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品《黄叶红楼》后

编辑推荐 品《黄叶红楼》后


作者:蓝绿 秀才,144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44发表时间:2016-05-04 21:06:53

面对键盘,如潮涌般的思绪仿佛一下子被凝结。竟不知如何说起。心被攫住的不是红楼梦剧中人物的命运,而是作者曹雪芹!
   曹雪芹——清朝中叶1763年,在北京西山黄叶村的除夕夜走完了他人生的四十个春秋。
   在他有生之年里:阅尽沧桑知冷暖,满怀苦情倾笔端。也是这样的一个浓得化不开的秋天,漫山遍野的火红的枫叶陪伴着他铸就着《红楼梦》的最后辉煌。一个呕心沥血的小说家把自己感情完全倾注于笔端,倾注于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里。为故事人物的爱恨情仇,爱恨着!情仇着!
   常言道:小说或多或少地会投射了作者的影子,曹雪芹由于家道中途败落,又逢丧子。在生命将近的日子,红楼梦的创作也达到巅峰。正如他所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北京曲剧《黄叶红楼》就是讲述的曹雪芹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创作《红楼梦》的心路历程。剧本的创作是回到作者曹雪芹的视角来,再次对原著进行解读。将小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先生的思想、信仰和感情,采用身为作者的局中人曹雪芹与其笔下的红楼人物,隔空对接的方式加以表现。对曹雪芹当时的生活境遇和思想情怀,在尊重并吸取红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了创造性的发挥。曲剧主要采点了小说中几个关键重要的改变荣国府命运的跌宕点,结合曹雪芹当时的创作心境,将其思想感受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那一段段唱词尽显悲凉,整个心都被那种悲切切的感觉包裹着。
   春秋再续泪潸然
   煎心日日复年年
   孤芳自赏弃流俗
   悲情深深满差呀
   两情切切何去何从
   黛山情深玉涵泪
   文采风流任天涯
   满山霜叶不为春
   斯人已去神难聚
   梦断红尘情与恨
   盛时繁华驰才情
   繁华落尽后是诉不尽的悲切凄凉,《红楼梦》于此,曹雪芹的生活也如此。在落魄潦倒中成就了小说的辉煌!
   谢幕的掌声不息,为了答谢观众。主演盛国生,卢雪文即兴来了一段京剧。京剧,在生活里已经久违多时。记不清最后一次是何时看的。可能是被歌曲,音乐,书籍,写作瓜分了时间。也可能因为这些剧种很少出现在生活里。突然间和国粹来一次亲密相逢激动兴奋不已,陶醉其中,忘乎所以。不禁动情地跟着主唱节奏般摇晃起来,思如泉涌,久久不息。
   更有两年轻的观众吹起了口哨喝彩起来,戏剧是老年人的最爱。今晚最后一场观众更少,位置都坐不满,年轻观众更是凤毛麟角,那两位的反应多多少少给如今冷门的戏剧一些安慰吧!娟妹带来的朋友根本看不进去,据说坐在那里睡着了。其实曲剧就跟北京话差不多,我们的国语就是从北京方言中提炼出来的。况且还有字幕。关键是对方不感兴趣,这个尤为重要。如今的年轻人能够将一场戏剧静心观赏下来,确实不易。
   演员和观众依依不舍惜别后,我们一行走出人民大舞台。夜色渐浓,市中心依然繁华如初,夜空深邃,高不可测,霓虹耀眼,人影绰绰。秋风肆意搜刮着,阵阵凉意涌来。感觉身上的衣物已无法抵御这份不期然邂逅的凉意。大门口送走了两位爱看剧的阿婆,我们也分开去目的地。
   一路上和浩子聊着,帮忙免费送票了三天,他看上去明显疲惫。这三天的演出只售出一张票,几乎都是免费赠票,就是这样也不能座无虚席。中国的戏剧已经慢慢地淡出舞台,被人们逐渐遗忘了。如此下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不再。那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一个民族连自己的精神灵魂,文化底蕴都丢失了,那么还能有什么?于是,国家开始扶持传统文化,拨款让演员们做巡回演出。浩子还告诉我,这些演员里面很多都是国家一级演员。从他们的演绎和唱功上已经得到了肯定。
   夜风呼呼地从我们身边疾驰而过,“吨位”不轻的浩子的西服裹在身上犹如戏袍,即便紧裹着还是来不了温暖。说白了,心里的冷意更甚。为现代人杞人忧天着,我们在一点点地抛弃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一个没有文化素养装备的人何以有凹凸的气质,何有更高的境界?何以在精神上战胜其他民族?现代人空虚、浮躁、压力大,天天为生存奔跑着,加至从小学习的知识有限,走上社会后不但不进步还将仅存的一点可怜的知识,如数奉还老师。
   因此,如今的图书市场也不景气,很少见人手捧一本纸质的书沉心阅读了。图书馆里难见年轻人的身影,书城更多的看到年轻人不是给自己的孩子买书就是因为工作需要购书。七十年代的人居然连曹雪芹是哪个朝代的人都不清楚。甚至认为离世只有四十年。
   诚然,想要我们对于事事都能够了解有点不现实,有多少人有闲心闲空饱览全书?然,一些必要的,影响颇大,甚至享誉海内外的名人名著风云人物历史事件……最起码有个大概的了解吧!不要求深入了解,但也要懂得个皮毛,上嘴能够说上两句。现代人又有多少人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真是不敢想象啊!
   曹雪芹悲之切之红楼与自己的命运,而我痛之切之现代人文化的缺失。
   据浩子讲,就是在上海这个大都市,那些戏剧团也难见踪影了。京剧、越剧、沪剧、淮剧、黄梅戏,这些剧种也曾陪伴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春秋。如今都面临“危亡”的考验,多么沉痛的一个教训!如何才能够让其起死回生?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这一切能够改观吗?我想光有政策的扶持不行,观众的领悟和意识才能够决定这一切。
  
  

共 20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现在的年轻人确实对戏曲不感兴趣,总觉得那些戏曲哼哼唱唱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说话呢?而且听流行歌曲,有乐感,又有质感,多好呢,这样的感觉当然比那些戏曲来得好!其实,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千百年来都是传承着古老的戏曲文化的,文中对曹雪芹著作《红楼梦》的精神以及心理做了分析,而,着重点是要对读者阐述人们对书籍、戏曲,以及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汲取!倡导的是人们多一些对文学范畴以及中国文化的学习!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字,值得欣赏!【编辑:凫水晔】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凫水晔        2016-05-04 21:09:13
  感谢赐稿,愿写作愉快,佳作连连!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