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雀巢】尽在无言的掌声中(小说)

编辑推荐 【雀巢】尽在无言的掌声中(小说)


作者:虚竹先生 布衣,356.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87发表时间:2016-03-24 10:23:59

担任高级职称的评委今年我是第一次,好在我们这一组的年龄都差不多,其中两位还是我医大的同学,一位是低我们一、两年的校友,另一位是我的同班,其他几位也都是经常见的老熟人。特别是我同班的同学王亚娟,还是这一组的组长,所以虽然我第一次参加评审但内心还是比较轻松的。
   答辩开始后,我随意地撩了一眼名单,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了我的眼帘,我不禁失声叫出——李国强,身旁的评委扭过头来看了我一眼,我不好意思地对他笑了一笑表示歉意。但担任组长的雅娟,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李国强”这个名字,依旧只是认真地提问和聆听答辩者的回答。我坐在最边上的位子上,根本无法与她说话,只好把话暂时压下。
   在整个答辩的过程中,我人虽然依然坐在那里,但脑子里却飞快地转了好几圈,难道真的是他,我顾不得仔细听答辩者的答辩,急忙扫了一眼“李国强”的单位,上面写着“某某卫生院”,任我搜肠刮肚地凝思苦想,最终也没弄明白这个地方与李国强有什么关系。好不容易熬到最后,而那个“李国强”却还没有出现。我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按照规则,如果四点整当事人再不来的话,就意味着他“弃权”了。雅娟是个极为认真和古板的人,不要说是20多分钟,就是差一秒钟她也是一定要等的。借等待时大家闲聊的空隙,我拉了拉雅娟,说:“嗳,这李国强可能不是咱们那个李国强吧?”“哎,不可能吧!像他那样,现在早就该是副主任医师了,是正主任医师也说不定呢,一定是重名……”
   雅娟的话音未落,一位老者步履瞒珊的走了进来,只见他身上披着一件棉袄,肩上斜挎着一个老式的旧书包,满脸的倦容,花白的胡子茬子也几天没有刮了。现在天气虽然凉了一点,但是城里却还没见有穿棉袄的……正当大家发愣,老者却先开口了:“晋升答辩是这儿吗?”一位评委和蔼地说:“是呀!您是给谁打听呀,他自己怎么不来啊?再不来可就结束了。”老者长舒了一口气,说:“可赶上了,不是别人,是我自己,我就是来答辩的。”满屋子的人一时都呆住了,好一阵子半天没人说话,忽然雅娟问:“你就是李国强,66年市医科大的!?”“是啊!你是王——王——,王雅娟!”“对,对,我就是王雅娟,这是咱们班的李跃。”说着雅娟把我指给李国强。李国强看着我们,笑道:“嘿!都当了评委了。真给咱们班争光,好啊!好啊!”
   看着雅娟惊异的表情,我突然想起,当年选班长时,许多女生都把票投给了这位帅哥——李国强。雅娟就是当年最狂热的崇拜者之一。可叹当年这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却没能留下多少当年的英姿。
   我急忙走上前去拉住李国强的手说:“老班长,这些年你在那里?过的可好?!”李国强笑道:“出了校门就不是班长了,现在是房山山里的一个卫生院当院长。不过这个院连我一共12个人,真正的大夫就仨个。前两年是从外地医学院招了一个大学生,还没等到地方人家就走了,嫌咱山里太穷,所以直到今天院里还是我们这仨大夫,那两位是区卫校毕业的中专生,有资格晋升的副高职称的就我一人。所以卫生局就给我报了名。这不,昨天一早我就出来了,先搭车到县城,再在县城住一夜,今早赶公交车到市区,等找到这儿,这不就3点多了。”我急忙递上一杯水,老班长伸手接过来,一边咕嘟咕嘟地喝着,一边笑着说:“从县里出来多半天了,水米还没打牙呢。”雅娟听说,连忙拿出半包饼干,递到老李手里。随口问道:“这么多年你是怎么过的?”
   “怎么过的,还不是一天天的过的,68年学校分配,把我分到了这家卫生院,开始时就是个‘红医站’,管一个乡,几个村,就200多口人。当时站里就4个人,里里外外、内、外、妇、儿全包了。这几年不断扩建,人员也逐渐多了,这不前两年老院长退休了,上边就任命我当了这个院长。”
   “那你过的还好吧?”
   “还行!还行!前几年差些,有时候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别人两口子不在同一个单位,互相有帮衬,我们俩在一块,所以经常揭不开锅。不过近些年好了,手里也有了点积蓄,买了台电视。山里缺水,洗衣机没法用,冰箱没的放,电视最实惠。”
