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争鸣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争鸣】艰难困苦中挺起的坚毅(散文)

  【争鸣】艰难困苦中挺起的坚毅(散文) ————刘母家教篇


作者:心梦王水 举人,3381.6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87发表时间:2016-02-21 21:54:43
摘要:良好的母教是培养优秀孩子第一步。第一步,迈不到位,接下来就会变形走样啊。于是,我在舟山名人母亲隐约的身影上解读母教,感受她们的爱意悠悠似春阳温馨,体会她们的教育涓涓如山溪长润……

小 引
  
   在周六的夜晚,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在僻静的办公室里,我打开书本或电脑,总会寻找撰写舟山名人事迹的文字,在文字中走近他们,于是陶恭,厉志、黄式三、黄以周、朱葆三、刘鸿生、许廷左……一个个就站在我的面前,品读他们的人格魅力,感受他们的功业成就,让我躁动的心在沉静中激动,在激动中沉思,在沉思中感悟……
   在这样反复之间,我却似乎看到了他们身边的一个人,隐隐约约,不大清晰,然而却点起了他们的心火,引领他们走向成功的起点,哦,母亲,是母亲,是母亲的别有情致的教育啊!这如一道闪电,给我对每况愈下,效益低微的现代教育现状的迷茫昏暗一线认识的光亮。是啊,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孩子人生的最最关键的引领人啊!一个人来到这世上,第一个接触的是自己的母亲, 血脉相连息息相关是自己的母亲,人生最关键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亲的抚养下度过的。母爱若水,水滴石穿。孟(子)母的“三迁”与“断杼”、岳(飞)母的刺字、苏(轼)母的敢为范滂母的激励都是传颂至今的母教范例。 良好的母教是培养优秀孩子第一步。第一步,迈不到位,接下来就会变形走样啊。于是,我在舟山名人母亲隐约的身影上解读母教,感受她们的爱意悠悠似春阳温馨,体会她们的教育涓涓如山溪长润……
  
   一
  
   不久前的一个静静的夜晚。我又一次走近刘鸿生先生,这不知是第几次了,他总有一股引人探索不完的魅力。
   这位头顶“火柴大王”“水泥大王”“煤炭大王”等多顶桂冠叱咤风云于民国时期的大资本家,这位曾经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等国民党要人友好交往的千万富翁,这位被周恩来总理称之为“著名的实业家”“朋友和同志”并待为上宾的商界俊杰, 这位被陈毅元帅评之为“具有丰富经验的爱国工商界领袖”的大实业家,这位被胡厥文副委员长赞之为“明察秋毫,恢恢大度。创业维新,不封故步。细大不捐,勤攻所务。爱国心长,义无所顾”的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创造了这么鸿伟的业绩,跟教育有什么关联呢? 可以留给人们哪些富有启迪的生活哲理呢?
   我沉思着,寻觅着——忽然一个身影,跃入我的眼前,引起我的注目。母亲,是刘鸿生的母亲。是她引导着刘鸿生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那是坚实的一步,那是面向成就的第一步啊。
   我没能够清晰地了解刘母的身世前缘。我的意象中,她不会是大家闺秀,也不会是乡村小姑,她应该是一个小康家庭的很有理智的女性。因为刘鸿生的爷爷刘维忠12岁时独闯上海滩,发了财,在上海开办了一家叫“丹桂茶园”的戏院,影响颇大,收益颇丰,虽然也有起伏错落。虽然刘鸿生的父亲刘贤喜为人精明而又宽和,是个理财能手,却不善于为己生财。在一艘很能捞外快的上海——温州客轮上任总帐房,但自矜身分,自洁素行,不图污利,但基本收入还是不低,过得上小康水平。
   刘母如果是小康家庭出身,这样既跟刘家门当户对,又具良妻贤母的自然条件。
   刘鸿生是一个早产儿。刘母是一个勤于持家的人,她没有像别的女人那样在麻将堆中消磨时光,或是在射光灯下,旋转身姿。这些地方她没有粘边。而是为家务奔忙操劳。虽然身怀六甲,她还是坚持操办家务。那天早上,不足9月身孕的刘母前去菜场买菜,在路上却被一辆沿街兜客的“野鸡马车”撞到,两天后,生下了刘鸿生,那时对刘鸿生满怀希望的爷爷老去不久,29岁的父亲刘贤先在这个年龄西德贵子,高兴之极,郑重取名为:鸿生。
   父亲常常外出工作。刘鸿生从小就跟在母亲身边。他那双十分明亮的眼睛很像他的母亲,不同的是小鸿生的眼神总是在沉思什么似的,而刘母的眼神则流溢着爱的光彩,倾洒在这个像树苗渐渐长高的孩子身上。她看着小鸿生在家里这个房间走到那个房间,有点无聊时,就放下手中的活计,陪他在房中玩,给他讲故事。以至每天小鸿生总是在母亲的故事中睡去。刘母应该是通点文字,所以,她总有讲不完的故事。她会给儿子讲“嫦娥奔月”“夸父逐日”“月亮婆婆”等神话故事,她也会给儿子讲“悬梁刺股”“孔融让利”“岳母刺字”等人物故事,她还会自己编生动的故事给儿子听,故事是小鸿生启蒙的教材,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感受,民族气节,精忠报国;事业追求,奋斗不息;人伦交往,友善相处……这一些意识的因子隐含在那故事之中。小鸿生不喜动,母亲就带他到街上去,让他看繁华大街的风景,在商店不只让他认识玩具,也让他认识很多的物品。当小鸿生好奇的发问,她总是耐心的启发性的解答。小鸿生六岁了,更懂事了,母亲就带他去公园,市内的公园是外国人兴建,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不能进去,也不愿去,就到比较僻远的由卓乎吾先生筹资兴建的中国人自己的大公园去观看。 拾级登上园内山冈顶的“听涛楼”,眺望浦江,看天水一色境界阔;转入植物区里,看花卉绚丽山野美;游到动物园,让小鸿生看到这么多的飞禽走兽,高兴得绕着场地团团奔跑。小鸿生大开眼界,流连忘返,母亲好不容易才带他回家。路上,母亲就对他说,不能老是蹲在房间中,外面的天地很美好。该要见识见识啊。小鸿生,高兴地低低头。
  
