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百味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百味】河的屋(小说)

精品 【百味】河的屋(小说)


作者:周李立 童生,64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41发表时间:2016-04-03 20:36:49


   1
   城边的这条大河终于有了河的样子。
   “河的屋”是最早在河边冒出来的酒吧之一,几乎是从天而降,当人们的目光仍停留在河水怎么会这么清波荡漾时,人们还来不及关注石板修葺的河岸时,“河的屋”就这么冒然的出现了。
   几年来,这条河一直是被忽视被损毁的,空负河流之名。今年,在市政建设的大旗之下,它终于好像从沉睡的海底被打捞出来,还原成了一条河应该有的样子。像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人,在堕落多年之后终于过上了光洁一新的生活,顾盼之间的风采都惹人艳羡,河流开始被人们注视,河岸也开始被人们踩踏。
   一个温热的早晨,送牛奶的人骑着带有小红箱子的自行车轧过河岸的石板路,他并未习惯走这条新修好的路,虽然这是他从郊外的养牛场进城送奶的一条必经之路,但他习惯的是以前的泥泞,就如他的人一样,沾染土气,也携带芬芳。所以,他想,石板之下应该仍是土地,只是土地被穿上了一层衣服,就像他一样,穿上了白色工作服,显得如此干净光鲜,像一瓶满装的牛奶。但是心里,却远没有这么洁白,白色衣服让他紧张,他永远在担心会把衣服弄脏。他想,自己其实就应该是一个很脏的人,那样比较自在。
   他没有注意到新的小木屋,却看见了木屋前左右顾盼的女人。女人比小屋更适合这条河流,而小屋,藏在女人的身后,有些不知所措。
   送牛奶的人骑到小屋前,停了下来,把一页订牛奶的广告递给女人,广告用粉红色的纸印刷的,劣质俗气了些。女人斜睨着他,犹豫了一下,抬手接了广告,仿佛这一下要耗费巨大的体力一样,女人懒洋洋的扫了一眼广告纸,也没说什么,转身走进了小屋。小屋的顶上,立着三个圆圆的灯箱字,就是“河的屋”。
   送牛奶的人这才开始注意到小屋,说是小屋,其实还是砖瓦水泥好好生生盖起的房子,只是外墙的装修用了圆木,这让它看起来就好像是凭空出现的一座小木屋。
   这个早晨,很多人都和他一样注意到了“河的屋”。
   但是“河的屋”却没有睁开眼睛回视这些人们。它一直紧闭着大门,拉紧了窗帘,玻璃门上挂着“休息”的小木牌。
   太阳每每强烈一点,人们的好奇就徒增一分。
   有捣蛋的小孩甚至跑过去敲门,翻动那个“休息”的小木牌,背面写着“营业”。
   老人三五成群在河边晒太阳,争论“河的屋”到底是在哪一天盖好的?
   其实自从河流整治之后,老人们每天都会来河边,花上半天半天的时间与河相处,什么也不做,小地方人不兴健身、也不玩牌,唯好讲话,于是老人们就把河边当成了一处讲话的圣地,如果哪天不来一趟,就会觉得自己好像快被这个小城抛弃了一样——不然怎么那么多新发生的事情自己都不知道呢?而天黑从河边回家以后,他们会把在河边听来的事情讲给自己的女儿、女婿、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们,津津有味。第二天再去河边,又把晚上从晚辈们嘴里听来的事情,讲给河边的别的老人们,也同样津津有味。一来二去之间,老年生活也不是那么难打发了,反而十分忙碌,很有紧迫感,甚至唯恐掉队,成为一只离群索居的孤雁。
   但是,现在老人们却在“河的屋”建好的时间上产生了分歧。只要有人,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这是肯定的。
   送牛奶的人送完牛奶,完成了他一天的工作,再次经过“河的屋”,已经是正午时候了。他下班的时候是女人准备开门做生意的时候。女人恰在这个时候打开门,忙于扫洒,送牛奶的人怔怔的看着她,不知道扫地也能像她这样扫,他找不出一个可以形容的词,不是美、不是漂亮,更不是迷人,而是,对了,就是舒服。扫地的人舒服,看的人也舒服,连这条河、这片天,这朵云,好像也是为了让这幅画面完整而美好才特意安排的。
   送牛奶的人一天都觉得很舒服。
  
