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晨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清晨·时光】老牛车承载的记忆(散文)

精品 【清晨·时光】老牛车承载的记忆(散文)


作者:小麦子 布衣,44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12发表时间:2016-04-24 14:35:23

时光是一个令人内心充满复杂情感的词语。每每提起时光,心头总是莫名地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感慨。我们感叹时光的飞逝,感叹如白驹过隙的日子,感叹成长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当然,我们也感叹时代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有喜有忧的特殊感受,让“时光”这个词语变的可望而不可及。又恰恰是这种不一样的心情,让回味变得更有价值。因此,我喜欢用脑去回味,在脑海中去慢慢品读那些曾经的过往,翻一翻时光所铸就的每一个特殊的故事。
   其实把我短暂的一生比喻为一本书,每一年算作一页的话,也仅有薄薄的三十二页。说起时光这个词语,我首先会翻到第六页,因为这一页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牛车的故事。我们时常在电视电影里看到马车,牛车却很少见。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由诸葛孔明发明的一种牛拉四轮平板车,名字叫做“孔明车”,它与我所见到的牛车,很不一样,我想应该是后人按照它的样式,加以改进了。
   说起牛车,我在我的散文《酸梅树下的村庄》中有过模糊地提及。但这次我想更加详细地说一说,我第一次看见制作牛车时的情景,以及那个年代的有关牛车的故事。
   八十年代的海南西南部,那时还是一片贫瘠的土地。那一年我六岁,算是懂事了。知道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依然进行着最原始的农业耕种模式,种植农作物都是采用人力和牛力,牛是最得力的助手。比如犁田、拉农具、运粮食等等,都得靠牛来做。牛是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的必备劳力,也是农家人的宠儿,得好生侍候着。农家人干农活,除了牛以外,最重要的自然就是牛车。
   我认识的第一辆牛车,是爷爷家的那辆有些破旧的牛车。牛车是由两个木质的轮子,中间用一根圆木当轴,轴上放着一个由两根细长的圆木制作成的车厢构成,两根圆木的前端镶着个像弓似的东西,它的一端系着一条皮带,这是用来套在牛的脖子上的。木质车厢全部都是采用木板制作而成,不用一根钉子,都是嵌入式的结合,非常的牢固,可见人的智慧是非常强大的。这是我刚懂事时见到牛车最初的样子,它的制作过程后来在爷爷家见到过。
   二叔是木工,练就一身制作门窗家具的本领。他在奶奶家那五间瓦房中间的凉亭里给人家制作家具,儿时不懂事的我经常调皮捣蛋,常把他粘合好的木板打翻,被他一顿教训。但有一次爷爷家的牛车坏了,恰巧我在爷爷家里玩耍,我就很好奇也很认真地看二叔制作牛车的轮子。因为那时牛车是个非常稀罕的玩意儿,能坐上牛车也是令人高兴的事情。
   二叔将一块块立起来比我还高,像我手掌那么厚的木板切割成像三角形的发糕的样子。然后进行抛光,由于木块太大太厚,抛光时二叔在推,爷爷在拉。那时使用的抛光工具是二叔自己制作的手工抛光器具,有点像牛车的造型。它的外形是一块长方形的木块,中间有个凹槽,凹槽中间横着一根小圆铁棍,里面插着两片紧挨着的铁刀,铁刀用小木柄固定住,在凹槽的两端,分别横穿过两根木条,用于抛光木材时的抓手。类似这样的工具有很多,各式各样,有单个人使用的抛光器具,也有双人使用抛光器具。根据抛光和所制作凹槽的大小,又分为细凹槽抛光器具,宽凹槽器具等等,一应俱全。
   木板抛光好以后,二叔就开始将木板拼接成圆形。记得二叔粘合木板,是将一种固体的颗粒胶,用水煮开融化成胶水来粘合木板。木板粘合好后,放置半天等胶水干了,木板就粘合得非常牢固。粘合好的木板,要将它锯成圆形,像圆桌一样,就成了牛车的轮子。为了使轮子更加牢固,二叔在每个轮子的两面,各挖一条五厘米宽的浅槽,用胶水黏上一条木条,再用铁定钉紧。最后在轮子的圆心部位,凿开一个像我两个拳头那么大的长方形洞,用来安轴承,这样轮子就制作完成了。
   制作好轮子以后,就开始制作牛车的轴。牛车的轴其实就是一根圆的木桩。木桩像我脑袋那么大,被二叔抛光得光溜溜,两端用锯子锯出两个像轮子上的洞大小的长方形檩条,然后将胶水涂上,分别插入两个轮子的洞里,大小正好,再用钉子钉紧,用于固定两个轮子。当然,也有个别人家将长方形的檩条裸露出轮子外面,再用一个木条穿过檩条用以固定轮子,但这种方法不牢固,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牛车的人家很少。
   一个完整的牛车,除了轮子和轴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车槽了。车槽的制作也挺复杂,因为整个车槽比较长,有将近五米长,且全部都是用木材组装而成,样式还得好看。由于槽的长度太长,家里没有大的锯木工具,车槽两根重要的车梁需要将木材拿去镇上的锯木厂加工制作成型。成型后的车梁,再拿回家里来进行抛光凿洞。根据两车轮的宽度,用方形横木条组装成车槽型,两车梁都有个半圆形的凹槽,用于车梁与轴地连接转动。车槽两边用手指那么粗的铁棍立起来,横装上一根拳头那么大的圆木棍,再按照两边的大小以及前后的宽度做两扇活动的木板,这样组装起来就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槽,用于装载东西。
   车槽完成以后,就剩下最后一步——制作牛的横跨了。横跨就是牛车架在牛脖子上那个类似弓的东西。横跨的制作也是非常的麻烦,首先是将木材锯成型,再进行抛光。因为是架在牛的脖子上,所以一定要轻、结实和光滑。最费事就属抛光,因为呈弓状,凹进去部分不好进行抛光。尽管难,但我见二叔有把专门抛光弯曲木材的刀具,非常好使。横跨抛光好之后,在两根车辆的末端位置,各凿开一个适合放置横跨的凹槽,再将横跨装上去,用铁丝绑紧,这样整辆牛车就制作完成了。
   从懂事时起,对于第一次乘坐牛车的记忆,就是在爷爷家的新牛车制作完成后不久。那天爷爷去田地里拉稻谷,我硬是要跟着他去。按照大人们的想法,小孩是不能去田地里的,因为田地里大人都在干活,没法脱开身来照顾小孩子。但那天家里没人在家,估计是爷爷害怕我自己在家不安全,于是就让我跟着他一起去地里拉稻谷。这是一次特殊的体验,第一次坐牛车让我乐得屁颠屁颠的,像得到礼物似的非常开心。
   伴随牛车轮子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伴随爷爷手中树枝拍打牛背的声响,伴随亲人们忙碌的身影,伴随着运回的一捆捆金黄色的水稻,伴随着牛车的进进出出,时光被牛车的轮子抛得越来越远……
   木质轮牛车的制作是最原始的一种牛车制作方法,也是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想到最初解决运输东西的一种方式,它是人们由贫困慢慢起步,走向富裕发展的一种见证。
   后来人们逐渐开始使用铁轮子牛车,比起木质轮子的牛车又前进了一步。在阻力方面,铁质轮子的牛车更快,也更结实,装载的货物更多,使用的寿命也更长。
   再后来人们又使用起汽车轮子的牛车,这种牛车的轮子转动速度更快,阻力更小,更容易拉运货物。但是这种轮子的牛车走下坡路时要有人来顶一下,因为转动速度快,没有刹车设备容易出事。但从使用到淘汰,竟然没发生过事故,可见勤劳的农家人对于驾驶牛车,还是非常有经验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时光在岁月的长河中,将日子一页页地翻转,我们也一天一天地长大并渐渐老去,那些熟悉的、曾经的事物及生活,将在我们一次次的回味中,承载着一段特殊的情感,将伴随我们的一生,至死难忘。

