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壶口行吟(散文)

精品 【流年】壶口行吟(散文)


作者:江凤鸣 探花,16378.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48发表时间:2016-06-12 20:31:08

【流年】壶口行吟(散文)
   六月,我行走在黄土高原上。
   天,海一样的蓝,阳光,春花般明媚。流云在蓝天上漫卷,仿佛是大海上逐浪的风帆。凉爽的风,从遥远的山谷中吹来,清清的草香、花香,在空气中弥漫。远山在阳光下明灭闪烁,树林或草丛中,不时的有布谷鸟儿的清唱随风流转。
   站在塬顶四望,没有那红艳艳的山丹丹,也没有兰格盈盈的马兰,唯有那阳光下金灿灿的黄土地,像是野兽派画家笔下的油画,恣意地扭曲、变形、抽象、写意……溪流细得像是一条线,沟壑像是耄耋老人的脸,凸起的梁峁赤裸着胸膛,凹下的川原不知羞耻地袒露着私处——她就那么自然地孕育出五千年中华文明,尧、舜、禹……西周、秦、汉,乃至大唐的万里江山。这里是中华文明的精神高原,那些来自风雨苍黄的最古老的玄奥、那些来自天人感应的最原始的恋母情结、那些来自龙凤图腾的最早的文化神韵,都从这里的原点出发,追随着黄河千年不息的浊浪,通向雪山、旷野、戈壁、草原、湖沼、海岸。
   黄河,母亲河。我登高远望,正是要寻找母亲河靓丽的倩影。早年,我曾经在兰州、在郑州、在济南都亲近过黄河。兰州的黄河轻轻浅浅,让人觉得就像是故乡江南的一袭清流,洁净明丽。郑州的黄河浑黄滔滔,盛大而流缓,像极了中原人的性格,不徐不急,安步当车。黄河流到济南,像是一支射出的箭,已是强弩之末。那年正是枯水期,一川泥汤,缓缓涌动,仿佛一头垂暮老牛,步履蹒跚。有些河段,河底朝天,那细细的流水,宛若一个病重的老者,躺倒跌下,似乎就在呼吸之间。
   我心中的黄河不是这个样子啊!李白在他的诗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王维也说过“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就算诗句清秀温婉的李商隐也说“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那气势磅礴,雄风万里的黄河在哪里?
   我心中的黄河,应该是跳荡于高原之上,涛翻浪涌,激流澎湃,雪浪千堆,吼声如雷。无数次,我在梦中行船黄河,小小渡船,击水中流,颠簸于波峰浪谷之间,起落在生死两界之中,船夫奋力扳桨,乘客惊呼失声。狂风巨浪,给人惊心动魄的悸动,山呼海啸,让人刻心铭骨的震撼。
   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我去过了。雁门关、八达岭、居庸关、大境门、山海关,我都去过了。然而,始终不见心中奔腾汹涌的黄河真面目,这一直成为我心中的遗憾。因为,我曾经是一名守边的士兵,黄河在我的心中,就是一个战士,一位将军,他应该有胸襟、有抱负、有血性。他有着开天拓地,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精气神!
   如果,黄河不是这样一条大河,她孕育的中华民族,怎么能够自亘古以来,一直屹立于天地之间,让自己的文化源流、民族气节、开创精神,一直源流不断,在剑与血、水与火中,流传至今?
