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拓展碎忆(光影·散文)

精品 【山水】拓展碎忆(光影·散文)


作者:孔夫子门生 童生,962.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56发表时间:2016-06-12 16:45:48
摘要:时光如水,静静地流淌在岁月的河,而人生中的痛苦与快乐,悲伤与喜悦都会随之逝去。可不知为何,一次拓展训练中发生的一幕幕场景,却如摇曳在水中的花朵,植根在我的记忆中,叫我难以忘怀。


   时光如水,静静地流淌在岁月的河,而人生中的痛苦与快乐,悲伤与喜悦都会随之逝去。可不知为何,一次拓展训练中发生的一幕幕场景,却如摇曳在水中的花朵,植根在我的记忆中,叫我难以忘怀。
   一
   2016年6月4日的中午,阳光暖暖,在多云的天气里,太阳羞涩地掩藏着它的光芒。当一切都准备就绪后,“胜军拓展服务有限公司”的客车载着25中学参加拓展训练的教师们驶离了学校,向着目的地——石头口门水库驶去。从没有参加过拓展训练的我,坐在座椅上,放低靠背,悠闲地闭着双眼,一边小憩,一边想象着到训练基地后会是一番怎样的情形。我单纯地想,拓展训练只不过是体育运动的变相称呼而已,没有什么新奇的!可没想到,一次次的心灵震撼在等待着我。
   当客车在弯曲而平坦的山路间迂回盘旋了几分钟后,在一座宾馆楼前停了下来。下车之后,举目四望,但见浓翠如烟,远山含黛,一尊观音像远远地立在山丘之上,闪着金色的光芒。凝神静听,游人戏水的声音被阵阵清风送来,顷刻间,我的心愉悦了起来。带着好心情,我们在胜军拓展中心三位教练的指引下,找到休息的场所,很快,又被带到一个会议大厅里,开始了此次拓展活动的破冰之旅。
   站在前面的教练是一位三十左右的男子,带着斯文的眼镜,可却有着发达的肌肉,那一定是经常训练的结果。他首先向老师们讲述了拓展训练的由来,那是一个有关生存的故事,也是体现集体智慧的故事。当老师们还沉浸在故事中的时候,在教练的指引下,老师们做了一个有意思的启智游戏,兴致被点燃后,老师们又被邀请集体起立,先是向右转,在指令中,伸出双手,为前面的伙伴轻轻地敲击后背,按摩脖颈,揉按耳垂,提拉双耳,为往日的同事,今日的同伴缓解旅途的疲劳,夏日的疲惫。当所有的动作做完后,又集体向后转,原来的服务者变成了享受者,原来的享受者变成了服务者。渐渐地,老师们好像悟出了什么。是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当我们给予别人帮助和关怀的同时,不仅收获的是内心的快乐,同时,也会在被帮助者的心中留下美德的种子,他会反施加给我们,让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帮助。尤其是在一个集体里,每一个成员都要突破自我的束缚,懂得付出,才会获得回报。
   老师们认识到这一点后,也更加地认识到了此次拓展训练意义的重大。一个集体,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出来向心力和凝聚力呢?那就是竞争。随后,41名参加拓展训练的教师被分成了红、黄、绿三队,每个队伍都选出了一名队长、副队长、旗手,在演说就职词的时候,既有打败其他队伍的诙谐幽默风格的,也有为队伍勇争第一的铿锵有力风格的。三支队伍又设计了本队的队名、誓言和队标。当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后,大家都静静地等待,等待拓展训练的正式开始。
   二
   在宾馆的后身有一块平坦的土地,是一个少有人行的地方,拓展训练的第一个项目就将要在此地开始。它有一个气势磅礴的名字——蛟龙出海。所谓的“蛟龙出海”,就是每个队伍的所有的伙伴都用绑腿绳把自己的一只脚和同伴的一只脚绑在一起,横向一排,通过侧行的方式和规定的路线,到达终点。哪一支队伍的用时少,哪个队伍就获胜。在这个活动中,团队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在听好规则后,同队伙伴们聚在一起,讨论人员的站位顺序和最佳的行走方式,然后,开始尝试训练,在训练中,老师们发现,行走中仍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行走的效率,于是,再讨论。就在这不断地讨论与训练中,准备时间到了,教练提醒,比赛即将开始。
   队员们有秩序地站成了三列,他们都侧着身体,膝盖弯曲,半蹲着,手臂插入身边伙伴的肘间,而他们的脚踝处却相连着。他们在积蓄着力量,凝聚着思想,等待着比赛的开始。此时,老师们屏住了呼吸,静静地等待着,世界都好像静止了。“开始”,教练短促有力的声音划破了天空,场地上的空气开始沸腾了起来。只见三支队伍在“左右”“左右”的口号声中,有秩序地前进着,由开始的并驾齐驱,逐渐变得参差错落,踩着同伴的脚了,没关系,继续向前;摔倒了,没关系,再重新爬起来,继续向前。不管中途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已经不在乎,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到达前方的终点。有的队伍的队员开始欢呼了,开始释放胜利的喜悦,而有的队伍继续向前,当到达终点的时候,他们也不气馁,因为,在此项活动中,他们收获更多的,是快乐,是集体的关爱与体贴。
