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那年】东行浙江(征文·散文)

精品 【晓荷·那年】东行浙江(征文·散文)


作者:张万美 布衣,220.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85发表时间:2016-06-12 10:32:41

细细算来,三姐远嫁浙江嘉兴,应该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吧!她结婚之前就在那儿打工,现在女儿都二十一岁了。这么多年来,想想也没见过几次面。一方面,她要帮着姐夫打理装修公司,脱不开身,再就是父母也过世了,长时间远离故乡,反而不习惯这边的风土人情和菜肴口味。另一方面,我们也很忙,孩子在上学,想暑假去吧,那边太热,早上四、五点钟开始,太阳就白花花的不眨眼的照着,天上几乎没有云朵,除非遇上台风天气,通常情况下,白天气温都在35℃以上。如果寒假去,正值春运,一票难求,那边又特冷,不像我们这边围着电炉看电视,她们那边不兴烤火。冬天,就盖着被子开着空调看电视,真正足不出户。正因为不常见面,促膝长聊,三姐多次盛情邀我们去她家玩。今年临放暑假了,三姐又来电话竭力邀请,还“命令”我们一定要去,口气近乎最后通牒了。其实,我早就想去,又加上三姐的热情,我咨询了放暑假的具体时间,立即买了两张卧铺票(我和儿子的,老公要上班),电话告知三姐,我们到嘉兴站的具体时刻,听得出三姐相当激动,迫不及待,反复唠叨到站时刻,她说她好提前来等。
   候车出发
   买票之前,我上网查询才知道,有两列车可坐,一列是遵义——上海南站的,遵义站是始发站,买票方便些,旅途要缩短将近两小时,但是,稍小一些的站不停。比如,我们的目的地——嘉兴,这列车就不停。还有一列过境车,重庆——上海南站的,小站都停。但就是要晚些时间到,早上7点到嘉兴正合适。所以,我就选择了后者,反正上车就是躺着,多一、二个小时也无所谓。到遵义站候车室一看,正在候这列车的旅客才真叫多,座位上坐满了人,过道里挤满了,没有空调,没有风扇,玻璃窗也紧闭着,炎炎酷暑的傍晚,整个候车室像一个酒窖,把各种气味、眼神、方言、情绪调和、搅匀,然后发酵,酝酿出一种怪怪的综合体,迷漫、漂浮、氤氲在整个大厅,强势的往鼻孔里钻,往耳朵里灌,往视线里挤。我努力闭上眼睛,强迫自己不受任何干扰,注意聆听铁轨的声音。
   渐行渐远
   正当进入自我陶醉的境界时,儿子推了推我:“妈妈,候车室广播通知,带上行李,马上检票了。”我把意识强行拽回候车室这个大酒窖,人声鼎沸,人潮涌动,洪水似的流向检票口,我背上旅行袋,儿子拖着行李箱,自觉不自觉的被裹进了这般人潮,过了检票口,进入通道,晚风习习吹来,全身每一个毛孔都贪婪的享受着,让人感觉神清气爽,刚才那大酒窖的氛围,好像只是一场梦。进到车厢,放好行李,躺上铺位,吹着空调,才叫惬意。由于要在车上待三十三个小时,寂寞难熬,感觉有必要和邻铺的几位旅伴打个招呼,古人不是说过嘛,同船过渡都有三分缘。想想看,茫茫人海中,就同车厢的这些人,等才能聚在一起,不是缘分又是什么,我从来就相信缘分,又比较惜缘,所以,很快就和他们熟悉了,他们都叫我“张老师”。通过攀谈,知道我上铺的来自桐梓的两姐妹去浙江桐乡打工,已在浙江十年。这次回来是接放暑假的孩子去玩,我在心里说,又是两只“小候鸟”。我下铺的老妈妈是重庆纂江的,女儿女婿在杭州一家公司当白领,这次领着外孙女来是探亲的,又是一老一小两“候鸟”。儿子下铺那妹子是重庆江津的,在嘉兴开餐馆,隔壁铺位的,有的是去杭州批发服装的,有的是去嘉兴学养殖甲鱼技术的,有的是去学紫水晶大葡萄种植的……总之,都是西部人,都是满脸阳光,满怀希望,装满梦想前往东部去的。长三角,你的魅力究竟有多大?