   我站在塬顶,问苍天,问大地,问自己。
   苍天无语,大地无声。
   一堆云卷来,一阵风吹来。我从云中,闻到了丝丝水汽。我从风中,听到隐隐雷声。难道真能天人合一,黄河似乎听到了我的心音,她给我发来了会面的讯息。
  
   二
   逆着黄河而上,从河南到山西,再到陕西,这个转弯处就是历史上常说的河东。黄河中流,东边是太行,西边是吕梁,过郑州,洛阳,三门峡,进入运城就一脚从河南迈入山西,登上鹳雀楼看黄河如带东流去,天高地远,关山万里。更上层楼,极目历史深处。带着一脸虔诚,我去拜访关公故里。“巍巍中条山,肃肃常平里。郁郁浩气充,矫矫异人起。”解州镇西关,关帝庙山门高耸,斑驳沧桑。赤兔马还在,堰月刀还在,英雄何处?月下读春秋,一生担忠义。当年关羽,就从这里跨过黄河,越过淮河,渡过长江,踏出他一生壮怀激烈的英雄路。
   河东岂止出了个武圣人,在这大河奔流处,还出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大诗人。王勃、王维、王之涣、卢纶、薛逢、柳宗元、司空图、杨巨源……只一个盛唐,就让河东唱出千古不朽的华章,留下万世敬仰的一片璀璨繁星。山河襟带,京畿上辅,黄河在这里孕育出文武全才。
   过运城再往上,平原尽头是临汾。坐进凉亭,先喝上一斤杏花酒,凭栏远望,看大河奔流,断开陕晋。山西老乡说:黄河跌落处,就是壶口瀑布,其势如虎奔,其声如滚雷。看黄河,那是天下第一好去处。
   然而,在这枯水期,黄河涓涓处,细如游丝,我一跃而过,落脚处就到陕西。有陕西老乡说,车行半小时,可到延安府。日落前,我又跳回山西,向老乡讨来一头驴。我想着当年老子出关,就是骑驴而去……骑在驴背上看黄河,白羊肚头巾红腰带,再叼上一杆长烟袋——精神。这样的装扮矫情吗?它可比穿西装看黄河带劲多了,扎着领带西装革履看黄河,太过斯文,太过温良恭俭让。
   从运城到临汾,一路颠簸。我洗了澡,擦了面,满心虔诚,我要到壶口去拜谒黄河,拜谒中华民族的老母亲。
   虽然,在见你之前,我已经做足了功课,翻阅了《山海经》、读了《水经注》,重温了《读史方舆纪要》。知道壶口在古吉州境内,与龙门、孟门同为黄河之险,为河东之巨防,关内之津要。但是真正见到壶口瀑布,我还是为你的壮观大惊失颜。
   你像奔腾的战马,掀起万丈烟尘。你像暴怒的象群,嘶鸣着狂奔。风在吼,雷在炸,山在滚!我站在塬顶,看你一刀挥下,斩断陕晋两省!你就这样奋不顾身地奔来,用那惊天动地的一跳,让鬼哭神泣,让人目瞪口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我曾在兰州看你清流涓涓,我曾在济南见你漫涌滔滔。惟有在这黄土高原上,见识了你原始的野性。在那风驰电掣,天崩地裂的一瞬,没有了诗句,停顿了思维,大脑一片空白。母亲河啊,让我如何赞美你?壮丽、奇伟、磅礴、雄险……所有能够想到的汉语词汇,在这里都是那样苍白无力。我敢说,面对你这壮烈的美,野性的美,最天才的诗人,也会变成白痴!
