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岁月】听姥姥讲那些过去的事情(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岁月】听姥姥讲那些过去的事情(散文)


作者:茉莉金香 秀才,288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98发表时间:2016-04-20 13:46:16

姥姥是个喜欢讲故事的人,尤其是她亲身经历的点滴往事。难得的是姥姥已经将近九十高龄,却依然能记得起她少年时,青年时的事情。于是,我有幸成为了姥姥忠实的小听众。我想要把她的经历记录下来。我想,岁月浮沉,终会带走一代人和她们起起伏伏的故事,若能够记下来他们的故事,往事钩沉,留给生生不息的一代代后人,怀念以及纪念,那该多好。
   那么,就让我来讲姥姥和她的家人们的故事吧!
  
   一、娘家人
  
   姥姥出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一个地方的大户人家,家境富庶,被称为“大小姐”。姥姥的父亲在解放前担任税务局局长,姥姥的母亲也是当地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那时候都是父母之命的婚姻,两个老人也是相亲相爱,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姥姥兄弟姐妹一共八个人,四个女孩,四个男孩。至今依然有七位健在,姥姥是她们之中最大的,是长姐。
   老人家们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在解放前后那个混乱的时代,姥姥的弟弟,妹妹都先后读了中专,还有人考入大学,这成为了姥姥家族的荣耀。姥姥说,曾祖父认为,自古读书人的品行最高,所以要让孩子们成为有知识的人。这在乡下郊野的地方,老人家的远见卓识是让后人们非常钦佩的。
   更值得称道的是,曾祖父没有让任何一个女儿裹脚,这让同村的乡亲们着实看不惯,总有许多人评头论足。但是这一主张绝对造福了他的女儿们,这也是后来我的小脚奶奶非常羡慕的。姥姥说,过去人们常说,大脚女人走天下,于是,姥姥和她的妹妹们都走出那个乡村,走到外面的大世界里去,做了医生,成了舞蹈表演者,上演着各自的精彩人生故事。
   我跟姥姥的娘家人是比较熟稔的,我的幼年时光有很长一段是在姥姥的父母亲身边度过的。曾祖父和曾祖母也是极尽所能的呵护照顾我。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是曾祖父为我买来奶羊,为我买来母鸡,是曾祖母拐着小脚,追逐我在田间地头。所以我对两位老人有着深深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姥姥的娘家姐妹们继承了父母的重情重义,她们四个姊妹这一生也是相亲相爱,互相呵护着度过。由于她们姊妹年龄差距非常大,姥姥最小的妹妹甚至比她的小儿子还要小,所以姥姥从小就肩挑了照顾妹妹的责任,也所以她的妹妹们都很感激姥姥的付出。老人们在的时候,姐妹们常常聚在老人身边,陪伴,送终。如今,都已经到了年迈之际,她们却依然会常常相聚在一起,她们格外珍惜今生的姊妹情分。
   而姥姥的弟弟们则没有那么友好,男人们总会为了一些利益而争来斗去,比如为了家产,为了土地。斗得久了,就没了情分,就天涯海角的各奔东西,远了心,远了情。除了家族有例如婚丧嫁娶这样的大事,他们很难聚在一起。姥姥对于弟弟们也没有太多的情分,今生的相遇是父母给的缘分,今生的分别是自己的选择。姥姥是个大度的人,她不愿意困惑在这些理不清的矛盾纠葛中,所以不管不问,随弟弟们折腾去。
  
