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那年】农家倩影(征文·散文)

精品 【晓荷·那年】农家倩影(征文·散文)


作者:柳丝织雨 举人,3007.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04发表时间:2016-06-12 00:52:14
摘要:数十年前,那些风姿绰约的倩影,使小院变得亮丽,农家变得兴盛,贫困的生活永远充满希望……

梦游儿时的老家,总有那些风姿绰约的倩影浮现在眼前,情深意长,难舍难分。数十年前,正是它们的陪伴,使小院变得亮丽,农家变得兴盛,贫困的生活永远充满希望……
   一、石榴树
   在我少时生长的乡村,各家各户都喜欢在庭院中种植一株或几株石榴,多在正房的窗前,我家也是如此。十三岁那年,家里搬到新屋新院,母亲在院中栽下的第一棵树苗,便是窗前的石榴。小时候,我曾对各家庭院广种石榴迷惑不解:在木材如此奇缺的年代,如果在种植石榴的地方栽上一棵梧桐树,几年就可以成材,卖钱也行,自己使用亦可;而石榴树既不能成材,果实也算不上好吃,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栽种呢?等我长大以后才渐渐明白,一株石榴树,不仅可以给农家小院增添一道景色,更会给农家生活增添许多欢乐。
   石榴树四时四景。每年春天,院中的石榴树先是吐出棕色的嫩芽,继而随着春风渐渐变成小绿叶,直至满树翠绿。于是,原来灰暗死寂、毫无生气的农家小院,便立刻充满了勃勃生机。在农家眼里,绿色是最令人愉悦的色彩,翠绿的石榴树同农田中的绿色嫩苗一样,预示着一个丰年的开始,给农家带来了无限憧憬。
   夏日的石榴树最为娇艳,满树开满红色或白色的花朵,红的如阳似火,鲜艳无比;白的如雪似玉,素洁无瑕,把小院装扮得红红火火,把农家映照得亮亮堂堂。红色石榴花堪称大自然的杰作,为标准的正红色,色彩艳丽,经常被小女生拼成花朵夹在课本中。更小一些的女孩,则喜欢把一瓣石榴花贴在额头,如同轻点胭脂,娇媚无比。农人辛勤劳作归来,看着朵朵娇艳欲滴的石榴花,望着满树明媚,闻着阵阵花香,辛苦和劳累便会骤然消减。傍晚时分,把小院洒水打扫干净,在石榴树边搭上饭桌,一边吃饭,一边闻着石榴花香,饭菜也觉得特别可口。那时庄户人家窗子大多不挂窗帘,月明星稀的夜晚,透过木格窗棂,窗外月光斑驳,树影婆娑,花儿摇曳,虫鸣阵阵,更是如梦如幻,意境无穷,使农家生活于平淡之中又增添了些许浪漫。
   石榴与多数果树不同,花果相伴而生。当花儿还在璀璨绽放时,小小的石榴果便已初见雏形;当花儿谢尽,大小不一的石榴便挂满了树枝。秋风中,石榴果实慢慢由小变大,由绿变红,如同倒挂的金钟或小灯笼,压弯枝条,随风摇摆。对农家而言,果实累累是最令人高兴的事了。深秋成熟后的石榴容易把果皮撑裂,如同咧嘴大笑,一副喜庆模样;露出的石榴籽红中透着晶莹,如红宝石一般,形色极其诱人。在我的记忆中,家中的石榴成熟后一般都不卖,除了家人尝几个外,不是摘给串门的孩童,就是分给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同时把石榴包含的各种美好寓意送给大家。颗颗石榴,透着浓浓乡情。
   冬天,石榴树叶子落尽,只剩下枝干,却也仍然韵味十足。晴天里,石榴树枝在寒风中飞舞,并发出丝丝轻声,如载歌载舞,引来麻雀等小鸟驻足歌唱,让农家小院依然充满活力;大雪过后,石榴树同其它树木一样,披上洁白的盛装,偶有喜鹊落上树枝,洒落片片飞雪,顿时展现一幅“喜鹊登枝”、“瑞雪丰年”的美好景象。那时冬天起得晚,石榴树上的鸟叫声就如同闹钟,呼唤家人及时起床,开始新的一天。冬天里,母亲喜欢把院子里的积雪堆在石榴树下,让石榴树在雪水的滋润下,长得更加茂盛。
   石榴的果实有酸有甜,花色亦不同,前者多为红花,后者多为白花。很多农家栽植石榴时,都喜欢把一酸一甜两棵树苗像编辫子一样绕在一起栽下,使石榴树开花时红白相间,更加娇艳。更为奇特的是,这样栽植的石榴树,结出的果实虽然仍然酸甜有别,但酸的石榴多了一丝甜味,更加可口;甜的石榴也有了一丝微酸,不再单调。这就恰似农家的生活,总是酸甜相伴,有酸有甜,酸中带甜。在那贫困的年代,农家生活尽管非常艰难,却像石榴树一样,年年充满活力与希望。
   春时绿叶夏时花,秋挂金钟冬映霞。傲骨媚姿轻富贵,平生最爱是农家。如今石榴树随处可见,果园、公园、花圃、小区甚至阳台的花盆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然而,根植在我心中的石榴,只有农家小院里的那株,那是永不褪色的一抹亮丽!