   我这样说,绝非武断。中国古代的诗人们,每到天下胜景都会留下诗篇,那情景也有“到此一游”的意思吧。可是在壶口瀑布如此壮美的地方,却没有一位诗人留下篇章。大诗人李白游黄鹤楼,丢笔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我想,诗人们不是不想写,实在是笔墨难描眼前景啊。
   九曲黄河,万里奔流,百转千回,经过无数险阻,闯过无数高山峡谷,好不容易进入临汾平原,河道一下子拓展到三百多米宽。水势由上而下,激流勇进,浩浩荡荡,奔腾回旋,激起一层层的雪浪花。黄河徐徐而来,安步当车。谁知一进壶口,却被两岸山岩紧紧抱住,不等反应过来,已经跌入仅有四十多米宽的“龙槽”。简直是猝不及防啊,黄河怎能不龙颜大怒,她咆哮嘶吼,声震云天。那跌下三十多米“槽底”的“龙头”喷云吐雾,竟然在瀑布之上,腾起一团翻滚不散的云雾。
   站在高处看壶口瀑布,已经没法满足我的好奇心。于是,我穿过龙洞,下到“龙槽”底部观看这世间奇观。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亲近黄河,浪飞如涌潮,溅珠似暴雨。黄河在这里,就像是一次千军万马的奋勇冲锋,浪叠涛重,号尖鼓沉,排山倒海,势若雷霆。仿佛勇士们奋不顾身地跳下危崖,呐喊着、跳跃着、前赴后继、义无反顾,他们接踵跳入深谷,瞬间激起冲天水柱,震荡起霹雳般的轰鸣。
   请原谅我的笔拙,请原谅我缺乏描摹这飞瀑流下的才气。让我暂借枚乘《七发》的句子,来转述那惊心动魄的壮丽“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也,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六驾蛟龙,附从太白。纯驰浩霓,前后骆驿。颙颙昂昂,椐椐强强,莘莘将将。壁垒重坚,沓杂似军行。訇隐匈礚,轧盘涌裔,原不可当。观其两傍,则滂渤怫郁,暗漠感突,上击下律。有似勇壮之卒,突怒而无畏。蹈壁冲津,穷曲随隈,逾岸出追。遇者死,当者坏。初发乎或围之津涯,荄轸谷分。回翔青篾,衔枚檀桓。弭节伍子之山,通厉骨母之场。凌赤岸,彗扶桑,横奔似雷行。诚奋厥武,如振如怒。沌沌浑浑,状如奔马。混混庉庉,声如雷鼓。发怒庢沓,清升逾跇。侯波奋振,合战于藉藉之口。鸟不及飞,鱼不及回,兽不及走。纷纷翼翼,波涌云乱。荡取南山,背击北岸。覆亏丘陵,平夷西畔。险险戏戏,崩坏陂池,决胜乃罢。瀄汩潺湲,披扬流洒。横暴之极,鱼鳖失势,颠倒偃侧。沈沈湲湲,蒲伏连延。神物怪疑,不可胜言。直使人踣焉,洄暗凄怆焉。此天下怪异诡观也。”
   站在“龙槽”边上观看瀑布跌落,我不由得有些濒临险境的感觉,惊慌、失态,害怕一失足就粉身碎骨。工作人员在不停地提醒人们:莫靠“龙槽”太近啊,要注意危险。然而,人就是一种奇怪的动物,越是危险,就越是好奇。面对从天砸下的巨浪,耳闻雷霆万钧的巨响,惊叹、敬畏、激动,我感觉到浑身的热血与浪涛一起奔涌,被那千堆雪浪冲洗的心境与云水一起升腾。
   我端着相机不停地拍照,希望能拍到黄河最美的雄姿,拍到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民族的精神。
  
   三
   天下瀑布,多是从高山之巅落下。李白写庐山瀑布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清朝诗人黄培杰写黄果树瀑布是:“犀潭飞瀑挂崖阴,雪浪高翻水百寻。”李白诗句秀丽,堪称神笔。黄培杰诗句险峻,也算清新。却都不能借来代指壶口瀑布的神韵。就算苏轼《大江东去》中的名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也是力所不逮。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山落下,而是从平地上呼啸而下,直接跌入深谷。我怀疑,黄河水在这里不是自己跌落,而是被一张巨口吞吸进去。
