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青春】天上人(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青春】天上人(散文)


作者:清风明月心 童生,726.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11发表时间:2016-03-27 14:39:04

不知何时,大伯有了一个雅号“天上人”。这也许和爷爷的言传身教有关,听他讲故事,是一幸事。
   爷爷所处的那个年代,方圆十里,在我们那个地方,几乎无人不知他的大名。爷爷也算一个知识份子,四大名著他都看过,还看过很多古书,没事常免费给村民说书,特别是夏天的晚上,村民摇风打扇,夏夜流萤飞,听书,纳凉,无疑是十分愜意的事,村落的大院自然多了一份热闹。
   那时,农村还处在大集体时,也没点电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了一种原始的生活方式,农村人一吹灯,就上床,结果是那家都生了一大堆娃。那时的娱乐是有限的,有人说评书,自然让村民乐此不疲,每到夜饭过后,大院的人黑鸦鸦的一遍。
   杨家大院有一戏台,逢年过节,会请人唱戏,那个地方,自然成了爷爷说书的地方,一张长方桌,一块醒木,一袭长袍,是有模有样。每次登台,爷爷一拱手,醒木一拍,台下立刻安静下来,村民都找好位置坐着,也有不是这个村的后生,打着火把来听书的,站在外围看,好心的村民会回家抽几根板凳来,让来客落座,安心听书。
   父亲,没有遗传到爷爷的文学基因。而大伯不一样,自小习文,无论那种书都看,据父亲回忆,大伯二十来岁时已看过《史记》、《汉书》、《后汉书》,四书五经及四大名著,他还有一个嗜好,爱听别人讲故事,拾趣各种江湖传奇。因此,他满腹经纶,通古博今,只要一打开话阐子,如滔滔江水,向你涌来;又如三月春风,让人惬意;更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在我们那儿,村民送大伯一个雅号,“天上人。”不是天上神仙,那能知古今大事呢?这也是得此殊荣的原因吧!
   记得听父亲说:大伯爱折腾,一共搬过三次家,而且是外地,一去就几百公里,或上千公里。延泯江而上,搬到汶川往阿坝州方向的理县落户住过几年,由于少数民族与汉族生活方式不一样,他们的宗教信仰也不一样,有些不习惯。后来搬家去了西藏,在那里生活了四年,堂兄当过兵,后来,在落户的村任民兵连长,当时认识了一个藏族姑娘,女孩的父母反对,结果拗不过女儿痴心一片,最终妥协让步,她父母成全了他们。由于高海拔地区种植农作物面积虽广,但产量低,一家人收入又不好,生活常捉襟见肘。大伯听朋友说四川剑阁县不错,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许,我想大伯寻古书的好地方而去吧?于是,举家又迁至剑阁县,在那里,有了第二个儿媳妇,一家子,十多二十口人生活在一起,女儿也该谈婚论嫁了,难道要把这一生交付于他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乡的秋夜流萤,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父亲兄弟姊妹七人,大伯身处异乡难免会落泪。于是疾笔写信一封,内容特短:上思高堂,下思兄妹,季节交替,难免感伤。经深思熟虑,意回老家安顿余生,望家人联系落户事宜,速回信,念切!
   爷爷联系村干部和乡政府,得到的答复是不能迁回原地,可考虑迁往本县其它乡镇。好在二叔当时任镇子区粮站站长,在他那个区联系好了落户的事,离我们老家隔二十来里地。回到老家的大伯自然喜岀望外,这些年在西藏的生活经历让他得益匪浅,跟藏族医生学到了不少知识,认识很多中药,包括藏医中医理论,加之大伯又爱读书,张仲景的《伤寒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有《黄帝内经》,无不一一阅览。
   那时看病难,村民生病就会犯急,只因粮无余,钱不知在那里。刚包产到户,中国的改革开放才开始,也还没人外出打工。所谓的富业就是能有一门手艺活,挣钱养家糊口,礼上往来也需开支,而那时的农村,有手艺的毕竟是少数,更多人就地取材,四川竹子多,编东北炕席,一元钱一张,可供家里人开支。大伯常为村民诊病,象征性的收一点钱,人人都称他为“江湖郎中”,在世华佗。茶馆是他常去之地,他常背一个竹背兜,里面有各种草药。坐下来和朋友谈古论今,难得如此洒脱,也成了他的习惯。行走于江湖,与山水为伴,是算他的另一种生活态度吧!
   那时,大伯也会隔三岔五来我们这边,因为他是江湖郎中,我自然打心里喜欢,因为,又有故事可听了。
   我们家虽经济并不宽裕,但父母也是好客之人,况且大伯是父亲的兄长,每次来必留下他留宿,拿出好吃的来款待。夜晚,听他讲故事,同院的听大伯来了,也会来听他摆龙门阵、说书。只要他一开腔,众人鸦雀无声,说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说赵子龙大战长坂坡;说刘备三顾茅庐;一说就是几个小时,最后众人还余兴未了,可已一更天了,依依不舍,众邻期待他下一次的到来。
   我印象最深还是听他说杨家将,杨氏一门忠烈,杨六郎为国战死雁门关。杨家最后几乎无男丁,佘太君百岁挂帅,穆桂英挂帅又岀征拒敌于国门之外,我听得泪流满面;州官杨振两袖清风,徒步蔬食,夜拒不收金,得皇上垂恩,赐金匾——清白传家,因此,杨氏堂上都有清白传家或四知宗风的横楣,我突然觉得姓杨很荣幸;大伯也会讲暴君杨广,以示后人谨记;他还会说杨子荣智取威虎山,深入林海雪原扫清残匪座山雕的故事。
   我就这样在大伯的故事中长大,让我了解到更多中华传承的精髄,他给我的岂是一段段历史和故事,更多会激励着我的人生和风雨兼程,前行。
   大伯走了,他不一定喜欢天堂,我认为他更爱大自然山水,一定云游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了。也许是江南,也许是塞北,或是西风古道……

共 21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天上人,是村民给大伯的一个称呼,意思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晓,说明大伯是一个博学之人,从作者的文字里也可以了解到,大伯,看过很多书籍,走过很多地方,也经历了岁月的艰辛和磨难,最后落叶归根,从外乡迁移回家乡,做了一个江湖郎中,医病救人。大伯继承了爷爷爱说书的传统,每到一处都备受乡亲的欢迎,而我也从大伯的故事里学到了很多知识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耳濡目染,给我今后的人生道路倾注了精神食粮。文字质朴无华,情感真挚,语言流畅自然,抒发了对大伯的怀念之情,欣赏阅读,推荐阅读共赏【责编:河南雪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柳丝织雨        2016-03-27 15:58:51
  其实,像大伯这样的天上人,对乡村文化的启蒙和科学的启迪是有很重要作用的。谢谢老师的精彩,祝老师周日快乐,春日安康,吉祥如意!
回复1 楼        文友:清风明月心        2016-03-28 20:07:16
  谢谢柳丝织雨,嗯,无论爷爷还是大伯,都影响着我们身边的人,也包括杨氏祖训。
2 楼        文友:河南雪儿        2016-03-27 16:07:10
  欣赏清风明月带来的精彩文字,大伯是博学的人,值得学习,感谢赐稿江南,雪儿敬茶问好
河南雪儿
回复2 楼        文友:清风明月心        2016-03-28 20:12:04
  谢谢雪儿的编辑按语。明月敬茶了,三月暖暖,风轻云淡,与你同行,甚感荣幸。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