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怪人(散文)

精品 【江南】怪人(散文)


作者:沧桑 秀才,1161.7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09发表时间:2016-04-04 21:53:55

村东头的陈石老汉,按辈份我应该叫他爷爷。他瘦高个子,头上谢了顶,明光发亮的,有一只眼珠里有“棠李花”但不很明显。他鼻梁高挺,走路从不抬头,眼睛瞅着脚前的路,嘴里念念有词。
   他脾气古怪,从不与人闲谈,遇到人从不先说话,如别人跟他招呼,他头也不抬,只在嘴里哼一声。有一次,在村头饭场里,人们都在端着踠聚在一起吃饭,陈石老汉从中间路过,有一个爱说话的村民说:“爷们儿,来吃点吧!”这问话在我们当地只是一种礼节,陈石老汉不知心里当时怎么想,他看了看那人,竟一声不吭,扭头走掉了。当时好多人在场,弄得那人下不了台,脸红了好一阵,尴尬极了。
   陈石老汉一家六口人,老伴和儿子、儿媳,还有一个三岁的小孙子。八十多岁的老娘还健在,身体还很硬朗。老太太早年守寡,靠唱坠子书卖艺把陈石拉扯大,陈石对母亲也极孝顺!
   陈石老汉家规极严,每顿饭第一碗必先给母亲盛,如果谁违犯了,他就会大发雷霆。他的老伴,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看见他在家都不敢咳嗽,总是捂住嘴跑到墻角处偷偷地轻轻咳几声。有一次,没跑及被他听到,他马上怒声喝叱。他的老伴也忍受够了,反驳道:“那,那您娘也天天咳嗽哩!”陈石老汉一听,脸气得煞白,扬了扬胳膊,要不是儿子儿媳在家,他真要揍老伴一顿。他强压怒火振振有词地说:“她咳嗽是该咳嗽,除了她谁都不行!”
   陈石老汉的家规谁都不能违犯,尽管有些不合人情不近情理,他的淫威也震慑了家人。
   陈石老汉是独子,在旧社会靠母亲走村串巷,卖艺把儿子养大。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陈石老汉也学会了说评书,拉二胡。
   解放以后,陈石老汉当过副乡长,由于他耿直倔犟,说话不留情面,得罪不少人,每次运动一来,便被人使绊子,从副乡长到区长,再到最后回到村里当了队上的会计。由于他性格古怪,与队长不合,便跳槽到第一生产队,他的家人还留在第二生产队。一个家庭成员分为两个生产队,这在我村甚至周围几个村庄也是绝无仅有的。
   陈石老汉喜欢看书,他的书大都是古典书籍,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七侠五义》、《说岳全传》等等。他床头有一个上了黑漆的大木箱子,里面塞满了书。家人谁也不敢去翻他的书箱,他平常经常上锁的。
   陈石老汉看书时,喜欢戴个老花镜,靠着门板看书,老伴做饭时来来住往从他身边过,惹得他心烦,他干脆搬个梯子竖在梁上,一步步爬上去,坐在梁头上看书。家人在下边来回走动再也影响不到他,足见他看书入迷到何种程度。
   陈石老汉会说评书。冬天夜长无聊,村民们便去请他说一通,地点一般在生产队的空闲房里。陈石老汉披着棉袄端坐在前边椅子上,面前放着一个小桌子,桌子上放着一盏煤油灯,还有一个“醒堂木”,桌子旁边还有人从家里带来一瓶开水和一只粗瓷碗。
   后边坐满了人,大都是男人,女人也有但很少,也有我们小孩子,只是在凑热闹。一进去便被里面的气氛给震住了,不能言语,不准喧哗,听听无趣,便溜出去在月光下捉迷藏了。
   “说书不说书,先摔醒堂木”陈石老汉右手三根中指紧扣住一个不大不小的长条型木块在桌子上啪地一摔,众人便停止了窃窃私语。小屋里顿时鸭雀无声,大家竖起耳朵聚精会神地听起来了。“今天咱说一段武松打虎,话说那好汉武松武二郎,天快黑的时候走进一家酒店,店小二一看来了个大汉,赶忙把毛巾往肩上一甩,半弯着腰笑着问道:“客官想吃啥?武松说:一盘牛肉,一盘花生米,再要一坛子烧酒……”
   陈石老汉说评书不象单田芳、刘兰芳那些名家节奏感强,抑扬钝挫的。陈石老汉只是娓娓道来,跟拉家常似的,这样既有真实感又有亲切感,让人们的思绪紧随他的叙述穿越时空进入遥远的年代里。
   说到紧要处,或关键的时候,他也像其他同行一样突然刹住,给大家留下一个悬念。这个时候马上有人站起来走到小桌前把茶水倒进碗里,待水凉了,口干舌燥的陈石老汉便端起碗喝两口润润喉咙。人群中马上有人从口袋里掏出纸烟扔到小桌子上。陈石老汉嘴里含着烟,头伸到煤油灯上对着火,慢悠悠地吸着。
