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南京行

精品 南京行


作者:逍遥子衿 布衣,378.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55发表时间:2016-03-10 03:31:02

南京行 南京市,别称金陵,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境内山环水绕,形成山、水、城、林为一体的著名风景区。今年五月期间,我校50多名老师开启南京之旅,又翻开我人生旅途崭新一页。
   7个多小时的车程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一晃而过。汽车已不知不觉地驶上了史上最为壮观的南京市立交桥。这是我之前只有在图画里才观赏得到的雄伟奇观,它交织如网地盘旋在南京市中心。不想今天身在其中,反而有点不识其真面目。此时,透过鳞次栉比的建筑,清晰可见大明城墙象一条巨龙蜿蜒踅伏在城中,令人叹为观止!
   导游指着大明城墙跟我们讲起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曾是一草民。当他起兵攻下南京后,他采纳了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短短二十年功夫,这“家无立锥地,身如蓬随风”的人,由一个和尚变成明皇帝,建立了大明王朝。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受其影响,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改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作为我们的国家战略,不树敌,闷声累积资源,发展经济、壮大实力。
   正自聆听之际,车随着刹车声,嘎然而止。导游郞声说道:“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到了!”“南京大屠杀!”一个骇人听闻的名字,一个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如今零距离地接触,不由震憾万千。我们依次下了车,沿着纪念馆的入口雕塑广场鱼贯而入。入口雕塑广场一侧,看到各种因痛苦而扭曲得变了形的遇难者雕刻铜像。步入馆内,正面是一堵凝重沉静的花岗岩石墙,壁上以中、英、日三种文字镌刻"遇难者300000"一排黑色大字,触目惊心,这是无声的控诉,血泪的呐喊。
   广场上,鹅卵石、枯树和沿墙断垣残壁上的三组大型灰色石刻浮雕构成了广场的主画面,院内道路两旁的小型碑雕镶嵌其间,记载着南京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史实。还有大型石雕母亲像、遇难者名单墙、赎罪碑、绿树、草坪等诸多景观,构成了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纪念性墓地的凄惨景象。
   正中央树起一块标志碑,外形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碑高12.13米,象征着南京城是在12月13日沦陷的。碑的上端刻着一排黑色的阿拉伯数字;“1937.12.13~1938.1”,那是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碑的下方是一个方形的坑,坑内铺满了象征遇难者白骨的鹅卵石,寓意着纪念馆是建立在江东门“万人坑”遗址之上的。
   在广场的一角竖起一口大钟,钟上题为“和平大钟”。此大钟是由旅日华侨林同春、林伯耀等14位爱国侨胞捐资在南京铸造,以铭记历史教训,祈祷世界和平,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我们纷纷在钟前留影,有的老师还钻入大钟的下面照起像来。
   惨不忍睹的是遗骨陈列厅,主要展示从当年日军屠杀现场清理发掘出的遇难者尸骨。棺椁型的遗骨陈列室屋顶用黑色大理石砌成,墙面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室内两边大玻璃柜内,设计成一个地层剖面,层层叠叠地布满着从“万人坑”挖掘出的遇难者累累白骨和部分遇难者名单。
   穿过遗骨陈列厅,我们进入“史料陈列厅”。大厅内陈列着1000余件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图表和见证资料,并配有中、英、日文字说明。采用灯箱、沙盘、泥塑、油画、复原景观、多媒体触摸屏、电视和电影等多种陈列手段,尤其是电视画面上一个个幸存者的血泪控诉,再现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历史,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血腥暴行。
