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读书偶得五则

编辑推荐 读书偶得五则


作者:言泊远 举人,309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31发表时间:2016-03-28 22:58:54
摘要:杂谈 读书心得;关于姑苏城外寒山寺、红泥小火炉等的理解。

前读肖淑琴、舒化龙著《古诗文词语纷议辨析》(1983年12月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辨析》),颇有心得,择之五,附之于后,饷已饷友。
  
   一、“姑苏城外寒山寺”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古今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因书中对“寒山寺”未有注释,往往被解释为:“姑苏城外寒山上的寺庙”。本人多年来也以为如此,记得小时候读《古代诗歌选》,这首诗画了一幅插图,绿丛中有个庙及塔,似乎是寺在山上。读《辨析》,才知这是“因词度意”引起的“误会”(上网之后,这种“误会”豁然解开,但愿初学该诗又没上网者,不要再产生这种“误会”)。原来“寒山寺”在姑苏城(即今江苏省苏州市)西(现属枫桥镇),此地周围都没有山。“寒山寺”,原名纱利普明塔院,建于南朝梁时。唐贞观时和尚“寒山”、“拾得”主持该院。寒山又名寒山子,颇有文名(其诗辑有《寒山子诗集》三卷)。这个塔院,后来也因此而称为寒山寺。但寺之闻名海内,却是与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句有关,故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刻碑于寺内,同“寒山”、“拾得”俩人像并列。如此,此句应解释作:“姑苏城外的寒山寺”,而非“姑苏城外寒山上的寺”了。
   对过来人或到过寒山寺的人,“寒山寺”有无注释无关紧要,但对于初学此诗、或未到过寒山寺的学生和自学青年,“寒山寺”加注释,就十分重要了。
  
   二、“遥知兄弟登高处”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诗是名篇,其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多有被注释为“遥知兄弟登上高处”或“遥知兄弟登上高的地方”。在这里,“登”作为动词,“高处”作为“登”的宾语,组成动宾式偏正词组。这同原诗的意境是悖逆的,使人兴味索然。应该把“登高处”译成“登高的地方”,在这里,“登高”作为动词性词组,是“处”的定语。因为,王维的诗意是“我同你相隔很远,过去我们一直去登高的地方,我仍然没有忘记,遗憾的是,今年登高的人却少了我一个。”这样理解才有“忆兄弟之感”,离情别意也才耐人寻味。
  
   三、“红泥小火炉”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历来被人认为是通俗如话的佳作,最多是对“绿蚁”一词有点生疏(“绿蚁”又名“浮蚁”或“碧蚁”。古代酿酒时酒面上常常浮起的一层绿色泡沫,诗人就把它用作酒的代名词)。其实,不少人对“红泥小火炉”句,多念成“红泥-小-火炉”,理解为用红泥制作的小的火炉。当然这是理解错了的。从诗的语言对仗上看,“绿蚁”对“红泥”,这是没有问题的。“新醅酒”即“新醅的酒”,与“小火炉”即“小的火炉”显然对仗不够妥当,诗的意韵也索然无味了。据语言学家吴小如先生讲,古人是不大说“火炉”这个词的(见1963年12月13日北京晚报)。诗里用的“炉”既是汉朝卓文君“当炉卖酒”的炉,是专供暖酒用的烧炭的“酒炉”。当然,暖酒只能用小火、文火,不能用大火、猛火。所以,这二句读成“小火的炉”,才能同“新醅的酒”对仗工整,且不失原诗的韵味。
  
   四、“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的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句中,“国”是指“国都”还是“国家”?历来有争论,朱东润先生认为是“国都”;王易鹏先生说是“国家”。
   一个词作何解释,常常受特定的语言环境的制约。诗中的字,要看它在诗句中所具有的意义。同时,诗词有一定的形式、格律,这种形式、格律和词性、词义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我们阅读古诗词时,可以借助诗词的格律,来理解诗中字词的意义。比如说“对仗”,近体诗中就很讲究。对仗有正对、反对等多种形式,并形成了较固定的艺术规律。《文心雕龙》指出:“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这意思就是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中说的“同义词相对,似工实拙”。这种同义词对仗,古时也称“合掌”。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说:“作诗最忌合掌,近体尤忌,而齐梁人往往犯之。如以‘朝’对‘曙’,将‘远’对‘遥’之类”。以此可以认为,作为极讲诗律对仗的杜甫,绝不可能犯“合掌”之忌。所以,在《春望》诗里,“国”应指“国家”;否则,与下句“城”就同意而犯“合掌”了。因为安史叛乱,杜甫被叛军俘虏,此时此地,他看到的,想到的是山河依旧,而国已不国了,就连京城的春天,也是一片荒芜凄凉景象。这样解释,似乎更符合杜甫所处的环境和心理状态。
  
   五、“同行十二年”
   《木兰辞》中的“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两句诗,小学生都懂得什么意思,大概是这个缘故吧,历来的课本,对这两句诗也就没有任何注释。这是阅读古诗,常常会碰到的现象:即文字浅显、容易认读,但不易理解得准确。
   “同行十二年”的“行”字,多被读成“xing”的音,意思是“行路”;全句解为“同在一起走路十二年,还不知木兰原来是个女的”。记得当年学习这首诗时,老师也是这么教的。
   其实,这样的解释是欠妥的。“行”字即读“xing”,作动词、“行走”的意思;又读“Hang”,作名词、“队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常说的“行伍”的行是同义。“同行十二年”的“行”应该读作“Hang”,译为“同在一个部队里生活了十二年”,比译作“同在一起走路十二年”更准确。
   “行”是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兵法》载:五人为伍,十人为伙,二十五人为一行,百人为一卒。如诸葛亮《出师表》中“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之“行”、司马迁《陈涉世家》中的“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之“行”,都应读“Hang”音,译为队伍的意思。

共 22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长见识了,真长见识了!在没有读到此文之前,上述五点谬误,是我等常犯的错误,尤其是那句“同行十二年”的“行”字,我们原先可是一直当“xing”字读的。现在才知道那是“行武”的“行”的“Hang”字啊!看来,读诗不解读,等于瞎读一气啊!(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6-03-28 23:35:39
  读诗能有如此“偶得”,应该是有很高的文学造诣的。欣赏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言泊远        2016-03-29 18:03:15
  谢谢支持,问好朋友,祝福周二快乐!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