   “那这么多年,你就没想调走?”
   “说实在的,说不想啊,那是假的!但首先是不好意思,当年,是我号召大家到山区,到艰苦的地方去的,结果我跑回来,那叫个什么事儿。其次机会也不多,第一次是母亲病了,她的单位可以照顾我回来,可我们这儿正改建卫生院,上边说我是台柱子,我要走了,卫生院就垮了,上上下下再三挽留,结果我再三寻思,就留下来了。现在想想真有些对不起老母亲。第二次是考研,恢复高考后,咱们学院也开始招收研究生了,结果我运气还不错,一考就考上了,接到通知的那天我高兴的一夜都没睡,原准备第二天早晨就来报道,结果半夜发现了疫情,当时院里的大夫就我一个人。结果我的心又一软,就又留下,本来说好等控制了疫情,再……”说着他把手里剩下的两块饼干一口吞下去,由于吃的太急,咽的他连声咳嗽,我连忙给他倒了一杯水,连声说:“别急!别急!”他接过杯子一饮而尽,把空杯伸到我眼前,不停的晃着,于是我急忙又到了一杯交到他手里,他接过来又是一口下去了多半杯,半天他才喘匀了这口气。他接着说:“这第三回吗,是上面照顾我,调我去县医院,虽然不是回城里,但县里的条件毕竟比下边好的多了,但是到了县医院,发现上级仅仅是照顾我一下,县里技术力量并不差,有我不多,缺我不少,时间长了,我琢磨着还是下面缺人,所以我就又自己要求回原来的卫生院了。再后来成了家,回来的事也就不再琢磨了。”
   “哦!成了家了,那嫂子是干什么的,你们有孩子吗?男孩女孩?家里可好?”
   “老婆也在我们院,就算是个护士吧,孩子吗,就一个男孩,乡下的学校不比城里,教学质量不行,考不了大学,来城里打工了,一来出来闯闯,二来也可以帮帮家里!”
   “那这么多年你就没有和咱们这批老同学联系联系?”
   “没好意思,当年,是我号召大家到山区,到艰苦的地方去的,让不少有才华的同学失去留在城里的机会,现在想想,如果他们直接留在城里了,可能早出成绩了。”
   雅娟听了说“是啊!当年全班你的学习最好,我们都暗地里向你看齐,如果当年你分在我们医院,现在至少也是科主任了。明天咱们老同学聚一聚,看看咱们班的同学有多少都混上正教授了。”
   “不行,不行,家里还有一位病人等我呢!”说着拎起挎包就要往外走,我和雅娟急忙伸手把他拦住,说:“班长,我们送送你。”
   “不用,不用,刚才来得时候,我都打听好了,回去就省事多了,坐地铁直接到长途车站,又省事又快,方便的很。”说着匆匆走出门。但不大的功夫又转了回来,说:“哎,还没答辩呢,通不过,我怎么向上面交代啊!”
   一时评委们都僵住了,不知道如何回答,根据他的情况评副高恐怕难度大一点,但面对这位把自己一生和家人子女,都献给了山区基层卫生事业的老大哥的仅有的,也是最后一次晋升机会,谁又能忍心说出这个“不”字。
   大家把目光集中到雅娟身上,雅娟咬着嘴唇一言不发,看的出来她心里正在进行着激烈思想斗争,多年在她头脑里形成的“原则”,还在起着巨大的作用。老班长似乎察觉出了什么,慢慢地拾其落在地上的挎包,转身向门口走去……
   我的眼睛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湿了。忽然有人说:“别让雅娟一个人为难,咱们举手表决吧!”雅娟望了望大家,毅然地说:“谢谢,不用了!今天我一个人做主了!李国强通过了!”而后又对着李国强的背影大声喊:“李国强,你的答辩——通——过——了!”说实在的与雅娟相识多年,我深知她能有今天,与她处处谨小慎微不无关联,而今天她竟破天荒地独自一人承担全部责任。尤其是老同学这层关系,一旦被人抓住把柄恐怕是根本说不清的,这需要多大勇气!看来我真的要对雅娟刮目相看了。
   短暂的沉默之后,老班长转过身,热泪在眼眶里不停的转。他双手抱拳在胸前连连晃动,哽咽着却吐不出一个字,此刻,我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这时雅娟走上前握住班长的手,爽朗地说:“不用谢,这不是我们对你的关照。凭你经历,这个副主任医师,你当之无愧!对!当之无愧!”
   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是为老班长毕生奉献,还是为王雅娟勇于承担;是为正在回归的社会公平、公正,还是为逐渐唤起的人心中的良知……
   我想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尽在这无言的掌声之中。
  
