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影视戏曲 >> 【春秋】太行红嫂(剧本)

编辑推荐 【春秋】太行红嫂(剧本) ——根据榆社当年实情整理编写


作者:稍可轩 布衣,167.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24发表时间:2016-02-27 15:58:11
摘要:通过榆社县玉泉沟村民赵仙仙夫妇抢救、护理和护送八路军伤员、智歼日本鬼子的真实故事,反映了抗日根据地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景象。

【春秋】太行红嫂(剧本) 时间:1941夏。
   地点:榆社县一区玉泉沟,赵仙仙家窑内、小院(圪针栅栏,三
   眼土窑,农具,柴草……),山涧、崎岖小路等。
   人物:赵仙仙——32岁,刘江孩婆姨。(简称赵)
   刘江孩——35岁,赵仙仙汉的。(简称刘)
   毕一峰——21岁,八路军伤员。(简称伤员)
   老村长——60岁,玉泉沟村长。
   民兵队长——25岁,玉泉沟民兵队长。
   二护士——八路军某部后方医院护士。
   二群众——油房凹群众。
   日本兵。
   剧情简介:通过榆社县玉泉沟村民赵仙仙夫妇抢救、护理和护送八路军伤员、智歼日本鬼子的真实故事,反映了抗日根据地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景象。
  
   推出:谨以此片献给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推出字幕:(画外音)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进犯我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1941年,日寇对共产党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实施了疯狂的军事反扑。地处八路军大后方的榆社人民勇于担当,为民族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这里不仅有救治伤员的八路军后方医院;有制造武器弹药的兵工厂;更有与日寇殊死搏斗的战场,还有一幕幕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景象:
   推出: 太 行 红 嫂 (良久,切光)
  
