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古隆中感悟(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古隆中感悟(散文)


作者:梁景春 秀才,236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10发表时间:2016-06-11 11:49:47

来到湖北襄阳,为的是看看古隆中,古隆中位于襄阳城以西15公里处,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隐居的地方。三国故事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脍炙人口的隆中对的出典就在这里。
   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声。隆中因之而得我。在这个山峦叠翠、草树茂盛的幽静小山村之中,一代名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陇亩长达10年之久。
   以前看《三国演义》,很是敬佩诸葛亮,他学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一代奇才,智慧的化身,有史料说,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幼年失去了双亲,17岁随叔父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提出了一统天下的谋略,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古隆中处在郁郁葱葱的大山之中,山上树木遮阴盖地。进入景区,便看到一座古朴的牌坊便映入了眼帘,正面“古隆中”三个红字异常地显眼,左右两侧是一对对联,右题“三顾频烦天下计”、左刻“两朝开济老臣心”。走进武侯祠,只见一座高大的铜像矗立在整个祠堂的中央,这铜像所刻的是诸葛亮。铜像周身已有青绿色的铜锈了,可见年代之久远。可奇怪的是铜像的右手却依旧闪耀着黄灿灿的光,这时我们才知道每当游人从此经过都会伸手摸铜像执扇的那只手,喻意是盼望自己像诸葛亮一样聪明。武候祠,是后人为纪念诸葛亮而修建的。它的中院有左右廊房,院中有两棵参天古柏,点缀着武候祠的古朴,配殿内设三义殿,供奉着刘备、张飞、关羽的塑像。殿前的三顾堂,四周院墙围绕,院中种有枇杷树,树荫遮满庭院。
   我们从一些戏剧电影里看到的诸葛亮,总是手中的扇不离手,据说他手中的扇是他和他妻子的定情信物,他的妻子很聪慧,赠予他的扇中有很多锦囊妙计,当诸葛亮在战场发愁的时候,挥一挥手中的羽毛扇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帮助刘备打天下,凭着高超的智慧,三十六计基本上都用过。如声东击西、调虎离山、欲擒故纵、偷梁换柱等,特别是用空城计抵挡住了司马懿的十几万大军,更是让人佩服。
   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是当地的才女,天资聪慧,但是容貌不佳,诸葛亮重才不重貌,毅然决然和她结为夫妻,黄氏后来果然为他辅助刘备建功立业有很大的贡献,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相传就是从黄月英的传授的技巧上发展出来的。在诸葛亮的家——草庐,我见识了木流牛马,又看见了诸葛亮迎娶他夫人的牛车。由此我想到,若是诸葛亮不是娶了黄月英,而是娶了别的美貌女子,他还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吗。
   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写成一个极为聪明的人,但是只要仔细琢磨,我们就会发现他其实他在帮助刘备打天下也出现了不少失误,如诸葛亮往往在关键时刻和重要地方用错人,并导致严重后果。倘若在赤壁大战中,在华容道上把关、张,或关、赵两人位置对换一下,这样不是既让关羽还当年过五关斩六将时曹操不杀之恩,又可以捉住曹操,岂不两全其美?但是,诸葛亮没有这样做。他错用关羽,结果放虎归山,使曹操得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后来在荆州驻守人选上,他又选择关羽,结果荆州失守,关羽被杀;尔后刘备又被东吴火烧连营,从此蜀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这一连串的事件,其源皆出于错用关羽。至于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自己也差点成为司马懿的阶下囚,则是妇孺皆知的事。
   其次诸葛亮不会使用助手,他执掌蜀国军政大权,每日陷入具体事务,事情不分大小,事必躬亲,很是辛苦。难怪司马懿会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后来诸葛亮53岁病死,与他操劳过度有很大关系。
   诸葛亮在辅助刘备建立蜀国后,不考虑本国的实力,急于求成,一味蛮干。当时蜀国和魏国,力量对比悬殊,况且刘备死后,蜀国元气大伤,但诸葛亮=-要六出祁山,进攻魏国。虽说吴蜀这时已重归于好,诸葛亮口上说联合东吴,行动却一意孤行。当时陆逊还在,倘若吴蜀联手,东西夹击,司马懿也要在漫长战线疲于奔命,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做,结果使得自己的军队精力耗尽,屡战屡败。
   还有刘备在死前,曾对诸葛亮说:“若阿斗无才。可取而代之。这是群臣都听见的,还怕什么?扶不起的刘阿斗,诸葛亮硬扶,此乃愚忠也。这正应了那句古话: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在离开古隆中的时候,我想到,如果诸葛亮没有这些失误,那么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可是历史就是历史,无法重写。我们后人是否能从中汲取。

共 17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属于散文中的游记,作者写这样的文章,可谓是此中高手。从到襄阳,再到古隆中一路走着,一路留意着各处景点,以及人文地理、古典逸闻无不顺手捡来,犹如探囊取物般容易,这说明作者的见识不同一般,胸中藏着锦绣河山,美景美色。作者所见所闻无不都在诱惑着读者一游的冲动,编者也如是。因为作者洋洋洒洒地纵论天下大事,以及诸葛亮的是非功过都很客观,同时也指出了他的短处和缺点。总之,这篇游记文字很简洁、很干净,值得学习。此文写得非常好,值得一读,定会从中有所收获的。第一次拜读老师的大作,感觉很愉快,十分欣赏!故推荐赏阅!【编辑:轻至无痕】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轻至无痕        2016-06-11 11:51:08
  一篇很有水准的游记,值得共赏一读!问好老师!
喜欢写文字快乐自己,从好心情过来学习。
2 楼        文友:田浩然        2016-06-12 22:16:44
  这篇游记写得挺有文化韵味的,写了景点,写了人物,写了历史,把一代名相诸葛亮一生的抱负、功过都阐述得客观、清晰,很见写作功力。这篇游记确实是一篇佳作。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3 楼        文友:萧关        2016-06-12 22:59:51
  情景交融,文史并茂,真是长见识,添新意,生仰慕,盼亲睹为快了!谢谢作者,致敬问好,欣赏拜读了!
萧关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