   2
   “河的屋”里唱歌的男人叫绿水。
   没有人知道这是不是他真实的名字,就像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绿水有一头海草般的长发,却从不像海草一般纠缠,而是平平顺顺的披下来,柔柔软软的挂在脸边。每当绿水唱歌的时候,长头发就微微的抖动。那时的绿水,是一个极妩媚的男子,让人想起旧时的栾童。
   也没有人知道绿水的年龄,20、30、40,这男人好像与岁月无关,在他的鬓角眉边,竟然看不出年岁的痕迹。不知道是时间对他的纵容,还是他本来就存活于时间之外,或者他本身就是时间,象征永恒不变。
   女人和绿水很少讲话。这时“河的屋”已经开张有一段时间了。河岸边星星点点出现了十几家酒吧和咖啡厅,在夜间也灯光闪烁,宛若秦淮了,晚上很多的年轻人会来到河边,散散步,然后钻进某间小屋,夜半时分在从里面走出来,偏偏倒倒、疯疯癫癫。
   “河的屋”是生意最好的。因为它最安静,人再多也不嫌吵闹,也许和它的布局有关,有很多高大的绿植在屋中形成隔断,保证了私密。歌手绿水唱的歌都那么安静,就像他的人。
   而那哀婉神秘的女老板,也这般默然。
   从前的从前,她也有过一段漫长又短暂的生活。说漫长,那是因为一生可能都会这样的被浸润其中,像慢慢腌制的古酒,愈来愈浓郁的流向记忆的河流。说短暂,是因为更新的频率太快,还来不及按下快门,便已随波流转,渺无影踪。
   后来,有了绿水,他守着她,就像一段聊斋志异。
   绿水是她遇到的男人。绿水是她的男人。
   明眼人都会一下子看出来,她与他之间那种眉目之情——燃烧的爱情。在绿水唱歌的间隙,她熟稔的递上的那杯清水。绿水淡然接受、心安理得。这种平静,只有在已成眷侣的男女之间,才会显得那般自然、默契,绝非做作。
   之所以说绿水是她的男人,而不说她是绿水的女人,是因为她是绿水生存的来源,她是酒吧的老板,酒吧是绿水的生存所系,用浅俗的话说,绿水是这里卖唱的戏子。
   卖唱却卖得极有尊严,这是绿水给人的印象,绿水无疑是那种高贵的男人,纤瘦、优雅、光洁、安静,举手投足都不卑不亢,恰到好处,他好像活在酒吧的演出现场之外,又好像完美的嵌入其中,当然,他依靠歌声,嵌入其中。
   如果没有这间“河的屋”,旁人会想,这样的男人也许就没有地方可以待了,他那般不食人世风尘,就像人们无法想象如果在日光照射的户外,绿水该是怎样的一幅模样。
  
