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海放牧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墨海】黏在记忆褶皱里的舌尖美味(散文)

精品 【墨海】黏在记忆褶皱里的舌尖美味(散文)


作者:雨春 进士,11483.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92发表时间:2016-02-11 13:33:31
摘要:起初的米花糖,都是直接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加工而成的。后来,为了解决容易变软的问题,在糖稀中勾兑进用山芋熬制出山芋糖,同时为了让让其香味长留齿间,在米花糖中又加入了膨化出的花生米,使得米花糖成为更有营养的零食,口感更为香脆,让人百吃不厌,也使得米花糖又有了“花生糖”的名字。

好多人喜爱的美味大多是来自童年。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都有一些舌尖美味至今黏在记忆的褶皱里,无法忘却。
  
   一、 冰糖
   “外孙是舅家的狗,吃了还要叼着走。”这句俗语形象地说明了外孙与舅舅家的关系是何等密切。我也不例外,小时候一有空闲总是有事无事地就往舅舅家跑,去蹭饭蹭零食。
   舅舅家离我家的距离,很近,就在我们村庄的最南边,靠近一条滚滚东去的泄洪河的一排房子,我家在村庄的最北边,紧邻一条县级公路。但,由于当时的村庄没有什么规划,沟河池塘的纵横隔断,使得来去的小路,蛇一般地蜿蜒在村庄里,足足有三公里路长。
   只要天不下雨,在家玩腻了,就会沿着那条弯曲的羊肠小路去舅舅家,尽管路上有着大人们那善意的谎言,也不顾路边那高过围墙的、阴森森的芦苇荡。
   说是舅舅家,其实舅舅长年在外地工作,一般要几个月才回家一次,住上十天八天就回单位去了,就外婆一个人在家里生活。虽然舅舅当时的工资只有十八元,但每次回家总是提着大包小裹,里面总是少不了那些当时属于奢侈品的点心,对于那些桃酥、饼干和糖水罐头等等,到不是什么诱惑,让我舌下生波的是他给外婆捎回来的那些冰糖。
   冰糖是砂糖的结晶再制食品。由于其结晶如冰状,故名冰糖,它的晶莹的外观犹如温润的碧玉一般。冰糖性平,有止咳化痰的功效,老人含化冰糖可以缓解口干舌燥。所以每次舅舅回家总要买上一些冰糖回家,而外婆则常常用手帕包上一点冰糖,装在自己的上衣口袋中,方便自己的食用。
   在那个年代,儿童几乎没有什么零食,可我每次去外婆家,外婆总是背着人像做贼一样地打开她那手帕,拣上一块最大的冰糖,塞进我的嘴里。要我含在嘴里,慢慢地化。可我好多时候实在拒绝不了冰糖的甜味,嘎巴嘎巴地大嚼起来。碎了的冰糖溶化的速度要快多了,那甜味也就浓烈多了。
   吃外婆的冰糖一直持续到上学,到背起书包上学的时候,去外婆家的次数就少了,可,一到星期天,外婆常常会站在她的屋后喊我,名义上是让我去帮她做些小事,实际上是要给我拿冰糖吃。
  
   二、 冰糖葫芦
   曾经喜爱听那首《冰糖葫芦》的歌,倒不是它的旋律有多么动听,而是那首歌的词儿写得优美的同时,也写出了冰糖葫芦的韵味和内在的魅力。于是我在想,应该是冰糖葫芦的本身的外表和口感,才成就出那样的歌词。
   尽管现在的冰糖葫芦的构成有些变化,但主体上还是以鲜红的山楂为主。鲜艳的山楂被掏去果核后,用一根竹签穿成为串后,在包覆上一层透明的冰糖的糖稀,就成为了冰糖葫芦。它的外衣剔透得如玻若冰,色彩鲜红,一看就是馋人的食品。
   小时候,一旦秋风刮走那些枯黄的叶蝶后,天气就开始变凉,村庄里就会传来买糖球(土语)的身影,老远就可以听到那吆喝声。干这一行的如同现在的美容一般,大多是那些俊俏的姑娘或者小媳妇,穿着干净而亮丽,一开口就是一脸微笑,给人一种亲和感。大红的棉袄鲜绿色的围巾,肩膀上扛着一根一米五左右的亮黄竹竿,一头镶着泥色般的蜂窝装的泡沫,其上插满了一串串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冰糖葫芦,似一只鲜红的大刺猬。
   她们一走进村庄,就飘来如歌似曲的吆喝声:“糖球,买糖球了,五分钱一串……”一会儿就回跟来一群孩童,因为一路上大多有人购买,孩童总是嫌到自家门口是太迟。在父母的讨价还价后,往往以一毛钱三串而成交。
   拿到糖球后,我一般不会风卷残云地将它吃了,而往往拿在手中观赏和把玩,实在忍不住嘴里的口水时,才会用舌头去舔一下,那带有酸味的糖衣甜味就立刻黏在舌头的味蕾上,有时会“狠心”地咬上一口:“嘶哈,好酸好甜呀!”总之,一串冰糖葫芦往往要吃上几天。
  