   由西往东
   由于是傍晚10:36上的车,只能看车窗外的夜景,偶尔有灯光一晃而过,像是捉迷藏。天气晴朗,又是中旬,眼睛贴着车窗看出去,隐约、模糊、朦胧。列车似一匹狂奔的野马,呼啸驰骋在山野纵横之间,近处的山眨眼间往后退去,稍远些的大山倒显出了轮廓,黛青色的、灰蒙蒙的、乌溜溜的、黑黢黢的,有的似一只呲牙裂齿的恶狗,迎面扑来;有的像奔跑的骆驼,在和我们比速度;有的像凶猛狰狞的怪兽,蹲在前方恶狠狠的盯着,钻通了隧道的大山则像慈母,过隧道时张开怀抱,温柔的揽我们入怀;有的山像列队的士兵,向我们行注目礼,为我们送行……次日清晨,已过贵州,进入湖南,视野突然开阔,隧道少得多了,又短得多了,山也不像贵州的山那么雄壮那般气势逼人了,湖南的山就矮小得多,温柔缠绵得多。如果说贵州的山是一个充满阳刚之气的男人,湖南的山则像一个绰约委婉的小女人,各具特色。水稻的种植面积大得多,成片成片的连在一起,看着这些葳蕤茂盛的稻禾,就好像站在殷实的仓廪前,难怪地理书上说:“湖广熟,天下足。”贵州的山间坝子和这里一比,莫说小巫见大巫了,那些坝子根本算不上巫的级别。河流也大得多,真正配得上“河”、“江”的称谓,这样一比,我们绥阳县的河流只算一道小水沟。湖南因为山小、山少、日照强、地势平坦,气流不受阻挡,风力资源丰富,所以,在路边随处可见每根电杆上都配有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装置,在资源利用上低碳环保,和谐发展在这里可见一斑。进入江西,山更少更小了,隧道也更稀奇了,基本上过渡到平原了,大片大片的稻田横看竖看都呈“井”字型。因为平坦,交通发达,在建和建好的工业园区随处可见,人们的脚步似乎也匆忙了起来。进到浙江,视野为之一新,江浙民居的特色凸现出来,仅看村野民居,就可知浙江省的富庶,工业园区的面积大得多,规格高得多,多个工业园区之间近乎相连,人们挣钱的脚步更勤了。要想富,先修路。仅看浙江省的公路、铁路现状,就可知这里的经济发展程度。
   饮食文化
   早上7:30,火车准点到达嘉兴站。早在进入杭州站之前,大概凌晨四点多吧,三姐就打电话问过,到了哪里,火车晚点不,还叫我把手机递给列车员,她要亲自核对列车进站时刻才放心。我觉得又好笑又感动:三姐哟,怕是从你知道我买票之日起就高兴得失眠了吧,深更半夜的,你不睡,人家列车员同志要休息吧。眼前的两、三个小时对你来说咋就这么难熬呢?进站前我就收拾好行李,只等下车。我和儿子各自带上行李,又随着这股匆忙的人流涌向出站口。三姐早已站在出站口的第一个位置等着我们,姐夫接过我们的行李,三姐一手箍着儿子,一手箍着我,紧紧的揽我们入怀,生怕一松开我们又要离开似的。然后把我从上到下看个不停,又拍着我儿子的肩膀说:“哟哟哟,我的外甥都高过我半个头了,看来我都老了。”她一直拉着我们走,问这问那,高兴得近乎絮叨了。她说火车上的饭菜不好吃,肯定饿透了,带我们去犇腾牛肉的连锁店大吃一顿,听着轻音乐,吹着空调,吃着牛肉,儿子直呼过瘾。我在想,此店能够多家连锁,确实很有特色,按照顾客的要求,牛肉的几分熟,拿捏得恰到好处,配的意大利面味道正宗,荷包蛋煎得正好,上的几道甜点冷饮也合大众口味,二三十种水果自由选择,可搭配好几种沙拉酱。放眼看去,不管包厢还是大厅,都座无虚席,看服务员上餐都像艺术表演,看每位食客进餐也是一种享受。我第一次感到:原来“吃”也是一种文化氛围,也可以把饮食文化的高雅发挥到淋漓尽致。
   八年之变
   到了姐家,三姐滔滔不绝的引我们上楼,姐夫也从后备车厢里取了行李送上来。她早已给我和儿子买了睡衣洗好晾干,又调好水温放满浴池,滴几滴花露水,让我们先洗个澡,缓解旅途的疲劳。又问我们要睡一觉不,我说本来卧铺上就是躺着的,睡够了。先参观她家的各个房间。姐家位于嘉兴南湖区,属郊区。八年前,我们一家三口暑假来过,玩了十天。当时儿子才八岁,所以,这次来了之后,他对前次之行没有记忆。那时姐家尚有柴灶,节能式的,一小捆柴就可以烧一顿饭菜。一般情况下烧柴,赶时间或有客人来才用煤气灶。今天进到厨房一看,鸟枪换大炮了。一尘不染的大理石灶台,微波炉、烤箱、电磁炉、消毒柜、煤气灶摆放得井然有序,欧式抽油烟机锃亮反光,双开门大容量的冰箱静立在房屋角。客厅、卧室的电视换成了液晶的,台式和手提的电脑都换代了,连卫生间都豪华洋气得多。姐夫的公司本身就是搞装饰装潢的,这几年票子挣多了,经过他这么一捯饬,这幢二楼一底的楼房硬是像刚着彩上妆的新娘,看着爽心悦目,我母子俩只有瞪大眼睛啧啧称赞的份儿了。八年的变化如此之大,当然不止她家,她家周边的环境和邻居们的变化都很大,最直观的,就是经济带来的改变,民居都修葺一新,摩托车、轿车代替了原来的满路尽是自行车。人们在着装上也体现不出城乡差别了。男女都戴粗的项链、手链以及克数多的戒子。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社会治安好,不用担心被抢劫。我在心里叹了一下:嚷嚷了十多年的西部大开发,我们家乡变化咋这么小呢?
