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字友情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字】疾步乌镇 --游记(散文)

编辑推荐 【文字】疾步乌镇 --游记(散文)


作者:阮兴珠 布衣,323.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648发表时间:2016-04-18 03:18:42
摘要:仲春清明,草长莺飞,江南水乡,花木缤纷。3月30日,有幸借机去了一趟浙江乌镇,时间虽很仓促,但 “小桥流水”的印象还较深刻。

仲春清明,草长莺飞,江南水乡,花木缤纷。3月30日,有幸借机去了一趟浙江乌镇,时间虽很仓促,但 “小桥流水”的印象还较深刻。
   乌镇,沉淀着1300年历史,最能代表中国江南文化的缩影,并兼具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发达的现代信息文明,还被录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因而这里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不久前刚开过第二届大会。
   千年古镇,现代文明,促使我们急切的心情顾不得遐想,一行4人乘动车直达嘉兴,出站打的直奔乌镇。司机师傅较为热情善谈,他给我们介绍了大体情况:乌镇位于江苏和浙江交界处的浙北桐乡市杭嘉湖平原上,是著名的“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成为江南古镇中的佼佼者。小镇内的十字形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人称东南西北四栅,其中西栅景区规模大、景点多,能带给人们一番“全新”的古镇游体验。到达时已经下午近4点,恰巧老天下起濛濛细雨,好在我们住的“如家宾馆”就在景点入口的对过,走几步即到,花10元钱买了把雨伞,掏120元买了门票进了景区。细雨天在古巷里漫无目的的闲步,脚下的青石板被雨水滋养得油光发亮,沿着古色古香的建筑,静静感受古镇情怀,慢慢细数古老的石桥,仿佛在追随着一个个古老的足迹,也是别有一番情调。
   西栅景区位于乌镇西大街,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占地3.4平方公里,纵横交叉河道9000多米,有古桥72座,河道密度和石桥数都算全国古镇之最。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度约2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环境优雅。青石板的老街长弄,到处是小桥流水人家,石雕木雕红漆门,纵横的古桥,参天的大树,处处流露出古镇的昔日繁华。一路走过,街区内的名胜古迹、手工作坊、经典展馆、民俗风情、休闲场所让人流连忘返;桨声舟影、白墙黛瓦,自然风光美不胜收。走过知道,沿街多是各类风格的特色小卖店、小吃店或“会馆”、“客栈”,有不少还挂着“百年老店”的招牌,更显现出时光的无穷魅力。
   倘佯在西栅,既像是散步又像在逛街,仅凭观赏是不够的,更重要是品味古镇的底蕴和民族传统文化。然而由于时间紧迫,我们只是走马而过,留下较深印象的并不多。记得格外别致的桥是“通济桥和仁济桥”,两桥成直角相邻,不管站在哪一座桥边,都可以看到一个桥洞里的另一座桥,据说,这种“桥里桥”是乌镇最美的古桥风景,堪称桥景一绝。街市中段有个“三寸金莲馆”,凭其古老的名字和别致的内涵,吸引我们进去转了一圈,发现里边除陈列着从南宋到清朝的数百双各种各样的 “三寸金莲鞋”外,更多是出售各类手工布鞋。见到这些仅大于烟盒的花红六绿鞋子,很容易勾起人们对古代女人缠脚的想象:缠脚起源于五代十国的南唐,到清朝时发展到了疯狂的地步,直到建国后才彻底废止这种旧习。女人小脚满足了当时男人的一种畸形的审美观,认为女人脚越小越美。女孩从五岁开始缠脚,直到成年结束,为此付出无数的泪水和痛苦,可谓“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在街区,我们还见到听到不少原来不知道的景况,像“白莲塔、乌大将军庙、月老庙、老邮局”等等,很多的古迹、传说和习俗融入西栅,既引得游客兴趣丰,也富了古镇内涵。
   乌镇的“夜景”是很有名的,尤其在西栅,每逢太阳落下,街市上、桥河边,到处流光溢彩,给夜游休闲增加了气势磅礴的泛光美景。这里的灯并不是“高高的线杆灯”,大多是各具特色的灯箱、灯笼,且见不到那些“蜘蛛网”似的线路。据说,当初“世界互联网大会”选址,乌镇之所以在若干个古镇中胜出就有其因。夜幕降临,我们游览到西端从小河南岸灯光下折回,发现这里不同于北岸的商贸街市,较多的是景观绿廊、姹紫嫣红的景观花箱和传统的手工业区,比如有印染、铸造、缫丝等,也有民间艺术演出。我们来到亦昌冶坊院内,墙壁上的“冶锅官炉”十分醒目,中间立着一口巨大的铁锅,被号称“天下第一锅”,目测铁锅直径约有三四米,锅的边沿都被游客摸的锃光瓦亮;接着又去看了另一个被誉为“天下第一”的大蚕匾,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锅、这么大的蚕匾,真的有些目瞪口呆!很遗憾没能现场观摩这些工艺制作,据说白天可以见到师傅们的制作技术。正在感叹之时,忽然听得对岸传来一阵阵悠扬的曲调声。原来,不远处是一座“水上戏台”,急切走过去观赏,发现一片水泽将舞台与观众席隔开,戏台的布景很特别,好似一处断桥,颇有意境。当时观众并不多,演唱者依然翩翩起舞,唱得津津有味。我们痴痴地站在栈桥的对面,尽管一句听不明白,也听不清楚,可走累之后在这里小憩一下,吹吹风赏赏光,泛光异彩,印在水中,水天一色,柔情万千,再听着细雨中传来的吟唱,实乃品味江南风光的好时机,此景此情令人陶醉!
   时近晚上9点,我们并没有全部游览完,可肚子里早就叽里咕噜,只能草草收马出场,在住处楼下搞了几个特色小菜,斟了壶当地著名的“三白酒”,喝着聊着回味着,虽然玩得有些疲累,但玩得高兴长见识,没虚此行!
   乌镇还有更原始的东栅景区,还有大文豪矛盾的故居和纪念馆,由于“使命”在身,来去匆匆,抱憾未看。31日一大早,立即赶往嘉兴南湖,那里才是我们的目的地,在“红色之旅”中考察学习,接受洗礼,收获如何,且看另篇。
  