   当三支队伍成“门”字形站在一起的时候,教练让老师们谈一谈此项活动的成败得失,感受如何。老师们体验到,不管你自己是走得多好,多快,我们现在进行的是一个集体的活动,在行走中,如何调整自己的步伐与团队步伐的一致性才是关键,只有这样,团队才能成功。
   此时,夕阳欲晚,日落黄昏,晚餐的时间到了。老师们疲惫着,也快乐着,有秩序地来到餐厅,吃着格外香甜的晚饭,谈论着这半日的收获。晚餐结束前,教练提醒老师们稍作休息,晚上还有节目在等待着老师们,向往又一次在老师们的心头萌生。
   当休息后的老师们来到宾馆五楼的时候,教练们已经做好了训练前的准备,培训项目的名称是“七巧板”,三支队伍又被重新分成了七个小组,模拟企业中的七个部门,通过团队完成一系列复杂的任务,而老师们手中的七巧板,成为了道具。
   夜晚的宁静使自然界的各种声响愈发清晰了起来,室外笼罩着黑幕,室内却是一片灯火通明。七个小组的老师们围坐在地面上,眼前的七巧板是他们的任务,他们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完成它。任务开始了,老师们凝神思考着,讨论研究着,亲手尝试着,在沟通与合作中,老师们不断获得新的信息,不断地打开新的思路,个人的智慧得到了开发,集体的智慧得到了体现。时间到了,成绩也不再重要了,老师们开始深思这样的活动对思维的启悟。
   当老师们步出宾馆的大门的时候,天空已是繁星点缀,它们俏皮地闪动着,就好像贪玩的孩子,不肯闭上他们灵活的眼眸。老师们的兴致又再一次被调动了起来,三两相约着,散步的散步,登山的登山,嗅自然之芳香,赏天然之佳景。
   三
   当清晨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林叶挤进宿地的时候,老师们在教练的带领下,开始了一次短暂的登山有氧运动,回来后,品尝过可口的早餐,回到房间小憩了一会儿,训练的号角又响起来了。
   老师们下了楼,看见驻地前的空地上摆放着三面鼓,鼓的周身都拴着绳子,鼓的旁边有一个排球。训练的形式是:每组的伙伴分别拉住大鼓上的绳子,然后,一名伙伴把球拿起,让球自然落到鼓面上,其他伙伴再一起用力,把球颠起来,最后,看哪一组的数量多。
   老师们看看鼓,再看看球,都不知道能颠多少,教练启发我们,尽量多说,可是三支队伍,数量都只是在十的左右徘徊。教练笑了,开始让我们尝试。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当实践了之后,老师们发现,当同一组的伙伴手上的劲道用均匀了,脚步的移动整齐协调了之后,颠球的数量一点点地增加了,早已经超过了预想的十个,有的队伍训练的时候,一次颠球数竟然超过了一百下。
   练习的时间结束了,正式比赛开始了。先是计时颠球,红队、黄队和蓝队有距离地站在场地上,教练的一声令下,球发出去了,随着球的跳跃,老师们的双手使劲地拽着绳子,脚步随着球而移动着,“一”“二”“三”……数字在增加,老师们力量却在减少,可是,他们,为了整个队伍的成绩,仍然紧紧地拽着绳子,不让它有一点的放松。最后,每一支队伍都超过了一百下;然后,是残酷的竞技颠球,机会只有一次,球落在地面上,比赛就结束。每一支队伍都想做到最好,第二回合的颠球比第一次更加紧张,皮球再次地被颠起,当三只皮球都落到地面上的时候,最后统计数目,在第一回合第一名的黄队竟然被红队反超了,我们的绿队虽然是最后一名,可是,颠出的数目也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当最后总结的时候,发言的老师们感慨很多。他们说,每一个人,在没有做事情之前,总是认为事情很难,可是,当你做了,认认真真地去做了,你会发现,事情并没有你想象地那么难。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你的自身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超乎想像的完成任务。并且,当在完成一个集体项目的时候,伙伴与伙伴之间要齐心合力,共克难关,有效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协作中共赢。