   1 夜战
   深夜,玉泉沟东山坡上,激烈的枪炮声,夹杂着狗咬声,许久。
   鸡叫,天渐渐显亮,模糊的玉泉沟东山坡上,稍停,向西慢慢移动到一家农家小院,稍停。
   2 忧虑
   昏暗的土窑洞。
   赵、刘在炕儿翻来覆去睡不着……
   赵坐起,几次趴在窗台上听、看外前动静,说:“整整的响了一黑夜枪炮声,不知道又死了多少人嘞,造孽呀。”
   刘说:“可不是嘞,这年月,真是不让人活,我一夜就没拉合眼。”
   赵说:“我也是,一听见有动静,就睡不着觉。”
   刘一阵叹气。
   赵说:“她爹,不要睡来,赶紧起哇,趁早些担回水来,白天儿就不要出的来,小心碰上日本人。”
   刘说:“我这阵是瞌睡得不行,就让我再圪蒙圪蒙哇。”
   赵说:“圪蒙甚嘞,白天不敢出去了,你再补觉哇。”
   刘说:“哎呀,实在不行木,我就睡上一沙沙咹 。”睡觉。
   3 挑水
   赵起床……出门,拿上担杖,钩上木桶,走出院门,经过一条不平烂整、石头卵蛋、蒿毛草滩的山间小道径,走到一处山坳地带。
   狗咬声……
   赵停步,支起耳朵细听,又紧走几步,继而小跑,到一处草滩上,停顿,进一步辨别狗咬的方向,然后砍下水桶、担杖,朝山坡跑去,经过拐弯处,又到一块小洼地,看见了一只狗的在乱咬,走近点一看,心里一惊,那里好像有一个身穿带血的灰军装的人躺在地下,腿还在不停地动弹。
   赵又急步靠近点,细看,认得那人袖的上隐隐约约有“八路”二字,一股热血涌上心头,自语:“我得救他……”捩返身往回跑……
   4 商议
   天渐亮,赵仙仙家小院。
   窑里,刘江孩一边穿鞋,一边坐在炕沿边上抽烟。门开,赵仙仙闯进来。
   赵说:“快,他爹,东山坡上有一个当兵的受伤哩,是八路军,咱去把他抬回来哇。”
   刘说:“瞎说哇,就是你眼尖!”
   赵说:“真的,是一个当兵的,还有一只狗的在那儿守的愣咬嘞。咱不能见死不救呀!”
   刘说:“外咾咱可越不去,还不见是狼在吃死人嘞。”
   赵说:“不是,不是,明明是狗的,不是狼,我还看见那当兵的腿在动弹嘞,说不定还能救活。”
   刘说:“即便能救活,咱也不去。”
   赵说:“看你说的多难听嘞,他可是咱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咱穷人的队伍,他是为了保护咱们才打仗受伤的呀。”
   刘说:“这我知道,可是你想,现在到处都是日本人,你要是救了他,万一着日本人知道了,他也白救哩,把咱们也给捎带哩,还要连累上好多人,你这就唤是‘没病揽伤寒’嘞。你也得为大家想一想呀。
   赵说:“他可是咱八路军伤员呀,胳膊上还戴的牌牌嘞,写的‘八路’两个字。他爹,咱可不能不管呀!”
   刘说:“唉,我说你呀,咱们还是安安的哇。你说,你这几年跟上区儿的人们,当上一个妇女干部,还入了个党,又是开会,又是做军鞋,还要去送公粮、抬担架,你就不怕有人报告给日本人?我实在是替咱家担心呀。”
   赵稍稍迟疑,说:“你是担心我,担心咱家,我心儿清楚。可是,你想想,要是人们都这地怕事,谁还敢去打仗嘞,咱们就着狗日的日本人一直欺负哇,我可不想老钻在这山沟沟儿躲难。”稍停,突然地,“不行,我还是再去看看哇,不敢着野狗的给撕拽了。”
   赵仙仙转身,出门,向山下跑去。
   5 确认
   赵一路飞跑,又来到出事地点。
   太阳初升。
   八路军伤员仍旧躺在那里,那只狗的还在一旁叫唤。
   赵抓了一根树圪枝枝,把狗的吓跑,回身细细观察八路军伤员,又把手放在伤员的鼻的下头,稍停,说:“还有气……能救活。”她又重新审视了臂章,确认是八路军,嘴儿喃喃地说:“是八路军,是的,没错……”随后又把周围的一些树圪枝枝、蒿草等东西给伤员苫在身上,扭转身就往回跑……
   赵家小院,赵气喘吁吁地进院。
   6 决定
   窑里已渐亮。
   刘圪蹴在锅锅前,烧火,抽烟。
   门开,赵闯进,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他爹,这回可看清楚哩,他就是咱八路军伤员,咱们去抬回来哇,说不准还能救活,再迟了可就不保险哩。”
   刘稍迟疑,说:“唉,我不是不救,难道你忘哩,咱三大爷不是因为给八路军带路,让汉奸告了密,着日本人用刺刀给捅杀了。咱四婶的不是因为给八路军做军鞋,让汉奸给发现咾,着狗日的小鬼子给枪崩哩。你就不想想这些下场!”
   赵固执地说:“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可是咱总不能看着伤员活活的等死哇。他们从山南海北来咱这儿打仗,还不是为了咱们!反正我是主意定了。”坚定地又说:“你不去我去,哼!就是背,我也要把他背回来!”
   刘搓搓手,有点无奈地:“你呀你,你想下的道道是非走不可,我拗不过你,那就再听你一次,救就救哇。”又强调说:“以后你少给咱找些麻烦就行。”
   赵转怒为喜:“嗳,这不就对来!”
   刘从鞋底上磕了磕烟锅的,一边起身一边说:“可是,那咋往回抬呀?”
   赵沉思片刻,说:“用咱家的大鸡笼哇?”
   刘说:“鸡笼?不行,人重,吃不住。”
   赵又想,说:“那用簸箩哇?”
   刘说:“簸箩?不行,人大,放不下。”
   赵左顾右盼,说:“这……哎,那就用咱家的木限(供罗面的器具或容器,长方体,木制)哇?”
   刘说:“木限?好,能行!那我去拿木限。”说着,到另一眼土窑洞里拿出木限,背在肩上。
   同时,赵闭门,搭门,挂门。
   二人一起快步走出院儿。
   7 抢救
   赵、刘一路跌跌碰碰,向出事地点飞跑……
   草坡上,二人一起小心翼翼地把苫在八路军伤员身上的树圪枝枝等东西掀掉,然后又轻轻地把伤员抬进木限儿,又拣了些柴草苫在伤员的身上,二人抬起木限,急走,拐弯,上坡,下坡,钻丛林,登土塄……到家。
   8 到家
   赵家小院。
   赵、刘夫妇抬着木限吃力地走进小院,放下。赵开门,刘掀去伤员身上的柴草。二人进门,急忙在地下铺上了厚厚的干草,把伤员抬进来,小心地放在“草地”上。
  