   3
   送牛奶的人第一次见到绿水,是在夏天的时候。
   本来,这是两个永远不会见面的男人,一个奔波在白日,清晨,一个卖力在日落,深夜,如果不是送牛奶的人打破了这时间的分配,唐突的出现在深夜的河岸,他应该是永远不会见到绿水的,尽管他每天早晨都会被女人——绿水所属的女人——深深吸引。
   很多时候,不见面也就罢了,眼不见心不烦,非亲眼所见就不会意识到心中的那份在意,见了,就麻烦了,臆想有了、嫉妒有了,本来说不清楚的心思,居然也成形、明朗了。
   夏天河岸总是有种喧腾的热闹,像煮开了的锅。送牛奶的人带着刚从乡下来的准媳妇,毫无理由的,就走到了河边。他觉得,按照城里的生活方式,吃了晚饭是应该出来走走的,出来走走就应该到河边这样的地方的。准媳妇小白来到城里,就像一个驯服的孩子,话很少,却很好。送牛奶的人相信小白这样的沉默,与城里的夜色、河岸的喧腾,是相匹配的。小白是吵闹世界中心的那一处寂静。其实,他也知道,这是小白面对陌生的城市,心生恐惧闭口不言的招数,他怎么会不知道呢?但是,他不愿意这样去理解,他宁愿相信小白选择沉默是高贵的,至少,是与城市协调的,而不是乡土气的恐惧、提不上台面。
   两人就这样并肩走着,也不牵手,走得像革命同志。
   在“河的屋”之外,他看见了绿水。他不知道,他贸然闯进的,岂止是属于绿水的夜色,还是属于绿水的一方世界,
   绿水也看见了他,不是看见,只是很恍惚的一瞥,瞥见了站在窗边的他,很快又将眼光腾挪开去,蜻蜓点水,但他,却像做贼被抓住一样,从窗边闪开。他情急之下抓了小白的手,快速的走掉,小白更显惊恐,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如此失措。
   疾走100米之后,他突然开始懊恼,他懊恼的放开小白,像随便放开一只什么宠物。
   小白是驯良的,快跑两步就跟上了他,小白想再去拉他的手,他的手左右甩了两下,躲开了,于是小白也放弃了,默默地跟着他走。
   小白是他在地上的影子,他一直在仰望天上的日光。然而他又怎么能甩掉影子呢,哪怕他可以永远保持目光向上。毫无疑问,正是这样的想法让他懊恼了。
   第二天,女人叫住了他。其实后来回想起来,他发现这个女人跟他说话的早上,发生在他见绿水的晚上之后,纯属巧合,但是在他当时看来,他顽固的认定其中有某些牵连。
   女人说要订一份牛奶,她手上还拿着那张粉红色的广告纸,他说好,明天就可以送了。她问要多少钱?他愣了一下,说上面有写。她问哪儿?他说纸背面。
   女人说,你等一下,我去拿钱。然后转身进屋,他于是就怵在门外,像个雕塑,清早的酒吧十分肃穆,那是人间最冷清的场景——杯盏喧闹之后,散去的宴席。
   他后来听到了关于女人的很多模糊的传言,比如她曾经在广东做小姐,比如她因为绿水这个男人才开了河的屋……这些传言像早晨雾气氤氲下的河流,并不成型,却如游丝浮动,若隐若现。
   他依然忘不了的是这个早晨女人的样子,惺忪的眼睛和头发,雪纺的长裙,白色吊带背心。
   只要一想到女人的样子,他马上会噩梦一样想起绿水,这样的男人,是他此前从未见过的,他甚至觉得绿水似男也似女。
   他不知道,绿水和女人,其实是“河的屋”的两个女主人。
  
   4
   想当初,不是她天生就有“逐水草而居”的浪漫追求,也不是绿水相信“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但他们却很有默契的认定,在两个人梦想的尽头,在唐突、冒险、屈辱和流浪之后,他们应该住在水泽丰美的地方。或许人性中原本就存在着诗意的元素,只是人们并不自识,而让粗陋的生活将浪漫消解了。
   在他们终于有了机会可以重新选择生活的时候,那些原本潜藏起来的诗意欲望,就都出现了——他们无意也是有意的认为应当诗意的栖居——要有山有水,男耕女织。
   所以,火车经过这座小城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要下车,绿水也就随她下车了。他们本来也没有所谓目的地的行程,就终止于这条河。
   那时,这条河刚刚被治理,原始的河道隐约可现,却依然生涩,宛如上天在大地上划出拙朴却千姿百态的一笔。河的两边是山脉,青葱色的植被、紫红色的土壤,色彩对比强烈,更显艳丽。
   她在火车上看见了这条河,她不知道河的名字,这本来就是一条无名的小河,在当地人口中,它被叫作“州河”,或许仅仅是因为它流经州府而已,而“州”,恰是如此普遍甚至没有实际意义的一个字,以此来命名一条河,可以想见,这条河本身的平凡无奇。
   他们所乘坐的火车,就这样沿着河岸逆流而上,道阻且长。毕竟是逃亡,自然要选择一条艰难、不好走的路。
   州河的出现让她的眼睛发亮了,在万水千山之后,她认为河的出现给予了他们方向和希望。终于,这座小城出现在视野中,宛在水中央,她就决定要下车了,就是这里。
  