   飞速发展
   俗话说,吃得饱,睡得着,免得蚊虫咬脑壳。的确,三姐提前了好几天就备下的各种水果、零食,让我们的舌头和牙齿忙个不停,再加上姐夫是厨房高手,折腾出一大桌我们喜欢的麻辣味的菜肴,睡前又美美的泡了澡,夜里睡下以后,那才叫一个香,梦里是张飞杀岳飞,杀得满天飞。一觉醒来打个哈欠,伸伸懒腰,一看挂钟,哎呀,八点多钟啦。下楼来,姐留了一张便条在茶几上,说姐夫去公司了,她女儿桃桃也上班去了,她出街去买菜和我们母子要用的东西。后来我问她,什么年代了,还留便条,她说看我睡得香,不忍吵醒我,所以没打手机。我有神经衰弱,睡眠一直不好,又有早起晨练的习惯,尽管今天起晚了,洗漱了还是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啧啧,姐家房子旁边这条路,八年前是勉强能错车的公路,现在变成了双向八车道的柏油大道,郊区路段都安装了红绿灯和路灯,有专门的道路养护工,大道上看不见丁点垃圾,大道中间的隔离带修剪得很艺术,两边的绿化也很整齐、规范,可见政府的规划很到位。大道两边密布着无数的高压电塔,多得像围棋棋盘上的棋子,电塔之间的高压电线纵横交错,经纬难分,密如蛛网,昼夜不停的为附近的工业园区输送动力。工业园区里的公司和企业之间,有的一墙之隔,有的大门对着大门,有的距离一二十米,有的两个企业共在一个围墙内,一扇大门进出,但都环境整洁雅致,井然有序,只能听见机器机械的鸣声,好一个清新舒适的工作环境。
   友好睦邻
   由于基因的缘故吧,我和姐一样,急脾气,直性子,大嗓门,又热心,所以她在那一带人缘挺好的,约她出去玩或来她家玩的人都多。我们刚到两天,她的邻居和朋友都知道了我们的到来,再忙都挤出时间,来探望三姐的“贵州妹子”,有的给儿子带来了饮料,有的捎来零食,有的带着小礼物,邻居们送来甲鱼、葡萄、水蜜桃、黄花梨,还有的提了刚摘的蔬菜来。我们在她家的两个礼拜,有的送了好几次水果蔬菜来。有好多次,我们都在楼上看电视,不知是谁送来放在一楼客厅的茶几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我挺感动,三姐却说她们这边都这样。兴许是她平时也经常这样对待邻居们吧。这些人们都不锁门,出去买菜或在楼上看电视。除了烧饭、吃饭,人都不在一楼,由于靠着海边,空气太潮湿,易得风湿。一楼的门全都敞开着,却不曾听见过谁家少了东西,只有可能是多了东西却不知是谁送来的。三姐说她也常常不打招呼的把东西送到别人家。我不由感叹:多淳朴的民风,多好的邻居啊,难道这就是人们理想中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吗?邻居们可能看出我的开朗,忙里偷闲的跑来找我聊天,想从我口中了解一些西部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他们提出的问题,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渐渐的,找我聊的人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请假来陪我玩。当听说我已买了回程的车票,那些人甚至有了淡淡的离愁,让我把票退了,多玩些时间。其实,我也舍不得走了,但考虑到儿子要开学了,姐夫的公司也需要姐帮忙,老公一人在家生活无规律,本就有胃病,还是决定不退票了,按时走,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一切随缘吧。
   方言变迁