   壶口之名,最早来自《禹贡》:“旋注漩涡,如一壶然。”古人用笔,犹如天助,简洁而传神。黄河水跌入“龙槽”,轰然冲进三十多米的槽底,顿时像是一壶烧开的沸水,气流喷发,腾起冲天的烟云。那滚滚气浪,升起几十丈高,遮蔽两岸,宛若巨龙吞云吐雾,壮观无比。两岸观瀑人,背依绝壁,感叹声、惊呼声,响遏行云,声震十里。
   有人说:“壶口是黄河的鏖战之地,黄河的雄关险隘,黄河的演兵场。”我以为这话说的浪漫又写实。《读史方舆纪要》上说:“壶口山,州西七十里,禹贡既载壶口是也。东魏初,高欢自壶口趋蒲津击宇文泰。隋末李渊自龙门进军壶口,河滨之民献州者以百数,即此处也。”此外,公元1217年,蒙古军队也曾与金朝大军在此鏖战;明末李自成大军由壶口飞渡而过,攻取平阳,斩杀明朝宗室三百余人;清朝同治年间,适逢严冬,十万捻军踏冰过河,清军精心构筑的军事防线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抗日战争爆发,战火烧到壶口,著名诗人光未然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回到延安,冼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举世闻名的《黄河大合唱》就此诞生,铿锵的诗句,雄浑的旋律,一直传唱至今。
   此时,我的耳畔似乎再次响起了《黄河大河唱》的雄壮旋律,浑身的热血伴着黄河浪涌升腾。“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那段血和泪,火光与硝烟交织的历史也在眼前闪过。歌声如涛,歌声如风,我仿佛听到了那些死去勇士们的声音: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黄河、黄土地,被铁蹄踏过、被炽热的战火烤过,被震撼天地的炮弹炸过。惊涛骇浪之中,民族存亡之时,我们的民族,我们民族的勇士们,就如同这壮怀激烈的黄河壶口瀑布一样,奋勇前进,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冲破一切羁绊,向着自由、解放、胜利奔跑。
   今天,当我们在和平的阳光下,欣赏黄河英姿时,是否还记得那些用血泪和生命交织的悲欢离合故事,是否还记得那些用血肉横飞的身躯,为我们民族解放开辟通路的人们?作为后来者,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把他们遗忘、对他们淡漠。
   走出龙洞,再次站上黄河岸边,我把目光透过壶口瀑布,向上游延伸。眼前,不绝于耳的涛声在天地间回荡,远处滔滔雪浪奔流不息。黄河,那从远古一直轰鸣不息的浪声、涛声,挟带着无限的冲击力、凝聚力,象征着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奋勇抗争的精神。
   黄河,我的母亲河,你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走来,以你宽大的胸怀接纳百川,大山挡不住你前行的脚步,巨障拦不住你奋力拼搏的勇气,你有过粉身碎骨的磨难,你有过进退失据的犹豫,但是从不会绝望、困顿,你劈开坚硬的高原岩石,撕开黄土高坡的胸襟,不屈不挠,顽强坚韧,一往无前,滚滚不息向大海奔去。
   夕阳斜下,清风习习。离开壶口已经很远了,我站在塬顶,依然看得见壶口两岸云水翻腾,水汽弥漫。脉脉余晖里,一道彩虹升起,闪烁着绚丽的七彩云霓。
   再见了壶口!你的飞瀑激流,给了我惊心摄魄的震撼,也清洗了我的灵魂。在今后的航程中,我会把住人生之桨,握住自己的命运之舵,即使云烟蔽日,惊涛骇浪,也不迷途。是谁唱起了信天游,苍凉而激越。
   壶口,我记住了:喝下一壶黄河水,浑身是胆走天涯。

