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古柏森森八龙冢(散文)

精品 【雀巢】古柏森森八龙冢(散文)


作者:碧古轩主人 秀才,1447.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06发表时间:2016-04-15 14:09:00
摘要:古都许昌郊外的原野上,有一个土包,土包上巍然耸着棵棵古柏,如巨龙盘绕,伸向空中。世事沧桑,风雨历历。只有那千年的它,岸然地立在冢顶,张着沧黢的手臂,见证着那逝去的往事,向来人诉说着那段久远的史实......

荀氏家族在汉魏时期是很有名的了。这不仅是因为荀氏家族的老祖宗荀况为战国时名儒,还因为汉时荀氏一门就有多人于朝中为官,更因为曹操曹丕的重臣中有荀彧、荀攸等等。均劳苦功高,举足轻重。
   唐人刘禹锡有一名句,叫: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这一句诗,使南北朝时的王、谢两家成为高贵家族的代表。魏晋南北朝时代,产生了两位杰出的政治家:王导与谢安。两个政治家以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影响甚至决定了东晋初期和后期的政治走向。由是延生了两个名扬四海的家族: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然而,当谢氏根基深广,枝繁叶茂时,有一个人仍未将谢氏一门放在眼里。他对琅邪王弘说:“天下高贵的家族,只有荀、王两家,谢晦这样的人不值一提。”
   说这话的叫荀伯子,其实谢晦不仅是谢安的弟弟,还是荀伯子的小舅子。姐夫这样去贬自己的岳父一家,恐怕也只有荀伯子能干的出来。而且,他这个姐夫彼时做的尚书左丞和临川内史的官,还是身为内弟的谢晦向皇帝推荐的。然而荀伯子并不感恩,依然以为他荀家要比他的岳父家里高贵许多。
   荀伯子的这种对家族的自负并非没有缘由,这位博学多思曾助撰晋史的才子是大名鼎鼎的荀彧的后代。
   《广韵》曰:“荀姓。本姓郇,后去邑为荀。今出颍川。”《古今姓氏书辨征》言:“汉宣帝名恂,当时改荀为孙,以避上讳。故刘向校荀卿书,谓之《孙卿子》。十一代遂,居颍川,复本姓。遂生淑,淑生爽,爽生表……”。
   有诗曰:“荀氏门庭瑞气浓,高阳才子继芳踪。千年不朽惟名耳,马鬣何曾系八龙。”古诗中所写高阳氏即古代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而汉时荀淑也有八子。
   八龙冢位于许昌城北约五里的郊外。十年前,为探索魏都相关的秘密,到了这或许为许多人并不知晓的地方。
   绕过一片葱绿的麦地,在扑面而来的浓郁清新里,远远地看见远处有高高的土包拔地而起,土包之上耸着棵棵古柏。急切地穿过一条小路,便到了这土包。是了,这便是荀家的祖坟了,这便是为大汉,为大魏立下汗马功劳的荀氏一家身后之所了。逾千年,斯人已去,坟茔却在。
   见高高的墓旁又有许多小的的坟包,导游讲这是村里的人家死后埋在这里的,想沾些荀家的地气。
   沿台阶而上,墓顶之上古柏皆一人多围,枝叶并茂,森森挺立,苍翠盖地,有一小屋置于墓顶。屋后两棵柏树最粗,树冠罩于屋顶,两边各一棵略细些,前有四棵,有三棵已然枯死。
   小屋里有守墓之老两口,卖些香火之类,兼而算命。问三棵树死因。答曰,中间枯死一树已有年头,谁也说不清楚,左边一棵为解放初村里贫协主席所砍,为了砍树卖抵税务,结果当天晚上就不明不白地死掉了,后来没几年家里人就死光了。右边一棵树为解放前,国民党兵到乡下搜刮民财,营长带一些兵砍倒了这棵柏树,树砍倒后从树心里跑出个半尺长的黑蝎子,把营长蛰了一下,立马死掉,砍树的兵后来在战斗中也都被枪炮所击毙。
   我望着枯死的柏树,果然有些怒气似地张牙舞爪,像苍龙,向天上伸着爪子。世间果然有因果报应否?