   记得我第一次来嘉兴,大概是一九九五年的暑假吧,那时姐家和我们这边富裕些的农村差别不大,只是地势平坦些。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稻田,成片相连,无际无涯,多数家庭还是以种植和养殖为根本。现如今,工业园区的建成,很多被撤迁了房屋的农民就集中搬到镇上居住,政府帮他们缴纳了一部分社保,他们自己去园区内上班,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当然,这些工业园区内所需的知识型、技术型或是劳动型,当地人员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吸纳了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方言五花八门,为了方便,交流时尽量说普通话,由于外来人口超过半数,不管是来定居、经商还是打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嘉兴本地人的影响很大,多数本地人因为要和外来人员共事,做买卖,交往沟通,不得不尽量说普通话,天长日久,普通话反倒抢占了方言的高地,连那些卖小菜的老妈妈老爷爷都会说普通话了。我上次来姐家,她婆母可能是人老了怕寂寞,有事无事都跟着我转,尽量跟我说话,但每次她咿咿呀呀说一大堆之后,我一脸的茫然,一个字也没听懂,我和她都只好无奈的笑一笑,都有些失落,因为语言障碍,她在我面前是哑巴,我在她面前是聋子。但这次好多了,我讲普通话她完全听得懂,她说的话也夹杂了许多普通话,所以我们聊得甚欢。我那二十一岁的外甥女在家里都是一口的普通话,出门就更不用说了。很难再听到那绵绵之音的吴侬软语,除非那些高龄的本地人之间的交谈。鉴于当地政府及时发现了这种情况,认同了方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采取了各种有力的措施保留并挽救,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措施,甚至摆开了方言擂台赛,方言大比拼,重奖方言说得好的地方人士。对于方言的抢救,地方政府可说是在尽力而为吧。

共 956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本文构思巧妙,用几个小标题串联成这篇精美的散文,让读者啧啧称赞。从候车出发前的纠结心理,到出发,再到在浙江的种种感悟,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在里边,生动可感,引起读者共鸣,想立刻去浙江游玩,感受一下作者笔下的种种想法。本文通过记录一些作者在东行浙江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浙江人的赞美,也表达了对浙江风景的热爱。文章中,我们看到了嘉兴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也看到了嘉兴人们温馨、和谐的生活画面,看到了嘉兴的飞速发展……作者的语言平实质朴,在简单的叙述中自有一种感人的力量,特别有生活的味道我们在写作中是需要借鉴这种写法的。深度好文,力荐共赏!期待您的下次精彩作品!【编辑:小小的船】【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612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小的船        2016-06-12 10:33:41
  感谢老师对晓荷的支持与厚爱,祝您创作愉快,佳作连连!
2 楼        文友:你猜        2016-06-12 10:35:11
  学习老师佳作作品,期待你更多的精彩。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3 楼        文友:你猜        2016-06-12 14:09:59
  祝贺老师再次斩获精品,期待你更多的精彩。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4 楼        文友:何叶        2016-06-12 14:15:01
  恭喜精品!老师最棒!
何叶
5 楼        文友:柳丝织雨        2016-06-13 08:14:33
  值得回味的往事!一篇佳作,情感真挚、文笔优美,欣赏,学习了!
   祝贺摘得精品!并祝老师创作愉快,佳作不断;夏日快乐,吉祥如意!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