共 500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壶口,是母亲河最具代表性的所在。俗话说,不到壶口大瀑布,难识黄河真面目。一点不假。诚如作者在文中所写:兰州的黄河轻轻浅浅,郑州的黄河浑黄滔滔,黄河流到济南,像是一支射出的箭,已是强弩之末。哪一段的黄河,都不及壶口那般让人激情澎湃。作者的笔下,壶口“像暴怒的象群,嘶鸣着狂奔”,“奋不顾身地奔来,用那惊天动地的一跳,让鬼哭神泣,让人目瞪口呆!”黄河进入壶口,仿佛跌入“龙槽”,于是“龙颜大怒,咆哮嘶吼,声震云天。”作者此文,以行迹为线,以所见为主,以史料为辅,把一篇行记写得丰满而富有激情。归纳起来,最突出的特点有三:一,由面到点。作者入笔先写黄土高原,把祖国这一隅的宏大与壮美呈现在读者面前,仿佛一个大背景,为壶口的出场做足了铺垫;二,先抑后扬。在有序的铺展之中,作者并不着急写壶口的澎湃激越,而是写兰州的黄河、郑州的黄河、济南的黄河,通过呈现不同时期自己看到的不同时段的黄河的清浅、舒缓、甚至羸弱,反衬壶口瀑布的与众不同;三,词赋典故的娴熟运用。古老的黄河孕育出了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数不清的文人都为她倾倒,并留下了口口相传的不朽篇章。这些锦章华句被作者信手拈来,完美地融合在自己的思想里,彰显出作者深厚的知识储备,也使文章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总之,壶口行吟,大气也霸气,极富感染力,力荐共赏!【编辑:石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613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石语        2016-06-12 20:39:38
  二哥,落花也写过壶口,收在《地衣》里。壶口与一般瀑布最大的不同,便是二哥文中所写,她不是由高山之巅下落,但是,因为游人可以近距离感受而更加震撼。二哥潇洒走黄河,落花流年赏佳作。祝二哥玩得开心,佳作频出!
回复1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6-12 21:36:31
  落花,谢谢你如此条分缕析的佳评。还在好心情网站,就是落花将俺的文字像藕节拔出淤泥。唉,不好意思哈,到了你家地面上,还与同写了壶口瀑布,俺这是班门弄斧啊,估计文字里有不少的丘八气。见到壶口瀑布的第一眼,我就把它想象成了两军对垒的生死厮杀与冲锋陷阵。那种气势,那种轰鸣,不到近前是体会不到那种震撼的。国内大大小小的瀑布我看的多了去了,唯有这壶口瀑布让我目瞪口呆,甚至“晕水”。我有好多次进入幻境,想着自己与黄河水一起跌落“龙槽”里。直到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战战兢兢。这次行走晋陕豫交界处,才晓得哪里是中国,哪里是中国的中心。下次再去,你当导游哈。
2 楼        文友:别有洞天        2016-06-12 22:05:42
  抗日战争中黄河花园口的悲剧,以及黄河壶口瀑布的壮丽,我都是从文字中了解的,从未到黄河流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检,是一大憾事。
   今晚读《壶口行吟》,从作者的感悟中,了解到作者用极其大气的文笔,数落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中华民族这一伟大事实。壶口瀑布的奇特壮丽,只是此文中一个特别的点缀,作者的中心思想是描画中华民族在古老的黄河流域,演出了一幕幕壮丽辉煌的剧目。
   水是生命的源泉,中华民族的起源,同黄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作者的笔下,源远流长的黄河雄姿,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稳定共识。
   作者身临其境且有着非同一般的过人笔峰,对黄河历史人进行客观精准、生动贴切、引经据典之余,不乏自己的观点见解,切身体悟。走在这篇文章里面,其大气磅礴,突然会被作者的语言里的机智聪慧所打动,一如平静的水面泛起的一些波澜,一如奔驰的骏马突然戛然而止,一如平原上崛起的一座高峰,一如缓行漫步中突然涌现出的一抹风景,其语言境界着实令人深为信服。
