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军警】生活里没有,文学中应有(随笔)

编辑推荐 【军警】生活里没有,文学中应有(随笔)


作者:林虎 举人,4897.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96发表时间:2016-06-08 22:08:15
摘要:屠格湼夫谈创作《前夜》的人物、故事原型

【军警】生活里没有,文学中应有(随笔) 文学应当积极表现社会、时代、大多数人向往的一种精神力量,以希望之光引领社会变革和进步,促进人类自身不断完善。俄罗斯文学大师屠格涅夫早就树立了必做、可做、能做好的榜样。
   屠格涅夫出版《罗亭》和《贵族之家》两部长篇之后,接着写了另一部有重大意义的长篇小说《前夜》。写的是:俄国尚处于农奴制黑暗时期,可爱的俄罗斯姑娘叶琳娜和保加利亚爱国者平民知识分子英沙罗夫相爱,离开父母与祖国,和英沙罗夫同赴保加利亚,决心和他一起献身于保加利亚的解放斗争。不幸,英沙罗夫在归途中病逝。叶琳娜不改初衷,毅然孤身奔赴保加利亚,去继续英沙罗夫所未完成的事业。
   叶琳娜的形象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不可抑制的对新人物和新生活的渴望,预示着俄国正处于一代新人出现和变革的“前夜”。屠格涅夫心目中的这位英雄,是从事伟大的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活动家,是黑暗的农奴制度的掘墓人。
   新人新事的出现,并非容易受到社会热情肯定和礼赞。当时,俄国社会确实难见叶琳娜、英沙曼夫这样的人物。有些批评家不相信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新人新事,异口同声地责备作者,说这个人物是伪造的,没有生命的。他们对作者这个怪念头表示惊异。一位批评家相信有上流社会的奢华享乐、巧取豪夺,有底层的被侮辱者、被损害者、逆来顺受者。有人对《前夜》批评十分苛刻,称《前夜》中的主人公们有伤风化,因此有人凑钱请他吃了一顿午饭以表示感谢。还有一句俏皮话广为流传:说小说之所以题名《前夜》,就是因为《前夜》出版在一部好小说将要出现的前夜。
   屠格湼夫在《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这六部长篇小说出版的总序中,谈了他文学生涯中的一个关于《前夜》的插曲。
   整个1885年,屠格湼夫都是在奥廖尔省姆钦斯克县他的领地上度过的,足不出户。他的邻居中,跟他最接近的卡拉节耶夫,是一个25岁的年轻地主,一个幻想家,有狂热的感情,爱好文学和音乐,具有一种独特的幽默,多情,善感,直率。他在莫斯科大学读过书,一直住在父亲的村庄里,父亲每隔三年要犯一次近乎疯狂的忧郁病。他还有一个姐姐,也是发疯死掉的。卡拉节耶夫不得不经管家业,而在这方面他几乎一无所知。他特别爱读书,爱找他所喜欢的人聊天。邻居都因为他的自由思想和他那好讽刺人的谈吐而不喜欢他,还说他是一个危险的、喜欢追逐妇女的人,怕他结识自己的女儿和妻子。他常来找屠格湼夫,这成了寂寞、烦恼的屠格湼夫唯一的消遣和快乐。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了,在贵族中间征募义勇军。那些瞧不起卡拉节耶夫的贵族们商量好了,要把他撵走,就把他选为非常后备军军官。
   卡拉节耶夫听到这个任命,就来找屠格湼夫。他那颓丧和恐慌的面容使屠格湼夫大为吃惊。他说:“我不会从那儿回来,我受不了这个,我会死在那边!”他健康欠佳,胸部经常作痛,体质也很弱。屠格湼夫也怕他受不了行军的艰苦,但还是设法打消他那阴暗的预感,教他相信,过不了一年,我们又会在这块偏僻地方碰头,又会像从前一样地聚会、谈天和争论。
   两人在花园里散步很久,卡拉节耶夫说:“我有件事求您。您知道,我在莫斯科住过几年,可是您却不知道我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它在我心里引起一种愿望,想把它讲出来,给我自己,也给别人。我试过这样作。可是,我毫文学才能,写下了这么满满一小本,现在我把它交给您。”他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十五六页的小笔记本。接着说:“我相信,尽管您这样友爱地安慰我,我还是不会从克里米亚回来。因此,我请求你留下这本草稿,利用它写点什么,免得它像我似的毫无踪迹地失掉!”屠格湼夫看出,拒绝会使这位赶赴沙场的后备军军官伤心,就答应照办。
   屠格湼夫认真看了小本子。其中,笔划草率地写下的,就是后来构成了《前夜》的内容。卡拉节耶夫住在莫斯科的时候,爱过一个女孩子,她也用爱来酬答他。可是,当她结识了一个叫卡特拉诺夫的保加利亚人以后(此人曾一度闻名),爱上他了,并且跟他一起上保加利亚去了。不久之后,她就死在那儿。这个爱情故事叙述得很简朴,显然缺乏技巧,只有一次郊游写得相当生动。屠格湼夫把这一段的主要特色都保留在小说《前夜》里。当时,他心中萦绕不去的是另一些形象,打算写《罗亭》。后来,在构思《前夜》中,那个莫斯科女孩的身影清晰地在他的想象中显露出来了。可是,怀着朦胧的、却是强烈的对自由的渴望的叶琳娜,他还没有找到。读了卡拉节耶夫的笔记以后,他不由自主地喊了出来:“这就是我要寻找的主人公!”
   屠格湼夫给卡拉节耶夫送行时,向他保证会满足他的请求,还感谢他引导自己走出了困境,给自己那些模糊不清的想象和构思带来了一线光亮。卡拉节耶夫听了这话很高兴,再三地说,“别让这些都白白地死去啊!”
   卡拉节耶夫上克里米亚前线服役去了。他没有从那儿再回来:他害伤寒死在黑海附近的营地上,奥廖尔省的义勇军就驻扎在那儿的土窑里,整个战争期间没瞧见一个敌人,但由于各种疾病损失了差不多一半人。
   屠格湼夫写完《罗亭》,开始写《贵族之家》,直到1885至1859年冬天,他又来到当初和卡拉节耶夫交往的那个村子里,他才感到,沉睡的印象苏醒了,他找出卡拉节耶夫的笔记本,重新读了一遍:那些退居次位的形象又回到主要的地位上来了,他立刻拿起了笔,也是对他那位不幸的年轻朋友表示悼念,虽然这悼念表示得太迟了。
   屠格湼夫不惜笔,讲了他创作《前夜》的人物、故事原型,就是正面驳斥当时文学领域流行的一种反对文艺反映现实的论调。屠格湼夫说:每一个不无才能的作家(当然,才能是首要条件),首先力求忠实而且生动地再现他从自己或别人的生活中获得的印象。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绝不会为一些不相干的目的服务。