   二、婆家人
  
   姥姥常常念叨,她的婚姻也是父母之命,让她嫁到了100公里之外的一个城市,而她的父亲当时在那个城市出任一个公职,于是认识了城市里的一个名门望族,于是就为姥姥定下了这段姻缘。姥姥常说,结婚时,她是坐着驴车,带着嫁妆,走了两天才到的。婚礼上,是她第一次见到她的丈夫,我的姥爷。她说姥爷那时候瘦瘦的,个子不高,人挺精神,一看就是城里人家的少爷,文绉绉的。但是姥爷很小气,结婚时只送给姥姥一副金镯子,姥姥很是不满。
   姥姥的婆家倒的确是那个时代,那个城市的名门望族。姥爷的祖父,叔祖父都是载入地方史册的重要人物,在清末时代致力于地方教育事业,是地方人民尊敬的廉吏清官。姥爷的父亲则是地方知名的老中医,诊脉治病,造福百姓。姥姥会常常描述她记忆中,老中医坐诊的场景:老爷子是在公立医院任职的,每天会有固定时段在家里坐诊,于是家门外等待看病的人们就会排起长龙。老爷子有专门的助手负责挂号,每天老爷子只能给30个人诊治,但是每天都会有百十号人排队,一直排到巷子口,大街边。足见老爷子的口碑和威望。老爷子对于职业是严苛的,是一丝不苟的,他门下也有不少的徒弟,但是对膝下的独生儿子却是百般娇宠,所以儿子并没有承续老爷子的才干,只是略学皮毛,被父亲安排到医院的药房里去了。
   身为这样家族的一员,姥姥说,她觉得很荣耀。她说真的就像电视里演的那些大宅院的故事一样,全家住在一个大大的庭院里,庭院在城市最繁华的大街旁的巷道里,高墙大院,几进的院落,许多的房间。家里有老爷,有夫人,有少爷,少奶奶,有大小姐,二小姐,有管家,有下人。家门显赫,常常有达官贵人登门造访,有重要的人请老爷子上门去诊病,老夫人则管理着家里的纷杂琐事,闲时会带着她的儿媳和女儿们,坐着四轮大马车,去戏院看戏,或者去和别的夫人太太们打牌。姥姥说她们最喜欢打牛九牌,姥姥也跟着学了许多。
   后来,姥姥先后生下了舅舅们和我的妈妈。家里就多了小少爷,小小姐。姥姥说,家里的奶妈常常在院门外,巷子口,大声的吆喝着“大少爷,二少爷,回来吃饭”之类的话语,让老爷子听到了,非常生气地呵斥着奶妈,说这样嚣张的吆喝,好像只有这家才有少爷一般,太失礼了。吓得奶妈不敢言语。出身教育世家,姥姥说老爷子除了行医外,空闲的时候非常专注于读书,写字,也很重视家人们的教育问题。老爷子的大女儿是上过学堂的,之后还考了师范专业,做了教师。而姥爷也是饱读诗书,就连姥姥嫁过去后,老爷子说姥姥过去因为照顾家庭而失去了读书的机会,现在不用那么辛苦,就找了先生到家里去,教姥姥读书认字。
   姥姥说,老爷子对于家人的要求很严格,尤其要有好的品性。当老爷子的大女儿第一次的婚姻因为丈夫的意外亡故而结束,成为寡妇的大女儿又回到了父母的身边,老爷子便警告家人们不能歧视这个大小姐,要让她在家里好好的生活。但是小女儿则在老太太的百般呵护下,成日里陪着老太太玩乐,用老爷子的话说,就是不读书,不做活,娇生惯养,脾气倔强,在那个时代,是个废女人,大家都担心她以后会不会嫁得出去。一大家子,在老爷子坚实丰厚的羽翼下,安稳、幸福地生活着,活在家族过往的光芒里,无忧无虑。
   老爷子用医术拯救苍生,却无法拯救自己,终因癌症早早离开了这个世界,老太太也积郁成疾,不久也病逝了。所谓“树倒猢狲散”,长辈们不在了,时代变迁,家里的大宅院被征收了,下人管家们都被遣散了。老爷子的大女儿嫁去了一个蔬菜公司的男人家里,男人虽然没有文化,但是毕竟有稳定的工作,只是稍远了一些。小女儿则嫁给了一个教师,出嫁的时候,家里的资产已经被征收充公,家道中落,姥姥没有能力给小姑子配嫁妆,只能亲手缝制了一床青花布的被子,一套青花布的衣裤,权当嫁妆了。我记得那个高高瘦瘦的教师,教美术的,很是清高孤傲,对待娘家亲戚的态度也是很冷淡,很不友好。诺大的一个家,只剩下了姥爷和姥姥,带着几个儿女,曾经的繁华就这样突然的落寞下来,姥爷和姥姥在欷歔感慨间,全家搬迁到政府临时分配的住地。
  