   我们在一堵立影墙跟前静静伫立,每隔8秒,随着“咚”的一声水响,影墙上就有一张相片亮起。这就是南京大屠杀中每隔8秒就有一人被杀的历史见证。
   值得一提的是李自建的油画——《1937,南京大屠杀》,栩栩如生,真实地再现了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臭名昭著的“百人斩杀人比赛”悲惨场面。其中有两名日本军人——向井、野田两少尉手握军刀,在分别杀了105、106人比赛后,面对尸横遍野,断手残足,头颅滚地,血流成河的场景,竟一副洋洋自得的神态,比当年杀人成癖、嗜血成性、以炮烙之刑为乐的恶魔纣王有过之而无不及。
   死者长已矣,生者长太息。我们参观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都默默地上了车,前往南京另一个景点——总统府参观游览。
   进入总统府邸,首先看到是,太平天国天王府展览室。洪秀全石膏像涂上了一层金色,
   他威风凛凛地端坐在阁中,仿佛向人们诉说着金碧辉煌的梦话。天王府毁于战火,但从展出的模型来看,天王府规模极大,较之历代帝王有过之无不及。不难看出太平天国当年占领南京后,极尽了腐败与奢华。
   穿过一座红色的亭台,我们来到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这就是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处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方,并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的国家政权。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91天,平易近人,为国操劳,不计较个人得失。他的办公地点和卧室都异常简单,毫无奢华的装饰。孙中山被百姓称为平民大总统,名至实归。
   临时政府的后院,梧桐树参天,枝繁叶茂,似乎在院子上空布了一个天然的屏障,艳阳只能从树叶的缝隙处洒下斑驳的光辉,的确是一个天然纳凉的好地方。院中有一株连体树,盘根错节,婆娑起舞。在导游的提醒下,发现树两边的叶子无论颜色、形状均有所不同。正诧异间,宋导游解释说:“此两颗交错在一起树同属一种类,只因它们的根所植入的土质不同,而形态各异,犹如淮北枳与淮南的橘一样。”我们这才恍然大悟起来。
   后院里有栋西式楼房,蒋介石的办公室在二楼119房间,副总统李宗仁在对面118房间办公。据说,李宗仁看见蒋介石就躲,极少来上班,而蒋委员长则天天报到,从不缺席。1949年蒋介石下野之后,李代总统才经常来总统府,依然在老屋子里上班,从来没有坐进蒋介石的办公室去。
   参观完总统府,我们沿原路返回到车上,前往玄武湖参观游览。
   汽车穿过北城墙,在城墙外停了下来。这时就见一片碧绿的玄武湖横在眼前。湖边有一花坛,怪石嶙峋,坛中鲜花锦簇,满园清香,景色迷人,我们纷纷在坛中拍照留影。沿着湖边有一排长长的栏杆,都用汉白玉雕琢而成,晶莹剔透,在夕阳余晖下泛着银光。我们抚摸着汉白玉栏杆,过了一座石拱桥,就走进了一个绿树环抱的长堤,堤上杨枊依依,垂下万条绿丝绦,堤岸红花点点,随波逐岸,芳香怡人,宛如西湖的苏堤,把玄武湖一分为二。东面一块湖远接群山,群山苍茫处有一蒙古包样的建筑在日光下熠熠生辉,特别的醒目。而西面一块湖连着繁华的城市,湖的尽头,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拔地而起,耸入云端。
   我们边拍照边观赏景物,来到了一处较开阔地方,有一码头停着许多小船,湖中三三两两的小舟在荡漾,远处不断有摩托艇在乘风破浪,掀起轩然大波。大家纷纷往前涌,组合在十几条小船上浩浩荡荡地向湖中进发。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城墙,一阵阵凉爽的风徐来,情由景生,歌由情起,我们不约而同地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浆》来,清脆悦耳的歌声从湖中飞起,激荡在玄武湖畔,引得行人驻足观望。湖面留下了我们美丽的影子,记下了我们畅游玄武湖浪漫的风采!
   夕阳的余晖在玄武湖最后的一驻足间,我们上了岸,循原路返回,正要登上车,忽然看见城墙上几个红色大字:登古城墙览金陵胜景。金陵是六朝故都,昔日的繁华被战火洗尽,但现代化的建筑却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如能登城墙一览,金陵胜景尽收眼底,也不枉圆上一场金陵旧梦,那是怎样一件令人怦然心动的事呀!连忙想从检票处进入,可检票人说天色已晚,只许出不许再进,给我留下了一个遗憾!
