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海放牧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墨海】嘉木红杏(散文)

编辑推荐 【墨海】嘉木红杏(散文)


作者:雨春 进士,11483.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22发表时间:2016-03-08 09:51:34
摘要: 如同好多嘉木一样,杏香不仅溢满唐诗宋词,早在北周时的庾信就曾经吟哦到:“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一方面将“依稀”与“烂漫”的对比,使得疏与密构成了迥然不同意境美。另一个方面赞叹其美貌可赠宾客,“琼”是一种美玉,形容杏花如玉一般,莹润透红,让无数文人墨客稍加想象,无法不联想到美女的肤色,让杏花与女人形成了一种无法割裂的关系,也形成了一种植物文化。

难得浮生半日闲,特别是在这春风拂面的阳春三月的午后,沏茶上好的碧螺春,端坐在陋室的狭窄的阳台上,在毛茸茸的阳光下,端倪着杯中春茗的上下翻腾,在袅袅升腾的茶香云雾里去品茗那一抹春味,饱览新一年的春色,该是一份多么好的享受。
   随手操起那本厚重而散发墨香的唐诗宋词,随性翻开,映入眼帘的是杨万里的描写杏花的诗行:“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不仅写出了杏花似白非白,似红非红的色彩,也赞叹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杏花观察的细致入微。杏花含苞待放时,朵朵艳红,宛如涂抹口红的那红唇。盛开时的杏花,艳态娇姿,花繁色丽,胭脂万点,占尽春风。随着花瓣的伸展,色彩由浓渐渐转淡,到谢落时就成雪白一片。杏花色泽鲜丽,有“娇容三变”。难怪人们夸其艳美“远胜桃夭与李秾。”
   古典的唐诗宋词,最是耐得品茗和咀嚼的文字,不愧为中华魁宝。几乎是每一个字都是一道风景,一段旋律,氤氲着无穷的韵味。写人栩栩如生,叙事细致入微,言志鹏翼凌云,抒情高山流水,写景神来点睛……
   透过《杏花》的文字那如帘的馨香,在我的眼前渐渐浮现一幅业已乏黄的画面。在岁月长河的那个童年的青石板码头的岸上,横亘着一行连绵十五间的草房,土墙茅顶,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显得有些苍老,并与东西厢房组成了宽敞的院落。那里曾经有我欢快的童年,也曾经是我思念的、炊烟的升起的地方。
   在那个沿海滩涂的盐碱地上,不可能生长着那些名贵的花草树木。所以在那房屋的院前屋后,间或地生长着一些最为草根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柳槐等,只在院前的那个被称为小园田的菜园里,种植着一些果树,除了几株灼灼其华的桃树外,就是有着二月花神之称的杏树。最为简朴而又最为代表的、那个年代农村家院的形象,但它却永远地黏在我记忆的褶皱里。
   如果说柳是那个年代那个村庄的报春的枝条,那么桃红就是春花绽放的号角。每年的春姑娘翩舞家乡的村野时,柳帘引来黄鹂的绕飞,桃花这唤来了画眉的欢唱,宛如当地那清明的笛声漂浮在柳琴的弦音上,既古典而时尚。就在桃花飘飞即将谢幕时,那枝若枯梅的老杏树却花绽蕊吐,续写着那方土地的春韵。
   十多年的杏树,姿态苍劲,冠大枝垂。老杏树拥有如同枯梅一般的苍劲的枝干,黑褐乏红的老皮,横皲竖裂。每一次花开犹如枯木逢春,先花后叶,虽然没有梅花般的暗香,却有着梅之蕾、梅的神韵。
   杏花的花期不长,大约十天左右,而且杏花有变色的特点。红蜡半含蔫的花蕾,一抹红晕,一经绽放,色渐浅,逐渐淡粉,粉薄红轻后,花蕊中仍然携带着胭脂的色彩。一旦花瓣纯白时,无论是否有着春风的撩拨,便会如雪飘舞,又若白蝶翼飞。王安石曾经在水边欣赏杏花时,瞬间吟哦出《北坡杏花》的千古绝唱:“一波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不仅描绘了一幅春景图:春杏绕清水,岸上花朵飘舞,水中花影相嘻,各显芳姿,又各据神韵,同时它也把杏花飘落比作纷飞的白雪,充分展示了他对杏花的喜爱之情。
   轮回是一种规律,无论你是否愿意、服从与否,它都会我行我素地循序渐进,没有眼前的飞花如雪,韵归春泥,就不会有接踵而来的那些青涩的杏果,看落花可怜可悲,看新果又是一份喜悦,一份期待,更是一份希望。
   每年的杏树花事过后,光秃的枝条才芽生叶舞。不断汲取大地的营养和日月的精华,在春风春雨的爱抚下,不需数日,就氤氲绿意,冠成伞状,在留下浓荫的同时,也在自己的叶面下孕育出无数毛茸茸的果子,并不断丰润、饱满,迅速生长。
   季节也有着自己特定的步履,有条不紊地沿着自己的轨迹运行。尽管姹紫嫣红的春花烂漫,总有花开荼蘼的日子,也无论春姑娘是否愿意,总要将主宰权交给夏天。当家人还沉醉在小满见三鲜(樱桃、大蒜、蚕豆)的喜悦,戴上草帽拿着月色银镰,走进麦海之中,去准备收割去秋播下的希望的时候,在院前玩耍的我,不经意间发现了杏树那些果实已经被夏阳镀上了金黄的色彩。
   也许是瓜熟蒂落,也许是羸弱的果柄无法承载成熟的香甜,好多杏子在风的摇曳下,时常坠落下来,引得我连蹦带跳地去捡拾杏子,馥郁的香气往往让我来不及去清洗,用手一扳,果肉就成为二瓣,稍一抖动就将杏核抖落,旋即手指一挤,就将橙色的果肉塞进了嘴里,满口的香甜就黏上了我记忆的褶皱里。
   直到这时,我才知道树上的杏子成熟了。情不自禁地仰望一下老杏树,满枝条都是成熟的杏子,橙色的杏子与青绿色的叶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跑过去就对碗口粗的树干踹上一脚,瞬间就下了一场橙黄的“冰雹”,向我没头没脑地砸来。只一脚就让我捡起了半盆杏子,清水洗净,油光水滑,更勾起了我的馋虫。
   “桃饱杏伤人”,这是家乡的一句俗话。杏子虽然要比桃子来到可口,闻香吃甜的它还带有一丝酸味,可,杏性苦寒,不宜吃得太多,不然难以消化,容易腹胀。每一次杏子黄熟时节,妈妈不知要嘱咐多少次,但我往往还是经不住诱惑,鼓起腮帮子,总要大快朵颐一番,知道自己吃腻为止。好在每次吃完杏子后,总要去疯玩,不会伤害身体。
   每当吃到尽兴后,好像还有一个必修的“功课”,那就是将刚刚还到处乱吐的杏核,再弯腰去捡拾起来,用筛子拿到河水中去逐一洗干净,未等完全晾干水汽,就会匆匆忙忙地装进自己的口袋,去寻找小伙伴去角逐玩耍。
   那是一种极其简单的游戏,如同弹玻璃弹子一般。将各自出具的杏核交给一个人,让他放在一起,听任他去抛撒。然后用轮番上阵,用食指和拇指去弹,只要将二枚杏核弹碰在一起就归弹的人。一旦弹不到一起,就得将主权交个别人,让别人去继续弹。
   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加了对杏树的认识。首先知道了昔日作为弹子玩耍的杏核还是一种药材,敲开它的硬壳,就现出了苦味的杏仁,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杏树的生长速度比较慢,但它的木质坚硬,纹路色泽十分艳丽,再加上杏与兴是谐音,成为很多贵重家具的用材。
   杏树,是一种古老的树种,原产于中国的新疆,有着三千五百多年的培育和种植历史。所以关于它的传说很多。最早的记载是在《庄子》中,就可见它的倩影:杏本是具有神圣气息的。它还与我国的教育事业有关,当年孔夫子讲学的地方,就在杏树环绕之中,春有花香弥漫,夏有果香漂浮,就是秋日叶蝶飘舞时,还氤氲着特殊的气息。“绕坛红杏垂垂发,依树白云冉冉飞。”弟子在花香中读书知礼,孔夫子在花影中抚琴而歌,书声荡春意,歌声写春韵,风吹花落如香雪,好一个佳美的境界,也正因为如此,教学界也有了“杏林”美称。
   如同好多嘉木一样,杏香不仅溢满唐诗宋词,早在北周时的庾信就曾经吟哦到:“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一方面将“依稀”与“烂漫”的对比,使得疏与密构成了迥然不同意境美。另一个方面赞叹其美貌可赠宾客,“琼”是一种美玉,形容杏花如玉一般,莹润透红,让无数文人墨客稍加想象,无法不联想到美女的肤色,让杏花与女人形成了一种无法割裂的关系,也形成了一种植物文化。
   “羯鼓催花”,是一个传说的故事,传说唐玄宗李隆基特别嗜好羯鼓,曾在一个春日的早晨,看到见柳、杏含苞欲放的景象,触景生情地说:“对此景物,不可不与判断。”便临轩敲击,当他将一曲《春光好》演奏后,发现殿中的柳、杏居然花绽蕊吐,似有报答之意。玄宗见状也感慨地说:“真是一桩奇事!”安禄山之乱平息后,受尽相思之苦的唐玄宗想移葬杨贵妃,差人却发现处死杨贵妃的马嵬坡下,居然生长出一片茂密的杏林,香气馥郁,远望恰似一片粉红的云层。因此,后人称杨玉环为二月花神——杏花花神。