   二、葫芦架
   小时候,我家和左邻右舍一样,院落中都搭着一个葫芦架。
   每年春暖花开时,母亲便在南墙根下,种下几粒葫芦籽。家人之所以选择南墙边,一是由于此处墙壁遮挡阳光,无法种植其它东西;二是靠近墙壁方便搭设架子。葫芦苗破土后,就像长着眼睛,用触丝紧紧抓着早已搭好的秆子,拼命地向上爬。等到葫芦藤爬上墙头,母亲便引导它向葫芦架延伸。上了架的葫芦藤由于充分享受到阳光雨露,长得飞快,不几天就爬满架子,搭成一个翠绿的凉棚。
   葫芦开白花,在黄花为主的瓜类植物中可谓独树一帜,将庭院映照得特别明快。尤其是每天早晨,数十朵葫芦花竞相绽放,忙得蝴蝶、蜜蜂等飞虫转来转去,让小院显得热闹非凡。葫芦结果时,是母亲最费心思的时候,每天早上都要仔细拨开藤叶,查看哪里生出了小葫芦。小葫芦花刚谢,母亲便小心地把它们从架子上拉下来,吊在葫芦架上,这样葫芦就能均匀生长,不歪不偏,便于成熟后开瓢。等到葫芦长到一斤多时,母亲还会用玉米皮编织的网子,从下面把葫芦兜住挂在架上,防止增重后的葫芦从架上坠下。于是夏天里,葫芦架上便吊着一、二十个大大小小的葫芦,如同一个个无声的风铃,惹人喜爱。
   老家的人们喜欢种植葫芦,源于“瓢”的重要作用。在我幼时,瓢是农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用具。瓢分两类,用来舀水的叫“水瓢”,用来盛粮食的叫“干瓢”,或简称“瓢”。水瓢舀水有两大好处,一是不会沉入水底,用完后可以随手往水桶或水缸里一丢,用起来方便;二是瓢身具有优美的弧线,可以均匀地将水泼出,浇苗、洒水时都非常好用。用惯了“水瓢”的农家人,使用“铁舀子”会感到很不顺手。家里的“干瓢”则不止一个,大小不一,有的挖粮食,有的盛面粉,各司其职。母亲对家里的每个瓢能装多少粮食,心里非常清楚,不管是从囤里挖粮食去碾,或装粮食去卖,只要用瓢一量,数量肯定八九不离十。有时来了客人,刚好家里又没有白面,母亲就会拿着一个面瓢,到邻居家先借一瓢白面应急。等碾了麦子,再用瓢端着面粉还给邻居。
   每年葫芦架上吊满葫芦时,母亲都是满怀期望,盼着能有一个特大葫芦问世。家里有一个使用了多年的“干瓢”,一瓢能装十几斤粮食,装进装出特别好用。这个大瓢已被岁月染成古铜色,活像一个古董,成为母亲眼中的宝贝。然而由于用得久了,大瓢的前端出现了一段裂缝,虽被母亲用粗粗的麻线锔着,但每次使用时都得小心翼翼。为此,母亲特别希望能有一个大葫芦接班,不惜猛施肥料,但连续五、六年都未能如愿。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十七岁那年,母亲终于收获了一个特大的葫芦。家里将这个葫芦一剖两半,一个瓢留给自家用,另一个送给了二婶。如今,那个大瓢仍在老家放着,只是已很少使用。
   其实,葫芦并非只能做瓢,更多的还是用于做菜下饭。记得每年葫芦架上挂的葫芦,除了几个又大又正的外,一般都会趁嫩时摘下,自己吃或送给邻居。即使用于开瓢的葫芦,成熟后立即剖开,里面的果肉也仍然能够食用,可以一举两得。煮熟的葫芦籽也非常好吃,有点像南瓜籽,只是大人从来不让小孩吃,说吃了以后牙齿会长呲长爆。后来我想,这可能是葫芦籽形状酷似牙齿的缘故吧。
   家里种植葫芦多年,种的都是开瓢的葫芦,从来没有种过那种束腰的“亚腰葫芦”。有一年,我跟同学要了几粒亚腰葫芦的籽,求母亲同时种上,顺便结几个小葫芦,被母亲断然拒绝。母亲告诉我,亚腰葫芦好看没有用,能玩不能吃,不属于我们庄户人家。有几年,母亲倒是同时种上了一棵丝瓜,于是葫芦架上又多了一道金黄的艳丽。
   细想起来,植物果实中像葫芦这样既能吃又能用的,实在不多,得到农家宠爱也就不足为奇了。在炎炎的夏日,院子里的葫芦架就像一座凉棚,又像一个花棚,还像一个果棚,叶绿花鲜,果实累累,不仅给农家带来了实惠,也带来了清凉和美丽。此情此景,让我一生都难以忘怀。
   三、朝阳花
   “朝阳花”之名,可能许多人并不熟悉;但若说起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向日葵,恐怕连幼儿园的儿童都会知道。向日葵,无论是那招牌式的花朵,还是香味奇特的葵花籽,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几乎人见人爱。对于我这个从小生长在北方农村的人来说,我更喜欢老家使用的“朝阳花”之名,因为这个名字承载着我童年的一段难忘记忆,寄托着一份独特的情感。
