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也来研究“研究会”

编辑推荐 也来研究“研究会”


作者:高致贤 童生,681.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67发表时间:2016-03-04 08:22:10

为什么要给研究会加上引号?恐怕误导为研究研究就会了。或以为是研究“烟酒会”。这不过是个人对某些“文化研究会”即兴而发的肤浅之见,绝非研究成果。
   时下各种民间文化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纷纷出笼,说明厕所文化、酒文化、性文化之类研究之风盛行,也有一些研究成果。可惜有的研究成果的应用效果不理想,不受使用者欢迎!
   纵观历来受好评的研究成果,均属个人研究,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也是个人或两人联名。支撑其研究的机构,好像也没有什么松散性的群众研究会。据我所知,研究大体上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自然科研需要实验室,社会科研需要研究室之类的实体支撑。这些实体有人员编制和经济来源。研究人员首先要提出课题,订出计划,通过有关专家和部门评审批准之后,再根据实际需要配发资金、人员,而后投入研究。成果必须由国家抑或国际权威机构评审通过,进而将这些成果投入实践检验,经实践检验合格才算成果。
   现在有些人上网找些现成材料,东拉西扯,拼拼凑凑,就成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种“成果”一经实践检验便漏洞百出。但他们又自以为是“最正确”的,而且是“真理”。遂以他们的“真理”作为唯一标准去衡量他人研究的同类成果,凡不符合他们标准的,都不对!好像真理完全在他们手中。如果有人对他们的真理提出质疑,他们就要起来捍卫其“真理”。捍卫的证据不足信,理由不充分,就打“人民战争”,于是,各种研究会应运而生!
   研究会,作为团体组织,就不是少数人了。“会”里就有不同层次的领导职务。这种组织对其首领至少有两大好处:
   一是可以通过捐官获得经济收入。捐钱越多,职务越高,当然不能高过发起组织的一把手。对于捐官有贡献者,在他们的成果上公布名单,多捐的还配发照片。一本书的编委、顾问什么的一大堆。但是,那些编委、编辑、顾问什么的到底读过他们研究的成果没有?读得懂读不懂?可是,不管读得懂读不懂,因为他们是领导成员,是研究会的高层人物,就得在誓死保卫他们的“研究成果”中冲锋陷阵;
   二是人多势众,造声势、壮声威。那些连他们的成果都没有读过的会员,也可以在捍卫他们“团体研究成果”的“人民战争”中呐喊助威。
   由于研究会有以上两大“好处”,那些伪成果就在其会员掩护下蒙混过关,成为“正果”。这就是成立民间文化研究会的内在因素。
   以上“两大好处”其实就是对文化研究的危害。何也?
   某些研究会里,确实有一些具有一定研究能力而又潜心研究的人才。可在真正文人比较穷的我国,他们缺钱捐官,就不能主持研究,常常被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发挥不了作用;有钱捐大官而有权主持研究会的头儿,又不懂或不从事文化研究。他们就要打着研究文化的幌子利用这个组织来不择手段的捞钱。为了掩盖他们的劣行,他们就要唆使会员为保卫他们的权利而战斗,势必就要祭起斗争的破旗搞派性文化(如果这也算文化的话),借以巩固他们的既得利益和名誉单位。这就将正常的文化研究引向歧途!此其一。
   其二呢?有人想将以前在学校或国家其他正规研究机构研究的成果放到民众组织中去推广使用。其组织中一些吹喇叭、抬轿子的人就利用他们的名誉去抬高自己身价。将他们吹捧得飘飘然,他们自己也认为真理都在自己的手里了,有那么多会员拥护我,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就无可挑剔,使自己听不得不同意见,也就听不进不同意,因而固步自封,关了继续研究之门。忘记了科学研究无止境,并自觉不自觉地卷入派性斗争的漩涡之中,浪费了宝贵的研究时间和生命,实在令人感到惋惜!那些根本不懂研究、只想借助某些社会势力来维护自己的所谓“研究成果”者,令人感到可鄙!
   鄙人才疏学浅,草民出身,不知司马迁、司马光们研究历史的时候是不是有民间文化研究会?他们参加没有?敬望方家不吝赐教!
   2016.1.3.于深圳。

共 15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读着有点扎眼睛,如果我们鼓起勇气读下去,该文还是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和警示的。面对当前越来越多的各种研究会,该怎么看?文章发表了只代表作者个人看法的观点,解读了在作者眼里研究会建立的原因,研究会里可能出现的不好情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真正想建设好研究会的,会从该文辛辣的论述剖析中得到警示,让自己的研究会走向更好;那种伪研究会,就值得“辛辣抨击”了。【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路家遥遥        2016-03-04 17:00:59
  你很幽默哎,不过说的话特有道理我喜欢,加油呃。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6-03-04 22:05:14
  该文说得有点刺眼睛,虽然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我们带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观点去读吧。
语文教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