   短暂的休憩后,教练把我们三支队伍带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中,在两棵树之间,有一张布满了网洞的立网,这是一张虚拟的“电网”,三支队伍所有的伙伴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穿越电网,期间不能借助任何工具,也不能跳跃过去,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触碰“电网”。并且,大小不一的网洞只能使用一次,使用过的网洞会被立刻关闭。而伙伴们的身高是不一样的,体重也是不一样的,怎样穿越,如何穿越,的确是需要思量一番的。时间在一点点地流逝,伙伴们在紧张地谋划着,终于,一个体积大的老师站了起来,在伙伴们的指引下,一点点地钻入网中,探身过去,挪动双脚,过去了,终于安全地过去了。有了第一个的成功经验,随后的穿越就顺利了许多。体轻的,穿越上面,可需要其他伙伴把穿越者的身体抬起来,慢慢地送过去,另一面的伙伴再小心翼翼地接住她,以避免她触碰到“电网”。
   在这个过程中,伙伴们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忘记了自己的姓名,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怎样能让伙伴安全地穿越电网,到达安全的彼岸。
   在随后的总结中,老师们认识到,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事前的筹划是十分关键的,我们要把所有的可能都想到了,把所有的不利因素都排除,要学会合理地分配资源,达到效率最大化。当个人利益与集体的立意发生冲突的时候,首先要以集体的利益为重。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会成功。
   时近中午,老师们带着收获离开了这片考验生死,考验意志的树林,在老师们的心中,这片树林也不仅仅是树林,它还蕴含着许多。
   四
   半日训练的劳累,使老师们的午饭吃得格外地惬意,嚼上几口香甜的餐后西瓜,老师们回到宿地美美地睡了一个午觉,当13:00的铃声响起的时候,下午的训练开始了。
   又回到了昨日宾馆后的场地,训练的预热项目是一个小小的游戏,每队选出三名男老师,整齐地站在队伍的前方,和队伍约有二十米的距离。在教练的指令中,袜子、鞋、帽子、手表等物品依次被挂在三位男老师的身体各处,奇怪的打扮引来阵阵欢笑,最后清点物品多少,最后一名的队伍受到了小小的惩罚,引来更大的笑声。预热过后,头脑风暴开始了。
   这个项目叫“时速极限”,就是在一个圆形的场地上,摆放着三十二张图案,每个图案代表着一个数字,每组的一名伙伴进入圈中,把扣着的图案展开,场地外的伙伴只能出声提醒,而不能伸手进入圈中,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代表着数字的图案交给教练,超过时间就是失败。每队给两次机会。
   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把三十二张图案有序地交给教练呢?这的确是一个难题。它既是速度的考验,更是智慧的考验,也是群体决策的证明。第一支队伍尝试结束了,可是,仅仅找出了两张,其它的都被教练无情地抛到了场地中。第二支队伍虽然吸取了第一支队伍的前车之鉴,可也失败了,成绩也并不比第一支队伍好到哪里去。可以预见,第三支队伍注定也是失败。怎么办?如何完成任务?这时,老师们纷纷说出了这样的话:“我们所有的教师虽然是被分成了三支队伍,可我们是二十五中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困难面前,我们要通力合作,共克难关,一支队伍的胜利,就是二十五中人的胜利。来!让我们摒弃小集体的差别,为了二十五中这个大集体的荣誉,我们共同努力。”随后,每一名队员都在记着图案,都在猜着上面代表的数字,猜测,尝试,尝试,猜测,猜中的图案在增多,胜利在一点点地靠近。虽然因为时间的关系,最终三支队伍都失败了,但二十五中人的集体荣誉感却感动了在场的教练。
   烈日西移,阳光渐淡,我们再次被教练带到了一处点染着浓绿的树林中,进行此次拓展训练的最后一个项目——翻越求生墙。
   面前有一堵四米高的墙壁,翻越过去,就能获得生存。它需要所有的团队伙伴在没有任何器械的帮助下,共同努力,翻越过去。这是一个危险之路,需要有人做出牺牲,甘作人梯,让伙伴们踩在肩膀上;需要有人做尝试者,首先翻越,鼓舞伙伴们的士气:需要有人做最后一名翻越者,等待成功。
   作为人梯,会被几十名伙伴踩踏,肩膀能否承受住?作为尝试者,墙上面没有人帮助,需要有一个攀爬的过程,一切需要凭着自己;作为垫后者,即使上面有一个协助者,也需要经历身体倒立的危险。可是,几十名伙伴,二十五中的几名男教师们,毅然站了出来,主动承担了这样的角色。迎接这次集体的翻越。