   文化散文也罢,游记散文也好,或者是人文散文,作者的散文已然达到江山文学网上无人企及的高度。看厌了风花雪月卿卿我我之作,小题大做无病呻吟也充斥着我们的身遭。作者以金玉一般的质地,钻石一样的光芒,宝石一样的灿烂,为我们树立了一道道散文丰碑。我敢理直气壮的说,能鉴赏这一层次的人,不是很多。
   江山文学网有作者参与,是一幸事。黄河流域、黄河文明有作者著书立说,是一幸事;能阅读到这篇作品是一幸事,能感悟文中作者烹制的有关黄河的文化大餐,巧手匠心,是一幸事。
回复2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6-13 21:46:01
  谢谢佳评。洞天君,我们都曾是战士,心中自有豪情。我们古老的中华文明,从来都如西北风,强劲、豪迈、激情。可惜,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许多文人们开始缺钙、得了软骨病,娇弱到只会吟花弄月,小儿女私情。走中原、到滨海、去向黄土高坡,我希望能以自己的脚步、自己的眼睛,自己的笔,去追随汉赋的开阔、唐诗的雄健以及苏东坡、辛弃疾那些豪放派词人的遗迹,用一种新的文风,告诉人们,我们也有不缺钙的。我自知德薄才浅,但愿意向司马迁说的那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向往之。
3 楼        文友:昆仑明月        2016-06-13 15:04:02
  黄河,母亲河。壶口,真正领略它的滂沱气势,雄壮之震撼,是在二哥你这文字里其境,犹如我身临!那雄性的美,壮烈的美,野性的美.....美美的让我有了那跌下三十多米“槽底”的“龙头”喷云吐雾,竟然在瀑布之上,腾起一团翻滚不散的云雾。呵呵呵,情感随同黄河一起咆哮,奔涌,汇入大海。沸腾,激昂,气啸,充满二哥的霸气!
回复3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6-13 21:49:53
  明月美意,凤鸣谢了。俺本是一枝秃笔常描江南秀水,给人的印象是一文弱书生。是西北壮丽的山川,给我胆气,骑在驴背上看江山,自有一种新意趣。由此,写了此文。
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6-06-13 15:44:4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5 楼        文友:秀子        2016-06-13 15:52:34
  【流年】壶口行吟(散文)江凤鸣
  
   黄河壶口瀑布的气势壮美,二哥的文字气势优美,弥补了古诗人对壶口瀑布描摹的缺口,二者合一,构成了壶口的完美,让读者领略了华夏圣地的壮美景观。文字中无不透露出作者对祖国领土的自豪与热爱之情,热情洋溢,豪迈奔放的激情贯穿在字里行间、也激荡在作者心底。
   二哥的文字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正能量,总能让读者受到熏陶与感染。
   祝二哥创作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6-13 21:53:57
  秀子,你总是给我的文字以最美的评价,给我真诚的鼓励。其实,我好久没写文了。这篇文字也是一时冲动,真说不上有什么艺术的美。不过,我会继续努力,向你表扬的方向前进。
6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6-06-13 17:51:06
  读《壶口行吟》随记。
  
   今天是2016年6月13日星期一,鹰潭气候,多云,气温:23°--30°。虽然,今天是本周工作的第二天,但感觉依然是第一天。
   昨天晚上读到凤鸣老师这篇大作时,已是深夜,来不及写读后感,今天上午陪爱人去医院复查身体,结果:是出奇的好。心情好,吃饭香,读书也香,尤其读到好文,心情更好。