   趁着这功夫,人们该议论起来,老想询问下面的故事。陈石老汉不紧不忙,吸了一口烟后,把烟头朝下在桌子上顿一顿,显然他在思考着下面该怎样说才能更吸引人。
   陈石老汉平常不善讲话,可说起评书来却兴趣盎然、信心十足。只要他心情好时,也乐于说道,心烦时候,你再叫他也不去。无聊的时候就拉一段二胡来解闷。
   陈石老汉有一女儿叫小兰,嫁到李村,丈夫叫李根成。早几年夫妇恩爱,育有一子叫李顺,比我小几岁。丈夫在社办厂当会计,不知何时与一女工有暧昧关系。老实巴交的小兰一直蒙在鼓里,丈夫根成有事没事故意找茬,经常摔盆打碗、指桑骂槐,有几次还动手打小兰。
   陈石老汉看着女儿经常哭哭涕涕来娘家诉苦,气不打一处来。后来一打听,知道根成有外遇。终于有一天,小兰的儿子李顺在父亲的枕头下发现一把匕首,陈石老汉这才知道一切都无法挽回。干脆把女儿和外孙叫回来住在自已家里。
   但陈石老汉咽不下这口气,就写好状子去县里告状,当年这种案子很少,惊动十里八村都知道。再者说,县公安和法院对这种案件也束手无策。根成也没杀人放火,顶多算个民事案件批评教育一顿。根成承认错误,来把小兰娘俩接回家。
   根成已经变了心,就开始虐待小兰,有时还不让吃饭,动不动就又打又骂的。
   陈石老汉这次铁了心,带着女儿去省里告状,省里没结果就直接去北京,非把根成弄进监狱,他才能出这口恶气。
   刚开始几年,陈石老汉扛着行李带着女儿去北京告状,一去就是几个月。农忙就回来帮忙干些农活,等闲时就出去。这样告了几年也没啥结果,后来干脆把女儿小兰留在家,独自一人进京告状。
   时间久了,陈石老汉也习惯了,等到五月份,就回来帮儿子收麦。麦子收完,玉米抪种后就又走了。等秋收时就回来帮着收秋和抪种小麦,待地里活干完就背着行李卷又走了。
   人们看着陈石老汉告状简直入了迷,都私下议论他,说他净瞎跑路,难告赢。陈石老汉不知咋听到了,脸气得通红,怒气冲冲地说,您咋知道我告不赢?吓得那人赶紧躲得远远的。
   有一年春节前,陈石老汉回家来,却不见女儿小兰和外孙李顺,他就心存怀疑,问谁都没人敢说。原来女儿小兰已改嫁了,又找了个夫家离这有十多里。
   这下可把陈石老汉气晕了,又摔盆子又砸锅,整个新年过得没有半点喜庆的气氛。
   女儿小兰吓得不敢与父亲见面,先打听父亲的情况,如父亲不在家才敢来走亲戚。陈石老汉死钻牛角尖,谁劝也不醒,其实也没人有胆量敢当面劝他。按说女儿小兰也与根成分开七八年了,没了夫妻情分。根成与那女人生的孩子也五六岁了,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陈石老汉还是一如既往地往北京跑。真不知道他在京城是怎么过的?他经常去,手里也没有钱,北京消费那么高,单是吃饭就是个大问题。
   有一次,村里放电影,里面有一个片断:一个嫌犯在饭店要了碗面条刚要吃,猛抬头看见玻璃窗外有公安经过,吓得赶忙溜掉……陈石老汉看到这里自言自语说:“这碗面条要让我碰到,端住就吃了,扔那儿多可惜!”可见他在外边过的是乞讨生活。
   再说去北京坐火车,根本没钱买票,怎么办呢?那就一站一站地蹭火车,列车员查到了就轰下去,经常下了这趟再上那趟,只要是北上的列车都行,见了就上。这么多年,陈石老汉就这样来回穿梭在铁路上。
   陈石老汉会木工手艺,做出来的活很细。我弟弟就跟他学木工当徒弟。有时去外村给人家做家俱,就吃住在人家里。夜里躺在被窝里,经不住别人缠磨,便说起评书来,几个人刚开始还津津有味聚精会神地听着,后来因为忙碌一天也都累了,都渐渐地睡着了。陈石老汉兴致正浓一直说到大半夜,后来一看,别人都睡着了,他这才住了口……
   每次出去,陈石老汉也多少带些零用钱,出门在外手里没一分钱也不行。他就做了两把椅子拉到集市上去卖,结果没卖掉,因为他要的价格高,他用的全是榆木料,结实耐用。而别人用杨木料,轻巧、好看但不耐用,自然就便宜了。
   陈石老汉只好来向我母亲借钱,毕竟他与我弟弟有师徒情分,母亲很爽快给了他五十元。母亲觉得他挺可怜,不是绊住马腿,象他这种人是不会向别人求救的。他在外边吃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从不向人诉说,这么多年来也真难为他了!
