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油馃(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油馃(散文)


作者:沧桑 秀才,1161.7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75发表时间:2016-05-05 17:29:09

一年三节是指春节、中秋节和麦罢串亲戚。中秋节和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应该全国都是一样。至于收罢小麦后再串亲戚恐怕只在我们这里流行。即使这样在我老家附近也有不同的风俗,往西十多里的河西则有:麦稍黄,瞧亲娘之说;而在河东这片区域,则是收罢麦子,抢种秋庄稼之后,人们空闲之后才开始走亲串友。
   按照当地习俗,收罢小麦串亲戚都是炸些油馃。油馃的制作工艺跟油条一样,只是在制作时,从中间折叠了一下。
   那些年,以粗粮为主,小麦很少,油就更少了。生产队一年分两次油,春节和麦罢各分一次。生产队仓库里几口大缸存满了油,社员们都排队领取油。地上摆上一长溜瓶瓶罐罐,瓶有大瓶小瓶;罐有高低粗细。每个瓶罐外面都积满了厚厚的油泥,系瓶罐的细绳也都油腻腻的。
   会计坐在桌子旁看着帐本,保管员手握着秤。会计念出谁的名字,谁就把自家的罐子递上去,保管员用秤钩住罐上的绳子先除去皮,然后再用马勺往罐内倒油。秤时秤杆稍抬些头,因为油相当珍贵。
   有个五保户老奶奶已经快八十岁了,弓着背提着半罐油,迈动着小脚颤巍巍地走,谁知罐子上的绳子断了,罐子倒在地上,好在是土地,罐子没碎,只是油洒了一少半。老奶奶又气又恼,坐在地上两手握住脚脖伤心地哭了起来。队长和会计看着老奶奶哭地挺伤心,觉得挺可怜,便让保管员又给她添了半勺油。那年月吃油都是用筷子蘸一下,在碗里滴几下,一下洒了那么多能不心疼吗!
   我们当地产棉花,食用油基本以棉油为主。象油菜、花生很少种植。棉油是本村油坊生产的,制作工艺流程笨重落后。挤榨出来的油如“点”不好,油的色泽发黑,炸出来的食物也不鲜亮。
   记得有一年春节分棉油,一大缸油分完了,在缸底发现一只死老鼠,这只老鼠想偷油吃,不小心却掉进油缸内,喝了个肚圆,最后被淹死。老鼠掉进去大概时间不短,连毛都脱落光,露着光秃秃、白腻腻、滑溜溜的身子,让人一看就想吐。队长对会计和保管员交待:缸内发现死老鼠这事要绝对保密,不准外泄。否则,社员们知道了是要骂娘的!其实,即使社员们都知道,也不会把油全倒掉!
   炸油馃是技术活,属手艺,不是人人都会的,我们一个生产队也就三四个人会炸。
   收罢小麦,安置好秋庄稼后,地里的农活不那么紧张了,父亲便收拾几斗小麦,去磨几套面。父亲先取头两茬白面用来炸油馃,剩下后两茬稍黑的面用来蒸馍。
   父亲要提前跟会炸油馃的人打招呼,要事先约好日期。因为社员们都是在这一时段内串亲戚,炸油馃的人很忙。
   到了那一天,父亲用几块土坯斜埋在地下,把土坯间的缝隙用土封上,留下一个填柴的口和后面跑烟的通道。便把做饭的铁锅取来放置在临时的炉灶上,紧挨着灶旁放着低矮的四条腿的大案板。
   那时候活面还要用土堿(俗称糊涂堿),还要用明矾(现在已禁用,化工原料,有毒)。早上就要把面和好,盖在盆里,让它“兴”一下。单是和面就很讲究,要不软不硬,手掂住面块在盆里来回甩动,十多斤重的面块掂住一头能提起来,说明面块活到成色了。
   天气已经很炎热了,师傳坐在案板前,肩膀上搭一根新毛巾。母亲在一旁烧着火,锅里的油遇热开始响动,有成串的汽泡从锅底窜上来。师傳先在案板上用手抹一层油,再从盆里拽出一块面放在案板上反复折叠揉搓,最后用两手拉开,再用圆擀杖把面推开推平。最后一手握刀把一手按住刀的前边,把面切成宽窄均匀的长条。
   这时候,油锅己经烧热,锅内己开始冒烟,师傳把面片再拉长,再从中间折叠一下,然后用手指在上面摁一下,再丢进锅里。面一进油锅,便发出“哧哧”的响声,这时父亲按照师傅的要求不停地翻动油馃,不翻动就开的不好、发的不暄。
   师傅不停地往锅里放面片,父亲围着锅不停地用筷子翻动,待看到早先进锅的油馃澎大发暄呈金黄色,便捞进爪篱上空下多余的油。
   父亲会做大锅饭,却不会炸油馃,趁着这时也想学一学,他就照着师傳的做法,依样葫芦画瓢,结果炸出来的油馃又小又硬,色泽发暗。不由得不佩服师傅的手艺,同时也奇怪自已的一举一动都是按照师傅的做法,可炸出来的东西就是没有人家的好看。
   我们站在一边看,早己垂涎三尺,母亲便从簸箩里给每人拿一个说:去一边玩吧!待我们吃完后仍不过瘾便又围在旁边观看。
   走亲串友得用干净的新竹蓝,蓝里边衬垫些干净的麻叶或桐叶,那时的油馃还有用柳条串起来的,一串上七八个,一蓝子十多串;也有不用柳条的,把蓝子装满,上面盖几层桐叶,最后再用一条新毛巾覆在上面。
   有一年夏天,母亲我们几个在地里干活。别人捎信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看看天还没晌午便吩咐我们再干会活,她自已先回去做饭。母亲前脚刚走,我们便紧跟后脚回去。
   母亲擀了“捞面条”,菜是用茄子、青菜和表叔带来的油馃做成,那些年,农村还吃不起肉。虽是简单,亲戚相互走动聊聊天、说说话也倍感亲切。
   每当家里来了亲戚,都留下一些油馃,那油馃挂在梁上吊下来的弯钩上,已经风干,好多天都不变味。无论去上学或者去干活,总是掂挂着它,馋了就从柳条上摘下一个,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每摘掉一个就数数还有多少,就象悟空吃仙桃。摘掉一个就少一个,一直到钩上只剩下空荡荡的柳条圈!便再也没有了牵挂和惦念!
  

共 20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油馃,是用来麦收以后走亲戚的一种食品,也是特殊岁月走亲访友的常见食物。作者给我们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他们那里的风土人情,春节,中秋,麦收走亲戚,是他们那里必须要过的三节。可见当时的人们很看重这样的礼节程序。油馃,是用油炸出来的一种食品,需要手艺,父亲会做大锅饭,却不会炸。而小时候,这样的食物对我们还是充满诱惑的。作者的语言质朴无华,情感真挚,描写细致入微,让我们了解到油馃的制作过程。欣赏阅读,推荐阅读共赏【责编:河南雪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河南雪儿        2016-05-05 18:33:16
  欣赏阅读,问好沧桑,感谢赐稿江南,雪儿敬茶问好
河南雪儿
2 楼        文友:沧桑        2016-05-06 15:10:48
  谢谢雪儿,敬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