击时弊,大义凛然,义勇公仇,不结私怨。 疏远官场,亲近自然,与世无争,心态怡然。
6 楼        文友:怡然若梦        2016-02-08 21:46:30
  拜读老师,对孝道有内至外精彩的诠释,遥祝新年快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回复6 楼        文友:刘学铭        2016-02-09 08:02:28
  早上好!
   多谢怡然若梦文友惠帖雅赏!
   遥祝:春节快乐,万事如意,阖家幸福,大吉大利!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