共 30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语言优美的状物散文,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嘉木:红杏。提到红杏,许多读者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叶绍翁那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的确,杏在我的家乡几乎成为了报春的使者,每年杏树开花的时候,正是春种的时刻。作者是描景写物的高手,下笔如行云流水,收笔仍余味深长,字如美玉,句若珠帘。有环境的烘托,有实写,有虚写,加上古诗词的合理引用,使整篇文章妙趣横生,酣畅淋漓,读后如于杏花春雨的季节品了一杯香茗一般。状物散文也不好写,它不是单纯的介绍性文章,必须状物托志,借物言情,本文从头至尾就蕴含着作者对杏的欣赏,对生活的热爱。感谢来稿,推荐赏阅。【编辑:不屈的棋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不屈的棋子        2016-03-08 09:53:05
  一篇优美的散文,赞了!
2 楼        文友:不屈的棋子        2016-03-08 09:53:25
  感谢来稿,祝快乐!
3 楼        文友:不屈的棋子        2016-03-08 09:53:52
  期待精彩继续!
4 楼        文友:柳丝织雨        2016-03-08 10:58:38
  美的享受,也增长了不少知识。很喜欢老师这篇情感真挚、文笔优美的佳作,感同身受,分享精彩,并祝老师创作愉快,期望欣赏到老师更多的佳作!
5 楼        文友:软浪细沙        2016-03-08 17:18:51
  感谢赐稿墨海、放牧心情!
6 楼        文友:铁素容容        2018-08-06 17:08:07
  享受一番美文,绝了.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