   我们上了车已经是暮色苍茫了,在一家餐馆吃罢晚饭,又重新开始了新的旅程,夜游金陵第一园——瞻园。
   “瞻望玉堂,如在天上”是欧阳修的诗句,瞻园正得名于此。瞻园与苏州拙政园和留园,以及无锡寄畅园并列江南四大名园,是金陵第一名园,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瞻园也叫大明王府,明朝初年,朱元璋因念功臣徐达“未有宁居”,特给中山王徐达建成了这所府邸花园。在太平天国时瞻园作为东王杨秀清府邸,现在是我国唯一的太平天国专史博物馆,是收藏太平天国文物最多、史料最丰富的地方。
   瞻园作为金陵第一名园,也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小桥流水,曲径回廊。园中的假山重岭叠嶂,各具风姿。北山陡峭雄峙,西山蜿蜒如龙,南山巍峨雄浑,各有意境,妙趣天成。真是有山有水,看来是个风水宝地啰,只是不明白,这样的风水宝地怎么会一次次地毁于战火,而园子的主人竟走马换将,至今也不知道花落谁家。
   正在神驰间,园内导游说话了,说这瞻园有一免费品茶看戏的场所,当年乾隆下江南,来到瞻园,也到这里看过戏。年青人一听,都来了精神,争先恐后地往里面占位置。我只得选了戏场的一角落坐下,悬起茶壶,对着如同酒杯样小的茶杯自斟自饮起来。茶之清香,沁人心脾。不一会,鼓声乍起,一身材匀称的小女子轻迈莲步,登台表演起杂技来,动作娴熟,体态轻盈。倒立顶碗,空翻等高难度的动作引来掌声如雷。
   看罢小戏,我们走过一条由鹅卵铺就的小路,来到一亭台,有一巨形草书“虎”字碑,据说这‘虎’字是朱元璋写给徐达的,这‘虎’字乃一笔挥就,一气呵成,笔力浑厚,遒劲有力,且构思巧妙,蕴藏了帝王之气,非常人能为也。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这里停留,细看了这个虎字后,评价说这个‘虎’字不愧是天下第一‘虎’字。因为这个‘虎’字中隐藏了四个字,那就是“富甲天下”。徐家连续十八代荣华富贵,要归功于这‘虎’字所带来的福气。摸虎即摸福也!摸到这‘虎’字,就可以飞黄腾达!
   我们便跃跃欲试了,无奈摸“虎”字的人太多,内三层,外三层,把“虎”字是围了个水泄不通,一时还真难于挤进去。正焦急间,园内导游说:“当年,乾隆对这‘虎’字爱不释手,很想把‘虎’字带走,但考虑到这‘虎’字是有灵气的,不能妄动,于是就用萱纸把‘虎’字拓印下来,一共拓了三张,带走了二张,还留下了一张,就在前面的屋子里,大家不妨去看看。”
   进得屋内,里面挂满了虎拓本的装裱字画,有一幅虎拓本字画,是用龙袍装裱的,可能就是乾隆留下的那一张吧,我们赶紧去摸,而店里的销售人员连忙制止,说只能远观而不能近摸也!这时园内导游也鼓动我们去购买,我们一看标价,一幅虎拓本贵的高达几万元,看来要买虎拓本,福还是个未知数,折福恐怕就要在眼前。这时我们才明白,刚才园内导游对虎的浓墨重彩,原来是为商机做铺垫的,看来无奸不商。可惜机关算尽太聪明,她犯了一个错误,在对虎的虔诚渲染之中,她只是强调摸虎如摸福,并没有说买虎能得福,于是我们见虎拓本就摸起来,沾尽它的福气,就是不买,园内导游看到我们无一购买是扬长而去,内心涌起的失落感一定不少吧!