   9 准备
   赵从炕儿拿了枕头给伤员枕上,又把伤员的身体摆弄顺当,然后再给盖上被的;刘抱柴、添水、烧火。(切光、复亮)
   10 喂水
   赵说:“哎,她爹,水滚哩没拉?”
   刘说:“快哩。”继续烧水。
   赵把伤员扶起,让伤员的的脑靠在自己的胳膊上,说:“同志,坚持住咹,水马上就好哩。”
   片刻,刘说:“滚哩……”随手舀出了一碗滚水,又拿出了一个碗在来回倒腾晾水。
   赵说:“先少倒上些的。”刘递给赵少半碗晾好的滚水。
   刘继续倒腾滚水。
   赵一边吹水、喂伤员,一边安慰伤员说:“坚持住咹同志,你的伤不要紧,很快就好哩。”
   刘又递给赵少半碗温滚水,赵接过水碗,边喂伤员边说:“这就好哩,同志,喝上些滚水就入贴哩。”
   赵喂完伤员水后,说:“还不赖,喝了半碗水。”
   11 擦伤
   赵说:“快,他爹,拿来洗脸盆的,手巾的,再舀上些滚水……我给他擦洗擦洗,看打着哪儿来。”刘边答应边照着依次做。
   赵用手巾的蘸上温滚水,轻轻地给伤员擦洗脸上的血迹和尘土,稍停。
   赵说:“呀,他爹,你看鬓间,寻见伤口哩。”
   刘靠近,说:“啊,这是枪打的,小心些咹。”
   赵突然又指着嘴角儿说:“这儿还有一个伤口。”
   刘说:“啊!两个伤口嘞?快,再寻寻。”
   二人端着油灯搜寻。
   刘说:“咦,这是一回事。”又比划着说:“是从这儿打进的,又从这儿出来的。”
   赵说:“看来严重嘞,这可得小心些嘞。”
   赵继续擦洗,刘在一边帮忙。又看见伤口在忽蠕忽蠕的出血。
   (灯光忽暗忽明)
   12 裹伤
   赵说:“哎,他爹,听人们说龙骨(即榆社盛产的化石)面面能止血,你前几天不是还拾回一圪垯龙骨来,要不咾咱试试看?”
   刘说:“啊,能行。人们在地儿割破手,就是撒龙骨面面止血的,”边说边翻出一小圪垯龙骨研碎给了赵。
   赵接过来轻轻撒在伤员的伤口上,又说:“快拿的些白布来。”
   刘从破旧的木头箱子里取来一块白布,拉成条条,递给赵。
   刘扶着伤员的身体,赵把伤员的伤口用白布条条缠裹好。
   13 换装
   赵说:“哎,他爹,为了安全,咱还是把他的军装给脱下来藏了哇。”
   刘点头说:“对……。”
   二人给伤员脱了军装……
   赵说:“去把你将洗干净的那身衣裳给他换上。”
   刘去取衣裳,复回。
   二人给伤员换上便装……
   赵说:“我先看的他歇缓歇缓,你给咱整索整索炕儿,一沙沙咾着他睡到炕儿哇。”刘上炕儿整索。
   14 安顿
   赵说:“哎,来哇,他爹,咱把他抬到炕儿哇。”
   二人把伤员抬起。
   赵说:“款款的……”又说:“你往门口倒,对了,我往里头偏,这地就调顺当哩。”刘依赵说的做。
   赵说:“等一下。”她调顺了手,把伤员的上身移到炕儿,脱鞋,上炕,再抬起伤员,向里挪,刘配合着往里推,二人将伤员摆弄顺当。
   刘长长出了口气,拿了一圪垯手巾的擦了擦汗,又把手巾的递给赵,赵接过,擦汗,看着伤员,微笑。
   刘说:“你先看的他,我出的把他的军装给藏起来。”说着拿了军装,出院。
   赵满意地看着伤员,守护着,再次微笑。
   (灯渐暗)
   15 杀鸡
   窑里,赵守的伤员端祥着,刘圪蹴在锅锅前烧火做饭。
   赵突然想起,说:“哎,他爹,你看咱们家也没拉一个好吃的,你去把咱家的老草鸡杀了,退剥干净,熬上些鸡汤给他喝哇。”
   刘说:“好哇。”又开玩笑地说:“我一辈的也没拉尝过鸡汤的味道。就这么一只鸡,还给他吃了。”边说笑着边去逮鸡。
   赵笑着说:“紧把些去哇!”
   (灯暗)
   16 云夜
   夜空,忽晴忽云;月光,时隐时现。
   忽昼忽夜。
   (切光)
   17 虚惊
   推出字幕:三天后
   夕阳斜照,风清气爽。
   赵坐在门口小木墩上做针线。突然远处传来一阵狗咬声。
   赵急忙站起来,向远处看。
   刘急急忙忙从后面跑回来,慌乱地说:“孩他娘,不好哩,好像是鬼子又来扫荡哩,这,这,这可咋办呀?”
   赵愣了一下,说:“为了安全,咱还是想办法先把他给藏起来再说哇。”二人在院子里东瞅西瞧,没有地方可以藏身。十分着急。
   突然,刘推开东面一个土窑的门,进门,稍停,复出,对赵说:“就这儿哇,先让他委屈一下。”
   二人进去,归弄窑洞里的东西,在最里头腾出了一点儿地方,铺上木板,把伤员抬进去,放在木板上,再把木限扣在伤员的上半身,下身用其它农具,家俱罩住,靠门口又堆了些柴草,出门,挂门,探听动静。
   良久,刘爬上高处瞭望,没发现什么,只见一群狗的在乱咬——虚惊了一场。刘轻松地跑回,对赵说:“孩他娘,没事哩,是一群狗的在打闹嘞。”赵长出了一口气,说:“吓煞人哩,来,她爹,咱还是把他抬回来哇。”
   刘说:“好。”二人又把伤员抬回来,安顿好,擦了擦汗,又长长出了一口气。
   18 月夜
   静静的夜空,明月高悬。
   忽昼忽夜。
   (切光)
   19 私语
   推出字幕:七天后
   赵家小院。
   赵、刘在院儿私语。
   刘说:“哎,你说,已经六、七天哩,家里没拉一口好吃的,又没药,这地一直下的也不行呀,得想个办法嘞。”
   赵沉思,说:“你说的也是呀,又怕鬼的再来扫荡给发现咾。可是着他去哪儿嘞?”
   刘想想说:“要不咾,咱们去和老村长商议商议哇?”
   赵想了想,点头说:“嗯,也好,来我明日咾和他说说。”
   20 商议
   早晨。赵家窑洞。
   赵在炕儿守的伤员,刘在锅锅前烧火做饭。
   伤员微微睁开眼睛,说:“老乡,这是在哪儿呢?”
   赵说:“俺家,这里是玉泉沟,这是俺孩的他爹。”
   伤员说:“是你们救了我?”
   赵说:“是的,同志。”
   伤员说:“老乡,谢谢你们。”
   赵说:“说哪儿的话嘞,这是应该的。谁见了都会这地做的。”