   三、小家庭
  
   那是破四旧的时候,姥姥说,全家被安排到一座寺庙的一个殿堂里。殿堂里只是拆除了佛像和供桌,其他的没有改动和修葺。姥爷找人简单的清理了一下,摆置了几件家具,就这样入住了。姥姥说,晚上睡觉,看着昏黄的灯光下,那些脱了漆的廊柱,就能想起以前殿堂里的佛像,就觉得后背发凉。家里的亲戚来了后说,住在这里好,有佛祖的保佑,一定会庇护一家老小平平安安的。姥姥才觉得心安。而最可怕的是去厕所。姥姥说,厕所在殿堂的后边,要穿过一个长廊,那个长廊两侧的墙壁上都绘满了各种佛教故事的肖像,还有关于阎罗地狱的图画。每次路过那里,姥姥都不敢向两边看,只能快速的跑过长廊。到了晚上就更加恐惧,长廊的顶上装了昏黄的灯泡,映射到那些肖像上面,看起来更加诡异,阴森。
   姥爷还在医院的药房里做药剂师,收入固定却又微薄。姥姥靠给人缝缝补补,贴补家用,家里的生活困顿了许多。姥姥说那是她最难过的日子。孩子们还小,需要营养,而物资紧缺,家里缺吃少喝。
   嫁出去的大姑姐会经常来家里探望,她的丈夫在蔬菜公司,家里也常剩余一些不好卖的菜品,她就会送来给弟弟家。姥姥说,让她心痛的是,大姑姐甚至为了他们全家,搞来了一袋米。那是物资配给的年代,大姑姐因为这袋米被人举报,判了“投机倒把”罪,坐了一年的牢。姥姥觉得她亏欠了大姑姐,她的心里内疚了半辈子。想来,所谓“患难见真情”,姥姥说,日子好的时候,大姑姐也是尖酸刻薄,挑肥拣瘦的。而当父母离世,生活困顿时,大姑姐却毅然承担起照顾弟弟的重担,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姥姥便特别感激大姑姐的倾力相助,也常常要求她的子女们要予以回报。所以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姥姥就特别的关照大姑姐家里的生活,尽力的补偿当年的遗憾。
   小姑子嫁人后,便很少回来。丈夫家管的严,彼时又很看不起家道中落的姥姥一家,甚至生女摆酒也没有邀请姥爷姥姥。姥姥后来常念叨,人情凉如水。曾经待小姑子如亲妹妹一般,奈何同福,不能共苦,这让姥姥非常失落和难过。姥姥的妹妹们知道姥姥家孩子多,负担重,便常常会送一些吃的用的来。姥姥说,多亏了热心的亲友相助,全家共度难关。后来,姥爷调动工作到附近的一家医院,也是做药剂师。医院还分配了一套房子给姥爷,全家人终于结束了过渡生活,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四、邻居们
  