   以上是废话,闲话,现在言归正传。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历史为经线,以地理为维线,上下五千年,纵横南蛮,东夷,西戎,北狄,书写心中豪情,“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我们文人的理想,也是我们行万里路之目的。至少我是这样想的。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是历史书上告诉我们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想每个人中都有对黄河的期盼。现在就让我随着凤鸣老师的脚步,倾听他心中的黄河和壶口瀑布吧。
   3、兰州的黄河轻轻浅浅,让人觉得就像是故乡江南的一袭清流,洁净明丽。郑州的黄河浑黄滔滔,盛大而流缓,像极了中原人的性格,不徐不急,安步当车。黄河流到济南,像是一支射出的箭,已是强弩之末……
   4、 逆着黄河而上,从河南到山西,再到陕西,这个转弯处就是历史上常说的河东。黄河中流,东边是太行,西边是吕梁,过郑州,洛阳,三门峡,进入运城就一脚从河南迈入山西,登上鹳雀楼看黄河如带东流去,天高地远,关山万里。更上层楼,极目历史深处。
   5、为了深读凤鸣老师这篇文章,我把中国地图铺展我书桌的右侧,看地图,壶口就在晋,陕两省边境上。“ 看大河奔流,断开陕晋。山西老乡说:黄河跌落处,就是壶口瀑布,其势如虎奔,其声如滚雷。看黄河,那是天下第一好去处。”看来,今年,黄河是一定要去,壶口,是一定要去的。
   6、“ 我敢说,面对你这壮烈的美,野性的美,最天才的诗人,也会变成白痴!”诗,不会写,文,还是有人敢写啊。你看《壶口行吟》不就是文吗?我还知道著名散文家梁衡先生好像也写过《壶口瀑布》,我们的编辑石语老师也写过,可惜我手头没有石语老师的《地衣》,我喜欢就一个地名,一个风景,阅读不同的思维。
   7、让我的日记里记下凤鸣老师描写的壶口瀑布:“浪飞如涌潮,溅珠似暴雨。黄河在这里,就像是一次千军万马的奋勇冲锋,浪叠涛重,号尖鼓沉,排山倒海,势若雷霆。仿佛勇士们奋不顾身地跳下危崖,呐喊着、跳跃着、前赴后继、义无反顾,他们接踵跳入深谷,瞬间激起冲天水柱,震荡起霹雳般的轰鸣。”
   ……
   “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山落下,而是从平地上呼啸而下,直接跌入深谷。我怀疑,黄河水在这里不是自己跌落,而是被一张巨口吞吸进去。”
   “壶口之名,最早来自《禹贡》:“旋注漩涡,如一壶然。”
   “壶口,我记住了:喝下一壶黄河水,浑身是胆走天涯。”
   8、通篇读完,我感到了作者的霸气和豪情。这种霸气和豪气,不是矫揉造作可以造出来的,这是知识的积累,这是对中华文化深厚积累情感的喷发,这是人生阅历的丰厚储备,这样的文,读之真的酣畅淋漓,真好!
   9、问好作者,阅读,欣赏!
  
回复6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6-13 22:05:50
  明月老师,你是我们流年最认真,最富有条理的评论员。江南有句谚语,无知者无畏。唉,要是俺早读到梁衡老师的“壶口”,读到落花的“壶口”,俺的这个“壶口”,就不会投胎了。这篇文字,其实出自我在豫陕晋三省交界处的行走日记,回到家,在江南的斜风细雨里,将它们整理拾掇成了这样一篇文字。其中有些段落,你或许已经在我的“说说”里看到了。一个人,他在震撼时,只会目瞪口呆。只有在冷静下来后,才会把受到的震撼说出来。我的这些文字,就是把感受说出来而已。谢谢你的美评哈。
7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6-06-13 18:20:23
  喝下一壶黄河水,浑身是胆走天涯。——难怪二哥天不怕地不怕,哈哈!
   好一篇气势磅礴的散文!读得人心里热血沸腾,自豪感倍增!
   通篇氤氲着一种深爱淳朴的情感!其实,只有饱含真情的文字才能打动人!二哥写这篇文时,一定是精精神神的吧?
   充满了正能量,激发人的作品!
   壶口瀑布的鬼斧神工、奇特壮丽,名震遐迩!我数次到过黄河,但很遗恨没有亲临这儿。不过读了这文,也无憾了!