   2016年4月1日于回程途中
  

共 21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乌镇,让人心驰神往的江南古镇,今日有幸跟随作者的脚步游走古镇,领略乌镇与众不同的风情。乌镇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是著名的“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根据小镇内十字形河水把小镇分为东西南北四栅。作者主要描述的是西栅的风景,游江南,走古镇,是断然少不了雨的,走在湿湿的青石板上,感受古镇情怀,细数古老石桥,别有一番情调。西栅景区环境优雅,到处是小桥流水人家,这里的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红墙黛瓦、自然风光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最美的古桥风景“桥中桥”,堪称桥景一绝。“三寸金莲馆”让人联想到古代人那种畸形的审美观。而乌镇的夜景也很有名,到处流光溢彩,气势磅礴。工业区内有幸目睹“天下第一锅”和天下第一蚕匾的风采,只可惜时间仓促,游不尽兴。作者文笔流畅,描述风景引人入胜。疾步游览乌镇,记忆超强,细数风景,如数家珍。欣赏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文字友情。祝愿老师创作丰腴。【编辑:菩提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菩提树        2016-04-18 03:25:19
  感谢老师赐稿文字友情,欣赏老师文笔,为老师点赞。问好老师,敬茶!
回复1 楼        文友:阮兴珠        2016-04-18 09:40:59
  谢谢编辑的辛苦!
2 楼        文友:雯冰儿        2016-04-18 14:57:37
  乌镇,已经少了安静,但依然有岁月沉淀的美丽。
回复2 楼        文友:阮兴珠        2016-04-18 17:17:15
  谢谢关注!
3 楼        文友:曲梁鲲鹏        2016-04-18 22:35:53
  文字友情媒体平台将于20日发表您的本篇作品,请您及时关注!微信公号:文字友情(wenziyouqing)。
热爱电子科技,关注历史人文
回复3 楼        文友:阮兴珠        2016-04-19 23:09:09
  谢谢!原来发的还可以在媒体平台发吗?
4 楼        文友:曲梁鲲鹏        2016-04-20 19:03:05
  可以。但要标明在哪里发过。如未申请原创保护,可再发于文字友情。问好文友,祝佳作更多!
热爱电子科技,关注历史人文
回复4 楼        文友:阮兴珠        2016-04-21 10:58:12
  曲梁鲲鹏 编辑:你好!已经看到你在微信平台给我编发的拙作了,对文章的编排和配图,都很好,你辛苦了,谢谢!我所说“原来文章”是指曾在咱社团发表的那些,你可以有选择的摘几篇推荐到微信平台。这只是自己的建议。
   谨祝编安!
5 楼        文友:晨爱        2016-04-22 08:29:12
  很久未见老师的佳作,今天读来甚感亲切。一篇乌镇的游记于景于情描写得如此动人,让人犹如亲临其境,深感清新怡人。欣赏学习,问好,顺颂春祺!
晨爱
回复5 楼        文友:阮兴珠        2016-04-22 11:17:40
  谢谢关心,友情常青!
6 楼        文友:曲梁鲲鹏        2016-04-22 22:37:26
  好。您把自已喜欢的几篇发到wenziyouqing@163.com。
热爱电子科技,关注历史人文
回复6 楼        文友:阮兴珠        2016-04-25 16:41:16
  请编辑老师浏览我在江山发的那些拙作,谢谢!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