   新家其实是医院住院部楼后一大片洼地里的两间平房,姥姥说太平间就在回家的小路旁边,刚刚住过去的时候,大家心里都犯了忌讳,都觉得心里很不舒服,晚上还会做噩梦。那院房子我还真的去过呢。我清楚的记得,太平间已经被搬至别的地方了,家门口有个洗衣房,每天里边的洗衣设备搅洗着医院的各种被单,发出很大的轰隆隆的声音。有工作人员不时的推出一车车的被单,门口的白底红十字门帘格外显眼。站在洗衣房门前,面前一大块洼地,我就会顺着一条土坡冲下去,洼地里有一排砖瓦平房,约莫有六七间房舍,蓝色的窗框,蓝色的门。据说早年是医院的仓库和工作人员的宿舍。洼地很平整,有自己规整出来的菜畦,种着绿绿的青菜,屋旁还有花圃,简单的用砖砌的花栏,很简朴,却又很有生活气息的小院落。
   姥姥说,他们住过去的时候,左右都已经住了人。左边也是一大家人,两夫妻带着七个孩子。右边的人家是上海支边过去的,非常友善的两夫妻,男主人是牙科医生,人称沈大夫,妻子是妇科医生,他们待人非常热情,乐于助人。姥姥家孩子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沈家夫妻给诊治一下,再开个药方给姥爷。姥姥说,有次夜里,二舅舅被老鼠咬伤了脸,大哭大叫着,沈大夫立刻披着衣服,拿着手电筒,跑来敲门,又赶紧给舅舅消毒,包扎忙活了半夜才回去的。姥姥说,她有说不尽的感激。于是也主动帮助照顾沈大夫家年幼的两个儿子。那两个孩子也非常懂事,很少哭闹。
   姥姥说,印象最深的是无论生活条件怎样艰苦,两夫妻坚持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洗澡。说每天都能看到他们拎着个大木澡盆出来倒水,引起了邻居孩子无尽的好奇。这在北方那种干冷气候环境成长的孩子眼里,确实是不可思议。那时候的房子没有暖气,自己烧煤烧柴,但是为了节省燃料,大家都尽量省着点烧。因此房间里的温度可以想象,肯定不暖和。所以大家没法理解,上海夫妻是如何忍受这样在低温环境里洗澡。
   后来,姥爷参加了“医护人员送医下乡”的运动,带着全家回到姥爷的家乡去,搬离了这个院落,从此就失去了沈家夫妻的消息。姥姥也非常遗憾,非常惦念当年的邻里情分。
   姥姥说,她跟左边的那户人家关系更好一些。那家的男主人姓邓,是个高级知识分子,文革前是个卫生局的科长,文革被打成右派,常常被拉出去批斗,每天两夫妻也是很早就要出去扫街,根本顾不上照顾孩子们。于是姥姥就主动帮她照顾。他们家的孩子和姥姥的孩子基本都是一般大,所以上下学几个孩子都在一起。而他们家最小的孩子还不足一岁,最是操心熬人的时候。每天早晨邓家夫妻把孩子锁在屋里,钥匙放在窗台上。姥姥会一边照顾自己家里,还要不时的通过窗户向里边张望,看看邓家小孩儿的情况。姥姥说,有次忙的没有顾及,再回头就看到那小孩子爬到了窗户上,还把便便抹到窗玻璃上,让姥姥惊吓之余,又哭笑不得。
   姥姥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在那些人生低落的岁月里,昔日的亲戚朋友都已经走得走,散的散,只有邻居们之间互相帮扶,互相照顾。
   这个邓氏夫妻的确是姥姥的至交好友,亲密度胜过亲戚之间。我小的时候,也常常跟随姥姥去邓家拜访。彼时,邓家爷爷已经复职,单位也分配了新的住房给他们。儿女都已经有了工作,也陆续的成家生子。生活恢复了正常,稳定,安详。他们的孙女也跟我一个年纪了,于是我们延续了上一辈孩子的情分,常常寒暑假期间,我们会在邓家住上十天半个月。我记得,邓氏夫妻的热情,善良,他们全家的真诚,是我交往过的人中,非常少有和难得的。

共 963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关于家族历史的文章,也是一座属于姥姥和她的子孙们的宝藏,在丰富的历史长流中,对后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整篇小说以姥姥的视角渗透全文,给我们叙说了姥姥一家走过的风风雨雨。这篇小说的伸缩面比较广,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跨越时间的纬度比较大。难能可贵的是,记忆中的往事,无论是人情冷暖还是世态炎凉,那些艰辛与悲苦的岁月,都是姥姥带给我们最珍贵的回忆。文中许多场景都描写得极为传神,从家族大起时的繁华,到大落后的落寞,读着,仿佛身临其境。叙事类的小说,简单而朴实的语言更为还原现实,就像姥姥走过的一生,虽然简单,但那些隐藏其中的光芒,足以照亮这段历史!感谢赐稿星月,推荐精读!祝写作愉快!【编辑:细语凝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细语凝风        2016-04-20 13:46:53
  感谢参加星月岁月大型征文活动,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回复1 楼        文友:茉莉金香        2016-04-20 13:55:58
  感谢您耐心的读完这篇文章,并且帮我点评。能够记得并且记录人们的故事,我觉得是一种幸福。
2 楼        文友:细语凝风        2016-04-20 13:48:39
  编辑如有不妥之处,请飞笺于我,或在作者群联系编辑 :)
3 楼        文友:蹊雨        2016-04-20 14:10:00
  每一位作者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一篇文章都能填补社团的空缺!感谢作者赐稿星月!问好!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 楼        文友:墨拓        2016-04-20 21:01:15
  听姥姥了讲了那么多的故事,其实都是过往的经历,都是身边的亲人和左邻右舍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感受亲情的温暖。还有家庭和社会的变迁,字里行间充满爱,对姥姥的往事的回味。
用情感书写人生,用文字记录生活。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