共 781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剧本讲述了一个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赵仙仙,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在国恨家仇面前,毅然决然站了出来,救治八路军伤员,勇斗骄横的日本兵。在民兵连长和村长的帮助下,最终取得了胜利,并把八路军伤员护送到了安全的地方。这就是人民战争的力量。剧本情节曲折,矛盾集中。人物性格鲜明,语言很有个性,特别是赵仙仙这个主要人物刻画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推荐欣赏。【编辑:五木居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秋编辑部        2016-02-27 19:42:43
  好精彩剧情,感动作者能策划这样一场微电影,写出这样的故事情景是一件十分繁琐又伤神的事情。创作这样一部电影,要有导演、编剧、制片、统筹、剧务、录音等、演员、服装、后勤、资金等等!佩服那些大导演们能将一部小说剧本搬到银幕上,真的了不起!
2 楼        文友:青叶        2016-02-28 07:24:29
  太行红嫂,抗日英雄,鱼水深情,永记心中。剧本精彩,电影更红。作者辛苦,青叶敬茶!
青叶
3 楼        文友:稍可轩        2016-02-29 10:49:42
  谢谢五木居士编辑,谢谢春秋编辑部,谢谢青叶。谢谢各位的大力支持,本作者在此给三位大家鞠躬了!!
4 楼        文友:酸枣林        2016-02-29 19:08:40
  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尝试创新!一滴水反射太阳光辉,小剧本呈现当年太行山区军民生死相依团结抗战的宏大主题;思路清晰,剧情跌宕起伏,语言淳朴,特具地方特色。拍摄放影之后受到群众的喜爱,经省市和中央相关媒体播发后引起轰动。对于非专业作者的首次尝试来说,实在是成功而令人欣慰的!
酸枣林
5 楼        文友:三微花        2016-03-04 12:39:13
  昨天重复投稿,已经做了退稿处理,插图,已经补充到这篇文章上。
   以后,有已经发表的文章需要修改或是需要补充插图、内容等,请飞笺给“三微花”,或与三微花QQ614422092、微信scr614422092联系!
   感谢您对春秋的信任与支持!
三微花
6 楼        文友:稍可轩        2016-03-07 16:27:27
  感谢酸枣林的精准评讲,谢谢!
   感谢三微花老师的关怀。这里有点疑问,我做了两个版本,即榆社版和普通版,意在让榆社人读、赏、观土版,让“外人”使用普通版,如有“外人”想拍片子,必须用普通版,否则读不懂土版,土版很让榆社百姓欢迎。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