   二
  
   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这也许是千百年来人生际遭的一个规律性警句吧。
   小鸿生无忧无虑的愉快生活过上六年,他刚刚开始了学习生活,进入到上海第一所新式儿童启蒙教育机构梅溪书院就读。梅溪书院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跟旧式私塾完全不同,教授的是经史、时务、格致、数学、诗歌、外文、体育等课程,时人称之“洋学堂”。小鸿生很聪慧,也很投入,母亲讲的故事中的人物常常成为他的榜样。他的兴趣很高,成绩优异,深得老师宠爱。
   然而,一个霹雳劈向才7岁的小鸿生,劈向正看着儿子健康成长而高兴着的刘母。中日《马关条约》鉴字,甲午战争失败,日本侵略的野心,在这一条约中横行。这一丧权辱国的条约鉴定的消息传开,举国震惊,在京的举子们“公车上书”,平民们义愤填膺。性格温和的刘贤喜也为此而伤心之极,再加上事务劳累,居然一病不起,终至医治无效而撒手人世。母亲和小鸿生及弟弟小吉生抱成一团,悲声痛哭。痛哭这罪恶的侵略,痛哭这横来灾祸,痛哭失去最亲的亲人,痛哭将面对的艰难……
   安葬父亲回来。小鸿生一个人独自痛哭沉思。苦难的降临使7岁的他竟思考着未来的命运,他担心,家中的经济紧张,势将辍学。他似乎已经知道读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啊。
   那天晚饭后,7岁的刘鸿生对母亲说:“妈,我不去读书了。”
   母亲很惊讶:“为什么不去?”
   刘鸿生说:“念书要好多钱。”
   母亲怔了怔说:“阿妈卖脸皮也要供你读书。”
   刘鸿生扑通一声跪在母亲面前,止不住的眼泪在脸上流淌……
   母子紧紧抱在一起。小鸿生感到母亲手臂的力量。法国有句名言:“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作为女人,刘母的心中有多少痛苦,她也是脆弱的。然而作为母亲,他是那么多坚强。她这句话震撼着他的心灵,那是爱的誓愿,那是回击苦难的宣言,那是顽强生存的坚毅。小鸿生把承受的这一切,化作决心,化作力量,化作了发愤学习的动力。
   然而生活并不像说话那么容易。刘贤喜走了,刘家唯一的顶梁柱折了,断了经济来源,又无丰厚的积蓄,三四个孩子,最大的鸿生方只虚龄七岁,这是现实。这日子棏一天天过去,刘母并没有被困倒,而是强抑悲痛,挺直身子,省吃俭用,精打细算。家里的银箱只存当票,不藏银洋。她就不得不暗地里把别人缝补浆洗的活儿揽来,赚点劳力费作为家中的费用,把儿女养大,并供孩子读书,其困难情形可想而知。
   现实是最好的教育是耳闻目睹的言行,母亲的一举一动是最有效的示范。看着母亲坚毅的操劳,这不但使刘鸿生懂得能读书不易,而更加刻苦勤奋学习,以优异成绩十三岁考入圣约翰中学,十七岁再考入圣约翰大学(这两所学校,都是美国人在华办的教会学校);而且也埋下了他以后在艰难中崛起的坚毅种子。
  