回复7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6-13 22:11:37
  山地君,咱是老朋友,说实话,我大部分时间是喝太湖说的。我的大部分文字,也是写的江南那贞静温婉的山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只是看到了西北黄土高坡,看到了咆哮奔腾的黄河,才调动起了心中那些军人曾经的情愫,被那野性的美、粗扩的美、雄壮的美所感动。一时冲动,就有了这篇文字。
8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6-06-13 20:47:08
  壶口瀑布,名闻天下,却不曾亲历。
   悦读二哥美文,似乎听到了河水震天的咆哮,
   看到了滚滚河水跌入“龙槽”掀起的滔天巨浪,
   情绪也不由得兴奋起来,激动到惊叹,震撼到眩晕。
   一篇大气磅礴之作,壮美而富有韵致,酣畅而富有底蕴。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8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6-13 22:36:27
  春光,谢谢佳评。在写了一系列的江南山水风情后,我忽然觉得无文好写了。那种感觉好像被风撕去了皮,被雨刷尽了肉,就连最后的一点骨头,也被光给销蚀了。以至于好久,腹中空空不晓得写什么。于是,坐下来啃四卷本的《中华文明史》,四卷本的《人文经典》,在读完五卷本的《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之后,我找到了新的兴奋点,这就是中华古老的文化。于是有了《诗意甲骨文》、有了《边霞烟火话烟台》、有了这篇《壶口行吟》。当着当代民族虚无主义盛行,月亮都是外国的圆成为某些人的共识的时候,我想以自己微弱的声音,唱一支民歌,民族的歌。这就是我现在写作的主题意识。我觉得雄壮的美、阴柔的美,都是可以去写,去表达的。只是不要忘了审美的中国气派就好。再次谢谢春光美意。
9 楼        文友:红山茶        2016-06-16 00:56:10
  只想说,文字也如黄河水!
  
   阿姐从东南搬到西北,一直在忙,只能这时来看看,那天看你骑毛驴的照片,我都笑晕了,我家小萌娃有一个玩具,天天摇摇就唱《小毛驴》
禅观花笑花谢,安守四季阳光,静静诉说,人间温暖。
回复9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6-16 22:42:11
  喜妹大姐,谢谢你来关注我的黄河水。要是不让你看看我骑驴的照片,你怎么会相信俺是真的骑驴走黄河呢?白羊肚头巾红腰带,革命红旗扛起来!自从我写了两本江南的书,同行们以为俺就是“小桥流水下,吹箫弄月人”。其实,咱是一个兵呢,咱的心底深处,也曾有苍凉沉郁、冷峻雄浑的积淀呢。俺也曾在大漠风沙中,在高原莽野里行走过,奔跑过的。其实驴这个东西,在古代就是现代平民百姓用来代步的电动车,老子骑过、李白骑过、陆游也骑过。有人说老子是骑了青牛出关的,我不信。牛在那个时代,就相当于现代的拖拉机,那是生产工具,可不是用来代步的,用牛代步太奢侈。至于关云长的赤兔马,那就是奔驰、凯迪拉克了。哈哈,你家小孙子有出息,啥时候给咱发个录音来。俺喜欢小朋友唱的《小毛驴》
10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16-06-16 23:31:35
  二哥的文如此激越、雄浑、澎湃,其势亦如黄河。你说的没错,黄河水流到济南,已是强弩之末,丝毫看不见母亲河的气势和豪情。读二哥的这篇文,感觉瑰丽无比,又富有节奏和韵律,带给我读汉赋时的那种畅快淋漓的美感。我好想把它背下来,当成范文。尤其是二哥对历史掌故的熟悉程度,行文之时,信手拈来,更是让我佩服。顶礼膜拜中……不知二哥可否点拨一二?
闲云落雪
回复10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6-17 16:15:46
  落雪谬夸了哈。这篇文字,开始是我写的断续日记,有两天我把当时的感受发在空间的说说上。最后一日,我将基本的脉络像是搭积木一样搭在一起。因为年纪大了常忘事,不得不先繁衍成文。回到家后,我决定用散赋的形式,重新把其中的内容串联起来,我当时想,如此气势雄浑的瀑布要给它找个相应的文体,这个文体也一定要有相应的气势,语言要跳跃,要有动感,于是就想写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谢谢美评哈。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