   “我相信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在《我相信》的乐曲声中,翻越开始了,六名人梯前后站立着,头部伏在双手上,双手伏在墙壁上,两名尝试者站了出来,一名尝试者登上了人梯,站在上面。随后,另一名尝试者也登上了人梯,又登上第一名尝试者的肩膀,伸出手,触碰着墙的上沿。抓住了,他用力向上攀爬着,手上的青筋条条迸出,身体在向上耸动,终于,脚上去了,一使劲,终于,整个人越过了求生墙。“成功了”“成功了”在一片欢呼声中,翻越在继续着。当第二名尝试者也越过去后,两人站在墙上,伸出各自的左手和右手,支援下面的翻越者。随后的翻越轻松了许多,可是,对一些翻越者个人来说不一定轻松。要知道,这些翻越者,有的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教师,有的是年过五十的老教师,他们要过去,那将是多么大的一个挑战啊!可他们在同伴们的帮助下,在身边人的激励下,也都一个个地翻越了过去。求生墙下的人数在一个个的减少,只剩下了六名人梯和一名垫后者,最后,人梯数也在减少,终于,最后一名人梯变成了攀越者,而垫后者成为了人梯,当最后一名人梯越过求生墙后,在上面人的帮助下,倒立在上面,用手接住了垫后者的手,两个人一起用力,终于,两个人也依次地站在了墙上。此时,风停了,树静了,自然界的一切声响消失了,只有老师们的欢呼声响遏行云。
   老师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六位人梯和两名尝试者和一名垫后者被请到了前面,因为,他们是此次翻越的最大功臣。问他们胳膊累不累?肩膀疼不疼?他们说,在翻越的时候,这些都已经不再考虑了,他们想的只是能让老师们都成功地,安全地翻越过去。语至朴才感人,听着这样的话语,看着他们的面容,一些女老师的眼中不禁噙满了泪水。而此次拓展训练的组织者——刘校长在总结的时候,也声音哽咽,深情地诉说着这两日来的感动场景。
   把画面定格在离别,把感动留存在心中。客车缓缓地驶离石头口门水库,此次拓展训练圆满结束了。挥一挥手,与石头口门水库告别,别日,我会再来。
  

共 583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拓展碎忆》本文开头把拓展训练中发生的一幕幕场景,比作摇曳在水中的花朵,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这次活动给自己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正文分四部分,按时间顺序,依次逼真描绘了两天拓展训练中开展的各项活动,更为可贵的是,在描述每项活动时,都紧扣“难以忘怀”,满怀真情实感地抒发这些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心灵震撼,使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次拓展训练既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战斗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又挑战了自我,激发了潜能。推荐共赏,感谢赐稿山水,祝创作快乐!【山水神韵编辑:心灵飞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612003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6-06-12 16:50:03
  把两天的拓展训练,叙述得如此细致入微,除了细心观察、真切体验之外,也一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感谢孔夫子门生支持光影征文!问候夏安!
勿忘本真
回复1 楼        文友:孔夫子门生        2016-06-12 20:41:40
  谢谢飞鸿老师精彩编辑,让我们为山水共同努力!
2 楼        文友:柳丝织雨        2016-06-13 08:13:16
  值得回味的故事!一篇佳作,情感真挚、文笔优美,欣赏,学习了!
   祝贺摘得精品!并祝老师创作愉快,佳作不断;夏日快乐,吉祥如意!
回复2 楼        文友:孔夫子门生        2016-06-13 20:04:38
  谢谢柳丝老师光临品鉴,还请多多指教。
3 楼        文友:在河之洲        2016-06-13 11:31:53
  一次集体的拓展活动,居然讲述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描写的有张有弛,有主有次,观察的非常细致,到位。问好!
回复3 楼        文友:孔夫子门生        2016-06-13 20:06:40
  谢谢在河之洲老师点评,欢迎在河之洲老师光临。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