  

共 33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说塑造了一个早年的医科大学的毕业生扎根偏远乡村忠于职守的医务工作者的形象,他在校是品学兼优的班长,毕业时号召同学们到贫困缺医少药的偏远地区工作,几十年后仍然在偏远乡村的医疗战线上坚守着,直到鬓发花白,仍然没有评定上职称,这次评定职称的答辩会上,评为及其领导都是他当年的同学,而且他的同学中有的早已成为教授级的人物了。这样一位为了我国农村的医疗事业奉献一生的人,不需要答辩,他已经用他一生的行动做出了最完美的答辩。小说从侧面也反映出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地方的知识分子生活、工作条件的艰苦,值得我们的领导者重视。小说在创作上结构安排合理,水到渠成,人物描写真实生动,语言朴素。推荐阅读。编辑:苏庸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苏庸平        2016-03-24 10:40:14
  坚守在我国偏远农村的工作者可敬可爱!
用一颗真诚的心交天下真诚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 楼        文友:虚竹先生        2016-03-24 13:49:53
  这个故事是我听一位市级医院科主任讲的。其实评委与答辩者并不认识,只是来晚了,别的答辩者全都走了,才有机会使他们有机会认真谈了一谈。文中的人物姓名都是虚构的,但是故事梗概基本是准确的。只是被评审者的妻子,仅仅是一个拉水工,山上没有水,需要从山下运,时间长了就成为了长期临时工。她同时也干一些护士的工作。其次,大家确实都一投了赞成票,但是否被审核批准就不得而知了。听了这个故事,我很感动,一些老同志为了山区卫生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甚至自己的亲人家庭。也许正是这样一群平凡的人铸成了中国的脊梁。我们不该忘记他们!
3 楼        文友:闲妹        2016-03-24 15:19:39
  能做到这样的知识分子是让人敬重的。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4 楼        文友:江山梦秋        2016-03-24 16:18:36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那些一辈子扎根农村教育的民办老师,他们一辈子没有任何荣誉,更没有机会评职称,就像山野里的一棵无名的小草,自生自灭。是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5 楼        文友:苏庸平        2016-03-24 17:14:43
  现在在我国,民办教师早已经没有了。乡村原来的民办教师在2000年前都已经转为国家的正式教师,这是对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的尊重!
用一颗真诚的心交天下真诚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03-25 00:12:24
  感动落泪......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7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03-25 00:28:43
  小说塑造了一个把毕生精力献给山区基层卫生事业的优秀医务工作者,他的经历令人折服也令人心伤,他的形象真实可信呼之欲出。
   最出彩的地方是,作者运用了一种对比与反差的情境,更加凸显了老班长的悲剧经历,也强烈反衬了老班长的高尚人格。让作品产生了一种直抵心灵的冲击力。
   小说的现场感很强,很容易就把作者带入到故事中,情不自禁热泪盈眶。
   很正能量的作品。
   点赞!喝彩!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7 楼        文友:虚竹先生        2016-03-25 11:32:38
  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一篇报道,文中内容基本属实。我也是非常受感动才写了这篇报道。一些场景是我加的,因为我必定不在现场。那位主任也仅仅是介绍了一个梗概,并没有细节。但是,大家都从中读出了若干内容,有的我也是在不经意间的自然流露。感谢大家的点评,更要谢谢大家的喜欢。
回复7 楼        文友:虚竹先生        2016-03-25 11:35:57
  更要感谢大家能喜欢!
8 楼        文友:落霞与天使齐飞        2016-03-30 18:23:43
  感谢文友赐稿,您的此篇文章已被新雀之巢文学社团的微信公众账号选择推送给文友共赏,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quezhichaorongshuxia”后在可“查看历史消息”中查看,您也可以将此文转发至微信朋友圈让更多朋友品读,新开通的原创保护、留言、赞赏功能将更好地为您的美文服务!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回复8 楼        文友:虚竹先生        2016-04-01 17:31:14
  谢谢!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