   记得小时候每到春天,我家和很多农家一样,都不忘在院子里挖上几个小坑,种下数颗朝阳花的种子。朝阳花天生命贱,肥田好地没有它的份,院墙下、篱笆根才是它应有的立身之处。但朝阳花似乎从不计较这些,种子埋下几天之后,幼苗便顶着籽壳从地下钻出,显得朝气蓬勃。沐浴着春天的阳光雨露,朝阳花向着天空,一个劲儿地往上窜,很快便超越围墙或篱笆,然后心满意足、自由自在地追寻着太阳。
   朝阳花茎秆上长着又密又大的叶子,翠绿细嫩,时常惹得猪羊等家畜馋涎欲滴。记得小时候有时放学回家晚了,来不及给家中饲养的兔子打青草,母亲便从朝阳花上折下几片叶子扔进兔洞,让兔子改善一下生活。朝阳花叶子由于无毒无味,与荷叶一样,常被人们用来包裹或烧烤食物。记得雨后的一天,我从菜园里采回几个白色的小蘑菇,拿给正在做饭的母亲。母亲掰下两片朝阳花的叶子,将蘑菇放在上面,撒上几粒盐花包起来,放在灶下烧烤。不一会儿,一股清香便扑鼻而来,吃起来更是异常鲜美,终生难忘。后来我曾吃过许多蘑菇菜品,但感觉任何一种都无法与之相比。
   朝阳花名不虚传,花开艳丽无比,硕大的花盘、整齐的花瓣,再配上高挑的身体,显得亭亭玉立,鹤立鸡群,远远望去宛如一队佳丽整齐排列,无论在灿烂阳光下,还是在风雨彩虹中,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朝阳花盛开的时节,农家小院被片片金色点缀,显得更加色彩斑斓,媚力十足。朝阳花那标准的金黄色花瓣不仅亮丽,而且干了也不易褪色,放置几个月依然艳丽如初。读小学的时候,我们都喜欢把朝阳花花瓣当作书签夹在课本中,书本和书包都会久久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深秋是朝阳花成熟的季节,院子里种植的十几株朝阳花,便能收获一大笸箩葵花籽,老家称之为“朝阳花种子”。那时的朝阳花虽然几乎家家都种,但葵花籽仍被当作宝贝,留到春节才能吃。小时候春节拜年时,家家户户招待亲朋好友和乡亲四邻的,差不多全是清一色的清炒葵花籽,以至于整个村庄都弥漫着葵花籽的清香,成为难忘的“年味”。受此影响,如今我一闻到清炒的葵花籽香味,就会想到小时候故乡的过年,为此每到春节都要买上几斤,重温一番幼时过年的感觉。
   朝阳花一般能长到三、四米高,甚至五、六米的也有。由于当时北方农村竹竿极少,又硬又长的朝阳花秆子便有了诸多用武之地,如扎篱笆、搭豆架、晒玉米、晾菜干、架瓜棚等,甚至用于盖房子。最难忘的是冬天里,各家各户都把朝阳花秆子架在院子中央,搭上被褥让太阳晒。一根根长长的朝阳花秆子,使贫困的农家在寒冷的冬天,有一个温暖的被窝和舒适的夜晚。
   朝阳花是最无私的,把全身都献给了人类,也把说不尽的幸福带给了曾经贫困的人们。如今当人们不再贫困时,但愿乡村老家的院落里,还能有朝阳花的一席之地。

共 44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春播一粒种,秋收万粒粮。火红的石榴,开着洁白的花朵,即能吃又能解成瓢用的葫芦,花开朝阳的“朝阳花”,她们不但给人们美的感觉,也殷实的让人们收获了果实。红色和白色的石榴交杂在一起,不但色彩鲜明,也使酸甜的的口味得到了美好的改善,春夏秋冬给人们不同的韵味,就象石榴里包涵的颗颗籽粒,透着浓浓的风情。葫芦可以遮阴,长出的果实嫩的时间可以吃,老的时间可以解开做瓢,即好用,又耐长,即如天长地久开了一个口子,用粗粗的麻线锔着,也象一个古董,历久弥新,爱不释手。朝阳花朵朵向阳,朝气蓬勃,一排排长在农院里,不但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更给家人带来昂扬向上的朝气。数十年前,那些风姿绰约的倩影,使小院变得亮丽,农家变得兴盛,贫困的生活永远充满希望……欣赏老师佳作,特此倾情推荐。感谢赐稿,期待你更多的精彩。【编辑:你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612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你猜        2016-06-12 00:55:15