   三
  
   在圣约翰大学。他发愤苦读,各门功课一直名列前茅,不但可以免交昂贵的学费,而且每月能领到奖学金贴补家中的生活费用。
   一九0六年深秋,正在读大学二年级只有十八岁的刘鸿生被洋校长卜舫济特别召见。 说他与教会的克莱夫主教对刘鸿生的成绩很欣赏,已决定送刘鸿生留学美国深造四年,回国后做牧师兼英语讲师,月薪一百五十元,还拨给一幢漂亮的带花园的洋房,一切待遇均按外籍讲师标准,这对当时中国的一个穷学生来说真是难以想象,真可谓“一步登天”。因此卜舫济讲得洋洋自得,结束时还居高临下地连呼“上帝”,满以为这个中国穷学生会感激涕零,应答不迭。谁知这个穷学生竟沉思了一下,回了个“回家与母亲商量商量”。
   《火柴大王刘鸿生》一书是这样描述这次商量的:
   直到晚饭后全家人坐在一起,(刘鸿生)他才终于开口:
   刘鸿生说:“妈,有件事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母亲笑吟吟地望着体格健壮的儿子:“有什么事,你说吧。”
   刘鸿生欲言又止。母亲觉得有些奇怪,开玩笑说:“是不是和哪位女同学好上了,不好意思说?”
   刘鸿生连忙摇头:“妈,看你想到哪里去了,我今年才18岁嘛。是这样,今天下午卜校长找我谈话,说是明年送我去美国留学。”
   “这有什么好犹豫的,”母亲一脸自豪:“你阿爸地下有知,也会为你高兴的,”
   “可是……”
   “可是什么?”
   “四年后学成归来,让我当牧师。”
   母亲瞪大了眼睛:“当牧师?”
   坐在一旁的弟弟妹妹这时嚷嚷开了:“当牧师,不好。前几年,北方闹义和拳,就是外国牧师和牧民引起来的乱子,说不定哪天,南方也闹义和拳,我们可受不了!”
   “小孩子对大人的事少插嘴,都一边白相去。”母亲赶走了弟弟妹妹后,神情庄重地问:“鸿生,你信耶稣教吗?”
   刘鸿生不假思索地说:“到现在为止,我是不信的。”
   母亲说:“连你自己都不信,你又怎么去布道传教说服别人呢?”
   顿了顿,母亲又说:“人不能做违心的事。”
   刘鸿生默想了一会说:“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母亲说:“这是大事,你要想清楚。你已经长大了,将来的路怎么走,你可以自己拿主意了。你想清楚再做的事,阿妈不会阻拦你。”
   刘鸿生点点头:“我懂。”
   我把上面这一段情景抄录下来,不只是因为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更重要的是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刘母的那一种教育的风貌。这是一种母子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我们看不到代沟,却看到了亲情,母亲的那一句玩笑话,更见得亲近与和谐。而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尊重,她不包揽独权,她看得更远,懂得以后的路要靠孩子自己走,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当然刘母也不是不管不问,她的“信”“不信”的启发式的教育,自然而精妙;她的“人不能做违心的事”的人生节操品行教育得体而到位,体现了刘母的人生的信念,生活操守,思想的品位。而“你想清楚再做的事,阿妈不会阻拦你”的许诺,又给了孩子宽心与胆魄。这是经典的教育案例。我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来读读这样的谈话,体会刘母家教的魅力。当然童年讲的故事与交淡潜移默化生成的那一种民族自尊的意识,那一种为人主不为人佣,学好知识与本领振兴家业的意念,本能地参与着刘鸿生的选择。他不愿有违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根本去做洋牧师一生传播洋教义。
   第二天,刘鸿生态度果决地回绝卜校长的决定。那个大学洋校长一怒之下,将刘鸿生当即开除出校。于是,18岁的刘鸿生开始了艰难的人生之路。他凭着母亲言传身教的那一种坚忍不拔,艰苦卓绝,顽强不息的精神,发挥自己的精明与才智,在母亲的全力支持下,十年艰苦中奋发,十年坎坷中磨砺,三十岁时便名声鹊起,震动了上海滩,成了中外瞩目的大富商,为他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铺好了光辉大道。
   英国牧师诗人乔治?赫伯特说:“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这实在是一句非常深刻而精辟的名言。我们感慨刘鸿生年轻时的坎坷之时,我们更庆幸刘鸿生有一个这样富有爱心,品行高雅,颇具教育艺术的母亲。当我们为孩子寻找最好的教育的时候,我们该想想刘母,想想我们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明了孩子的教育,是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的,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母亲的言谈举止、一举一动,对孩子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孩子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取决于母亲的教育如何啊。那么我们就学学刘母吧!
  

共 506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母亲的言传身教,直接关乎着孩子的现在和未来。我有幸多次编辑过心梦老师关于舟山名人的散文,透过这些美丽的文字,我似乎看到了心梦老师一颗感恩故乡的拳拳赤子之心。欣赏佳作,倾情推荐!【责任编辑:山形依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形依旧        2016-02-21 21:56:48
  欣赏佳作!感谢心梦老师支持争鸣!敬茶!
山形依旧
2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16-02-22 10:44:37
  果然是一篇漂亮的散文,颇有心梦老师的特色,欣赏。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