   存着的五株古柏如同老态龙钟的年迈之人,立起满是皱折的躯体,张开饱经风霜的脸庞,半睁着历经沧桑的眼睛,无言地望着我们。这老人每一位都是一千七百多岁,每一位都见证着世间的风风雨雨。
   史传的八龙冢与今天的八柏冢尚不是一回事。八龙冢为荀淑的八个儿子死后围着父亲而埋的八个墓冢,在解放前已被夷为平地。现在的八柏冢则是八龙之父荀淑之墓。荀淑死后,其八子俭、绲、靖、焘、汪、爽、肃、旉每人在父亲墓上植有一柏,保存至今。
   荀淑字季和,是荀况第十一世孙。或许荀家原本即有特立独行的思辨能力,荀淑年轻时就不喜欢雕章琢句,徒用功于句读,不注重实际学识。因此,常常被人看不起。安帝时,征召任为郎中,后来再升当涂长,后离职还乡里。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都尊崇他为师。
   公元147年4月。京都发生地震,地震水涌,并有日食之变,时执掌朝政之梁太后即诏公卿,荐举贤良之士,论值考问,荀淑被举。在对策中他不畏权贵、讥讽包括梁氏在内的达官贵人昏庸无为,遭梁太后及兄梁翼忌恨。荀淑因此被贬,出补为郎陵相,直到汉桓帝归掌朝政收翼之兵权,迫翼自杀,此事方了。荀淑出补郎陵相时,理事公正,顺从民意,被人称为神君。
   《世说新语》载:一天,太丘县令陈实去拜访已是朗陵相的荀淑,因为家贫,连仆役都没有,乃使他的长子拉着车子,次子持杖在后面跟着,孙子尚小,坐在车中。到了荀家,荀淑让儿子叔慈迎接客人,让慈明劝酒,其馀六个儿子管上菜。孙子文若(荀彧)也还小,就坐在荀淑膝上。这时候太史启奏朝廷说:“有真人往东去了。”可见荀淑的家里与陈实一样,都是简朴的连下人都没有一个。汉时将儒学奉为至典的良吏,还真得为今人好好学学。
   荀淑去世时六十七岁,葬于颍川颍阴。时,李膺任尚书,上表为老师服丧三年。起先,荀氏旧里叫西豪,颍阴令勃海苑康认为从前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今荀氏也有八子,所以改其旧里为高阳里。传荀淑死后,八个儿子在其坟墓周围每人种柏树一棵,现留存至今的七棵柏树是否是传说中的那些,已无考证。
   多年后,有史官称赞荀淑说:“二李师叔,八子继尘”。
   荀氏一门,英才辈出。自东汉至南北朝绵延十数代,统领风骚几百年,仅东汉末年和曹魏时,便产生了举足轻重的政治家、学者和谋士多人。
   荀淑的六子荀爽,字慈明,论才学,八子中当数第一。当时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评赞。他自幼聪敏好学,潜心经籍,刻苦勤奋,十二岁通晓《春秋》,自布衣始,九十五天官至“三公”。
   汉桓帝延熹九年,太常赵典举荐荀爽说此人至孝,可以拜为郎中,然而荀爽将自己的对策见解上奏给恒帝后,即弃官离去。为了躲避党锢之祸,他隐遁汉水滨达十余年,专以著述为事,著作颇丰,号为硕儒。党锢解除,司空袁逢荐荀爽为官,坚辞不就。献帝即位,爽避而不及,遂为平原相。行至宛陵追为光禄勋。任职三天,又迁司空。董卓专政后,荀爽见董卓残暴,参与司徒王允谋除董卓之义举,举事前病卒。
   荀淑的孙子、济南相荀琨之子荀彧,时为曹操的重要谋士。早年依附袁绍,后投奔曹操,官至尚书令。二十九岁时,即被曹操视为张良样人物,被封为奋武司马。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少有才名,故得免于讥议”。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后,大为惊异,称其为:“王佐才也”。
   公元196年,荀彧在一片反对声中力主曹操去洛阳迎回贫困潦倒的汉献帝,从而造成“狭天子以令诸侯”有利的政治局面。建安五年,曹操又听取了荀彧坚守官渡的意见,最终消灭了袁绍十万大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继而,荀彧又建议曹操挥师北上,数年功夫,彻底消灭了袁绍等势力,基本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