   5
   秋天的时候,送牛奶的人已经习惯了每天早晨看见女人在屋外洒扫。他和她都成了精密设置的钟表。他定时定点的经过河岸,把一瓶牛奶递给她,她定时定点的洒扫、煮牛奶,然后睡觉。如此一来,在他看来,时光便这么迅急匆忙,就像自行车轱辘一般,滚着滚着就过去了。
   男人一旦将目光投向某个女人,女人便不再普通了,目光是润泽剂,是光合作用时的二氧化碳,看不见,却不可少。她这样的女人,从来是不缺目光的,她甚至已经不在乎、不珍惜她收获的目光了,但这个送牛奶的男人,却在每天早上送牛奶的时候,对她行注目礼,仿佛完成一个拘谨和严肃的仪式,她习惯各种目光,轻佻的、挑战的、蔑视的、情色的……却从未领教过这样的庄严。从未,意味着新鲜与郑重,意味着女人有了别样的感觉,她甚至把这当成给自己的礼物,每天清晨一份大礼,除了牛奶,还有精神上的些微愉悦。
   终于有一天,她问他,“你为什么要这么看着我?”语气中有些挑逗。
   他很诚实的说,“啊,哪有?”
   她笑了,他当然体会不到她所谓的“这样”看着是怎样看着,她说,“没关系。”然后转身走了。
   这句话说得很莫名其妙,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的,什么没关系,他看她没关系吗?这是怂恿还是默许,或者是鼓励,暗示?谁知道呢?他有些恍惚了。
   那天,她喝完牛奶之后浑身有些发热,是啊,什么没关系呢?她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他说“哪有”,她才说的“没关系”,但是听起来,好像她是在说,他这样看着她没关系一样。于是,这瓶牛奶就喝得不是那么踏实了,好像心中有愧一样,她不自在了。

共 11392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河的屋,屋的人,都如同这河一般,秽土转生。他们出于污秽的暗处,追求着企望着的光明与圣洁。无奈岁月这笔账捋不清,逃不掉,在这青山绿水的大西南中的一处乐土终归是短暂的极乐。有一个人,与你有一般的时轨;有一个人,与你有相似的灵魂。那一刻的安逸,那一刹的平和,对于谁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河的屋这篇小说不得不说是很引人入胜的,作者巧妙的设置与布排,配合上鲜活的人物与淡雅的文笔,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物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禁令人惊叹着人性的华丽,及任性当中所蕴藏着污秽的本质。推荐阅读!感谢作者赐稿百味。【编辑:夤月末雪】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404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夤月末雪        2016-04-03 20:47:38
  很精妙的小说,更加佩服老师的语言。这种将华丽沉淀下来的质朴,真的需要极好的文字功底。读老师的小说,真的学到了很多。拜读了~~~
我只是记下我的心情与哲思得以释怀
2 楼        文友:夤月末雪        2016-04-03 20:48:52
  希望还有机会看到老师这样的小说~~~~老师辛苦了~~~
我只是记下我的心情与哲思得以释怀
3 楼        文友:田舍郎        2016-04-04 11:23:29
  这种风格的文章应该上知音。写得挺不错。田舍郎拜读。
想写点什么,一落笔却不知道要写什么……这也是我写作中常碰到的问题。
4 楼        文友:百味审稿小组        2016-04-04 15:45:02
  欣赏佳文,努力,就会成功!百味审稿小组在此为您加精!……百味文学社团因您的优秀作品而更精彩!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