共 22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前夜》是俄国文学中描写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形象的最早作品。林虎老师这篇《前夜》作品赏析,可读性极强,不仅是一次文学盛宴,更是给予读者国外名著的大饱眼福。这篇长篇小说具有它本身的赏读价值,同时也是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仰慕和敬畏。《前夜》中的俄罗斯姑娘叶琳娜·尼古拉耶夫的形象是作品中最完美的艺术形象,也是屠格涅夫作品中最优秀,最富有思想性的人物,具有着俄罗斯生活中的新人的特点。她敢于冲破家庭、社会与宗教的束缚,心怀理想,勇往直前。所以说《生活里没有,文学中应有》,这就是说文学也就是生活,生活也就是文学。全文思路清晰,语言凝练,赏析入木三分,值得品味和学习。倾情推荐!感谢赐稿!问好林虎老师!【编辑:林雨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雨荷        2016-06-08 22:27:16
  全文思路清晰,语言凝练,赏析入木三分,值得品味和学习。倾情推荐!感谢赐稿!问好林虎老师!辛苦创作!端午节安康!
林雨荷
回复1 楼        文友:林虎        2016-06-11 16:31:58
  谢谢雨荷辛苦审编。我这不敢称赏柝,只是随意记下文学大师创作中的有趣故事。文学是生活中来的,还要求高于生活。我也理解为生活里没有,文学中应有。又记巴尔扎老名言:根据事实、根据观察、根据亲眼看到的生活中的图画、根据生活得岀的结论所写的书,都享有永恆的光荣。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