   他的外孙李顺随母亲住了一年多,毕竟也渐渐长大了,与继父感情不合便回到亲生父亲家里。后来当兵提了干,春节来看他姥爷,因为他是在姥爷家长大的,当初姥爷对他不错。
   陈石老汉知道李顺又回到根成身边,多年来积压的愤怒涌上心头,他怒不可遏地抓住李顺拿的罐头、饼干、香烟和酒全部摔碎在大门口,并且怒气冲冲地指着李顺吼道:滚,快滚!李顺高高兴兴地来看姥爷,没想到姥爷会这么绝情,当时就掉了两眼泪……
   后来再也没见到李顺来走过亲戚,只是在陈石老汉去世时,才见李顺给姥爷上了一个大供。
   陈石老汉去世几年后,他的孙子把那一箱子书一元一本全部卖掉,当时我没在家也不知道,觉得挺可惜的。
   他的孙子与我经常开玩笑。有一次,我故意逗他说:“你把你爷爷的书全卖掉,你爷爷可生气了。”他忙问怎么啦?我故弄玄虚地说:“你爷爷最爱看书,你把书全卖了,他怎么看?今晚上在你窗台上放一本书,不信你半夜听听,只要有哗啦哗啦响,就是你爷在看书。”
   第二天,他见到我,一副很紧张地模样:“可吓死我了,后半夜听见哗啦哗啦翻书页的声音,吓得我蒙头不敢看,连小解都憋到天亮!”
   看着他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样,我不禁心里暗笑:后半夜有风,那书放在窗台上能不响嘛!

共 38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陈石老汉真是个怪人,读完此文,第一感觉,就是作者把陈石老汉给写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一个鲜活的人物,就随着文字站在我们面前,有自己独有的性格和奇特的人生故事经历。陈石老汉平时不爱说话,但会说书,也是一个爱看书的人。老汉还是一个极为孝顺的人,家规甚严格,几乎不合情理。母亲年轻守寡,靠着唱坠子书养大陈石老汉。陈石老汉对母亲的孝顺,对家人的苛刻,也在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里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女儿婚姻的不幸福,北京的告状,给村民说书解闷,不爱主动打交道,结合作者开篇的人物肖像描写,这篇文字成功的勾勒出陈石老汉的形象,一个有着孝心,有着固执,有着严格,有着怪癖的老头。不错的文字,欣赏阅读,力荐佳作【责编:河南雪儿】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407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河南雪儿        2016-04-04 21:58:12
  欣赏阅读老乡精彩文字,陈石被你写的活灵活现,好有个性的一个怪老头,欣赏学习了
河南雪儿
2 楼        文友:河南雪儿        2016-04-04 22:01:01
  感谢老乡赐稿江南,雪儿敬茶问好
河南雪儿
3 楼        文友:沧桑        2016-04-04 23:50:18
  谢谢老乡雪儿的精彩编按和点评,
4 楼        文友:樱水寒        2016-04-12 18:09:10
  人物形象鲜明,刻画细致。恭喜摘得精品,祝创作愉快!
樱水寒
5 楼        文友:沧桑        2016-04-27 17:50:45
  谢谢樱水寒,祝你开心!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