   荀彧或辅佐曹操二十余年,忠心耿耿,积极筹谋,多次化险为夷,立下汗马功劳。曹操也曾数次为其请功邀赏,并高度评价曰:“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并把女儿嫁给了荀彧的长子荀恽,后称安阳公主。
   建安十六年,大臣董昭等为讨好曹操,谏请曹操进爵国公。荀彧坚持反对,遂失宠曹操。不久,荀彧病死于南征途中,享年五十岁。被谥敬侯。
   荀彧的死颇耐人寻味。荀彧虽然是曹操的重要谋士,曹操对荀彧也有知遇之恩,但他们的政治理想却严重分歧。荀彧想的是通过曹操恢复汉室,而曹操是想取而代之。所以,两人分道扬镳是必然的。《三国演义》把荀彧的死写得更为凄惨,说荀彧在病重期间,曹操派人送来一盒食物,荀彧打开一看,竟是空盒,便知曹操有加害之意,随自尽而死。
   荀彧究竟是如何死的,我们无法得知。
   后,司马光评论荀彧说:“荀彧佐魏武而兴之,举贤用能,寻卒厉兵,化乱为治,十分天下有其八,其功岂在管仲后乎?”
   荀攸为荀彧堂侄,《三国志》载为荀彧从子,为广陵太守荀昙之孙,荀彝之子。经荀彧推荐,被徵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曹操素闻攸名,交谈之后高兴地说:“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以为军师。后荀攸助曹操征张绣,擒吕布、火烧袁绍、迫许攸、张节投降。曹操平定北方后,论功行封时说:“忠正密谋,抚于内外文若(荀彧)是也。公达(荀攸)其次也。”
   荀攸授计,从不让别人知道,唯一知情人只有钟繇一人。钟繇原准备把荀攸之奇谋善策择为书,但未实现而死去,从而荀攸奇书未能流传于世。
   荀攸为人忠厚谦让达无挑剔地步。曹操称其“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并对曹丕说:“荀公达,人之师表,汝当尽礼敬之。”因此荀攸病时,曹丕独拜床前,如见曹操一样。公元二一四年,荀攸随曹操征孙权时,死于途中,时年58岁,追谥为敬侯。
   后人作西濠旧里诗曰:“高阳才子八龙生,荀氏西濠旧识名。百里贤人天象著,千秋颖水德星明。樱桃带雨村村熟,竹树临风面面清。闲云花郊穷眺望,绿荫深处鸟鸣嘤。”
   下得冢来,果然就见不远处竹子丛中,也透出些许绿来,旁边的园里栽有树,是不是樱桃树也未可知。
   问及守墓人村里可有荀姓,曰一户也没有了,不知何年举家已南迁了。想必与司马氏篡政有关,原魏之重臣大都不保。
   世事沧桑,风雨历历。只有那千年的古柏,岸然地立在冢顶,张着沧黢的手臂,见证着那逝去的往事,向来人诉说着那段久远的史实。
  

共 37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一开始并未写到八龙冢,更未写到与八龙冢有关的古柏,而是开门见山地交待起汉魏时期的荀姓的家族史,荀姓的来历,荀伯子的自负。然后才提到为探索与魏都相关的秘密来到种植着森森古柏的荀家祖坟——八龙冢,描述了在这里耳闻目睹到的与八龙冢有关的一个个或真实或传说事件。重点交待了史传的八龙冢与今天的八柏冢的不同。详细叙述了荀淑简朴的坐客与待客之道,其八子中的六子荀爽、其孙荀彧、荀彧堂侄荀攸均做过曹操谋士,并为汉与蜀、吴抗衡,统一北方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以及他们身前身后所获得的至高无尚的无人能及的赞誉。此文即有荀姓有关的史料,也有个人亲躬探秘得到的与八龙冢有关的奇闻轶事,作者籍此而将一个居功不傲,谋士奇才辈出的汉魏时的荀氏家族展现在读者面前。正是有这些不同寻常的一代代后人,才有了荀伯子的自负,使他连介绍自己入朝当官的小舅子谢晦都看不眼了。这也应了后人作西濠旧里诗所云:“高阳才子八龙生,荀氏西濠旧识名。百里贤人天象著,千秋颖水德星明。樱桃带雨村村熟,竹树临风面面清。闲云花郊穷眺望,绿荫深处鸟鸣嘤。”欣赏!推荐阅读。编辑:长袖伊人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417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长袖伊人        2016-04-15 15:02:27