  又是一篇精彩佳作,欣赏,拜读,祝老师创作愉快。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1 楼        文友:柳丝织雨        2016-06-12 08:05:15
  谢谢老师编稿至今夜凌晨,辛苦了,万分感谢!
   祝周日快乐!
2 楼        文友:柳丝织雨        2016-06-12 08:09:09
  老师的编按写得棒极了。这些风姿绰约的倩影,承载着我童年的一段难忘记忆,寄托着一份独特的情感,使我终身难忘。小院中有了它们,庄户人家多了许多欢乐!
3 楼        文友:何叶        2016-06-12 14:15:53
  恭喜精品。不是一般的棒!
何叶
回复3 楼        文友:柳丝织雨        2016-06-12 14:31:13
  多谢社长鼓励!
4 楼        文友:你猜        2016-06-12 14:32:21
  祝贺老师再获一精,期侍你更多的精彩。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4 楼        文友:柳丝织雨        2016-06-12 14:35:03
  多谢老师!问好!
5 楼        文友:小程龙        2016-06-12 14:53:58
  每次看老师的文,都会特别佩服老师对文章的编排能力,行文思路特别清晰,段落之间衔接特别顺畅
回复5 楼        文友:柳丝织雨        2016-06-12 15:06:12
  谢谢老师的鼓励!
   文章内容有逻辑关系,自然而然就会排列下来。
6 楼        文友:小程龙        2016-06-12 15:21:26
  老师完成一篇近五千字的美文需要多久
回复6 楼        文友:柳丝织雨        2016-06-12 15:25:43
  我写文很慢,每篇文都要好几天,而且要修改多次。我很羡慕别人一气呵成的本领,但是我不行。
7 楼        文友:小程龙        2016-06-12 15:41:41
  老师行文很有耐性,真需要好好向老师学习
回复7 楼        文友:柳丝织雨        2016-06-12 16:03:34
  不客气,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8 楼        文友:东栏一株雪        2016-06-12 15:52:02
  拜读老师佳作,依着您的墨香仿佛我又回到儿时的故乡。不管离乡多久多远,儿时的那些美好总是伴随我们一路风尘。欣赏老师的文字,亲切又耐品,学习了。遥祝老师创作愉快,安好!
人说文字是心中盛开的花朵,我用心煮文字,依着心的温度,让心里绽放美丽的花朵,温暖你我。
回复8 楼        文友:柳丝织雨        2016-06-12 16:06:00
  谢谢老师鼓励!欢迎多指导!祝吉祥如意!
9 楼        文友:塬上草        2016-06-12 16:34:24
  恭喜柳丝老师精品不断,祝贺,祝福!
回复9 楼        文友:柳丝织雨        2016-06-12 16:59:29
  谢谢老师!等着拜读学习您的大作呢!祝吉祥如意!
10 楼        文友:梦幻成真        2016-06-13 11:11:26
  恭喜老师精品连连,读您的文章,不禁让人回到了少年,向老师学习致敬!
回复10 楼        文友:柳丝织雨        2016-06-13 12:51:45
  谢谢老师的鼓励!欢迎多来指导!
   祝夏日快乐!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