   三、 爆米花
   小时候的冬天,特别是临近春节时,村头常常会发出间断的爆炸声,震耳欲聋,也随之飘来阵阵特有的馨香。告诉我们孩童:“嗨,爆米花的人来了!”孩童们就纷纷跑回家,拿起干瓢或者瓷碗,去舀上一些玉米或者大米,拿到那里去爆米花。
   爆米花这个行当,是不需要吆喝的。他们往往推着独轮车,走到一个村庄后,首先寻找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一般是村头那些人家的场院边,将爆米花的炉子用柴火引燃炭块,然后将自己携带来的玉米灌进亚葫芦形的黑色的容器中,并将它在炉火上安装好,再摇动把手,使得容器在火上均匀地转动。如果炭火不够旺,另一手还要拉动风箱去助燃。
   那个容器上装有一个压力表,一旦它的压力达到数值,操作的人就将葫芦状的容器转到炉子的一侧,将口部套在一个多层的麻袋里,然后打开封口,发出“嘭”的一声巨响,随即馨香的气息就氤氲而出。最后,他提起麻袋的角将爆米花倒在一个簸箕中,让围观的大人孩子去品尝,同时也展示着自己的手艺。
   用他们的行话说,这第一次操作叫做第一炮,他们一般不会将客户的来料去炮制。那是因为初开始那个葫芦状的容器没有预热,处于冷态,不容易膨化完全,出了差错会引起矛盾。同时那也是一种促销方式,爆炸般的声音足以告诉全村的人,爆米花的人来了,得为自己的孩子去爆一些。而且他们免费让人品尝,更是一种诱饵。所以对爆米花的人来说,是件一举多得的事。
   爆出的米花与家里爆炒了明显要好吃的多。一粒玉米膨化后一般都要超过拇指头它,似一朵朵镶着金边的云朵,就是看也让人垂涎欲滴,何况进口一嚼,满口喷香,不要说孩子喜爱,就是成人也无法拒绝那种诱惑。
  
   四、 凉粉
   爆米花的香味在村庄还没有散尽,季节就走进了花开时分的春天;当人们还沉迷于百花争艳的色彩和芬芳时,白驹过隙般的时光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又转换为知了鸣唱的夏天。一天比一天更热的初夏,小麦田开始扬花灌浆,逐渐成熟。
   就在这个时节,村庄里有传来了卖凉粉的叫卖声,如同卖冰糖葫芦的行当一样,大多是俊俏的女人,其目的是告诉人们,穿着干净的人做出食品相对卫生一些。她们一般也是推着独轮车,独轮车上面放置着二个特制的木头筐子,前面的一般是用白布遮盖的凉粉,而后面的则安放着十几个罐头瓶,各自存放许多调料,白的盐,红的辣椒酱,雅黄的是蒜泥,棕色的酱油,黑褐色的醋……都是为不同口味人准备的调料。
   走村串户的她们,边走边吆喝到:“凉粉,凉粉,绿豆凉粉!”那时的凉粉确实是绿豆制作的,宛如来自缅甸的翡翠一般的润泽,有具有和田玉般的柔滑,表面又有凝脂一般的嫩肤,说不人见人爱,你也不会相信。
   不仅仅是凉粉的外观诱人,更重要的是在夏天吃下一些凉粉,除了可以解乏抵饿外,还能够给人带来凉爽,安心去躁,安神祛暑。几乎是每一次,母亲都会买上一大碗,以解除我那馋猫的样子。
  
   五、 冰棍
   季节都是这样,走过了寒冷的冬季,必定迎来春花怒放的春天,而有了气温怡爽的春天,也必定要走进炎炎的盛夏。
   盛夏来临后,气温不断地高攀,如果雨水不足,就是田中谷物的叶子也会中午被烈日晒得卷曲起来。让人心烦的蝉还会不停地“知了、知了”地鸣叫。在没有空调的年代,午饭后最好的去处是去村前的大河中去畅游一番,二就是到大树的浓荫下去纳凉。
   到了连鸡犬都伸舌头的时光,村庄也安静了许多,人们在静静地留着汗水。往往就在这种时候,家后的公路上传来了“冰棍、冰棍……”吆喝声。尽管家里不是怎么宽裕,妈妈还是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票子,抽出一张一毛钱,让我端着一个杯子去卖上几支冰棍,解一下暑气。
   那时候的冰棍,和现在的不一样,没有糯米粉,就是井水里加了一下糖精,然后冷冻而成,谈不上什么营养,只是解去一下暑气罢了。当然其价格也十分便宜,一毛钱可以买上五支。但就是这样的冰棍,对于儿童来说,却是一份难得的享受。我还是忙乱地首先扒去一根冰棍上的纸,含在嘴里后,在将手中的钱交给买冰棍的人,一路幸福地向家中跑。
  