  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家族,让读者对荀氏刮目相看。所谓:龙生龙,凤生凤,是否说得就是荀家哪?
感谢文字,让我不开口也能表达!
回复1 楼        文友:碧古轩主人        2016-04-16 09:00:56
  谢伊人总编编辑并点评。看来遗传基因确乎有相当的作用。不然荀氏家族绵延那么长时间,出了如此多的杰出人物,便不好解释了。
2 楼        文友:闲妹        2016-04-15 15:45:19
  荀家知只不多,从作者这里了解了不少,长知识了。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回复2 楼        文友:碧古轩主人        2016-04-16 09:03:32
  谢战友点评。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给世人留下了挖掘不尽的精神宝库。
3 楼        文友:小泥儿        2016-04-15 17:53:05
  了解一个不寻常的荀家家族史。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回复3 楼        文友:碧古轩主人        2016-04-16 09:08:17
  谢泥儿编辑点评。荀氏一门,其实我最推崇的应该是荀彧和荀攸。这叔侄俩应该是魏国奠基的极功之臣。
4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04-15 20:51:09
  此文底蕴深厚,文字精粹,历史的风云在字里行间穿行,最是记忆深刻的是那些森森古柏——
   “存着的五株古柏如同老态龙钟的年迈之人,立起满是皱折的躯体,张开饱经风霜的脸庞,半睁着历经沧桑的眼睛,无言地望着我们。这老人每一位都是一千七百多岁,每一位都见证着世间的风风雨雨。”
   不由得,肃然起敬。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4 楼        文友:碧古轩主人        2016-04-16 09:26:27
  谢月楼战友点评。每一次都点到要害处,说明每一次都认真读了文章,能如此敬业,为我等尊敬。
   发此文,实是因为由衷敬佩历史上的那些谋士,其实就是现在说的战略家。中国之大,不缺人,现在或许也不怎么缺钱。要国家强盛,民族尊崇,非要有荀彧、荀攸这样的战略家不可,而且一两个人不行,要一批人才可。所行必是关乎国之命运的谋长远、纵横椑阖的事情。
5 楼        文友:江山梦秋        2016-04-18 20:41:49
  读史可以明智,读先生文章可以长知识。谢谢了!
回复5 楼        文友:碧古轩主人        2016-04-18 21:10:12
  谢梦秋先生点评。向您学习。祝好。
6 楼        文友:落霞与天使齐飞        2016-04-20 15:10:16
  感谢文友赐稿,您的此篇文章已被新雀之巢文学社团的微信公众账号选择推送给文友共赏,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quezhichaorongshuxia”后在可“查看历史消息”中查看,您也可以将此文转发至微信朋友圈让更多朋友品读,新开通的原创保护、留言、赞赏功能将更好地为您的美文服务!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