   出得瞻园,我们又跟着宋导游夜游夫子庙。只见灯火阑珊处,有一条彩色的河流在眼前闪烁着,河里画舫小舟在游来荡去。河对岸树立起一堵高高的墙,金碧辉煌。墙壁前平空飞舞起二条巨龙,戏耍宝珠。二龙戏珠在灯光效果下,鳞甲灿灿,金光闪闪,夺人眼目。龙体下,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随着灯光忽明忽暗,此起彼落,时隐时现,充满着一种迷幻色彩。我们夹在欢呼雀跃的人群中,一路霓虹灯的幻影,一路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步过秦淮河上的文德桥,撇下风韵诱人的媚香楼往西南行数十米,便来到一个窄窄的巷子,路面用青砖铺就,而两边则是矮矮的仿古建筑风格的民房。一切似乎都很普通,普通得令许多不知情者都以为它只不过是一条典型的江南小巷而已。然而导游说了,它并不普通,因为它不是别的小巷,它是乌衣巷。
   走在乌衣巷内,两旁是白一色的墙壁,配以古色古香的黛瓦屋顶,门窗檐楣,颇有古巷的味道。进了巷口一转弯,就看见“王谢古居”四个金色大字在雪白的墙上很是显目,随之的一所朱门大府,又高挂“王谢古居”大匾,则无疑是那传说中的王谢堂府了。我不禁想起儿时学过的一首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无疑,乌衣巷的一砖一石,都是同王导,谢安两大家族的历史紧紧相连的。而王导,谢安两大家族的历史,又无疑是同整个东晋王朝的历史,乃至中国的整个文化史紧紧相连的。
   走出王谢古居,仍然回到乌衣巷的那条青石小路上来。两旁青砖小瓦,回廊挂落,一栋栋建筑起伏有序,浑然一体,应该是很优美壮观的了。可仍然让人感觉有些不适,觉得太新了,反倒希望它有些沧桑的味道才好。刘禹锡的句子不知怎地,好像总是在心中徘徊不去。
   我们在离乌衣巷不远的一家酒店住宿。当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时,我们又前往中山陵拜谒。我们沿着一条水泥路往中山陵园走去,但见群山怀抱,绿树参天。树与树之间,种满了低矮的茶树,而参天大树除了顶部枝繁叶荗,中间树干光滑无杂枝,虽进入深山丛林之中,没有一点密不透风的感觉,相反却给人一种空灵之感。
   再往前走,豁然开朗,土地平旷起来。数不清的游人齐聚于此。我们透过如织的游人,只见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导游给我们介绍起来,她说中山陵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一共有392级台阶。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和平之旅”来南京拜谒中山陵墓时,不顾70高龄,沿着392级台阶一步一个脚印,登上了孙中山的陵墓,以表虔诚。我们一听,受到莫大的鼓舞,纷纷沿台阶拾级而上。当快要到达陵墓顶的时候,有两只狮子威风凛凛地驻守在陵墓的两旁。导游指着狮子说:“这两只狮子东边一只缺了一只尾巴,西边一只缺了一条腿,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这点对于我来说不难,因为我毕竟经历了那个年代,不由夺口而出:“一条缺尾巴的意味着是割资本主义尾巴,而另一条缺腿的就意味着是反对走右派啰,是不是呢?”导游伸出大拇指赞叹起来:“到底是老师,知识广博,佩服!佩服!”正说话间,我们已经进入了祭堂,里面一尊白色的塑像再现了孙中山一代伟人的风姿,他端坐在椅子上,面容端祥,双眼眺望前方,仿佛在注视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观完中山陵园,南京之行也就接近了尾声。正是:一路繁华看不尽,一路富贵如云烟,一路故事牵着走,一路回忆梦里甜。

共 562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又称金陵,境内山环水绕,形成山、水、城、林为一体的著名风景区,作者与几十名老师开启了南京之旅。首先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对馆内详细地描述,再现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历史,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血腥暴行。太平天国天王府展览室里威风凛凛的洪秀全那涂上了一层金色的石膏像,天王府的规模彰显着太平天国当年占领南京后的腐败与奢华。参观了总统府。游夜游夫子庙。瞻园看戏,看虎字碑,摸“虎”。走乌衣巷。登中山陵392级台阶,以表虔诚。驻守在陵墓的两旁的一只缺了一条尾巴一条缺了一条腿的狮子透着一个时代的历史。作者对所到之处的描写,细腻、自然,见证历史的同时,让读者也身同感受。文章最后并以一首诗结尾,让读者进一步感受着作者的感受,也有着“一路繁华看不尽,一路富贵如云烟,一路故事牵着走,一路回忆梦里甜”之感。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秋天的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311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6-03-10 03:37:00
  作者的南京行,在见证历史的同时,徒增了对当年日寇侵略中国肆虐屠杀中国人的憎恨,必须铭记南京大屠杀这历史的屈辱。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1 楼        文友:逍遥子衿        2016-03-10 12:45:01
  首先感谢秋天的风先生能够耐心地看完,更感谢先生精彩的点评!
2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6-03-12 15:36:03
  恭喜获得精品!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2 楼        文友:逍遥子衿        2016-03-12 17:47:20
  谢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