共 27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忆把曾经的一切凝练成一种叫做时光的东西,它见证了过往的所有,默默地承载,然后传承或是遗忘。并不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才值得人们回忆,一辆简单粗糙的牛车也是岁月的遗珠。作者儿时记忆里的牛车是一个充满了智慧和故事的物件,它是年幼的好奇,是叔叔的巧手,是爷爷的辛苦,是老牛的勤劳,凡此种种,凝聚为时光。生命的长河值得回忆的东西有很多,而作者则选取了牛车这样一个简单的东西,在平淡而又细致的描述中,表达他的情怀。对于牛车陌生的人,文章是一种教述,对于牛车熟悉的人,本文是一次怀旧的历程,无论怎样,感谢时光的沉淀,没有遗忘所以每每想起都是幸福的唏嘘感叹。感谢赐稿清晨,期待更多佳作。【编辑:合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425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瑾就是苏安        2016-04-24 16:40:06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时间无痕 珍惜
回复1 楼        文友:小麦子        2016-04-25 19:00:38
  非常感谢老师的解读,问好老师,谢谢。
2 楼        文友:清飏        2016-04-24 18:27:25
  时间荏苒不再 珍惜
回复2 楼        文友:小麦子        2016-04-25 19:01:06
  谢谢老师的解读,问好老师,远握敬茶。
3 楼        文友:等不来的初夏        2016-04-24 20:20:39
  记忆可以以各样的物质来承载,只是各有各的情思罢了。
回复3 楼        文友:小麦子        2016-04-25 19:01:40
  感谢老师的解读,问好老师,祝创作丰收。
4 楼        文友:清欢半阙        2016-04-26 10:22:14
  记忆中美好的事物总会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岁月不堪数,故人不知处,最是人间留不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