   六、 米花糖
   走进秋季,吃完了架子上的那些瓜果后,树梢上的那些果子也相继成熟,苹果红了脸、梨子也薄了皮,石榴笑裂了嘴,柿子也映红了树冠……在这种果园飘香的时候,村子上一般不会有什么卖零食的生意人出现。
   一直要到风吹银杏叶黄、霜染枫叶舞红韵时,村子里才会出现吆喝声,他们都是从相对远一些的地方赶来,其着或新或旧的自行车,后架上横绑着两根不长的木头,上面再绑着一二个纸箱,一杆小小的盘秤巧妙地挂在车把上,边在坑坑洼洼的村路上艰难地骑行,边吆喝着:“米花糖、米花糖……”
   我们都知道,大米玉米都可以膨化为爆米花,只要经过爆米花机的一声怒吼,一粒粒大米或者玉米,就绽放成为一朵朵花,香气逼人。
   细心的人在品味爆米花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一个深度加工的方法,他们将工余时间报出爆米花,小心翼翼地浇上一些用麦芽熬制出糖稀,固定在一个木头的模子里,冷却后在用刀将它切成为一个个方块,这样不仅让香喷喷的爆米花增加了甜味,也让那散碎的爆米花可以整块地拿在手中吃,又香又脆又甜的米花糖,无疑又是儿童的一份美食。
   起初的米花糖,都是直接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加工而成的。后来,为了解决容易变软的问题,在糖稀中勾兑进用山芋熬制出山芋糖,同时为了让让其香味长留齿间,在米花糖中又加入了膨化出的花生米,使得米花糖成为更有营养的零食,口感更为香脆,让人百吃不厌,也使得米花糖又有了“花生糖”的名字。
  
   七、 七彩糖豆
   在我的童年时光里,能够吃到糖块的时候不多,特别是那种叫做大白兔的奶糖,吃上一会无异于过个年,家住农村的孩童,只有遇上城里的亲友来时才会有这种口福。
   在我的记忆里,对糖的印象最深是那种糖豆,它色彩缤纷,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应有尽有;它的体积不大,宛若彩色的豆粒。与糖块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包裹,出售时都是放置在透明的玻璃瓶里,红似玛瑙,绿若翡翠,蓝赛蓝宝,白如珍珠……倘若将它们混合在一个瓶中,那就是万花筒里的视角一般。
   虽然糖豆的价格很低,低到一分钱可以买上十粒,但也不是随时可以吃上的东西,只有父亲在农闲逢集到供销社去卖东西时,才会随便买上一二毛钱的糖豆。购买时,不用父母授意,营业员也会打开所有的瓶盖,用一个调羹分别取出几粒,放入一个小小的纸袋里交给父母们。
   每次听说父母要去集上,我总是死缠活缠地要跟去,实在父母不让时,也会在家里估摸着时间,然后顺着路道慢慢地溜达,去迎接父母。父母看到后总是微笑着从口袋中掏出糖豆,让我含上一粒才继续回家……
  
   这些在今天孩子看来是十分普通的零食,甚至都不屑一顾,而在我们的童年却是一种奢侈性的享受。尽管时光流逝,岁月沧桑,却无法淡去它们的味道,一旦想起,仍然舌下生津,是黏在记忆褶皱里童年美味。
  

共 42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黏在记忆褶皱里的舌尖美味》一篇来自岁月深处的叙事散文。如同作者所说的那样,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童年,好多喜爱的美味来自童年。在这个新春佳节之际,作者从岁月长河的那一头的青石板码头上,摘取来满河美味,波光粼粼地漂浮在一方素笺上。那一朵是外婆手中的冰糖,这一朵是花样年华肩膀上的冰糖葫芦,一声炮响炸出了爆米花,一声吆喝端出了翡翠般的凉粉,农村的岁月虽然没有什么极致的零食,但夏有祛暑的冰棍,冬有满口喷香的米花糖,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还有父母在农闲赶集时带回的色彩斑斓的糖豆。作者或以小品般地凝聚,或以国画般地勾勒,或以油画般地涂抹,展示着自己童年中的那些舌尖美味,无不让人浮想联翩地回想自己童年的那些喜爱的美味,一篇让人共鸣的散文,笔墨流畅,语言质朴,不凡的笔力展示着作者深厚文学功底,佳作,推荐共赏!【编辑:软浪细沙】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211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软浪细沙        2016-02-11 13:34:30
  问候作者,创作愉快!春节快乐!
2 楼        文友:软浪细沙        2016-02-11 13:35:30
  一篇引起无数读者共鸣的散文,一篇流淌童年美味的散文!
3 楼        文友:软浪细沙        2016-02-11 13:36:06
  期待更多精彩再现墨海、放牧心情!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